3歲前寶寶和誰睡,竟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2020-12-23 澎湃新聞

前幾天,小編收到一封媽媽的來信:

編輯你好:

有一件事特別讓我苦惱。

我和老公都很忙,我在孩子4個月後就把他留給郊區的奶奶照顧,他一直跟奶奶睡。只在周末回去看看他。

現在孩子3歲了,該上幼兒園,就把孩子跟奶奶接來和我們一起住。可是,孩子跟我根本不親,睡覺只找奶奶,怎麼哄都不願找我。

不僅如此,我發現孩子的很多習慣都和奶奶一樣,垃圾亂扔、經常說髒話,而且膽小、害羞,愛發脾氣,小小年紀,說話做事都像個老年人……

這讓我非常難過,又很內疚,感覺我這個媽媽當得真失敗……

看完這封信,小編的心情有點沉重,為這個媽媽和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

作家小巫說過一句話,「孩子和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你一定記得小時候睡在媽媽臂彎裡的溫暖

你一定記得媽媽輕輕拍你入眠的溫柔時光

你也一定記得躺在床上和媽媽聊完心事後

內心的寧靜

所以,和誰睡這件事真的挺重要的,因為孩子和誰睡,他的心就是和誰在一起的,受誰的影響也就最大。

可以說,3歲前,孩子跟誰睡,對他以後一生的性格都有重要影響。

那麼,有娃以後,你家寶寶睡哪裡呢?

1

爸媽同睡,孩子跟老人睡

寶寶和老人形成錯位的依戀關係

孩子的性格脾氣與老人相似

3歲後,寶寶很難教養

很多媽媽生寶寶不久後,就會投入工作。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看寶寶,很有老人就會心疼,自覺承擔起夜間照顧寶寶的責任。媽媽苦於自己時間和精力有限,也就順其自然的讓老人去陪伴寶寶入睡。

這種模式,父母可能會輕鬆一些,但弊端也很明顯。

→寶寶和老人建立錯位的依戀關係,寶寶和媽媽不親。上班族媽媽本來白天陪伴寶寶的時間就少,晚上再不加以彌補,就無從建立親密依戀,寶寶和媽媽不親。

→寶寶的脾氣性格和老人更相似。因為寶寶更多和老人在一起,所以生活習慣、語言風格甚至性格脾氣都會和老人比較相似。

→孩子長大後很難教養。老人長期照顧孩子,沒有父母的參與,容易溺愛,長期下去,寶寶容易任性、自私、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挑食偏食等等,長大後再去糾正就會很困難。

因為孩子和父母沒有那麼親密,所以也難以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且孩子在心裡還會感到不服氣:「你又沒養(照顧)我,我憑什麼聽你的?」這種親子的矛盾往往在青春期會更加突顯。

2

媽媽和寶寶同睡,爸爸單獨睡

能帶給孩子基本的安全感

但爸爸被忽視

夫妻關係不和諧對孩子成長不利

生完孩子後,這種現象太常見了,媽媽以寶寶為中心,其他事情都靠邊站,包括老公。

→能帶給孩子基本的安全感。這種模式方便媽媽起夜照顧寶寶;有媽媽在身邊隨時安撫,寶寶睡得更安穩。也能帶給寶寶最初的安全感。

→媽媽獨自承擔育兒工作,給孩子壓力過大。這種模式下媽媽的精力和關注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看上去是個合格的媽媽,獨自承擔著所有育兒工作,為孩子付出很多,犧牲也很多,但媽媽沉重的愛,也會讓孩子有很大壓力,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

→忽視老公,夫妻關係危險,對孩子成長不利。因為這種模式明顯嚴重忽視老公,恨不得10塊錢包郵給賣了,看似爸爸在家裡是個甩手掌柜,實則是媽媽也在不停的把爸爸往外推。

這樣的夫妻關係很危險,因為這種情況忽略了爸爸的心理感受,爸爸被家庭邊緣化,嚴重影響到夫妻關係的穩定和諧。而糟糕的夫妻關係,是對寶寶成長最為不利的因素。可能會讓孩子自卑、膽小、怯懦。

3

媽媽和老人帶寶寶睡,爸爸單獨睡

老人、媽媽、寶寶抱團結合

爸爸嚴重缺位

導致女孩易自卑,男孩沒有陽剛之氣

這種睡眠的模式,媽媽可能更輕鬆一些,但是媽媽和老人孩子抱團,爸爸顯然對孩子的成長沒有「話語權」。

→減輕媽媽負擔,媽媽更輕鬆一些:媽媽又多了一個夜晚能照顧寶寶的人,媽媽和老人分工照料孩子更加輕鬆一些。

→錯位的家庭結構關係,爸爸是「隱形人」:這種模式下,完全打亂了家庭結構,老人、媽媽、寶寶抱團結合,爸爸會有很強的被孤立感,尤其老人是姥姥的話更是如此。

這種媽媽和老公的關係平平,感情一般,即便不是因為孩子,也時常忽略老公的需求和感受。這樣的家庭中,媽媽多強勢,爸爸多弱勢,加之不平衡的家庭結構,家庭關係也是紊亂錯雜的。爸爸在家庭中好像是「隱形人」,常年不被關注,起初也許會「抗議」,但「反抗無效」,終將妥協。

→爸爸嚴重缺位,導致女孩易自卑,男孩缺少陽剛氣:在這種養育模式下,孩子的一切顯然是媽媽和老人說了算,爸爸長期缺位,少了爸爸的關注和影響,無論是對男孩還是對女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女孩更容易自卑,男孩也容易

4

寶寶從小單獨睡在自己房間

寶寶從小沒有安全感

不利於親子間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

→這種睡眠模式會讓寶寶從小喪失最重要的安全感。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方比較主流的觀點是贊成從小就和寶寶分房睡的,認為這樣有助於從小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但是近些年來,這種觀點頗受爭議,西爾斯醫生就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裡批評了西方盛行了100多年的嬰兒睡眠訓練法,將其稱之為「比我們培訓寵物還缺少人性的訓練法」,認為從小強行訓練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西爾斯醫生更贊成媽媽和寶寶同睡,他認為孩子對與父母親密的需求如果能在早期獲得滿足,長大後就不會對此執著;如果沒有,就會留下一個空位,日後以焦慮的形式重新浮現。

→而崔玉濤醫生也建議:小寶寶先要和父母同睡(是父母,不是和媽媽),再逐漸分床、分房。

▶ 2歲以前的寶寶都可以和父母同睡,方便媽媽照顧寶寶

▶ 2-3歲的寶寶需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小床和大床連在一起

▶ 3-4歲的孩子,可以把小床和大床分開適當距離,慢慢培養孩子獨立睡覺

▶ 4-5歲的孩子就可以慢慢睡到另一個房間,但不要離父母的臥室太遠,並且兩間臥室不要關門,讓孩子慢慢適應獨立一個房間

5

父母睡大床,寶寶睡小床,靠近媽媽一側

寶寶從小安全感強

家庭關係和諧

寶寶長大更容易獲得幸福

這是最推薦的睡眠模式啦,這種睡眠模式無論是對爸爸媽媽還是對寶寶都非常好。

→家庭分工合理,互不幹擾睡眠:寶寶既有獨立的睡眠空間,又能挨近媽媽,隨時得到照顧;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媽媽既不用擔心睡著會壓倒寶寶,又離寶寶很近方便夜間照顧;爸媽保持原有的睡眠位置,沒有因寶寶的出生而產生嫌隙。爸爸偶爾還能跟媽媽替換,分工照顧寶寶。

→家庭關係和諧,寶寶安全感足,長大更容易獲得幸福:這樣睡的好處在於,家庭成員之間變成了更加平衡、穩固的三角關係:爸爸媽媽彼此相愛,也都深愛孩子;孩子分別愛著爸爸媽媽。如此,爸爸才真正的回歸到了家庭中,而不是被媽媽和孩子孤立和邊緣化的一員。

這種睡眠模式下的寶寶從小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在幸福的家庭模式中長大,耳濡目染,長大更容易複製父母的生活模式,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更強。

6

二胎家庭怎麼睡最好?

大床拼小床

全家睡一起

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有了老二以後,一家人怎麼睡的確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特別是老大還沒到達獨睡年齡的時候,難度係數簡直又增加了N倍。

→大寶跟爸爸睡,小寶跟媽媽睡:影響夫妻關係,大寶也會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

→大寶跟奶奶睡,小寶跟爸媽睡:同樣會導致大寶和老人過於親密,和媽媽疏遠。

→大寶自己睡,小寶跟爸媽睡:如果還沒到獨睡年齡,會讓大寶覺得爸爸媽媽和小寶才是一家人,自己被孤立了。

→大寶小寶跟媽媽睡,爸爸獨立出去:媽媽照顧兩個太辛苦,夫妻關係也受影響。

那麼,到底怎麼睡才好?算了,小編不賣關子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床拼小床,大家一起睡。

這種做法可能是對房間、床的大小是一個挑戰,但是不管是選擇分頭睡還是大床拼小床,都是提升家庭幸福最好的方式。

大寶實現了自己和媽媽睡的想法,二寶也得到了貼心的照料,媽媽再不用擔心這個,掛心那個。夫妻感情也保持了有效的交流,皆大歡喜!

床小?房小?擠一擠,合理布局一下總會實現的!

7

爸爸經常不在家,怎麼彌補?

媽媽帶著寶寶睡

爸爸欠下的要用其他方式補回來

每次做和爸爸有關的選題的時候,總是會收到很多媽媽的留言:爸爸經常不在,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建議媽媽帶著寶寶睡,但是睡前可以用視頻或者其他方式和爸爸聊天,並且互道晚安。如果每天早晨還能有「早安」是更好的,因為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陪伴」。能讓寶寶感覺到,爸爸、媽媽和自己永遠都是一家人,會一直一直在一起。

如果這也很難實現那怎麼辦?呵呵,那就只能爸爸在的時候狠命補償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3歲前寶寶和誰睡,竟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前幾天,小編收到一封媽媽的來信:編輯你好:有一件事特別讓我苦惱。我和老公都很忙,我在孩子4個月後就把他留給郊區的奶奶照顧,他一直跟奶奶睡。只在周末回去看看他。現在孩子3歲了,該上幼兒園,就把孩子跟奶奶接來和我們一起住。可是,孩子跟我根本不親,睡覺只找奶奶,怎麼哄都不願找我。
  • 孩子三歲前跟誰睡,影響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新媽媽提問:寶寶三歲前跟誰睡比較好,對孩子性格有何影響?育嬰師解答: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性格和習慣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孩子跟誰睡,長大後會更優秀呢?視頻一分鐘,快速學習第一從小和媽媽睡,從小跟媽媽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那這種安全感對孩子未來來說非常的關鍵啊,帶著安全感長大的孩子心裡有底氣,人際交往能力會更強。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就會感受到來自母體的安全感。
  • 孩子三歲前是誰帶著睡,會影響娃一生的性格,父母別不當回事!
    可是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跟老人一起生活、一起睡,孩子會形成不太好的性格。因為0~3歲是孩子性格及安全感培養的重要時期,他和誰同睡,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性格。一、3歲前一直是父母陪睡的寶寶,性格外向陽光,更堅強獨立、自信勇敢。
  • 孩子跟誰睡,竟影響一生的性格!媽媽一定要看
    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對於誰的行為習慣、性格特徵也就模仿地越多,長大後性格也就更接近誰。所以說,孩子的睡眠跟性格的形成有關,特別是孩子3歲前跟誰睡,竟對孩子一生的性格有著大影響!前幾天,一位媽媽求助:我老家是小縣城的,現在跟老公在城裡上班。之前因為工作忙,孩子斷奶後一直留在老家,奶奶帶著,跟著奶奶一塊睡。現在孩子3歲半了,我跟老公也有了點積蓄,就把孩子跟奶奶一起接到了城裡來。可是,孩子現在不大接受我,白天跟我玩得挺好,可是一到晚上還是跑到奶奶房間睡,怎麼哄都哄不回來。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對於小孩子來說,睡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特別是小孩子跟誰睡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習慣了媽媽的的心跳,所以孩子天生就對母親有著特別的依戀。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和孩子睡在一起,等到孩子3歲了之後,再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作特別忙,不能盡心照顧小孩,就把小孩給老人照顧,就連晚上陪小孩睡覺的也是老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經常和誰一起睡覺,就會和誰比較親密,甚至也會模仿他的行為和性格。
  • 孩子三歲前跟誰睡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性格
    孩子三歲前跟誰睡,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性格。有的家長可能會感到很詫異,難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和誰睡也會有關係嗎?現代很多的寶媽,生完孩子後又很快的回歸職場,順理成章的把孩子交給了家裡的老人來照看,由於下班後也很累,所以很多時候也是不帶孩子一起入睡。
  • 給寶寶「陪睡」很關鍵,影響寶寶性格形成,10歲前最好分房睡
    除了對睡眠環境的要求,家長陪睡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和誰一起睡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孩子和誰睡,自然也會和誰更親近一些,此時家長的各方面行為舉止、性格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孩子在三歲就有了自我意識,因此在此之前的性格養成尤為關鍵。
  •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將來性格?醫生建議:最好在6歲前完成分房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到將來的性格?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兒科醫生建議:在這個年齡前就要完成分床,否則錯過了黃金時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建設。案例:小賈是職業女性,每天早出晚歸,白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總是心存愧疚。
  • 孩子3歲前和誰睡,影響一生的性格發育,當媽的要留心
    前幾天,有位寶媽留言,稱自己和老公工作比較忙,經常也會出差,所以孩子是婆婆在幫忙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從鄉下把老人和孩子帶回來,卻發現孩子與自己關係有些生疏,晚上睡覺也喊著奶奶陪。,就是誰的孩子」,尤其是3歲之前孩子情感快速發展階段,媽媽的陪伴尤為重要。
  • 孩子三歲前和誰睡,關係到Ta一生性格,信不信由你
    導讀:孩子三歲前和誰睡,關係到Ta一生性格,信不信由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三歲前和誰睡,關係到Ta一生性格,信不信由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1歲之後,和媽媽睡還是一個人睡?這對他的性格影響很大
    寶寶出生後對這個世界感到很陌生,沒有安全感,所以在剛出生的一年內都是和爸爸媽媽睡的。但是當寶寶在一歲以後,很多人都會為是讓寶寶一個人睡還是和大人一起睡這個問題感到糾結?很多寶媽擔心寶寶一個人睡的時候半夜醒來會害怕,有些寶媽還是選擇陪著寶寶一起睡,這樣寶寶會更有安全感,睡覺比較安穩,而且還能促進寶寶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其實寶寶一歲以後和誰睡這個事情非常重要,對寶寶以後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各位寶媽一定不要馬虎對待這件事情。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寶媽別大意
    曾經請過一個阿姨,因為她捲舌音和平舌音分不清楚,擔心她長期和孩子接觸,影響到孩子,也曾經委婉地提醒過阿姨。因為我們的本地有的人真的是「z、c、s」和」zh、ch、sh」分不太清楚。當然,如果不太注重發音的可以忽略這個細節。作家小巫說過一句話:「孩子和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將來性格?醫生建議:這個年齡前要完成分房
    寶寶和誰睡會影響到將來的性格?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兒科醫生建議:在這個年齡前就要完成分床,否則錯過了黃金時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建設。根據孩子性格不同,3歲以後就應該跟父母分床而睡,在6歲以前必須完成和父母分床而睡,否則既妨礙了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又易於引起性早熟。
  • 孩子跟誰睡,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別不當回事
    跟誰睡,怎麼睡,都是有大學問的~專家指出: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長大以後的性格也就更接近誰。那麼孩子跟誰睡,長大後會更優秀呢?01跟媽媽睡的孩子,性格更優秀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就會感受到來自母體的安全感。在出生之後,他們更加需要通過和媽媽的肌膚接觸,比如媽媽的愛撫、擁抱等來重新獲得安全感。
  • 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或老人,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
    編輯:邱寫寫每當孩子們進入4歲的關頭,總有不少的父母因為分房睡的問題而擔憂,最後孩子哭鬧、爸媽心疼,這樣周而復始地互相傷害和折磨著。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決定人生的走向嗎?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雅麗的寶寶剛滿3歲,因為之前一直都是奶奶帶,孩子始終和奶奶同房睡覺,對奶奶特別依戀。
  • 孩子和誰睡,決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千萬別睡錯
    清歡:讓這種安全感陪伴孩子度過成長的一生,讓他更從容自信的長大。有句話說:「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孩子。」你以為只是每天陪伴睡覺的一點點時間,其實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感的來源。其實,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是有科學依據的。
  • 孩子跟誰睡能決定一生的性格?!
    孩子出生後,雖然在身體上與媽媽分離了,但在孩子心裡,他們仍會覺得是和媽媽在一起的,媽媽就是他的全部。不過在生活中,會有很多不得已的選擇。孩子會跟隨奶奶或者外婆長大,為了方便照顧夜晚也會和奶奶外婆一起睡,不過最好的選擇仍然是媽媽。孩子跟誰睡,在心理上就會跟誰感覺更親近。由於老人和爸媽的身份不同,雙方接受過的育兒理念不同,將必然導致孩子跟不同的人睡在一起,性格也將產生不同。
  • 孩子跟誰睡,可能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工作繁忙,都會讓老人來帶孩子,孩子就養成了從小和奶奶一起睡的習慣。別看睡覺很簡單,但是孩子怎麼睡覺可不簡單!跟誰睡,怎麼睡,都是有大學問的~專家指出: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長大以後的性格也就更接近誰。那麼孩子跟誰睡,長大後會更優秀呢?
  • 孩子跟誰睡,決定他一生的性格,別不當回事
    現在很多的80後90後為了省事,孩子從滿月開始就和老人或者保姆睡,還有一部分因為白天要工作,晚上孩子會影響自己睡眠,所以孩子也就交給老人或者保姆。但是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孩子從小和誰睡覺,心靈上就會依賴誰,更會信任他。那麼長大以後的性格也就更接近他,那麼孩子和誰誰長大會更優秀呢?
  • 寶寶2歲之前和誰睡,你還不知道影響多大
    尤其在夜間,沒有家人或保姆的幫助,你只能靠自己來「玩轉」這個「麻煩」的小傢伙了……寶貝究竟和誰睡? 寶貝究竟和誰睡是有學問的,安排不恰當,不僅僅影響睡眠,更會對心理造成傷害。尤其2歲前,是寶貝自我意識萌生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若受到不利的影響,將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成長。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自己睡?】曾經有專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孩子嬰兒時期和母親的交流方式用錄像記錄下來,並後續追蹤他們長大後的性格表現。結果發現,那些在嬰兒時期需求得到滿足的嬰兒長大後更容易有優異的成績和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