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撰寫社情民意,反映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做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連心橋,是民主黨派成員的責任。疫情發生以來,濱州致公黨員們立足實踐發現問題,獻可納之言建可行之策,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截止目前共收到10篇社情民意,其中4篇被省政協採用,1篇被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採納,並印發在106號文件中。
近日,致公黨濱州市總支部委員、市政協委員、濱州安吉兒幼兒園總園長李子婷撰寫的《疫情帶來的學前教育經營困境亟需解決》被省政協採用,並報送全國政協單篇。她反映隨著疫情延續,部分幼兒園陷入經營困境的現狀、危害及措施。
疫情帶來的學前教育經營困境亟需解決
致公黨濱州市總支部委員、濱州市安吉兒幼兒園總園長李子婷反映: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每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第一時間響應,在人員摸查、物資儲備、延期開學和線上保障教學等方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是,隨著疫情延續,部分幼兒園陷入經營困境,具體問題如下:
一、行業現狀
(一)公辦自收自支性質、民辦普惠幼兒園的困境。公辦自收自支性質和民辦普惠幼兒園基本都按月收取保教費,因疫情發生於春節假期,幼兒園足額足月向教職工發放了全部福利待遇。2月份因幼兒無法正常入園,保教費也不能正常交付,教職工的工資待遇將無法兌現。更嚴重的是,如果未來持續數月疫情得不到控制,孩子們不能正常入園,依靠收取保教費生存發展的這部分幼兒園將陷入資金困境,教職工的生活將無法保障,潛在的不安定因素會立即顯現。
(二)民辦幼兒園面對的困境。目前,民辦性質的學前教育機構面臨很大的經營困難,面對高價房租、家長退款、教職員工工資、社保和福利發放等現實問題,短期內,部分單位資金鍊已經出現嚴重困境。這部分民辦園中有收費標準接近或略高於普惠園的幼兒園,經費來源只靠收取幼兒的保教費,如果辦園時間短,沒有資金積累,只能勉強支撐一個月或兩個月經營的幼兒園佔比很高。現僅以1所6-9個班級的幼兒園為例計算其正常月支出:社保和公積金需要5萬-8萬元左右,人工費需要15-20萬元不等,房租根據地段和面積以及談判結果一般在每月4-8萬元左右。其他各種物業費、供暖費、雜費每月2-5萬園左右,總計運營成本每月約25-40萬元不等。
(三)背負貸款的民辦幼兒園的困境。部分民辦學前教育機構,在前期的經營發展過程中,採用銀行抵押貸款形式籌措資金用於發展,個別機構剛剛成立還處於投入期的機構,面臨銀行還款到期等等諸多資金壓力,這部分機構將造成面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
二、由此帶來的隱患
(一)幼兒園資不抵債,幼兒失學現象。大部分公辦性質自收自支的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的抗風險能力較弱,特別是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和每月收費標準低於2000元的民辦幼兒園,很有可能在疫情期間或結束後出現資不抵債、被迫停業的情況。首先,此情況將引起家長大量投訴事件甚至社會動蕩,公辦幼兒園學位無法補給,幼兒無處入園。(二)失業幼兒園教師增加。以濱州為例,編制外教師佔全市學前教師總數的70%以上,若幼兒園無法繼續經營,會造成教職工隊伍不穩定,對民辦學前教育失去信心,在未來復學後師德問題或將成為又一重大問題。另外,就目前疫情形勢和家長意向調研,就算未來在3月份能夠開學,也存在大批家長不敢送幼兒入園,很多機構將面臨停辦,教職工勞動糾紛或將產生重大輿情。
三、建議
(一)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像幫助中小企業解困一樣,立即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推出適宜的扶持政策,讓陷入資金周轉困難的學前教育機構獲得及時救助。諸如,通過政府統一協調的方式,通過減免或延交房租、政府補貼房租等形式,幫助暫時遇到困難的學前教育機構度過難關。
(二)目前政府出臺的針對中小企業的紓困政策不包含民辦幼兒園等民非單位,望政府將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學前教育機構納入返還和緩繳社保基金及公積金的政策範圍,待疫情緩解和市場信心基本恢復後再正常繳納。
(三)建議銀行系統可否針對民辦非企業性質學前教育機構出現的暫時資金困難,及時出臺一些針對出現資金問題教育機構的幫扶方案,按照低息貸款或以部分學費質押等形式予以適當發放貸款,政府予以貼息。
(四)從長遠角度出發,發改部門應重新思考幼兒園保教費交納方式等政策,學前教育機構的各類支出不會根據出勤率變化,所以目前按月交納保教費的形式導致學前教育機構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而各類民辦中小學可按年交納學費,因此在此次應急事件中所面臨的危機相對較弱。
公辦性質自收自支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佔各類幼兒園50%以上比例,為政府接收了大批量幼兒,救活他們對於社會安定有著非常巨大的意義,給他們繼續生存機會意義重大,教育穩則社會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