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

2020-12-16 中國政府網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
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

教基〔200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委:

   為了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指導思想,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現就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

   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基本目標是: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在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中,要保護和支持日語和俄語等其他語種的外語教學。鼓勵以其他語種作為主要外語課程的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積極支持「雙外語」等教學實驗活動。

  二、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要依據《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引導學生樂於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防止和糾正以教授語音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為主的做法,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小學英語的評價應按照課程目標的要求,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不允許將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並以此作為各種評比和選拔的依據。

   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短課時、高頻率的原則,學校可通過長短課結合,課內外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要保證每周至少四次教學活動,學校可根據具體條件,靈活安排。開設英語課程的小學,從三年級起,語文課減少一課時,其餘英語教學活動時間,由地方課時中解決。 

   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充分利用遠距離教學手段和英語教學音像資源,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條件較好的城市或地區,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利用英語音像媒體。英語師資條件暫不具備的地區,要積極利用英語電視節目、錄像帶、光碟和錄音帶等資源,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開展教學活動。

   從2001年上半年開始,中國教育電視臺將播放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系列節目,以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能力,並製作部分小學英語電視教學節目,2001年秋季開學起定時和滾動播放,同時提供相應的音像媒體,供小學組織英語教學選用。

  三、加強小學英語教材的管理

   鑑於目前國內已有相當數量的小學英語教材,當前,解決小學英語教材的需求主要是按照《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組織對現有教材的審查,規範管理。審查通過的教材將列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2002年秋季開始,未列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小學英語教材將停止使用。新編小學英語教材須報我部立項核准。鼓勵研製開發高質量的英語教學軟體。

  四、 加強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

   加強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目前,要重點搞好小學英語骨幹教師和輔導教師的培訓工作,以解決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急迫需要。可開展轉崗培訓,對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在職小學教師,通過培訓合格後,可轉崗從事英語教學或兼職承擔英語教學輔導工作。各級師範院校、教師進修院校、中小學教研室要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對在職小學教師進行培訓。

   加強各級各類師範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努力擴大和提高師範院校培養小學師資的規模和能力。要繼續辦好中等外語師範學校。鼓勵並支持有條件的中等師範學校舉辦英語專業班。中等師範學校要開設英語必修課。有條件的中等師範學校可改建為中等外語師範學校。

   依據本地區實際,對小學英語教師的配備標準、教學工作量、職務聘任和工資待遇等做出合理規定。為吸引優秀小學英語教師,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鼓勵政策。鼓勵非師範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到小學任教。

  五、加強對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領導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講求實效,穩步推進。有條件的地區要為小學接收英語課程節目,提供必要的條件。特別是解決有線電視的接收,配備電視機、錄像機和錄音機等必要的設備。其他地區要充分利用「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和「校校通工程」。

   加強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的科學研究。我部將建立全國小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全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進行指導。各級教研部門要配備專職的小學英語教研員,積極組織小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各地要有計劃地建立若干「示範班」、「示範校」和「示範區」,開展教學改革實驗,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為當地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發揮示範作用。

  附件: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教 育 部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附件: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21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小學開設英語的地區日益增加,規模迅速擴大。教學實驗項目的開展為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供了經驗和基礎。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我國國民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秋季起,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為指導全國小學英語教學,特制訂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作為小學英語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審查和選用的主要依據。

  一、課程目的

   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起始年級與課時安排

   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的原則;保證每周不少於四次教學活動。三、四年級以短課時為主;五、六年級長短課時結合,長課時不低於兩課時。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目前對小學英語教學共提出兩個級別的要求,一級為小學三、四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二級為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學要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超過二級的要求,有困難的地區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四、 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採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

  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五、 教材與資源

   小學英語教材應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語感;要有利於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培養他們對異國文化的正確態度。教材還應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應儘量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錄音機、VCD機、廣播、電視、網絡等設備和技術,創設良好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

  六、 教學評價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

   三、四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評價基本不採用書面測試方式,應採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與學生交流等方式評價學生。五、六年級的期末或學年考試可採用口筆試結合的方式。口試要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考查要貼近學生生活。筆試主要考查聽和讀的技能。

  終結性評價可採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記成績,不用百分制。不要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並以此作為各種評比或選拔的依據。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 

 

 級別 

 

 目標類別 

 

         

 

 聽、做

 

 · 能根據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

 

 · 能聽懂課堂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 能根據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圖片、塗顏色、畫圖、做動作、做手工等

 

  

 

 · 能在圖片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小故事並做出反應

 

  

 

 說、唱

 

 · 能聽錄音並進行模仿

 

  

 

 · 能相互問候

 

  

 

 · 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年齡等

 

  

 

 · 能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如喜歡和不喜歡

 

  

 

 · 能夠根據表演猜意思、說詞語

 

 

 

 · 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15-20首,說歌謠15-20

 

 

 

 · 能根據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

 

  

 

 玩、演

 

 · 能用英語做遊戲並在遊戲中用英語進行交際

 

  

 

 · 能做角色表演

 

  

 

 ·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如《小紅帽》等

 

  

 

 讀、寫

 

 · 能看圖識字

 

  

 

 · 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

 

  

 

 · 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

 

  

 

 · 能正確書寫單詞和句子

 

  

 

 視聽

 

 · 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文動畫片或程度相當的教學節目。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於10小時(平均每周20-25分鐘)

 

 

 

 · 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但語調自然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 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 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 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並作出適當的反應

 

  

 

 

 

 · 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重音正確、語調達意

 

  

 

 · 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簡短對話

 

  

 

 · 能恰當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語(如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

 

  

 

 ·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小故事

 

  

 

 

 

 · 能認讀所學詞語

 

  

 

 · 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 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

 

 

 

 · 能讀懂問候卡等中的簡單信息

 

 

 

 · 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 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 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

 

  

 

 · 能模仿範例寫句子

 

  

 

 · 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 寫句子時能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玩、演
 視聽

 

 · 能按要求用英語做遊戲

 

  

 

 ·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話劇

 

  

 

 · 能表演歌謠或簡單的詩歌30-40首(含一級要求)

 

  

 

 · 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

 

  

 

 · 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每學年不少於10小時(平均每周不少於20-25分鐘)。

 

  

 

 

 註:
 
     1)小學英語的話題範圍包括數字、顏色、時間、天氣、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情
 
   況、家庭、   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等。 
 
      2 )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詞彙以話題範圍為主,總量控制在 600-700 單詞。本教學要求對詞彙不作具體規定。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
    (2001年1月18日)教基〔2001〕2號  為了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落實"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指導思想,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現就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提出如下意見。
  • 淄博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最新答覆!
    崔文姝委員:您提出的《關於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認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議,我們認為您對英語課程開設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詳細調研和科學論證,提案質量高2001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提出「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 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
  • 教育部關於規範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規範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工作的通知教師〔200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近年來,各地根據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積極調整教師教育結構和布局,逐步提高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層次和質量,不斷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取得了積極成效。
  • 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的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 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
    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意見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92號)轉發給你們,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見,請一併貫徹執行。
  • 教育部關於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
    為了貫徹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充分發揮中等職業教育在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制定了《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遵照執行。
  • 激發興趣傳承文化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開設書法課
    原標題:書法課將走進中小學課堂教材審訂預計於11月展開國家教育部今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書法教育進課堂」,今年11月將進行書法教材的審定工作,對我市廣大中小學生來說,書法課將成為一項新課程。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國新發布11月30日訊 「對於近期發生的幼兒園虐童的事情,我們深感痛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提問時說,「下一步,教育部將採取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等五方面的措施,力爭在幼有所育上能夠取得新的進展。」
  • 教育部新規:全國36個大中城市66.2%的小學開展課後服務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2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030號建議的答覆》,答覆函中表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43.2%的小學生、33.7%的初中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
  • 懷化市實驗小學積極推進學校戲曲通識教育
    掌上懷化訊 12月4日,懷化市實驗小學校音樂教師蔣楠、李思潔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國培計劃」2020小學幼兒園音樂教師傳統戲曲素養提升培訓項目。本次培訓目標主要培養具有傳統戲曲文化素養的骨幹教師,推進學校戲曲通識教育,將戲曲融入課堂,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
    鼓勵職業學校、中小學積極推進校園網IPv6改造。3.更新移動和固定終端。各單位應制定對現有移動和固定終端的更新換代計劃,逐步實現終端對IPv6的支持,新增終端應支持IPv6。(二)加快應用系統和服務升級4.升級域名系統。到2018年底,教育網升級域名解析系統,形成域名註冊、解析、管理全鏈條的IPv6支持能力。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基〔2002〕14號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我部制定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現印發給你們。
  •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到2020年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現就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增加「特殊教育」等學科...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部屬師範大學,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部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隨著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試點省份已涵蓋除內蒙古、西藏、新疆地區以外的全國各省份,師範生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人數逐步增加,試點省市和廣大考生對開考特殊教育、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藏語文、朝鮮語文、彝語文等學科需求十分強烈。
  • 教育部: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 名師名校優質資源更大範圍共享
    教育部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教科技〔2020〕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戰略部署,圍繞《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 開平市積極推進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工作
    開平市積極推進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工作 2020-12-09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省教育廳回應小學開設「中醫課」:非必修課 不會進行考核丨政解
    中國中醫藥報報導稱,8 月 24 日,浙江省《中醫藥與健康》小學教材師資培訓班在杭州市舉行,旨在提高任課老師正確理解、把握課程教材的能力。課程採用講故事的形式,每課時一個故事,通過36個有趣的小故事,傳遞豐富的中醫藥知識,展示濃厚的中醫藥文化內涵。同時,圍繞每個小故事,配有詳細的知識解讀和相關的知識拓展。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
    六是教育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有序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做好教育部直屬機關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建立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和數據溯源圖譜,促進學生數據的貫通和教師數據的復用。
  • 可否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曾提建議:將小學「體育教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12月3日,教育部官網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提案答覆的函》,對《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的提案》進行了答覆。據此前《中國科學報》報導,葛均波認為,受傳統體系教育思想影響,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程度不夠,「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概念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