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埃德蒙(原用名:基督山伯爵)
如果不是朋友的牆裂推薦,很難關注這部臺灣電影。看了看幕後主創,竟然是九把刀的首部導演作品,監製是寶島金牌經紀人柴智屏,那個柯震東、王大陸背後的女人,就有點小期待了。
電影和《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一樣,也是校園故事。只不過《那些年》以愛情為主線,這部《怪》是以霸凌為主線。
主角依然是穿著校服的幾個中學生,只不過是幾個差生。他們的心裡沒有成績和排名,只有各種惡作劇。為什麼惡作劇呢?好玩啊。這就是他們老大的理由。
因為好玩,他們欺負優秀生,欺負孤寡老人,甚至國民黨退伍老兵,欺負小怪物更是慘不忍睹。連一直袒護他們的班主任也不放過,直接讓她自燃了事。
最後,惡有惡報,遭到了大怪物的瘋狂血腥報復,還被優秀生設計來了個團滅。可是,霸凌依舊存在,直到自我毀滅。
霸凌內港臺電影都有,在臺灣是差生,比如這部《怪》。在香港是黑社會少年派,比如《古惑仔》裡的扛把子。在內地是東北技校學生,比如《那一場,呼嘯而過的愛情》。
在生活中的校園裡也大量存在,比如這兩年大量爆出的一幫女生脫光燙菸頭欺負一個女生之類。那些霸凌學生往往出生於不完美的家庭,往往心理健康問題嚴重。比如本片的男主角,父親坐牢,無人管教,成績不好,只以惡作劇為樂。
但,我們的校園只關注成績,只關注高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往往忽視。內地的情況有些與臺灣相反,往往優秀生被老師、家長很高期望壓力過大,內向居多。在我曾就讀的重點高中裡,表兄弟二人成績都不錯,但家人一直互相攀比,結果課間休息弟弟把哥哥從樓上推了下去。最近的湖南弒師案的男主角也是一位優秀生,就因為老師一個勸退威脅的談話,回頭就拿把刀捅了老師,讓我的「人類的工程師」同學們不寒而慄啊。
但,應試教育依然存在,新聞過幾天就會被什麼明星出軌所佔據頭條,這件殘酷案件很快會隨風散。所以,基於人類往往不能從殘酷的歷史中吸取教訓這一基本理論,悲劇還在上演,不會休止。
這部恐怖校園青春電影同樣如此,只有暴力的宣洩,只有以暴制暴,沒有反思,也沒有人性的光。惡不可怕,但一味地宣揚惡,泯滅了人性,也是很難可取的。世間總有美好,你得承認。
九把刀這部導演處女座再一次證明不是每一個作家都能成為好導演,尤其是那些暢銷書作家。柴智屏也沒有能再捧出一個柯震東,黑暗的主題,不討喜的主角人設,看不出誰有紅的可能。王大陸來了大陸,她得花點心血培養下一個偶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