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田埔社區志願者教外來老人學粵語

2020-12-20 SZNEWS

深圳新聞網訊  為了讓外來老人能夠聽懂、會說一些簡單的粵語,能與本地居民有效溝通,促進老人融入社區,薯田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粵講粵有味」社區長者粵語學習興趣小組。

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前期的宣傳,活動還沒開始,課室就已經有一群長者在座位上等待了。課堂上社工們講解了粵語的起源,又介紹了一些俗語。以風趣、幽默的遊戲方式教長者基本的粵語發音、詞彙、句子,讓外來長者打開溝通的大門,更快融入本地文化。有位婆婆表示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這節課她還學會了不少知識。出門不知道方向請求他人「不好意思」要說「唔好意思」,和別人說「謝謝」要說「唔該」。活動開展過程中,社工教導組員學習生活中粵語必備的禮貌用語,如「有心」「麻煩曬啦」……組員用普通話的發音跟社工學習粵語發音,課堂氣氛濃厚,歡聲笑語不斷。

寶安日報記者 陳雲婕 通訊員 何睿婷


相關焦點

  • 薯田埔社區開展暖心活動
    近日,一場以「愛在薯田埔」為主題的民生微實事項目暨守護健康系列行動在光明區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小廣場拉開序幕,活動特別設置了義診、義剪、有獎問答、趣味遊戲等互動環節,吸引了大批社區居民熱情參與。活動當天,義診、義剪、有獎問答等各個攤位排起了「長龍」,居民群眾紛紛參與到了健康守護行動中來。
  • 馬田街道推廣薯田埔社區分類「樣本」
    10月22日,馬田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組織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垃圾分類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動員街道上下以薯田埔社區為「樣本」,紮實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此外,馬田街道已完成8個社區26個城中村撤併桶工作,還按照300戶一個投放點設置了295個垃圾分類投放點,並配置督導員,開展日常宣傳勸導工作。
  • 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
    近日,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根據相關要求,對不按規定要求亂丟垃圾的一位市民處以50元罰款。據悉,這是薯田埔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工作中開出的首張罰單。自市、區和街道發動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以來,薯田埔社區嚴格按照「市裡統籌、區裡組織、街道實施、社區落實、企業協助」五位一體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了社區主導、創建宣導、撤桶引導、投放督導、巡檢教導、收運疏導、執法訓導「1+6」工作模式,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落到實處。
  • 薯田埔開出首張罰單!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建設「動真格」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陳榮輝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罰單,根據相關要求,對不按規定要求亂丟垃圾的一位市民處以50元罰款。據悉,這是薯田埔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工作中開出的首張罰單。自市、區和街道發動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薯田埔社區嚴格按照「市裡統籌、區裡組織、街道實施、社區落實、企業協助」五位一體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了社區主導、創建宣導、撤桶引導、投放督導、巡檢教導、收運疏導、執法訓導「1+6」工作模式,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落到實處。
  • 薯田埔社區女性瑜伽工作坊受熱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關光怡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組織開展的「魅力女性,健康瑜伽」公益瑜伽班學習工作坊落下帷幕。為豐富轄區女性朋友的文體生活,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經過前期調研,按「群眾需要」舉辦了瑜珈學習班。據了解,該課程共分10節進行,從11月2日開始至11月30日結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社工剛通過社區微信群發布招募信息,瑜伽班學習名額便被搶完。沒有報上名的居民希望社區多舉辦類似的活動。此次瑜伽工作坊為何如此受社區女性的追捧呢?
  • 以薯田埔社區為「樣本」,馬田街道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馬金玉 覃漢慧/文 張敬/圖10月22日上午,光明區馬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姜陽組織召開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垃圾分類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動員街道上下以薯田埔社區為「
  • 薯田埔社區居民代表參觀市廢物處置中心鬱南環境園
    12月3日下午,薯田埔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一行37人到鬱南環境園參觀。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大家先後參觀了衛生處理、餐廚垃圾處理等設施,詳細了解了鬱南環境園的發展規劃和各項垃圾處置設施的工藝技術、處理規模、治汙防控等情況。
  • 探訪地鐵6號線薯田埔站:公園商圈圍繞 感受炎熱夏日裡那一抹清涼
    6號線途經寶安區、光明區、龍華區、羅湖區、福田區,線路全長49.35千米,共設27座車站,其中在光明轄區內有10座車站,分別為長圳、鳳凰城、光明大街、光明、科學公園、樓村、紅花山、公明廣場、合水口、薯田埔。8月6日起,深圳新聞網推出「探訪地鐵6號線」系列報導,帶你逐站解鎖6號線光明區內各站點最新建設進展及周邊靚麗風光。首期「探訪地鐵6號線」專題,記者帶你走進薯田埔站。
  • 教老人學電腦 得在黑板畫圖
    昨日,東北大學志願者協會的3名大學生志願者走進和平區東大社區,教平均年齡為65歲的30位老人學電腦。10時30分許,東大社區的活動室裡早早坐滿了前來聽講的「學生們」。丁玉梅阿姨說:「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齡得65歲了,在家沒事,多學點知識。」軟體學院大二的學生金鑫拿著筆記本電腦,讓在座的居民們參觀。
  • 「老頑童」免費教老人學英語 把廈港故事講給年輕人聽
    在廈港街道福海社區,也有這麼一位「老頑童」,他熱愛長跑,30多年堅持不輟,還是廈門馬拉松的常客;他古道熱腸,樂於助人,曾長期為島外的孩子和社區裡的學生進行義務英語輔導。如今,他又在社區裡免費教老人學英語。他,便是汪錦樹。
  • 美國11位志願者到佛山教外來工子女學英語
    美國11位志願者到佛山教外來工子女學英語 來自美國的多名大學生到佛山三山社區開展暑期義教活動,教小朋友學習英語。  幾位美國年輕人和一群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方只會說英文,一方只會說中文。他們都不懂對方所講,但藉助有限的動作手勢和奇妙的默契,他們溝通無障礙,快樂融洽地共處了一周。上周,11位美國年輕人來到佛山義教英語,把美國的授課方式帶到佛山。孩子們紛紛表示,「老師講課好奇怪啊,很喜歡。」
  • 豐順埔寨:傳承「火龍」傳統技藝 擦亮「非遺」金字招牌
    「埔寨火龍」是埔寨鎮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目,早在乾隆六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數百年過去了,埔寨鎮老一輩將「埔寨火龍」製造工藝世世代代地相傳,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得到了很好地傳承和發揚。
  • 社區警務|油甘埔警務室組建義務巡邏隊,得到群眾好評
    東莞市公安局鳳崗分局甘埔警務室社區民警周柏仲說。據了解,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根據東莞市公安局統一部署,鳳崗分局油積極招募義務巡邏隊員加強社區平安巡邏工作。油甘埔社區地處於深圳市龍崗區交界,人員流動性大。怎麼樣確保轄區社會治安穩定有序,成了社區民警周柏仲的首要任務。
  • 教老年人學手機 貝殼找房公益助老打造社區溫度
    家住北京安貞社區的王阿姨說。王阿姨提到的手機課,是指貝殼找房從2018年開始在北京眾多社區推廣的「我來教您學手機」項目。貝殼找房與社區黨委合作,號召入駐平臺的新經紀品牌志願者對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培訓,讓老人能夠更好地使用手機,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生活便利。「現在是智能時代,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通過智慧型手機來實現。」
  • 【招募】中山大學研究生會粵語培訓班「志願者」
  • 粵語中有哪些英語外來語?【Part.2】
    其中主要的就是英語外來語。廣東自明朝起就是跟老外打交道的先頭部隊,清朝末年第一批出國留學的幼童當中,廣東人佔了多數,其中就有「留學生之父」容閎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之後又有大批廣東沿海地方的男丁「賣豬仔」到美國當「外勞」的潮流。所以,粵語裡漸漸增加了許多來自英語的詞彙。當了近一百年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更是在香港的通用語言廣東話中增添大量的英語外來語。這裡是繼上一篇推送後的第二部分。
  • 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原標題: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本報訊(記者 張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