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貝工作室 | 你煩惱的根源 可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

2021-01-15 聽遂寧

     人之所以會煩惱,根源常常在於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如果我們能專注於切實有效的行動,煩惱往往就會慢慢消失。


  記得有一年我去參加一個英語集訓,下課後,大家都圍著主講老師抱怨學英語的難,只有幾個同學仍然在埋頭苦練發音。


  旁邊一位老師輕聲說:最後能夠學好英語並把它用到工作上的,一定是這幾個還在練發音的人。因為真正下功夫的人會主動發現問題,並想方設法去解決。


  果不其然。三年後,在還保持聯繫的這些同學中,那幾個當時下課仍然苦練的人都能流利地用英語交流。而抱怨的人,他們的問題依然存在。


  對於那些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如果他們一直想著自己要變瘦卻遲遲不去運動或不去嘗試其他科學的方法,這種變瘦的願望就會變成他們的煩惱;


  對於那些想要學好英語的人來說,如果只是計劃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學多少句口語,卻沒能把這種計劃付諸行動,那想要學好這門語言的願望也會變成他們的煩惱。


     那些不斷為自己的夢想忙碌的人,心裡時時會溢滿充實感,這種充實感可以消除焦慮。行動是治癒煩惱的良藥,那些忙起來的人,根本就沒時間去胡思亂想。


相關焦點

  • 失敗者的執著: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說你沒想過也跟大家一樣做點有挑戰的事情?他笑著對我說怎麼可能呢?自己已經這樣了,早就不幻想能改變什麼啦!我默然應對,他又告訴我,自己不想到頭來一無所獲,所以不如一開始就別對什麼人生啊什麼理想啊報以期望,否則還得失望,何苦呢?
  • 工作中,為什麼我們會「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前者指的是對某個事物進行評價時,在直覺的引導下,將其與某一類型的心理表徵進行比較,比如「某成功的典範」;後者指的是越容易回想起某個東西,那個東西就越可能是真的,比如「某經驗規則」。我們能做的,只有從中總結經驗或者教訓,也就是提煉出有價值的事實。過去就是過去,避免再次影響未來。第三,拒絕「錯覺式思維」。
  • 一個人,想得太多,往往很煩惱
    1想得多,是一種累,還會讓你的心靈承受極大的壓力,並且也容易讓你產生煩惱,痛苦,情緒變得消極而又鬱鬱寡歡。其實,人這一生不長不短,你將時間花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最後不僅消耗了你的精力,還浪費了你的時間,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 人之所以累是想要的太多;心之所以煩惱是放下得太少,句句走心
    二 * 人之所以累,是想要的太多;心之所以煩惱,是放下得太少。不去在意紛擾,不去憂慮明日,放下一切執念,素心如簡,待蓮花開盡後,便是清歡。人生路上,遇見善良,學會付出;遇見微笑,學會分享;遇見坎坷,學會勇敢。三 *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那麼就算障礙重重,你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辦到它。
  • 孩子吃得太少讓人煩惱,但是孩子吃得太多也讓人頭疼
    哄著餵、追著餵、變著花樣做,孩子就是不吃,可難壞了做父母的。但是總有在吃上不讓父母操心的小孩,甚至超出了父母的期待,超額完成吃飯上的要求。不吃飯有不吃飯的煩惱,但是吃得太多同樣讓做父母的擔憂不已。雖然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多吃就多吃,把營養都補充夠,但如果孩子吃得太多反而是有危害的。
  • 痛苦在於「想得太多但書讀的太少」——「想要的太多但付出的太少」
    ,希望楊絳能幫他解惑,楊絳給他的回信,核心內容只有一句,意思是你的痛苦在於你想得太多但書讀的太少。《白蓮花》陳哈作品接下來展開說說,回到痛苦在於「想得太多但書讀的太少」上來,其實現在還有一類人的痛苦在於」書讀太多想得也太多「
  •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穿得太多、穿得太少」英文怎麼說?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穿得太多、穿得太少」英文怎麼說?1. 你穿得太多了。(1) You're wearing too much.Clothes和clothing在意思上沒有太多區別,clothes是複數名詞,用many來形容,clothing是不可數名詞,用much來形容。2. 你穿得太少了。(1) You aren't wearing enough.
  • 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在私立學校中,流傳著一個從金融概念延伸出的「不可能三角定律」。意思是說:想要在將來出人頭地,就只能在學習、休息、社交這三件事裡,三選其二。雖然降幅不算太大,但是也扛不住你年年砍。連年削減的教育預算,讓一些公立學校的經費已經降到了2008年的水平。
  • 心理測試:女孩兒在幹什麼,測試你是不是真的想太多了?
    想得太多往往給人帶來很多煩惱。一方面可能過度解讀,引起不必要的猜想;另一方面,想得太多則做得太少,終日沉浸在幻想中而一事無成。可見,想太多的確是最不好的習慣。那麼,你是不是個很容易想太多人呢?快來測一下吧!
  • 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
    有一位寶媽提到做了媽媽之後最煩惱的問題是,不管如何努力,對於做媽媽還是有很多焦慮,比如怕寶寶生病,怕自己做不好媽媽,擔心寶寶能力不足輸在起跟線上等等,尤其在刷完朋友圈,看到各種超級曬娃後,更堅定地認為對孩子照顧還不到位,依然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好的媽媽
  • 你最近在煩惱些什麼?
    ★總覺得現在的人都有太多煩惱了,卻又煩得很雷同。一講到煩心事的時候,聊著聊著可能最後就是會是以沒錢結束。什麼煩惱都圍繞著錢,就特別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是我的煩惱很有可能就是:為什麼北京這個冬天還沒有下大雪,這讓我很煩惱,這和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又比如說:我今天準備去散步,但發現外面風很大,把我的頭髮都吹亂了,讓我突然有些不高興,煩惱為什麼起風了?又可能是:北京好久沒下雨了,為什麼呀?
  • 心理學:你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但其實,很多問題,尤其是生活中的種種困擾,多數都來自讀書太少,想得太多。人生會遭逢哪些問題?會有些什麼不可思議的際遇?你為何天生自卑而又永遠充滿優越感這世界如你所「見」哲學系教授會再三告知自己的學生,學習哲學,絕對繞不開的就是黑格爾的《小邏輯》,因為裡面的思想,接近思考的極致。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G. W. F. Hegel),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是當時的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校長。
  • 參考文獻太少是病,得治!
    來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爬樹魚「同學,你這論文參考文獻可太少了啊!」「老師,那我回去再加幾個文獻?」以上對話,在畢業論文評審階段常常發生。對於態度非常好主動提出要補幾個參考文獻的學生,我其實很想說:親,你是在寫論文不是在煮麵條啊……你當參考文獻是醬油麼,感覺麵條太淡了就加點兒進去……就算你加點兒醬油,這菜還入味麼……不信你燉個大肘子,出鍋前一秒鐘再放鹽試試,你看這肘子好不好吃?大肘子的事先不談,咱們嚴肅點兒說,當一位老師對你說「你參考文獻太少了」,他其實想說的是啥?
  • 令人煩惱的四件事:記性太好、嘴巴太多、眼睛太尖、心眼太小
    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煩惱的事,往往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可是小事鬧開了,也就成大事。令人煩惱的四件事:記性太好、嘴巴太多、眼睛太尖、心眼太小。1.記性太好,常常記仇不記恩。昨天,我和母親犟嘴了,母親說:「去年夏天,你就責怪我亂花錢;前年冬天,我摔了一跤,你就沒有送我去醫院……」母親數落了我一番,例舉了很多過去的事情,然後母親就開始憤怒了。我只能選擇沉默,任由母親生氣。我想,等她消消氣之後,再說吧。這些年,真的不知道母親記住了什麼?都是一些陳穀子爛芝麻,一件好事都沒有記住。
  •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越比較越覺得自己活得不幸福又過得寒酸,認為自己命不好,努力也變得沒什麼意義。於是陷入了焦慮和自我懷疑中。有一隻蝸牛,它覺得自己長得很醜陋,所以很痛苦,不敢和其他的動物說話,甚至不敢對視。它每天都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長得那麼醜?
  • 容易想太多怎麼辦??
    2、 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想太多的根源,80%都是源於別人,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眼光.但其實除了自己,並沒有那麼多人在意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去尋找和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3、 太敏感,過度的去關注和解讀身邊的人、事、物,有時候甚至是曲解!
  • 能力不足卻野心太大,還在意太多的人,必然過得很煩惱
    能力不足卻野心太大,還在意太多的人,必然過得很煩惱1:世上最悲涼旳事除了生死離別,還有物是人非。笑到世界都流淚,哭到世界都憔悴,愛到世界都崩潰。2:有人心疼時,眼淚才是眼淚,否則只是帶著鹹味的液體;被人呵護著,撒嬌才是撒嬌,要不然就是作死;我以為你很愛我,我以為你不會離開我,我以為你會帶我回家,我沒敗給你,只是敗給了我以為。3:不要被欲望所驅使,你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再去決定要不要做這件事情。願你能夠保持一個完整的自己,在遇見真愛的時候用力去愛。
  • 書讀得太少,想得太多
    就像一棵茁壯的大樹,每年都來給你來上一斧子,勢在必行,無論大樹有多麼強壯,總會有倒下的一天。自2008年以來,很多的公立學校,他們的教育經費屢創新低,甚至有的削減了的經費已有55%之多。你快樂你的,我快樂我的,只要快樂就好。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老師自然也就沒有考核的壓力。提升教學質量,督促學生學習,那是什麼玩意兒?拿著工資大家一起快樂不好嗎?學生能接受多少知識老師們才不會花那個時間去和學生們較勁呢。只要學生不違反法律,無論多麼惡劣的行為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青春期的叛逆,學生還是可以換個學校,換個環境繼續快樂的。
  • 一個人想太多,就會失去生活的樂趣
    我們總是羨慕著別人的詩和遠方,殊不知,我們的生活,也可能是他人追求的遠方和詩。你的煩惱,有時只是你想多了。想太多,選擇太多,就會失去生活的樂趣。泰戈爾說: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想太多,會讓人焦慮浮躁,特別容易不快樂。人越是閒的慌就越想太多,越想太多就會越焦慮,其實你把閒的時間用來讀書,工作,學習,提升自己,就會輕鬆很多。錢鍾書和楊絳,都曾說過一句話: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 青聽| 感到迷茫是因為「想得太多」而「做得少」
    二〇一九年一月三十日青·聽今日配樂《夢回小桑村》歡迎到網易雲音樂,關注@共青團中央收聽更多團團推薦的歌兒●●●以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年輕人為什麼總會覺得迷茫,不是因為選擇太少,恰恰是因為選擇太多,所以才總是分不清哪條路更加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