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賽點來臨(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
剛剛過去的一周,作業幫2020亮瞎眼的暑期業績刷屏。據公開報導的數據,作業幫直播課2020年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一直以來,寒暑假都是教育培訓機構推出促銷活動的高峰期。暑期學員的增長會影響其一年學員走勢和營收業績,所以暑假就成了公司圈生源、提升學員數據、甩開競爭對手的重要窗口期。
2014年作業幫於百度內部孵化,2015年分拆獨立運營。發展至今,作業幫在線上教育領域的步伐基本上&34;的就是猿輔導的&34;。後者創立於2012年,至今成立8年,主創團隊大都從網易出來。
成立之初,最先涉獵的領域其實是成人教育,開發的公務員考試猿題庫備受關注,然而不到半年,在嗅到K12教育領域的商機之後,果斷轉戰線上K12教育領域。
從做拍照搜題工具的作業幫APP,開始與猿輔導、學霸君等主流學習工具類對手競爭,逐步進入風光無限的K12教育領域。先通過教育工具吸納海量流量,而後通過在線網課完成後端變現,模式與猿輔導等機構如出一轍。
網際網路戰場上,&34;,似乎是一個不成文的鐵律。
所以,我們也看到了行業分化的日趨明顯。以黑天鵝為分割點,如果說過去數位技術如同河流衝刷堤岸一般緩慢塑造著教育行業的形態,那麼疫情就如同一場連綿數月的暴雨,河水湍急、水面暴漲。這場對教育行業數位化的重塑行動,來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猛烈。
種種跡象表明,彈藥消耗會繼續翻倍。2019年暑期,這個行業投放獲客成本是30-40億;2020年暑期,這個數字已經超過60億。
這場硬仗不得不打。
2019年暑期,洗牌的是腰部公司;2020年暑期,洗牌戰擴至頭部公司。整個行業陷入更激烈的卡位戰,確切說是頭部公司卡位戰。
數據顯示,2015年時在線教育領域共獲得融資1666億元,664家企業融資成功;一年後,更多的熱錢湧入,融資金額達到1825億元,有583家企業拿到資金。然而到了2017年底,該領域融資總額就被腰斬到915億元……
據網經社&34;投融資資料庫監測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共有148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115.6億元人民幣。
競爭日趨白熱化,想要從用戶口袋裡掏錢卻似乎越來越難。
這裡就涉及到在線教育最燒錢的之一點:獲客。因為沒有地理位置限制,這就註定了在線教育平臺需要大量砸錢去網際網路大海裡&34;,也註定了其獲客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用戶敏感度越來越低。
但,不計成本獲客的代價,往可能是不可逆的永久虧損。
今年暑期,在線教育行業在幾家短視頻平臺用戶曝光重合度已超過一半,這意味著各家公司都在搶奪同一批用戶。2019年,這個數字還只是25%。
行業內部分高度依賴投放的企業,其獲客成本一旦超過2300元臨界點,後續就無法收回成本,出現永久虧損。2020年暑期,這個行業臨界點已然出現:行業各家的投放獲客成本普遍大幅上漲達到3000元,已經遠遠超過2300元。
另一方面,無論是作業幫、猿輔導還是跟誰學,核心都是搞教育。砸廣告這麼猛,師資和教學體系搞得咋樣?動用下搜尋引擎和各大投訴平臺,你會發現吐槽者眾。
從刷單到體驗,從教師資歷到&34;,多如牛毛。
從當前國內參與在線教育行業玩家的量級來看,猿輔導和作業幫算是兩大超級獨角獸公司。誰會是最後的C位,尚不十分明朗。
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我國的1.8億中小學生有七成生活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這意味著,如果要成為K12在線教育行業絕對的領先者,就有必要拿下這超半壁的江山。
今年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拐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頭條號籤約作者)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