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的香樟樹突然被『剝皮』,好像是白蟻幹的!」住在新興街道明月社區吉明裡的居民前兩天發現,小區裡的香樟樹突然就被「剝皮」,經過查看,原來是白蟻在作祟。
記者從市白蟻防治站了解到,隨著氣溫上升,白蟻也活躍起來,眼下正是白蟻紛飛的季節,市民要多注意防範。
香樟樹被「剝皮」
接到報料後,記者來到新興街道明月社區吉明裡,在居民的指引下,看到22幢背面的綠化帶裡有一棵香樟樹被破壞得特別嚴重。
這棵香樟樹從樹根處到樹幹上部都覆蓋著一層黃沙一樣的物質,一碰即掉落,露出香樟樹樹幹。仔細一看,樹幹上的樹皮和部分木質已經被啃噬掉了,像是被「剝皮」了一樣。
「超過一個星期了,我們都以為外面這層東西是誰故意抹上去的黃泥!」家住21幢的劉阿姨這兩天一直在留意這棵樹的變化,發現樹幹上的這層「黃泥」越來越多,幾乎把整個樹幹包裹住了。
「我碰了一下,突然就碎裂開來,裡面都是白蟻!」細心的劉阿姨用手輕輕碰了一下樹幹上的這層物質,突然這層物質碎裂掉落在地上,劉阿姨一看樹幹上爬滿了白蟻。
記者看到,這層物質和樹幹之間是中空的,輕輕剝開一層「黃泥」,果然有一排排白蟻結隊上下遊走於樹幹上。
擔心白蟻進家門
「都是白蟻搞的,肯定有一個巢穴在附近!」採訪中,一位住在一樓的小區居民告訴記者,他也特地留意過這棵香樟樹,這麼大面積的樹幹被啃噬,應該有個大的白蟻巢穴在附近。
「其他地方肯定還有,樹上、房子裡!」居民表示,雖然他們沒有仔細檢查過小區裡的樹木,但是說不定還有其他地方有白蟻。
除了小區裡的樹木,很多居民對於白蟻對家具的破壞也很是擔心。「這兩天白蟻都飛到家裡來了呀!」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這兩天他們家也有白蟻飛進來,幸虧都及時處理掉了,但還是擔心白蟻溜進家裡搞破壞。
明月社區居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吉明裡小區之前沒有發現白蟻巢穴,這次香樟樹被白蟻啃食得這麼快,很多居民表示擔憂。
「我們提醒居民先不要去驚擾這些白蟻,並給白蟻防治站打了求助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
又到滅白蟻高峰期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了市白蟻防治站的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
「我們現在每天都會接到10多個求助電話,都是滅白蟻的!」市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近這段時間是滅白蟻的高峰期,與氣溫上升有關,溫度高,白蟻活動就頻繁。
據介紹,白蟻亦稱蟲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等翅目。白蟻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取食木材,對森林、建築、橋梁等危害極大,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全世界已知白蟻2000多種,我國境內有300多種。
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吉明裡的這種白蟻是土棲白蟻,巢穴應該在這棵香樟樹附近的土壤下面0.5米,深一點可達1米。
「樹幹外面的這層物質是白蟻的排洩物!」市白蟻防治站工程科的張科長告訴記者,香樟樹樹幹上的這層物質是白蟻啃食木質後排洩出來的,被稱為泥被或者泥線,因為白蟻不喜歡陽光,因此在行進路線上製造了這麼一層物質來遮擋太陽。
前天,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已經到吉明裡把這個白蟻巢穴處理掉了,蟻穴就在香樟樹附近的地表下。
居民如何防範白蟻
張科長告訴記者,目前正是白蟻紛飛的季節,全市很多地方有市民被白蟻襲擾的情況出現。
記者了解到,紛飛的白蟻都是長翅繁殖蟻。市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溫度一旦接近或超過30℃,悶熱潮溼,白蟻紛飛的情況就多起來了。
據了解,白蟻紛飛一般都在晚上6點到9點這段時間,而這些長翅的白蟻成蟲有趨光性,所以一到晚上就有很多白蟻飛到家裡。
工作人員介紹,因為白蟻晚上會趨光撲燈,一般住四、五樓的居民家裡都能進入,如果風力足夠,白蟻還能四散到很遠的地方。所以,減少白蟻飛入家裡最好的辦法是在晚上白蟻紛飛的這段時間關閉門窗,或利用其趨光性,在燈下放一盆水,使它們圍聚燈光時落水淹死。
據介紹,紛飛的白蟻成蟲一旦交配就會築巢,成為新的蟻群,之後就會不斷壯大危害四方。「一般新的小區都是鋼混結構,裝修也都是新的,不會有多大問題,但是在老小區,底樓車庫或者家裡老舊家具多的,就要當心了!」
工作人員建議市民多清理家裡潮溼陰暗的角落,保持室內乾燥,尤其是廚房、洗手間等地方,這樣就不用擔心白蟻的繁殖破壞了。
同時,裝修時最好能進行白蟻防治,例如減少木材的使用,如果發現有白蟻活動,應及時請專業白蟻防治機構的人員處理。
工作人員還提醒,如果發現有白蟻活動,最好先不要驚擾它們,否則蟻群可能會轉移,影響撲殺。
記者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推薦一種既健康又環保的家庭簡易滅白蟻方法:首先,選用白石灰用清水稀釋成糊狀,用刷子或毛筆將糊狀石灰均勻塗在白蟻出沒的部位,如門框、窗框、護牆板及木製用具上。尤其要注意的是,塗刷石灰水時要用力擠壓刷子或毛筆,使石灰漿水完全滲透到蟻穴或蟻洞(孔)中。
煩人的「銅絲百腳」
最近煩人的不僅有白蟻,還有另一種蟲。
在嘉興某高檔別墅小區,乾淨的柏油路上不時有小蟲爬過,蹲下一看:長約3釐米,頭部有一對觸角,體長圓而稍扁,一節一節的有很多腳。這不是嘉興人俗稱的「銅絲百腳」嗎?
「這就是我們最近特煩心的事。」路過的一個居民對市民記者說,「你看,小區環境衛生這麼好,可這些『銅絲百腳』爬得道路上、家裡都有,你說鬧不鬧心?」
市民記者上網一查,「銅絲百腳」學名叫馬陸,也叫千足蟲。頭部有一對觸角,體長圓而稍扁,由很多體節組成,長約3釐米,暗褐色,背面兩側黃色,有很多腳。晝伏夜出,多棲息於潮溼地或枯枝落葉堆,行動緩慢,常成群遊行,多食腐殖質,當受到驚嚇時,身體常捲曲成盤狀,我國各地多有分布。
市民記者來到一藍姓居民家中,主人帶市民記者走進花園,地上確實不斷有「銅絲百腳」爬過。主人說,地下室、樓梯上、房間裡和三樓的露臺上都出現過這種小蟲,如果拍死它,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面而來;如果沾上手,這股氣味洗也洗不掉。拿殺蟲劑噴,效果不大;在房屋四周撒生石灰,依然不起作用;物業來人在花園及房屋四周噴灑藥水,效果好一點,可除不了根。怎麼辦?
市民記者又從物業公司處了解到,從3、4月份開始,小區裡陸陸續續出現了這種「銅絲百腳」,有幾名業主來反映過,物業公司也很重視,除了實地觀察外還請教了搞綠化的專業人士。據他們講,這種小蟲每到這個季節就會出現,以吃爛草根為主,拿殺滅菊酯(氰戊菊酯)可以殺死。物業公司特地買來了這些藥,按說明兌了水,在反映過的這幾戶人家房前屋後噴灑,剛開始是少了很多,可過了幾天又出現了,如此反覆。由於是居民區,不能用毒性大的藥水,最近物業公司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除了噴藥水外,又撒了一些辛硫磷顆粒劑,不知道效果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