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漫步在雲端,享受呼吸的樹冠步道。
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所謂的樹冠步道是一種可以通往森林林冠的人行通道,最初用來提供科學家研究古代森林的冠層。早期由一系列橫跨樹木間的懸索橋組成,彼此大多以高架平臺相連,不過隨著技術的發達,這種只能沿直線軌跡前進的一維式通道,已經被可以隨意調整高度和角度的林冠起重機給取代。然而這些樹冠步道也有了新的使用方式,如今成為地方生態旅遊的景點!
迦納卡庫姆國家公園:位於西非迦納中部地區的沿海地帶,面積廣達375平方公裡的卡庫姆國家公園,1931年首先以保護區的方式成立,直到1992年對當地鳥類進行調查後,才正式成為國家公園。被國際鳥類組織列為重要保護區的它,已確認266種鳥類清單,其中包括白腹珍珠雞等8種全球保護物種,此外還有9種犀鳥和灰鸚鵡,就連蝴蝶種類也非常豐富。覆蓋著濃密的熱帶森林,卡庫姆國家公園同時也是黛安娜長尾猴和非洲象等瀕危動物的家。
至於遊覽它的最佳方式,除遍布園區內的徒步小徑外,還有離地40公尺高的樹冠步道!透過7座總長330公尺的吊橋,讓你可以超越人類無法達到的極限,從更有利的位置觀賞動植物。某些樹冠高度甚至超過50公尺呢!以鐵絲網、木板和鋁梯打造而成,基於安全理由,同時以一系列網子固定,它是非洲僅有的三處樹冠步道之一。
卡庫姆國家公園樹冠步道最初的概念,來自於生物保護學家約瑟夫 · 達德利,國際保護組織招募他協調開發國家公園的可行性研究,同時起草最初五年的管理計劃,這也是它今日能成為生態旅遊目的地的一大原因。
馬來西亞大漢山:國家公園高度將近2,200公尺的大漢山,是馬來半島的最高峰,在它的馬來文名稱中,分別由山和忍耐兩個字組成。也就是說,想要徵服它可沒這麼容易,畢竟它是西馬最難攀登的山峰之一!
大漢山國家公園原本只有國家公園的意思,橫跨彭亨、吉蘭丹和登嘉樓三州交界,因為地處大漢山,所以才會被稱為大漢山國家公園。成立於1938到1939年間,原本稱為喬治五世國家公園,在馬來西亞獨立後,摘掉了前方英國國王的頭銜。
佔地4,343平方公裡,這座國家公園裡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熱帶雨林,歷史將近1億3千萬年的它,甚至比亞馬遜雨林還要資深!也因此,當地的生物非常多元,從瀕危的馬來亞虎和蘇門答臘犀牛,到數量減少中的食蟹獼猴和鳳冠孔雀雉等,都可能在此發現蹤跡。附近還有包括樹冠步道、耳洞和瀑布等景點。生為馬來西亞知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透過樹冠步道,不但可以欣賞熱帶雨林和大漢河沿岸的景觀,還能享受賞鳥和漫步叢林的樂趣!
德國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緊鄰捷克邊界的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是德國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1970年,面積超過2萬4千公頃。其中以挪威雲杉為主的高地森林、歐洲銀冷杉混合林、歐洲山毛櫸和雲杉等特別受到保護。
覆蓋巴伐利亞森林的低山區,這座國家公園每年吸引超過70萬名遊客來訪,坐落於巴伐利亞州東部、雷根郡和弗賴翁格拉弗瑙郡的它,沿途與將近10個自治市接壤。這座森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於新舍瑙的樹冠步道,屬於盧森國家公園中心的一部分。這條長達1,300公尺、全世界最長的樹冠步道,讓你從嶄新的視野,認識森林的不同形式。以8到25公尺的高度,行走於山毛櫸、銀冷杉和雲杉之間,這趟令人難忘的體驗,最後在高達44公尺的樹塔劃下句點!
盤旋著迴旋坡道的360度木造觀景塔,除漫步於樹梢外,還能近距離將一棵樹的方方面面、由下往上看個仔細。此外,更能遠眺一望無際的視野:東北邊可以看見盧森的山峰,至於南邊則延展著巴伐利亞森林的文化景觀,實在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看完這些樹冠步道後,是不是很想到郊外踏踏青呢?
小編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個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