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對異性產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早戀的機率很大。甚至有部分孩子會在早戀後偷食禁果。面對此類問題,家長往往頭痛不已。
小麗媽媽發現,最近15歲女兒有早戀的跡象,經常跟一個男孩結伴回家,經常看手機,成績也受到了影響。小麗媽媽正想跟女兒好好聊聊。這天小麗突然跟媽媽說,晚上要去同學家住。小麗媽媽觀察小麗的表情,發現小麗一邊說話一邊抓著自己的衣角,滿臉的心虛。
這個時候小麗媽媽單刀直入的問小麗:「這位同學,是男同學嗎?」小麗有些慌張,慢慢的點了一下頭。小麗媽媽又問:「那位男同學家裡還有其他人嗎?」小麗跟媽媽說,那個男同學家裡還有爸爸媽媽,而且她去同學家裡住只是為了補習功課。
小麗媽媽鬆了一口氣,她跟小麗說:「媽媽相信你是個好孩子,去與不去媽媽都尊重你的決定。但是你也要考慮對方的家長會怎麼想,媽媽也年輕過,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對異性產生過好感,但是無論哪種朋友,都是要相互珍惜才能走得長遠。而且如果那個男孩在乎你的感受,就不會這樣安排,讓你在媽媽這裡為難,在他的媽媽面前顯得不尊重。」
小麗聽了媽媽的話,想了很久,最終決定不去男孩家了。並且以後也慢慢疏遠了那個男孩。
青春期的躁動很多人都經歷過,但是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稍有不慎就會種下一生難以磨滅的惡果。
怎樣才能讓孩子不在早戀中做「錯」事。
1、 性教育,越早越好,一般二歲以後就可以進行了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一直影響到現在。很多中國人眼裡,性教育是在婚前頭一晚上才能進行的。在古代,父母送給女兒的嫁妝裡主是一些春宮圖,非常隱晦的講夫妻是怎麼回事。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吝嗇講性相關的東西的,而我們不講,孩子長大就越好奇,好奇的孩子會就自己去找答案,而網絡上,一些黃色書籍上的答案卻不一定正確。
與其讓孩子通過其他渠道走入歧途,不如大大方方的對孩子進行「性」方面的啟蒙。孩子少了好奇多了重視,才能不犯錯。現在很多孩子性教育的繪本都做得很好,都可以給孩子看。
2、 相信孩子,給孩子分析利弊
面對孩子出現早戀的情況,並且想和對方過夜,父母一定不要急於呵斥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少年的感情多是純粹而乾淨的。
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斥責孩子「不要臉」「品質差」反而會深深地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更可能會自暴自棄。甚至把孩子推到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的身邊,在父母身上得不到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會希望從異性身上得到。反而更加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3、 帶孩子開闊眼界,眼皮子淺的孩子難以經受住誘惑
世界這麼大,不只是成年人應該去看看。火車站裡的人生百態,古城小巷的安靜祥和,霓虹燈掩映下,城市的喧囂和繁華。孩子見得多了,才更明白什麼是好,而他想要的好,要站在什麼樣的高度才能得到。
作為父母,我們就敢說自己的少年時期,一心只讀聖賢書,完全沒有過對異性的遐想嗎?青春期情感的萌動是很正常的,家長正確面對,正面引導,孩子一定可以順利的度過青春期。
今日互動:大家的孩子有早戀的現象嗎?發現孩子早戀,你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留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