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20日消息:上海科技大學昨天發布2014年招生簡章。引人關注的是,學校將不設筆試,而考生提交的材料中,要有1至2封800字左右的推薦信。和過去傳統高校實行的校長推薦制不同,上海科大允許考生的班主任、任課老師以及課外活動指導老師等清楚了解考生學業和特長的教師撰寫推薦信。
上海科大稱,一線教師最了解學生,出自他們手筆的推薦信對學校全面考量考生有極大幫助。另一方面,學校將通過「校園開放日」對考生做出綜合評價。
針對今年首次招生事宜,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上海科大管理層。
關注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每所高校都有不同的辦學理念和特色,與之相應,學校在招生時的偏好、「口味」也不同。上海科大副校長印傑稱,上海科大所定義的「優秀高中生」主要指綜合素質優秀且有學科特長的學生。鑑於學校的理工特色非常明顯,印傑直言:「考生的學業考成績未必需要全A,但希望考生在理科方面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特長。」
今年,上海科大將按照理科實驗班、生物科學類以及電子信息科學類三個專業大類招收本科生。明年,上海科大計劃招收本科生300人。根據辦學情況慢慢擴大規模,最終的本科生招生規模是500人。
關注二:錄取流程是怎樣的?
即日起至3月24日,上海科大啟動網上報名,考生可登錄該校官網,提交申請材料。
上海科大副校長龔晉慷介紹,考生材料包括500字以內的自薦信一封,推薦信1至2封,以及高中階段的成績單、上海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單等。學校希望一線教師們的推薦信能儘可能描述這位學生的特長、能力,「越細緻具體越好」。上海科大會在審核材料後,確認參加「校園開放日」的學生名單。
印傑稱,上海科大之所以不設筆試是覺得「高中生的考試太多,但很多能力並不是考卷可以展現的」。那些卷面無法展現的溝通、合作和交流等綜合能力以及學科興趣、潛力等,正是「校園開放日」要考核的重點。
上海科大「校園開放日」的時間是3月下旬到4月初。屆時,學校會組成考官團對考生作出綜合測評。考生將獲得學校A、B、C三檔的加分分值,分別是60分、40分、20分。考生在獲得加分投檔資格後,需參加高考並在提前批次第一志願填報上海科大,且分數應達到「一本線」。
3月是名校自主招生筆試面試的密集期,上海科大表示,「校園開放日」是在多天內完成的,會給符合條件的考生多一個選擇機會,與其它學校的面試錯開。
關注三:錄取後有哪些優厚待遇?
作為一所新創建的市屬院校,上海科大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有全新的探索。新生入學後先不分具體專業,但都必須學習數、理、化、生以及工程學等學科——數學4門課程、物理3門、化學2門、生物2門、工程1門。如此寬口徑的學習是為保證學生在選擇具體專業時突破學科壁壘,有足夠知識儲備。
由於上海科大校區在張江科技園區之內,周邊科研機構林立,包括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創製平臺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平臺,這些大院大所先進的實驗設備和科研資源,都將向上海科大的本科生敞開大門。
印傑強調,學校在師資隊伍管理上有一整套健全的機制,要求教師必須把教學放在首位,「上海科大不會留任只做科研不會教書的教師」。另一方面,學校要求全職教師必須帶教本科生。讓本科生和代表世界學科前沿水平的頂級學者展開互動,將是一種常規的教學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