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疫苗創新與公眾健康」為主題的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9月12日在深圳坪山舉行。峰會圍繞全球疫苗研發、審批、使用和管理的新進展、新策略及實踐經驗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為推進疫苗創新造福公眾健康積極探路。來自全國公共衛生系統和國際疾病預防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高等院校和企業界代表近300人參會。此次峰會是深圳市政府與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籤署的中法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備忘錄的一項重要內容。
與會專家指出,作為科技創新的結晶,疫苗以其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主動免疫的特性,被視為應對疫病流行的「最後解決方案」。對於不斷變異的病毒,加速疫苗創新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和各國政府積極探索的應對之方。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疫苗的生產和研發工作。2019年12月,我國首部《疫苗管理法》正式施行,對於提高市場準入標準、加強疫苗質量管理、逐步引導落後產品退出並引導產業有序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定;2020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新版《藥品註冊管理辦法》,為創新疫苗的加速審批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
「加速疫苗創新,已成為當前和未來提升傳染病疫情防控和大流行應對能力的優選之策。「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不斷完善的政策,以及與之配套出臺的法律法規,為疫苗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我國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面對公眾健康的新需求和時代的新挑戰,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牽頭,大灣區疫苗峰會專家組發出了《加速疫苗創新,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的倡議。倡議提出,從升級免疫規劃開始,擴及全周期、全人群的創新疫苗接種,再到強化特定人群的防護,是應對當前公眾防疫挑戰、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重要一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要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上升為國家安全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以技術和專業性為主兼具一定行政職能的國家級疾控中心。「他建議,一是要做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建立完善適應現代化疾控體系要求的體制和機制;二是以人才建設為根本,建設對學科,高水平等現代化疾控體系專家和專業人才隊伍;三是以科技創新為動力,設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安全科技工程;四是以能力提升為主線,加強監控預警、現場流調、檢測檢驗、分析研判、信息化等能力建設。
據悉,首屆大灣區疫苗峰會是落實2019年中法經濟峰會的重要舉措。2019年11月,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與深圳市政府在人民人大會堂籤訂了中法疫苗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加速引進國際領先的疫苗新模式,促進創新疫苗研發國際合作,提升創新疫苗的可及性,讓民眾能儘早同步享受到全球優質疫苗。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疫苗企業,賽諾菲巴斯德2007年在深圳坪山建設了首個外資企業投資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賽諾菲巴斯德中國區總經理張和平表示,中國在此次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中表現突出,在全球加速疫苗創新的背景下,我們希望以大灣區疫苗峰會為契機,架設一座中法、中國與全球面向疫苗創新與合作溝通的橋梁,積極應對新發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
(新媒體編輯: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