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變民宿村民富起來
國學大講堂掩映在參天古樹下、冰雪襯託出遠山的潔白線條、藝術家在炊煙霧靄裡揮動著畫筆、鄉間村婦在爐灶前做著香噴噴的飯菜……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的清晨在翰墨清香中暈染開來,充滿著生活和藝術的氣息。
村民王淑香家的清晨,也和這個山村的清晨一樣,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12月7日,記者走進王淑香家的院落。古樸的拔廊房鐫刻著時光的印記,廊簷下掛著金黃的玉米棒和紅辣椒,窗臺上的三角梅開得正旺。推開門,屋內供排水、淋浴、標準化廚房、寬帶設施等一應俱全,正如村民們所說:「室外五千年、室內五星級」。
王淑香的家,現在是一處民宿,每個房間都掛著幾幅畫。畫上的內容都是菜籽溝村。凝神望去,仿佛能感覺到墨寶書香撲面而來。見記者來訪,王淑香打開了話匣子:「村裡一年四季都有藝術家來採風創作,還有大量的遊客參觀旅遊。藝術家走的時候會送給我們一些畫。」說話間,王淑香的手機響了,是烏魯木齊的遊客要訂購當地的土豆粉條。
「幾十年前可不是這樣的。」王淑香說,過去的菜籽溝村是「貧窮」和「封閉」的代名詞。土溝梁上挨餓勞作的日子、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泥濘不堪的土路……這些猶如一張張黑白照片,銘刻在王淑香的記憶深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村裡實行了包產到戶。王淑香家的生活條件一天天好起來。後來,他們蓋起了新房,一家人住上了當年最好的磚混結構拔廊房。前些年,自來水、天然氣、暖氣又通到家裡,生活越過越紅火。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說起這些年的變化,王淑香臉上溢滿幸福的笑容。
這些年,菜籽溝村古樸幽靜的山村景觀吸引著各地的藝術家。2014年,縣上在這裡啟動打造「菜籽溝藝術家村落」,發展特色觀光旅遊。先是有著名作家劉亮程在村裡成立了「木壘書院」,接著,著名作家賈平凹、著名畫家王剛等先後在這裡成立了「平凹書屋」「王剛畫室」等。隨後,又有很多疆內外的作家、書畫家陸續進駐,在這裡或建工作室,或旅居創作。這裡先後舉辦的兩屆「絲綢之路木壘菜籽溝鄉村文學藝術獎」頒獎典禮和各種文學藝術培訓活動,更是讓菜籽溝村聲名遠揚,由此激活了村裡的旅遊業。縣、鄉、村因勢利導,以文化打造美麗鄉村,推行「藝術+旅遊+鄉村建設」發展路徑,完善各項功能布局,先後投資3000萬元,在村裡建成國學講堂、鄉村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菜籽溝遊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同時,政府不斷增加投入改造村容村貌,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主幹道上安裝了路燈,整個村莊的「顏值」和「內涵」得到了提升,慕名而來的疆內外遊客絡繹不絕。旅遊旺季時,常常一房難求。
「現在我們家就在景區,景區就是我們的家。」王淑香高興地說。
這幾年,開辦民宿客棧在村裡熱了起來。村民們還紛紛經營特色餐飲,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和手工藝品製作與銷售。全村128戶村民每戶都得到了1.8萬元的補貼用於修繕保護傳統老民宅。王淑香夫婦用家裡的拔廊房開辦了「香利」民宿客棧,每年的收入在15萬元左右。同時,她家的土雞、旱地麵粉、胡麻油、土豆粉條等特色農副產品也成了熱銷的產品。
在優美古樸的村莊裡,菜籽溝村的村民們端起了旅遊「金飯碗」,念起了「致富經」。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截至目前,來村裡旅遊食宿的遊客達30萬人次左右。英格堡鄉黨委書記馮錦年說:「今後,菜籽溝村將被打造成為中國鄉村旅遊文化名村。」
仍舊是那片山水,仍舊是古樹老宅。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各項惠民政策的推動,鄉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深層次的變化,變得更加美好。
來源:網信昌吉
本期編輯:李嬌
責任編輯:周靜
審 核:張子斌
投稿郵箱:cjzly@qq.com
往 期 精 選 回 顧
昌吉州旅遊微信矩陣,微力量大聯合,期待您的加入!
昌吉州旅遊開拓新平臺,與中國旅佬大旅遊聯合體攜手合作共贏
【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冬日快樂遊】天山天池迎新年,古海溫泉泡頭湯
【冬遊昌吉】「瘋狂冰雪·悅動生活」努爾加滑雪場即將盛大開業!
【冬季狂歡】瑪納斯冰雪風情旅遊節,承包你一整季的旅行!
新疆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