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裡的"能戰隊" 綿陽女護師自稱"大白" "大黃蜂"

2020-12-12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2月29日訊(記者 周鴻)

穿白色防護服時,謝亞玲稱自己是超能戰隊裡的「大白」;穿黃色防護服時,謝亞玲稱自己是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

  無論是「大白」還是「大黃蜂」,都是守護人類的機器人。如今,身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裡的綿陽市中心醫院護師謝亞玲就是這麼一個會累的「機器人」。「能幫助到這些病人再累都值得。」謝亞玲說。

正在給患者做記錄的謝亞玲 

  輪轉6大重點科室

  這個護師遞上支援武漢請戰書

  「我是綿陽市第二批赴湖北醫療隊隊員。醫院這一梯隊有38人,自己被選中了,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2014年,謝亞玲正式開始工作,到現在已經快6年。這次馳援武漢,奮戰在隔離病區,搶救生命,她覺得自己很「幸運」。

  其實,在得知醫院將派出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時,謝亞玲就告訴護士長自己特別想去。但因為感冒,編好的報名簡訊最終沒發出去。在醫院組建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時,謝亞玲想都沒有想就報名了,並遞上了自己的請戰書。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謝亞玲不僅是護師,還是醫院災害護理預備隊隊員。她先後輪轉過手術室、骨科、血透室、重症醫學科、急診科6大重點科室,作為急診ICU的責任組長,她覺得面對這樣的任務,自己最合適不過。

  謝亞玲說,父母得知她要去武漢支援也是很支持。接到電話後,他們就開啟了「嘮叨模式」,要帶這個要帶那個,要注意著要注意那。「我知道爸爸媽媽很捨不得我。當時走的時候,雖然爸爸沒起床來送我。後來媽媽告訴我,爸爸在被窩裡哭了。」

謝亞玲稱自己是「大白」

  變身「大白」或「大黃蜂」

  守護病員的健康

  「你好,我叫Baymax,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我察覺到你需要醫療護理……」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裡,有時候會出現許多穿著白色防護服的醫護人員。這是因為捐贈者不同,所以防護服的型號顏色就不同。當穿上白色防護時,謝亞玲稱自己是超能戰隊裡的「大白」;穿黃色防護服時,謝亞玲稱自己是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

  無論是「大白」還是「大黃蜂」,都是守護人類的機器人,不過這種「機器人」會累。謝亞玲介紹,每名醫護人員要分管30~50的病人。和很多醫護人員一樣,她的工作日常也是監測各項生命體徵、發藥、發水果、發飯,幫助解決病員情緒和生活上的種種問題等等。

  「工作雖然繁雜,但也有很多溫馨的畫面。」謝亞玲說,聽到患者不斷的感謝,以及患者熱情主動的來幫忙,總會讓她「忍不住熱淚盈眶」。其中有一名30多歲媽媽,全家只有她被感染,她也擔心家人,但從不沮喪,永遠是一張笑臉,而且喜歡幫助人,甚至還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讓謝亞玲感到最大負擔的是那身保護自己的防護服。「悶、熱、行動不便限制了我們的速度;起霧的護目鏡驅使我們隨時要注意腳下,以防跌倒;下蹲、彎腰,還要隨時檢查自己有無暴露,避免影響工作的開展等,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謝亞玲說,自己是近視眼,佩戴了眼鏡,再加上護目鏡,相當於戴了兩副眼鏡,起霧的更加嚴重,之前採取了很多辦法都沒用,後來發現不斷的走動才是防霧的法寶。

  方艙醫院裡再次遞上入黨申請書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2月17日下午,當所有的治療都已經做完,在晚飯開飯前,方艙醫院裡想起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病員和醫護人員跟隨著旋律哼唱起來。

  「方艙裡的娛樂活動不多,也是為了振奮大家的心情。」於是,謝亞玲和她的同事在病區組織了這一場唱歌活動。「當《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想起,這一刻,大家高聲歌唱,隔離不隔愛,仿佛一切紛紛擾擾都已然過去。」

  歌唱完畢,大家久久不散。謝亞玲說,病友之間雖隔著距離,也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為彼此加油,相約疫情散去,三五好友,串串門,又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緣分。

  儘管工作很累,但是謝亞玲很興奮,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她不斷被身邊的共產黨員感染著,於是她連夜在宿舍寫下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

  「在來到武漢之前,我就遞上了入黨申請書。」謝亞玲說,她想加入這支先進的隊伍,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懇請黨組織在這場戰役中考驗她。面對疫情,站在前線的謝亞玲坦言,她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變得更加有責任,有擔當,她想和身邊的共產黨員一樣,更加堅定一心向黨、駐紮一線的決心和戰勝疫情的信心,為人民健康付出的真心。(圖片由綿陽市中心醫院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還記得方艙醫院裡跳新疆舞的「大白」嗎?她現在過得怎樣了?
    04-07 17:12:22 來源: 中國新聞社公眾號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全國支援湖北的白衣戰士,大夥還記得方艙醫院翩翩起舞的「大白」嗎?回想支援湖北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巴哈古麗·託勒恆幾乎「每天都被感動著」,隔離期間她收到許多禮物洗漱包、化妝品、護眼儀……3月25日,正在酒店集中醫學隔離的巴哈古麗·託勒恆收到了來自南方沿海城市、「僑鄉」福建莆田寄來的一個特殊的快遞——由青年畫家、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張向陽特地為她創作的中國水墨畫《方艙醫院裡的
  • 80後插畫師手繪「方艙大白」走紅抖音,治癒後卻最想說:年輕人少熬夜
    黎婧2月12日晚上入住方艙醫院,她去的方艙在一個羽毛球館裡,是一個方形的建築,中間住的都是患者,周圍一圈是醫護人員的辦公室、圖書角、打水處等。有人在評論區說「本來挺嚴肅的一個事,看完你的視頻沒那麼怕了」;還有人感謝她把「醫生大白」們畫了出來,之前他們看了很多很黑暗的消息感到害怕,看了她的視頻,才知道原來方艙裡這麼溫馨;更多人鼓勵她「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早日和家人團聚」,這些留言她看著都很暖。
  • 方艙醫院裡的一抹「陽光蘭」
    新華社福州3月4日電(記者鄧倩倩)有感而發,並未學過畫畫的洪桂蘭提筆畫出自己的抗「疫」心聲;為博大家一樂,從未學過舞蹈的她跟著視頻跳起「這條街最靚的仔」……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裡,這個陽光的「95後」女孩,是來自福建漳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
  • 蘆秀敏從方艙醫院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原標題:【白衣戰士日記⑤】疫情散去,媽媽一頭秀髮陪你來武漢看櫻花——蘆秀敏從方艙醫院寫給兒子的一封信長城網訊(記者李麗鈞劉昆鵬)2月14日是蘆秀敏來到武漢的第六天,今天一大早,蘆秀敏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表達對兒子的想念之情。現在在武漢江岸區方艙醫院的蘆秀敏是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五批隊員石家莊護理組的一名護士。
  • 喜提偶像籤名CD,90後女護師笑得像個孩子:最好的生日禮物
    這個曾為武漢拼過命的女護師,在5月12日護士節這天,向「共圓英雄夢」活動許下的心願,今天終於實現啦!和她一起圓夢的,還有和她同院的另一名護士長陸小衛。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工作期間,黃其婧發揮中醫藥防疫抗疫優勢,成了方艙醫院的養生隊長,帶著患者練習「八段錦」中醫養生操,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無論工作多麼繁忙,在工作中她總是保持面帶微笑,90後的她,在武漢第一線留下了無悔的青春印記。4月20日,回到醫院正常上班後,黃其婧更加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
  • 醫院裡的另一支「戰隊」
    在病房裡,裹著層層密密的三級防護,她的音調要比平常略高些,起起伏伏的聲波落在身上或鑽進耳朵,有患者形容「像春風吹來」,有的能在她說出第一句話時即辨認出是她。楊秀芳的話不單是信息的傳遞,也可以說是一副抗病毒的「藥」。她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於2月7日抵達武漢,也是四川省支援武漢醫療隊中最早抵達武漢的心理諮詢師。
  • 【眾志成城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方艙裡,與時間賽跑的「石榴籽」
    新疆日報訊(記者晁瑾 於夢冉 蘇璐萍報導)這些天,雖然武漢天氣寒冷,可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廳裡卻很溫暖。這裡有來自天山南北的102人組成的護理團隊日夜守護患者,他們相互配合,精心救治,為患者獻上最暖心的服務。醫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抗爭。
  • 方艙醫院是什麼意思 方艙醫院收治什麼病人多少錢一天?
    現在疫情發生,某些地區開了方艙醫院,大家知道方艙醫院是供給患者治療的地方。那麼2月5日武漢方艙醫院收治什麼病人?方艙醫院是誰提出的,方艙醫院多少錢一天?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方艙醫院裡的17歲女孩:刻苦學習,備戰高考
    困難是暫時的,我相信我能贏!面對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一位高三女生。雖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但她堅持上網課、做作業,就連照顧她的護士都給她比心打「Call」。她叫黃玉婷,今年17歲。黃玉婷是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高三(10)班的學生。2月7日,她由社區工作人員送至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劉連梅抵達武漢後,才知道自己要支援「方艙醫院」。她只在新聞裡聽過這個詞,不知道它的概念,也沒見過圖片。她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整個體育館的病人」。劉連梅接到電話時,千裡之外的武漢洪山體育館,中國一冶的第一批27名突擊隊員已經開始作業,一些工人剛從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趕來。不到48小時後,這座方艙醫院將迎來第一批患者。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央視新聞帶你一文看懂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  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
  • 《2020武漢日記》亮相書展,方艙醫院治癒者黎婧暖心分享感人故事
    活動特別邀請了52集南京抗疫紀錄片《守望2020主播日記》作者趙迪遠程連線《2020武漢日記——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作者黎婧,與讀者共同分享了疫情期間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2020武漢日記》也同時亮相江蘇書展。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深夜1點,距離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約1公裡的一家賓館門口,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26歲的護士吳金融和其他15名貴州援助武漢的醫護「戰友」正在排隊上車。他們早早穿好送行同事塞進箱子的成人紙尿褲,目的地是武漢市江漢區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大約15分鐘車程,醫療隊抵達方艙醫院。
  • 《湖北日報》柯皓:我如何拍下「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
    原標題:我如何拍下「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   2月5日,武漢首個「方艙醫院」裡,柯皓拍下了一位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付先生戴著口罩在「方艙醫院」讀書的照片,拍攝於2月5日。
  • 記者觀察:方艙醫院35天記
    我們把時針撥回到2月3日,2月3日接到改建方艙醫院的緊急通知後,志願者和工作人員開始連夜將體育館、會展中心改建成具有二級醫院收治能力的方艙醫院,從2月5日晚上收治首批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開始,江漢、武昌、東西湖方艙醫院的啟動標誌著武漢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 為什麼要建「方艙醫院」?一文讀懂它在抗疫救治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建立「方艙醫院」?對抗擊疫情能起到什麼作用?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並結合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接受《新聞1+1》採訪時的回應,告訴你為什麼要建立「方艙醫院」,它對抗擊疫情能起到什麼作用。
  • 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劉洋,今年31歲,大慶油田五官醫院的一名護士,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2003年,劉洋考入湖北鄂州大學的高級護理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大慶參加工作,當得知市裡要派醫療隊支援湖北武漢,她義無反顧地遞交了請戰書,因為那裡是她第二故鄉。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工作的21個日日夜夜裡,她與隊友和患者結下深厚友誼,許多患者出院前,都與劉洋有約定,疫情過後,一定要到大慶走一走、看一看。
  • 除了跳廣場舞,方艙醫院還是自習室、圖書館
    近日方艙醫院裡的廣場舞刷屏網絡患者和醫護人員活力滿滿的舞姿讓大家感動、讚嘆其實,方艙醫院裡的生活還有很多面讀書、學習、備考……這些專心致志的身影讓我們感受到這次回國探望父母時感染他說「自己平日就喜歡讀書目前身體感覺還好」書籍能撫慰心靈、給人力量一些方艙醫院特意設立了圖書角擺上書籍,供患者借閱
  • 「方艙醫院」究竟是什麼?丨思客問答
    繼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之後,「方艙醫院」又成為熱詞。什麼是「方艙醫院」?為什麼要建「方艙醫院」?思客帶你一探究竟!武漢連夜開闢「方艙醫院」 ,內部結構長這樣。視頻來源:新華網客戶端什麼是「方艙醫院」?
  • 護士成患者入住沌口方艙,又成了醫護的好幫手
    「您這個核酸監測是兩周前的結果,間隔有點久……」,「您咳嗽厲害,採取俯臥位通氣會舒服點……」在沌口方艙醫院裡,有這樣一名「特殊」的患友,她在自己的病情好轉後,立即化身志願者,協助護士幫助患者。她就是亞心醫院14樓病區的護士王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