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眾多海島國家中能找到發達區域的很少,能讓遊客追捧的海島也不多,除了大溪地,斐濟等,幾乎少有熱門度假海島。就連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塞班也是位於西太平洋北馬裡亞納群島。但是,雖然南太平洋上的海島國家的經濟教育旅遊等普遍落後,可是物價卻不低。萬那杜就是其中一個。
萬那杜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的美拉尼西亞群島,由83個島嶼組成,其中63個島嶼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是桑託島,但首都維拉港是個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航運,交通,政治,文化,旅遊中心和主要的航空樞紐均在這裡衍生。雖然它集中了金融、商業、教育、衛生和旅遊設施。但維拉港仍是比不上發達國家的普通城市,而這個國家也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但令人詫異的是,就這樣的一個落後的城市裡,還有不少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僑民居住在這裡,其中華人的數量大概600人左右。因此這座城的語言普及為英語和法語,其他本地語也有人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維拉港是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的空軍基地。19世紀,法國殖民者在這裡設立市政局,當時的維拉港有50名白人和500名土著,但只有白人才能擁有統治權。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的首都是被完全佔領著的,因此今天的維拉港有那麼多歐洲人,澳洲人居住生活,也就能完全說得通了。但在1980年,萬那杜脫離法國獨立建國,1984年發行了屬於自己的貨幣。
16塊錢人民幣相當於萬那杜當地幣1塊錢。因此,在維拉港首都的菜市場溜達的時候,這裡的物價並不低。當然市場裡有些蔬菜水果是當地產的,還算可以接受。可其他商品就另當別論了。雖然當地生活節奏較慢,平常花費品種類無缺,但根基主要靠出口,價錢相對昂貴,物價均勻水平比中國高2至5倍。
因此,在維拉港區域有很多中國商人開的小超市、小雜貨店,但中國遊客卻很少,這對於中國旅遊市場而言,維拉港還是一個超級冷門地。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地菠蘿100塊錢一斤,折合人民幣也就是 6塊多一斤,在這維拉港算便宜的。但是蔬菜價格就不一樣了,一把小青菜人民幣6塊多一斤,黃瓜一斤人民幣7塊錢,洋白菜一斤人民幣6塊錢,西紅柿辣椒一般在人民幣10塊錢一斤。當地雞蛋論盤賣,大約每盤1100瓦圖,折合人民幣是14元左右一斤,這和國內超市的土雞蛋價格差不多了。但豬肉貴得可怕,約50塊錢人民幣一斤,但當地人並不十分愛吃豬肉,主要是賣給在此生活的外國人。
但對於維拉港的當地人而言,大蒜可是萬那杜的珍品,一般人是吃不起的,一個需要人民幣5塊錢。對於中國吃貨最不能忍的香菜,一根都能賣到1塊錢。
雖然這個國家窮,首都也落後,但物價方面是真的不低。對於前去旅遊的普通遊客而言,可千萬不因地方落後就以為自己賺到了。去餐館點一份牛肉炒飯大概30塊錢人民幣,商店裡的礦泉水一般5塊錢人民幣,當地自產的一種小瓶裝的啤酒大概要13塊錢人民幣,比起國內的哈啤青啤這可算是貴多了。
但如果去了維拉港,當地有一種傳統飲料可千萬別錯過,叫做kava,很出名的,有輕微的麻醉作用,喝了給人一種緩慢的飄飄然的感覺。當時,我與我的同伴免費品嘗到一杯,還以為是毒品呢。由於維拉港基本上沒有工業,它主要經濟來源依靠農業和漁業,但大多數物資可以靠進口,雖然算得上是全球最窮國家之一,但進口使物價高得嚇人。
這跟大多數太平洋上國家的性質是一樣的,如大溪地、帛琉等物價都很高。為此,發展旅遊業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力軍,主要遊客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國遊客很少。但它相當依賴外援,如帛琉對日本的依賴。但萬那杜一般依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比較多,近年有些外援也來自中國。
對於這種依附著發達國家才能「活下去」的首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像大溪地、塞班、帛琉等那樣真正靠旅遊吸引更多遊客的擁進,繼而帶來強大經濟的效應。
只是當地人似乎並不擔心這個問題,物價雖然高,但他們生活生計依舊緩慢,天生就是一副樂天派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