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來」的中海地產:守正有餘出奇不足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快起來的巨輪中海地產(00688.HK)並非沒有任何煩惱。

8月24日,中海地產公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

上半年,中海地產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至886.3億元,核心淨利潤同比增長0.3%至179.4億元。中海地產一直為業界所矚目的融資成本處於行業最低區間,半年加權平均融資成本錄得4.01%,淨借貸比率錄得32.95%,淨利潤率錄得23.2%。現金充裕度處於行業最高區間錄得1113.8億元。

穩健、小步上升,多個核心財務指標依然極具「中海特色」。正如中海地產官方公眾號所言的「守正積勢」。這背後與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顏建國對利潤、規模、愈趨扁平化的組織架構等因素密不可分。

相較之下,地產主航道業務之外的商業物業、創新業務並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

悄悄變快

行業標杆中海地產對於淨負債率、借貸比等財務指標依舊遵循著以往的規矩。

報告期內,中海地產資產負債率59.77%,淨借貸比率為32.95%,在年銷售規模千億以上房企中保持最低負債率;上半年加權平均借貸成本為4.01%,融資成本處於行業最低區間,持有現金1113.8億元,佔總資產14.6%。

多年來,以穩健面目示人的中海地產,盈利能力持續領跑行業。在顏建國2017年掌舵中海之後,在利潤之外,公司開始對涉規模指標流露出更進取的姿態。

有中海地產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較於顏建國的前任郝建民時期而言,中海地產這兩三年在員工的KPI考核、職級晉升、獎金發放等方面都更趨於透明嚴格。

「像中國恆大(03333.HK)等不少房企今年力推的全員營銷,中海也鼓勵員工參與,只是央企的銷售提成只有千分之一個點左右,達不到其他房企千分之三個點的水準,但是公司內部基層還是挺興奮的。」該人士直言,抓銷售、抓回款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

六月份,中海地產的合約物業銷售額達到575.61億元,同比增加32.3%,扭轉了前五個月累計同比下滑的態勢。這也實現了中海地產歷史上單月銷售新紀錄。這其中固然有前期因為疫情耽誤銷售進程而迎頭追趕的因素在內,但與中海地產抓銷售的戰略也有直接關係。

更多的變化正悄然顯現。目標導向成為一些老中海人察覺到的一個顯著變化。

具體到拿地方式來看,中海地產素來傾向於單獨拿地。高權益佔比被認為能夠更好地保證銷售業績的濃度、可觀的利潤規模。

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則首度公開表示,從單獨拿地向聯合開發、股權收購、城市更新等方式轉變,部分項目的權益佔比甚至降至70%。更靈活的拿地方式源於對規模的追求。

2020年上半年,該集團新獲土地的累計應佔樓面面積約為562.33萬平方米,累計應付的土地出讓金約為522.82億元。而2019年度業績會上,中海地產將2020年拿地權益預算定為1400億元,同比增長23%。

照此來看,中海地產上半年的土地權益投資完成率僅37%。這也意味著,中海地產下半年拿地的節奏還將進一步加快/p>

同時,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海地產上半年有一個半月左右時間處於銷售停滯狀態,公司上半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同比增長4.2%至1720.1億元。此前的2018年、2019年,公司的合約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錄得29.8%、25.2%。這兩年半的銷售增長速度在行業前十裡面仍屬於領先。

顏建國掌舵之後,中海地產的拿地金額從百億直接上升至千億,挺進行業前五,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中海地產「掉隊者」的形象。

諸多跡象顯示著,中海地產這艘巨輪正變得越來越快。

顏建國在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言及系列核心財務指標之際表示:「我們不會為規模做大而去做大規模,而是要求有利潤地去銷售,有質量地增長;更加注重價值創造,我們相信合理控制負債,不盲目加槓桿,公司的規模與利潤也能實現較快地增長。」

新老力量漸進式更新

今年上半年於中海地產來說也是管理層力量發生微調的一年。

2月,時年40歲的張智超開始走向臺前,獲委任為中海地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與之相伴的是,顏建國除保留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和中海宏洋(00081.HK)非執行董事職位外,辭任中海地產行政總裁,和中海宏洋與中海物業(02669.HK)的包括董事局主席、授權代表及提名委員會成員等在內的共計9個重要職務。

彼時,外界用「削權」顏建國來形容這種漸進式的新老力量交替。但是,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中海地產內部幾乎是波瀾不驚,顏建國的話語權也未發生任何改變。中海地產當時公告僅解釋為「為提升企業治理水平」。

實際上,自顏建國回歸中海以來,除了把地產帶入了規模擴張的快車道外,更多組織架構層面的調整也在持續推進。

此前,他撤銷了公司的戰略與風險管理部、營銷和工程公司,恢復了客戶服務部,並重新搭建業務線,交由各地區管轄。同時,原本信息化管理方面就沿襲港企的中海,進一步加強了數位化方面的系統建設。這些都被視為提高組織效率的集中體現。這種改變仍在慢慢浸潤公司肌體。

而張智超、莊勇等一批「海之子」管培生序列的少壯派走向臺前,在集團內話語權的上升則給中海地產帶來了更多決策權層面的下放,一線的主觀能動性也得到進一步調動。

「很多高管都有香港背景,中海在思維模式開放度、務實精神、公司格局、市場化方面都要遠高於內地房企,但是它還是有大國企的那種靈活性不足的特點,比如會在意規矩、講究論資排輩、極少用外來空降兵,但是顏總、張總這些新管理層上來以後,公司自由度靈活度是有提升。」有中海地產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顏建國本人對於張智超的鼓勵欣賞態度也令到中層人員篤信公司目前這種更自由、更靈活的氛圍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今年3月中下旬,疫情稍顯緩解,中海地產曾推出了「直面總部、直通中海」的營銷招聘計劃,可直接添加營銷總微信遞簡歷溝通。

有中海地產內部人士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跟顏建國回來之後,公司管理風氣更趨於隨和、架/p>

第一財經記者也了解到,在龍湖地產(00960.HK)工作過的顏建國回歸中海地產之後,龍湖的人力、信息化、商業等業務口的部分人士隨後也選擇跳槽至中海。比如,中海地產分管人力的負責人之一於清源此前任職龍湖地產人力資源部。

「民營企業對規模的渴求、內地市場的嗅覺和打法、客戶群喜歡的拿捏都較為突出,很難說中海沒有受到影響。」另有中海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老中海人待久了難免有思維上的狹隘性,時不時引進中海體系外的新血液也能避免思維僵化。

創新業務仍處蟄伏期

令部分中海人感到企業發生變化的另一個根據,是這家老牌的央企也會去觀察內地房企的新業務。部分人士做出這一判斷的另一個依據是,內地房企的數位化、信息化建設等轉型新業務成為不少中海地產人私下討論的話題之一。

種種跡象顯示出,目前的中海地產在地產主業外也有著很強的進取精神。

在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顏建國除了強調「我們的目標是百年基業」外,也表示,「住宅開發業務,持有型商業物業,教育、養老、物流、供應鏈管理等創新業務,這三類產業,公司的目標都是要進入行業頭部。」

在資源配比上,中海地產仍延續以90%的資源聚焦立足「今天」的住宅開發,以7-8%的資源投入面向「明天」的成長型業務商業物業,以1-2%的資源投入為「後天」培育增長點的創新業務。

本報告期內,中海地產寫字樓、集中商業、酒店、公寓等商業物業錄得同比微增1.1%至20.3億元,增速相較於去年同期有所放緩。創新業務在最新的中期報告中小幅下行至3.6億元。

相比於地產開發主業在利潤、土儲、規模等方面有顯著提升外,中海地產的創新業務這幾年整體要遜色一些。若是將之與萬科(000002.SZ/02202.HK)、華潤置地(01109.HK)、龍湖地產等其他同樣探索多元化業務的房企相比,很難有吸睛點。

創新業務很多時候需要外來力量,需要冒險精神,需要跨界思維,而這些都不是中海的長板。尤其是地產行業步入下半場,龍頭房企間較量的邊界早已不止於地產。

但創新業務援引對應業務板塊的專業人士,被不少房企視為多元化業務能較好落地生根的關鍵。比如華南有不少老牌龍頭房企近兩年就不斷重金挖角來自華為、中興、騰訊等科技企業的管理人士、專業人士,以幫助自身搭建創業業務架構,助力布局信息化建設、數位化轉型。

而一位中海中層管理者舉例說,早前公司接觸了一位做數位化業務方面的職業經理人,但囿於央企的薪酬很難達到民企開出的數目,後面就不了了之了。

顏建國回歸後的中海,頻頻強調規模增速、商業及創新業務,這也讓外界對地產優等生有了更多的期待。但至少目前尚沒有令投資者眼前一亮的新業務浮出水面,「出奇」恐怕還需要時間。

相關焦點

  • 「守正出奇 合作共贏」萬通TCL攜手進軍工業地產
    「守正出奇 合作共贏」萬通TCL攜手進軍工業地產 ——萬通工社(無錫)項目發布會召開,藉助萬通實業的專業化能力,進一步提高其工業地產的使用效率和空間,實現輕資產化運作,從而提升TCL集團整體運營效率 房天下訊 2010年7月30日,TCL集團與萬通實業在無錫舉行主題為「守正出奇合作共贏」的新聞發布會,雙方籤訂了《進一步推進工業地產領域合作之框架協議
  • 守正出奇:柳傳志的適應與顛覆
    在那種環境中誕生並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企業家,一定有一些東西跟後來的追隨者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這種不一樣,塑造了柳傳志「守正出奇」的經營與處世的方法論。「守正出奇」語出《孫子兵法》之「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指按著常規發展,卻又不固守常規,能突破思維、出奇制勝。守正出奇,這四個字,可以從一個更現代、也更精確的角度來解釋。
  • 中海地產:北京「樓市王者」之腫
    一向以「穩健」形象示人的中海地產,也刻上了「高周轉」的烙印。11月初,中海在北京的「寰宇」系最新項目——中海寰宇視界戶型曝光,而項目所在地塊拿到手還不足4個月。而2018、2019年大賣的中海寰宇天下所在地塊,也是北辛安棚改用地中的一部分。其二,產品搶收剛需/剛改。除了拿地佔據先天優勢,產品設計彌補石景山區域不足、戳中剛需/剛改人群人性需求,也是中海地產近兩年項目大賣的原因所在。
  • 中海地產:昔日地產盈利王的「是」與「非」
    3中海在學習香港優秀房企經驗和在內地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特而又相對成熟的開發模式,在過去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達成了比諸多行業巨頭利潤更多、規模擴張穩健而不失速度的結果。這套模式將中海的國企地位、海外融資平臺、戰略投資思維、長期工程管控經驗和成本導向管控等結合起來,並將其作用發揮到極致。模式第一環:低成本融資。
  • 中海地產集團簡介
    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是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代碼: 0688)的旗艦企業。中海地產集團經過20多年的堅定實踐與長期品牌積澱,逐步把「中海地產」發展成為跨地域、具有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名副其實的全國性地產品牌,向社會提供了數萬套住宅產品,為數十萬計的民眾提供了優越的居住選擇和滿意的消費體驗。
  • 守正出奇做企業價值發現者
    從基本面來看,6月經濟數據繼續向上修復,二季度GDP增速、出口、地產、工業生產等方面超出市場預期,基建維持強勢,消費低於預期,目前經濟修復態勢良好,且對海外出口增加。預計下半年經濟繼續復甦,也將帶動A股持續向好。
  • 中海:地產高富帥的風雲往事
    而中海股價更是慘不忍睹,市值從最高的374億元,一路狂瀉到60億元,不是腰斬,都斬到屁股之下,快到小腿了。 瀉停封,也沒用。 一路順風順水的中海,瞬間到了破產的邊緣,中海徹底懵逼了!
  • 中海地產走進清華大學
    剛才大家已經看過一些中海地產的介紹,我再介紹一下中海地產這家公司。中海地產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成員,在中國房地產開發百強企業中綜合實力排在第一位。像香港西九龍填海造地、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海軍基地、香港迪士尼樂園等見證了中海地產的品質與實力。
  • 中海地產發力商業辦公市場
    中海地產(00688.HK)打算以中海商業為基礎,集合中海商業旗下的寫字樓產品線、Officezip商務中心以及中海雲商,合力打造中海商務的品牌。公司副總經理唐安琪表示,希望通過品牌和商業資源的整合,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提升物業估值,實現資產管理增值。中海商務品牌的打造意味著中海地產將發力商業辦公市場。
  • 中海地產590億上海「舊改局」
    在上海,隨著城市更新相關政策逐步完善,百強房企如萬科、融創、中海地產等紛紛開始搶灘上海,目前百強上市房企已有10家參與到上海城市更新項目中。7月29日,中海企業發展有限公司(0688.HK,以下簡稱「中海地產」)與上海黃浦區人民政府正式籤訂合作框架協議,由中海地產對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5幅土地進行開發建設。
  • 中海地產全面啟動「海納計劃」
    記者 陳卿    日前,來自中海地產高層的消息顯示,作為中海地產加大人才儲備的中海「海納計劃」已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其杭州公司公開招聘日將於3月9日在黃龍飯店舉行。「海納計劃」是中海地產長期持續招納行業英才的平臺,是一項規模化、系統性、可持續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子品牌規劃,是針對行業中高級拔尖技術人才的大規模公司品牌傳播和高效率人才吸納系統。
  • 中海地產華東換防,劉慧明掌管大區
    近日,界面新聞了解到,中海地產在9月12日發布了一則人事變動通知,免去中海地產華東區域總經理齊大鵬以及中海地產上海公司總經理崔帥的職務,任命中海地產集團助理總裁劉慧明接任二人職務。此次人事變化並不讓人意外。
  • 千億地產央企再次人事地震 中海地產掌門郝建民蹊蹺離職
    兩次併購   郝建民執掌中海的三年,恰逢房地產行業風雲變幻。內外力共同作用之下,房地產行業格局面臨著重新洗牌,地產國企、央企及民營企業開始選擇不同的賽道:萬科、恆大等千億房企已經在白銀時代的轉軌中拔得頭籌,而央企「國家隊」的重組又將催生一大批地產「巨無霸」。   許多地產央企的重組整合是2015年才開始活躍起來的。
  • 中海地產重組兩年如何從「諸侯」變為「集權」?
    就在陳誼辭職的第二天,曾將中海帶入千億房企俱樂部的孔慶平也徹底離開中海舞臺。1月20日晚間,中海地產的母公司中國建築發布公告,因年齡原因,中海地產前任主席孔慶平不再擔任中國建築副總經理職務,同時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實際上,自2013年中海與中建兩大地產央企開始合併整合之後,中海的派系鬥爭就不曾停止,中海的發展也隨之放緩。
  • 濟南中海環宇城今日開業 中海地產旗下首座購物中心
    (贏商網記者9月29日報導)今日,中海地產旗下首個商業地產項目「濟南環中海宇城」正式開業。  據了解,濟南中海環宇城商業綜合體總建築面積約18平方米,涵蓋約8萬平米的環宇城購物中心,10萬平米的中海廣場5A甲級寫字樓。
  • 中海國際中心上海首秀,中海持續發力商業地產
    中海地產旗下中海國際中心近日申城首秀,舉辦了項目的全球招商發布會暨大客戶籤約儀式。作為上海樓宇經濟新的一員,該項目有望助力黃浦區乃至上海商務經濟呈現發展新浪潮。中海地產商業公司透露,截至11月底,中海國際中心在正式啟動招商之前,整體籤約入住率已突破50%,並創造了2017年全年迄今上海甲級寫字樓市場已籤約的最大單筆租約紀錄。而包括全球領先的空間、服務及社區公司WeWork、世界500強OceanNetworkExpress(海洋網聯船務)、法國貝德瑪等知名企業,也在現場籤署了入駐協議。
  • 大項目戰略接連落地,中海地產半年淨賺205億
    今年中海地產的拿地預算同比增長23%至1400億元,上半年權益購地金額為523億元,同比增加6.5%。中海地產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共實現收入886.3億元,同比增長11%;歸母淨利潤為205.3億元,同比下降3.7%。在此背景下,中海地產仍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港幣45仙,與去年同期持平。
  • 中海地產(結構部分)圖紙校對要點
    中海地產始終專注於房地產開發的精細化與專業化,對每一個建築細節嚴苛追求,用謹密的施工態度和高難度的施工做法,這些優秀的經驗使中海地產的所有項目施工品質得到保證,在國內房企中無出其右。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中海保證施工圖質量的《結構施工圖審查要點(全套)》一.中海《施工圖審查要點》的緣起二.中海圖紙總則審查要點
  • 顏建國卸任「中海系」九項要職 中海地產迎來史上最年輕總裁
    值得關注的是,顏建國一次卸任中海地產行政總裁,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授權代表及提名委員會成員,中海物業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授權代表、提名委員會主席以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等9項職務。「為了提升企業治理水平,顏先生將專注董事局主席一職。」中海地產在公告中稱。「這是正常的人員更換,顏總接任中海集團董事長之後,自然是要把職權分散下來的。」
  • 南開分局服務接待中海地產公司
    為助力優化南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近日,南開分局採取面對面交流的方式接待服務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針對中海地產在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項目報審以及《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和《天津市建築工程規劃管理技術標準》的執行情況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南開分局領導和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解答,並邀請南開區土地整理中心對六馬路地塊、昌源裡地塊等南開區待出讓地塊進行推介,歡迎中海地產在南開區投資建設。中海地產對南開分局細心服務表示感謝,高度認可分局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上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