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方位質量文化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12-27 金臺資訊

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定不移建設質量強國,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當前,市場、監管、企業、消費者的互動越來越頻繁密切,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的質量治理新格局。這些新變化新趨勢,對我們的質量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有更新的思路、更寬的視野與更大的智慧來應對這一挑戰。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強調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

質量治理一方面需要加強質量立法與執法,嚴格市場監管,強化質量監管;另一方面要從德治出發,弘揚質量文化,提升國民的質量意識。

推動高質量發展,質量文化建設不可缺位。從國家層面看,質量文化是國民質量意識、質量精神、質量價值觀和質量行為(包括生產和消費行為)的綜合體現。建設質量文化,必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質量,我們在長期的質量繁榮中形成了豐富優秀的質量文化資源。要解決質量治理的難題,我們不僅需要樹立堅定的質量文化的自信與自覺,還需要深入發掘傳統質量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尋找質量治理難題的「文化解藥」。

從歷史經驗看,各國質量躍升都伴隨著質量意識上的進步與覺醒,質量文化促進了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與大眾質量消費自覺。質量文化能夠為建設質量強國提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與精神動力,同時有助於樹立正確的質量價值觀,促進民眾質量意識的覺醒並積極參與社會質量治理。反之,如果質量文化出了問題,不但會增加質量安全風險,為質量監管帶來巨大負擔,還會嚴重損害國家的產業質量生態與國際競爭力。因此,質量文化建設應當成為我們質量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從微觀組織來看,企業是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也是承載質量文化的主體。通過質量文化建設提高經營管理者和生產者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幫助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與更加高效的質量管理模式,推進全面質量管理上新臺階。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通過質量文化建設能夠改善幫助企業理解顧客對綠色、健康、體驗等質量要素的新需求,從而提升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捕捉能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升級。

從產業發展來看,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夠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創造質量效益。通過質量文化建設能夠促進行業整體質量管理水平,提高行業自律意識,發揮質量標杆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打造行業質量文化,合理分配產業鏈上下遊利益,自覺遏制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的惡性競爭,形成開放共贏質量生態。

從市場環境來看,質量文化建設需要統籌考慮質量的生產與需求兩端的工作。通過質量文化能夠促進需求端(廣義的需求端包括:消費者、政府、下遊企業)建立正確的質量消費觀,擺脫短缺經濟時期形成的落後質量觀念,提升消費質量,塑造供給側的質量生態。如果沒有需求端質量意識的提升,好質量將無法創造經濟效益,形成低質低價重複購買的惡性循環,造成大量的社會質量損失與資源浪費,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就會發生,繼而抑制了企業主體的質量提升動力。

從市場監管的角度來看,高質量發展要求監管工作將市場機制與政府監管的有機結合,治理風險源頭,營造健康市場環境。在「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為指引下,通過質量文化建設能夠充分調動各方積極的力量(政府、生產者、消費者、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形成多元「質量共治」格局,破解監管力量不足與監管滯後的難題。在質量文化生態視角下,監管工作將由質量結果的監管轉變為對事前、事中、事後的綜合性管理,對產業鏈質量生態和區域質量發展的評估和督察,懲罰與激勵引導機制並重的局面。

從國家文化軟實力角度來看,《建議》中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質量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程度的象徵。不僅能夠幫助中國在國際上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助力中國產品在國際上形成競爭優勢,還能夠弘揚誠信文化提升國民誠信水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綜合來看,質量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要做好頂層設計,從經濟、監管政策、教育、輿論等多個方面著手形成合力,構建全方位的質量文化建設體系,制訂國家級層面的質量文化建設路線。通過弘揚優良傳統文化,加強輿論宣傳,培育先進質量文化生態。積極探索將質量相關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質量文化培訓情境。同時,還應加快質量法治和誠信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激勵制度,強化質量價值觀念及行為規範;完善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機制,激發消費者的權力意識;善於運用社交媒體大數據等先進手段,探索質量風險的評估機制,敏銳察覺當前質量治理的突出問題,防範風險於未然。

質量意識與價值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質量文化的建設需要做長遠的規劃,不僅要有「潤物無聲」的能力更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與恆心。我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通過構建全方位質量文化,提升國民質量理念,弘揚工匠精神,中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行穩致遠。(作者系天津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南平: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大家表示,要把學習貫徹成果體現到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發揮生態資源這個最大的優勢,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忠民說,全市林業系統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超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以打造「森活南平」為目標,著力推進國土綠化;以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項目為抓手,著力提升森林質量;以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創建國家森林縣城、福建省森林城鎮、福建省森林村莊,著力建設森林城市;以確保武夷山國家公園試點順利驗收為要點,著力建設國家公園,努力構建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06月24日 08: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偉雄 馬文怡 字號 內容摘要:文化自信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靈魂,而文化產業發展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支撐。
  • 林寶金:大力弘揚新時代福州企業家精神 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林寶金:大力弘揚新時代福州企業家精神 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更大貢獻 2020-12-18 23:05:42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敏靈 張人峰
  • 《學習時報》頭版刊發省長王寧署名文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2020年12月25日《學習時報》頭版刊發了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寧同志的署名文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全文如下: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 王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
  • 經濟大家談 | 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方位開放,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及上中下遊要圍繞自身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和價值鏈分工,探索有利於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形成全方位沿海、內地沿邊和對內對外開放的格局,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南京體育學院 楊國慶 字體: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國教育新聞網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
  •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我們必須把握髮展大勢,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傲立潮頭的勇氣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的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面向東協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就要做實開放平臺,為建設國際大通道打下更實基礎。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創新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協調要求各級教育上下銜接、各類教育左右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綠色是要按教育規律辦學、按教學規律育人,讓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開放是中國教育由做大走向做強的關鍵一招,也是中國教育自信的重要體現;共享是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供給實現更高質量的公平。
  • 將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旅遊概念股一覽
    文化和旅遊部網站11月30日消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網際網路+旅遊」融合更加深化,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為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解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的部署,文化和旅遊部在總結近年來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工作基礎上,結合產業發展新形勢新趨勢,研究制定了《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請介紹一下文化和旅遊部出臺《意見》的背景和意義?
  • 大力弘揚「三明實踐」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殷殷關懷催奮進。20多年來,三明市廣大幹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託,不斷加快「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三明建設,為各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
  • 四川如何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0年6月6日)為深入貫徹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省,現就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 阮成發:迅速構建政策扶持體系 全方位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
    核心提示要緊緊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標任務,全方位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他強調,要緊緊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標任務,迅速構建政策扶持體系,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方位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
  •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
    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三論貫徹落實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  本報評論員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 蒙牛質量白皮書,全方位構建出嚴苛質量管理體系
    除此之外,為全方位構建出嚴苛質量管理體系,蒙牛還在此次論壇大會中發布了《質量安全白皮書》。白皮書中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蒙牛二十多年來對產品品質的不斷追求。千座牧場百萬頭奶牛 以「八個100%」保障乳品高品質奶源是乳業的源頭,是乳品品質的最根本保障。蒙牛通過前瞻性的全球優質奶源布局,甄選全球優質原材料,構建全球供應鏈生態圈。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旅產業發〔2020〕7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 ...和信息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
    穗工信〔2019〕9號  各區委、區政府,市直局以上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
    穗工信〔2019〕9號  各區委、區政府,市直局以上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