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90後女孩辭職開花店:做個扎花少女,過嚮往的生活

2020-12-14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孫遠明 張志遠

下午2點多,正是濟南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在歷山路的一處老舊小區裡,汪莎莎正在小院內給剛做好的花籃拍照。

客廳空調吹出一陣陣冷風,攝影燈下的汪莎莎卻無福消受,工作間裡的氣溫也就比室外稍低一些,從正午忙到現在,汪莎莎的額頭已經冒出一層細汗。「待會兒照片拍完後還要發給客戶看」,汪莎莎不斷調整著拍攝角度,對她來說,這一個訂單直至客戶滿意才算完成。

四年前,汪莎莎辭職踏入花藝行業,從完全陌生到熟悉,一步步成長為花藝師,還成立了自己的花藝工作室,今年5月份,工作室搬進了物喜小院,汪莎莎的夢終於有了一個承載的地方。

辭職創業,倔強小女生的花藝夢

「做你自己吧,有點奇怪也沒關係。」

——轉自汪莎莎朋友圈

「一隻扎花的少女」這是汪莎莎對自己的介紹。初見汪莎莎時,她還在忙,腰間繫著圍裙,身材纖瘦,梳著復古麻花辮,一身白襯衣黑色長裙的打扮十足文藝範兒,一邊招呼我們坐下休息,一邊送走剛剛來取花的客戶。「一個愛笑的乖巧小女生」是她給人的第一感覺,但是,這個女孩一點也不「乖」。

1993年,汪莎莎出生在威海,大學學的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大四還曾在電視臺實習過一段時間。對父母來說,女兒畢業後找個對口又安穩的工作就可以了。如他們所願,2015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汪莎莎和男友選擇留在濟南,第一份工作便是教育網站編輯,工作穩定,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很適合女生,但汪莎莎卻不喜歡,「我覺得這工作不適合我,」汪莎莎說。

2016年,汪莎莎在工作中第一次接觸到了花藝師,「我覺得這才是我喜歡並且能夠堅持下去的工作,它是一個相對很自由,會讓人覺得很舒服的職業,另一方面,我也想從事和我家那位相似的職業,他是位攝影師。」然而,汪莎莎的想法剛提出就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包括男朋友,「他們都覺得女孩還是穩定點比較好,而且大家對花藝師這個行業也不了解,不知道花藝師具體是幹什麼的。」

夢想得不到支持,汪莎莎沒有沮喪,反而更加堅持自己的想法,果斷辭職,這個大家印象中的乖乖女有著自己的小倔強,「其實家裡還是很民主的,最後還是決定讓我去做」,談起家人的妥協,汪莎莎臉上掛著勝利的笑,語氣裡似乎還有點「小得逞」。

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花藝師,需要認識各種各樣的花,這對於起初只認識玫瑰、康乃馨的汪莎莎來說挑戰極大。汪莎莎主動求教,在一家婚禮公司做花藝師助理,期間一有機會還會外出進修。

「這是魯丹鳥,這是小菊,這是多頭玫瑰、情人果、小飛燕……」相框裡的花草標本,汪莎莎一個個指給記者看,有些花形很相似,沒想到名字卻不一樣。據汪莎莎介紹,單單是花的種類,她就用了一年的時間去記,因為每個季節的花材不一樣,汪莎莎就把它們拍到手機裡打上名字,每天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學習,汪莎莎一步步成長了起來,最終在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花藝工作室——物喜花藝工作室。「living a life the way we like(過我們想要的生活),」這是汪莎莎花藝工作室的標語,和她的理想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裝飾夢想,廢舊小院變身溫馨小房子

「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清晨澆綠植,傍晚買玫瑰,對今後的每一天都充滿期待。」

——轉自汪莎莎朋友圈

成立了工作室後的汪莎莎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再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她要把夢想搬進小房子裡。

旅遊去杭州、曼谷等地時,當地老社區的民宿引起汪莎莎的注意。「看了他們的想法和創意後,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受到啟發的汪莎莎再次去實地更加細緻的感受民宿設計,「這使我的思想不再受限,最終我參考它們和自己的想法有了小院的裝修方向。」汪莎莎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她就開始找一個帶院子的房子,最終相中了現在這處。房子隱藏在歷山路上的一個老舊小區內,遠離城市的喧囂,加上院子總共110平米,這足夠她和她的花盡情綻放了,「院子可以種花、種菜,房子很大,可以讓我盡情去做自己喜歡的設計。」

然而,到了裝修的那一刻,汪莎莎崩潰了。由於上個租客剛走,房子看起來就像是個廢舊小院,房間內格外髒亂,牆上有油煙,還糊著破報紙……

鏟牆皮、裡裡外外打掃,甚至刷牆都是汪莎莎一個人在做。牆漆是一個花藝作品的延伸,需要找到合適的拍攝背景牆搭配,汪莎莎就將物喜小院裡每個房間都粉刷成了不同的顏色,給拍攝提供了很多不一樣的背景。

一個月的時間,汪莎莎就把廢舊小院改成了自己的溫馨小房子,花費不到萬元。小房子整體裝飾偏80年代復古的感覺,所有家具、小物件基本都是從二手市場上淘回來的。「這個老式彈簧沙發、刨冰機都是朋友送過來的,那個報紙是出去旅行帶回來的……」汪莎莎向記者介紹著每個小物件的來歷,每個物件似乎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那是歲月在它們身上刻下的痕跡。

接受採訪時,汪莎莎梳著復古麻花辮,坐在散發著微黃光芒的檯燈下的藤椅上,手裡搖著蒲扇,腳下是暗色地毯……倘若此時耳邊再來首有年代感的曲子或者民謠,真就感覺穿越了。

改做定製,做不一樣的花禮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麼說什麼,沒有話說時,儘管長著碧葉。」

——轉自汪莎莎朋友圈

花藝師這個行業,淡旺季格外明顯。創業第一年的淡季,汪莎莎只賺了幾百塊錢。「當時壓力就來了,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包括房租成本等資金問題都會困擾你,」說到這裡,汪莎莎笑了,「但一開始做工作室時,什麼都沒有,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損失什麼」。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讓汪莎莎挺過了創業初期,如今,汪莎莎的婚禮宴會花藝布置訂單一個接一個,「十月婚禮季最忙,常常是一天要去三四場婚禮,每天兩三個小時的睡眠,甚至有時候還會通宵」。

「一步步去走,掙多少錢,就用多少錢去做多少事情,」汪莎莎三年多的創業路走得很穩。起初投入3000元左右買物料,現在每月平均能有8000多元的收入,「這個行業需要喜歡,靠這個行業去賺錢不現實」,汪莎莎對現狀很知足。

如今,汪莎莎的工作時間已經基本固定了,上午休息,下午做花禮,晚上就去酒店布置花藝。

打開汪莎莎的微店,櫥窗裡的商品種類很多,鮮花、永生花、乾花,手捧、花束、定製花禮、花藝課,還有一些胸針、冰箱貼、掛毯之類的小雜貨都有……

「現在的年輕人,並不僅僅是一個花束就可以滿足到他的需求,你提供的東西一定是多元化的,他們特別喜歡有想法、有創意、不一樣的東西,」汪莎莎告訴記者,來她這裡訂花的客戶會告訴她收花人的一些性格特點、愛好等等,然後她會去做一個定製類的花束,並不是每個送去的花束都是一樣的。

「一般客戶都會有自己想法,我只是提供意見,在花藝方面給他們參考。」汪莎莎曾經的一個客戶想送給朋友一束定製花禮,朋友是相對中性化的女生,比較酷,但骨子裡是小女生,「她本來是想做一個很酷的黑色系花束,我建議她做一個黑白系的花束,一方面黑色突出酷女孩的特點,白色突出她相對女生的一方面。」

相比傳統花,定製花禮要更花一些心思,但汪莎莎樂於去花時間琢磨,「我希望每一份送出去的東西都受到大家喜歡,送到他們心裡」。汪莎莎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閒時間就去學習一些花藝的手繪設計和攝影,「後期顧客定製的話,提供的服務會更完善一些。」

在自己裝修的小院裡,一室二人三餐四季,再加上一隻害羞不敢見人名叫timo的小貓,汪莎莎過著喜歡的生活,做著喜歡的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著實讓人羨慕。「生活未必光芒萬丈,但始終溫暖陽光。」汪莎莎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90後女孩辭職開花店:做個扎花少女,過嚮往的生活
    辭職創業,倔強小女生的花藝夢 「做你自己吧,有點奇怪也沒關係。」 ——轉自汪莎莎朋友圈 「一隻扎花的少女」這是汪莎莎對自己的介紹。
  • 復旦畢業的女生毅然辭職,在網上開花店,如今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葉蕾,復旦畢業生,國企工作,卻毅然辭職開始在網上開花店當起了賣花姑娘。2年的時間,從網店到實體店,在初期光鮮花的營業額就能穩定在6萬左右。美麗的女孩、漂亮的花束、優雅的花店、帶著夢想的生活方式……這也許是許多80後、90後年輕人最為嚮往的生活。
  • 那個當初義無反顧從體制內辭職去開花店的女孩,如今悔不當初!
    法院的工作還是很忙很累的,尤其是在應對案件的當事人時,總是會有一些不理解、質疑,高媛從小嬌生慣養,家庭環境又好,沒吃過什麼苦,沒受過什麼委屈,所以上班之後非常的不適應,原本以為公務員工作比較輕鬆,額可以有時間經營自己的生活,可沒想到加班加點是常事。
  • 90後女孩開花店:如何短時間開了幾百家連鎖店
    90後的小雅也是如此,但她早早的就開始為自己的夢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大學期間學習的就是工商管理,研究的就是商業模式。走出校門就開始了自主創業,並且找到了一個團隊和自己一起去實現夢想。她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快速獲取大批客戶,那麼,自己開花店如何能在很短時間,輕資產,低成本地開出幾百家連鎖店呢?
  • 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90後女孩打造最美花店,成網紅打卡地
    清晨,那個少女會於滿室芬芳中選一捧最紅豔的玫瑰,寫一紙最纏綿的情意;黃昏,那個少年會於薄紗日暮中擇一朵最潔白的茉莉,送給那個嘴唇最嬌豔的姑娘……許多人都曾夢想著開一家花店,歲月靜好,遇見最美好的人與事,但是往往都疲於生計。
  • 玩對這幾款遊戲,90後阿姨依舊保持滿滿少女心
    時光荏苒,轉眼曾是長江一浪的90後少女們已經成為了被後浪拍在了沙灘上的一代。 有的已經成為打拼職場多年的女強人,有的已經嫁為人婦成為賢妻良母,還有的已經有了自己的寶寶,完成了自己從孩子到大人的角色轉換。
  • 動不動辭職開花店咖啡館的姑娘,後來賺錢了嗎?
    據說10個女人裡面,9個都有開一間花店或咖啡館的文藝夢。在想像中:等攢夠了錢,就去開一間屬於自己的花店,不需要太大,有格調就好。在芳香四溢的玻璃房中,插插花,聊聊天,終日與鮮花為伴,歲月靜好,優雅明媚。
  • 90後女孩高中畢業,一路打拼到月入6萬,後來辭職開花店
    有一個90後的花藝師張麗平,她在2012年高中畢業後到上海工作。她說,自己來自農村,小時候就很喜歡《還珠格格》裡面,蝴蝶為香妃而來的場景,所以就對鮮花很有感覺,自己小的時候,就會採花泡澡。當時連地鐵都不會坐,從銷售、前臺,她一路做到財務主管,月薪6萬。
  • 「三明治西施」:愛花女孩想開花店
    蘭州女孩王紅的夢想是開一個小花店。 記者詹松 攝記者楊飛…………昨日,記者來到臺北一路38號友麥麵包店,22歲的蘭州女孩王紅正在店裡忙活。老闆李斌說,王紅是個很聽話很勤快的姑娘,雖然平時話很少,但她眼裡都是活。這家店雖然不大,但工作並不輕鬆。有一天晚上6點下班後,6點半卻來了一個700份三明治的訂單。半個小時後,她又趕回店裡,一直加班到凌晨5點。下班後,她趕回家打了兩個小時盹,早上7點便趕回店裡上班。雖然那次加班很辛苦,但是事後老闆安排員工們去K歌,大家玩得很開心。王紅說,她家在農村。
  • 在文山,有一種情感叫「吃嚮往的麵包 過嚮往的生活……」
    每個女孩都希望有閨蜜情,也會有一個或兩個貼心的閨蜜,除了親人,能有閨蜜的關懷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而趙萍和張譚潔就擁有這樣的幸福。家住文山的趙萍和張譚潔,一個是紅河人,一個是楚雄人,兩人的感情是從上大學時建立的,那時她們愛好相同、相互關心,漸漸地成為了好朋友。大學畢業後,兩人努力找工作,也許是緣分使然,趙萍和張譚潔先後進入了文山的同一家公司。
  • 三十而已:王漫妮辭職回上海,張志挽留理由成觀眾「嚮往生活」
    這三部電視劇裡面,演的是三個不同性格女孩的人生經歷,觀眾卻在這三個不同的人生經歷當中看出了許多的東西,還有一些觀眾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假設那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會如何面對。在王漫妮辭職回上海的時候,一些觀眾說張志挽留的理由,是他們心目中嚮往的生活。王漫妮從奢侈品店辭職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她回來之後,家人就迫不及待的給安排了相親。
  • 90後女大學生辭職幼師做木匠:簡單純真點好
    90後女孩的木頭情結一個90後女大學生,擁有高顏值,大學學的是幼教專業,好好的幼兒園老師工作不幹了,卻因為喜愛非要開一家木藝手工作坊,沒想到一下子還火了。從小喜歡木頭辭職幼師做木匠木頭,是宋樂樂從小到大最情有獨鐘的寶貝。她的家人以前都是自己用木頭做家具,她自己則坐在一旁拿著木屑玩耍,「木匠有著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雙手,以及普通人沒有的專注,他們能賦予木頭生命,創造出一件又一件美妙又樸素的藝術品,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宋樂樂笑著說道。
  • 開花店想學花藝?五大模塊,花藝入門,人人都可以開花店
    每個姑娘,或許都曾有個開花店的夢。但有人暗自憧憬幻想,一邊是懼怕,一邊是躊躇。懼怕是因為對於花藝行業的認識少之又少,雖然不需要投資上百萬,但是幾萬的投入也是自己的心血;躊躇是因為現實情況裡,自己還在和張牙舞爪的現實戰鬥,「正職太忙」、「怕學不會花藝」、「不知道哪個培訓機構靠譜」……各種各樣的理由充斥在腦海裡,這一猶豫,或許就又被粗糙的無趣瑣碎生活掩瞞了。真想把花店當成事業來做,就要先搞清楚「花藝」到底是件什麼事,都需要學習些什麼。
  • 小康生活人人嚮往,大家都在勤勞努力,那月收入多少算小康?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小康社會建設,想讓老百姓都都過上小康生活。那麼叫小康?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小康?小康一詞最早出自我國的詩歌總集《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原意是指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現代社會的小康是指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自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有四十年了。這四十個年頭裡,有哪些人真正富裕了?
  • 長沙80後女孩辭職開店月賺五千 做幸福的事/圖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代主題之下,80後用勤奮勾畫出一代人的奮鬥圖景,用智慧和汗水推動著社會的進程。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就是一種幸福」  80後女孩辭職開創意店賣自製手工藝品 希冀未來幾年買房「現在已經過了免租期,但除掉每月七八百的月租還能收入三五千元,日子也算過得去。」婷婷覺得很滿足。  希望能永遠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對於未來的計劃,婷婷顯然沒有思考過多,只希望能永遠做自己喜歡的事兒。「開開店,製作手工藝品,經常有老朋友過來坐坐,我覺得生活很舒適。」
  • 當「窮鄉僻壤」變成「嚮往的生活」
    在湖南湘西,青山綠水成了脫貧致富的資源,成了從大山走向世界的平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當「窮鄉僻壤」變成「嚮往的生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羅筱曉 方大豐 史宏宇  「我現在正在打掃的是家裡的閣樓,我們準備把它改造成一個直播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大草原上的小康生活
    採訪手記對於嚮往開闊而自由的人們來說,呼倫貝爾大草原應該是心頭一直飄著的雲、種著的草。雖然來過不止一次,但這次聽到呼倫貝爾這個目的地,我們還是雀躍了好幾天。一整天輾轉多處、在路上奔波五六個小時,我們的車隊走了一條穿越草原的小路。
  • 下一站是幸福賀繁星為什麼辭職原因 賀繁星家境什麼水平
    下一站是幸福在預告中可以看到賀繁星會辭職,那麼,賀繁星為什麼會辭職呢?是因為元宋還是葉鹿鳴呢?貌似是因為賀繁星爸爸生病了,她想辭職了照顧家裡人,具體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哦!  下一站是幸福賀繁星為什麼辭職  可能因為和男主男二的關係導致待不下去,以及開花店就有時間照顧爸爸?
  • 當90後一代被剝去「叛逆」的外衣,他們還剩下什麼?
    叛逆、非主流、殺馬特、火星文、嬌氣、自私、啃老、親情觀淡薄,這都是90後一代被強行貼上的負面標籤。90後辭職,不免會被說:90後就是浮躁,沒辦法腳踏實地,90後堅持自己的想法,又會被說:90後個性就是太強,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 「泰州小康路上」主題書畫展開展
    12月25日,「泰州小康路上」全市主題創作美術、書法作品展在泰州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為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新成績、新風貌,今年7月,泰州市啟動「泰州小康路上」主題創作美術、書法作品展徵稿活動,全市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踴躍參加、積極投稿。經過公開、公平、公正評審,共評選入展作品66件,其中獲獎作品10件,另外加上特邀展出與美術館專業創作人員的33件作品,共同構成此次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