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洛克斐勒觀景臺之後,又找了時間到帝國大廈觀景臺,雖然兩者票價都不便宜,看的也都是曼哈頓,不過建築本身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以及欣賞角度還是不同,在無法取捨的情況之下,就決定兩個都去,畢竟下次再訪紐約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先說小小心得吧,即便登上帝國大廈觀景臺已經接近凌晨12點,不過腳下的燈光卻出乎意料地璀璨,完全展現這顆大蘋果不夜城的形象,相信再早一點景色一定更美!
其實走在紐約人來人往的第5大道上,抬頭總能見到帝國大廈的身影,不過自地面仰視,和從高樓中平視感覺還是很不同,而這次很開心竟然還有機會能上到帝國大廈頂端,感受自這曾經的世界第一高樓望出去的景象~
大門入口進來的挑高大廳非常氣派,只要入內就會有工作人員導引要怎麼走。
由於抵達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觀景臺開到凌晨2點,最後一班上樓電梯在凌晨1:15),所以遊客不多,不用排隊就可以上樓囉,通往2樓購票處的走道也相當華麗,無論是牆壁還是地板都有帝國大廈的畫像。
牆上不時可見樓層簡介,2樓是安檢區與購票區,80樓是展示廳、室內觀景區,86樓是戶外觀景臺,102樓則為室內觀景臺。
通過像機場般的安檢後才能到購票區。紐約大部分知名景點都會有這種安檢處(需要將身上物品放到小籃子中受到X光檢查,並走過金屬門的測試),如自由女神、洛克斐勒觀景臺、大都會博物館等,所以每次要到目的地總少不了要加上等安檢的時間。
觀景臺門票設計得頗美~
電梯直達80樓後,有一系列說明帝國大廈的介紹,包括如何建造、幾年完工、建造當時的工人、最著名的取景電影(如電影《金剛》)、歷史影像等。
看過一圈之後,動線會自動引導參觀者搭電梯上86樓,抵達戶外觀景臺。
推開戶外觀景臺大門後,馬上映入眼帘的是電影《西雅圖夜未眠》裡的見過的鐵欄杆,真的是太酷了,年輕時的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就是在這欄杆旁相遇的阿~~~
這天屋頂的燈光是紅色的,特別醒目。不過並非每天的燈光都是同一顏色,據說會依據各節日或特定事件而有相對應的顏色呈現。
帝國大廈與洛克斐勒觀景臺最大的不同,就是洛克斐勒觀景臺帷幕是透明玻璃,而帝國大廈的則是鐵欄杆,對於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帝國大廈的欄杆或許會有些礙眼,好像檔著了後面的美景,而比較喜歡洛克斐勒觀景臺。
晚上12點了,有許多燈已經暗下,但夜景還是非常耀眼呀!上圖左方屋頂成尖塔狀並閃亮亮的建築,就是克萊斯勒大樓,帝國大廈未完工時,它曾是世界最高建築。
往北看的話,中城區的時報廣場與百老匯劇院區更是亮眼,如果晚上睡不著,到那走走準沒錯~
比較暗淡的區域大概就是上圖靠近哈德遜河那側,但其實還是有點點的燈火(別忘了這是晚上12點呀),圖中光亮的街道是賓州車站與麥迪遜廣場花園。
每個角度的景色都很美,不過最喜歡的還是下城區的景色,看著第5大道從腳邊一路向曼哈頓盡頭前進,與遠方世貿大樓(紐約與全美第一高樓)好似交接,有種開闊、延伸的療愈感。
當晚的天空晴朗,黑夜高空中還掛著一輪明月,情調滿分。
只要以紐約為背景的電影或電視劇,不免俗地會帶到帝國大廈、世貿中心、自由女神、克萊斯勒大廈等知名地標。從紐約回來後,看到《奇異博士》裡自己雙腳走過、親眼見過的曼哈頓街景出現在大銀幕上,有種莫名難以形容的心情,有點小小激動又有些小興奮,或許可能剛回來不久,見到這些景像,又讓當時身在紐約的感覺一股腦地全跑了出來,然後心裡想著,我去過那裡耶!好酷。
紐約是個複雜又多元的城市,除了走訪各個景點外,也別忘了找個時間到觀景臺上看看她的全貌,或許會有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