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廣東理科考生,最新錄取結果出來了,被深圳大學土工工程專業錄取。其第一志願並非土木,被調劑了。
儘管不是當初主動報考的專業,這名考生也挺滿意,對於此種結果甚至表示美滋滋。
錄取後這名學子將自己的信息發到了某土木工程論壇,求問專業前途。眾多前輩的回答令他感到有些心灰意冷。
甚至有土木前輩表示:現在美滋滋,畢業哭唧唧,現實會教你做人云雲。更有土木前輩表示,直接快進到提桶跑路,坐等四年以後的樓主等等。
一些同行表示:土木終於淪為了調劑專業,現實會教你做人,趁早轉專業!
比如下面這些評論。
開學後,大一努力刷績點轉專業,如果大二轉專業不成功那就雙學位,但是土木課程課設多恐怕沒那個精力兼顧,量力而行。如果想去當程式設計師那就天天刷數據結構和算法,想轉其他專業方向以此類推。
大一刷績點準備好轉專業跑路,轉不進計算機轉軟工,轉不了軟工轉網安,轉不了網安也挑計算機相關專業轉。深圳IT產業發達,而且深大的認可度在當地還是可以的,找實習也方便。
我是你大四學長,準備提桶考公了,還是蠻後悔進當時省排名1萬5,報深大第二志願土木,沒了解行業情況,單論就業深大還是可以的。當初去吉大或蘭大等985選部分專業考定向選調多香。
如果是計算機,那就厲害了,出來就是人上人,可惜土木,即使清華出來也就那樣。
在雙非大學中,深圳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算是比較強勢的專業,但再強勢的專業也架不住社會的現實。
在以往,土木工程專業是眾多理科學子趨之若鶩的專業。不少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往往是收分最高批次的專業,許多想要報考土木的學子因為分數不夠而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那時候,土木學子畢業出來似乎就是人上人,進設計院,進大型房地產企業,進建築公司總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土木畢業人才的日益增多,需求似乎飽和了,不少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的人才也需要下工地,經歷搬磚打灰的職業生涯。
正因為如此,在土木同行中流傳著「提桶跑路」的說法。工地上的工作很容易讓這些高學歷人才對自己的未來喪失信心,於是乎一些土木畢業生工作沒多久就會想方設法轉行,或是努力考研換專業領域,期望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以前的土木熱現在也漸漸「降溫」。不少高校都把土木工程專業放在了提前批招生,連清華大學也不例外。
當然,筆者並不是貶低土木專業本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個社會需要多專業人才,而並非只是所謂的熱門專業。
只是在現實就業壓力面前,這是不少考生用腳投票的結果。
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我是教育向前衝,漫談教育,關注教育二三事。圖文等部分素材源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