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延伸出去,像根小尾巴,為何卻說對古代中國非常重要

2020-12-20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之所以叫漢族,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漢朝讓中國地域的整體格局固定了下來。而漢朝相對於之前的朝代,最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獲得了河西走廊這塊地域。

那麼,河西走廊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究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河西走廊)

一、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國保持北方穩定的重要棋子。

中國古代社會,北方與南方地理條件有很大的差距,南方溫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北方寒冷,土地貧瘠,生存環境差。因此,南北矛盾就由此產生了。而南北矛盾必然引發南北對抗。這種南北對抗,北方給南方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但是從漢朝開始,當漢武帝開始開掘出河西走廊以後,中國南方中原國家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在軍事上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也就是可以在河西走廊安插一個棋子,用以牽制北方的遊牧民族。

河西走廊這個棋子的牽制,不僅僅是因為可以把兵力部署在那裡,兩邊夾攻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還可以聯合西域的一眾國家,在給西域一眾國家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時,還可以由此形成宗藩關係,把他們發展成一支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大力量。

事實上,當南方中原國家擁有河西走廊的時候,他們都對北方遊牧民族形成強大的壓制之勢。比如漢朝對匈奴,唐朝對突厥,包括三國時期曹操打烏桓,都是這樣。至於明清時期就更不用說了。

而當中原王朝不擁有河西走廊的時候,比如宋朝、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東晉、五代十國等等,可以說,都是軍事上的弱國,或者處在分裂的時代。

對於宋代、東晉、五代十國這些朝代來說,失去河西走廊,不僅在軍事上無法形成牽制之勢,同時,也失去了戰馬的出產地,培養不出強大的騎兵。這樣,與北方遊牧在對抗的時候,自然處於弱勢。

(漢武帝)

二、河西走廊是中原國家對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古代中國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國家。西邊是高原,南邊是叢林,東邊是大海,北邊是大漠及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在航海技術沒有發展起來之前,河西走廊是中原國家與西亞、歐洲交流的最好的,也基本上是唯一的通道。

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重要的物品,都是通過這個地方,與外界實現交換的。包括中國最有名的四大發明,也是通過這裡傳向世界的。當然了,世界上的很多物品,也是通過這裡,傳到中原來的。

中國古代雖然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但是這種物品之間的交換,以及技術之間的交流,對古代中國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它促進了古代中國在經濟上持續不斷地進步,提高了中國經濟的自生能力。

(網絡配圖)

三、河西走廊是中國能孕育燦爛輝煌而又不斷代文明的重要保障。

一個文明要能夠發展起來,孕育成熟,必須要有好的地域環境。因為有尼羅河及衝積平原,才有古埃及。因為有兩河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才有古巴比倫。同樣,因為有長江、黃河等一眾水系,才有古中國。

但是,一個文明要能夠不斷壯大,除了要有好的地域環境外,還要有對外交流的通道,這樣才能產生文明的衝撞。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等等這些文明,無不處在交通要塞之地。

但是,當一個文明處在交通要塞之地的時候,它又很容易受到攻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都是在受到外力攻擊的時候被摧毀的。這些文明最終沒能延續下來。

而同樣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卻延續了下來,而且成為世界上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古國。其原因,就在於古中國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太大打擊。同時,又有河西走廊這樣好的通道與外界聯繫,形成必要的交流。

由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河西走廊對於古代中國的意義,確實是十分重大的。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相關焦點

  • 為何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河西走廊這個地方?
    為何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河西走廊這個地方?在現今的甘肅西北部,有著一片土地肥沃、水量充沛的帶狀區域,這就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在古代又稱涼州,簡稱「河西」,晉朝的南涼、西涼、大涼等都曾在此建都。像中國這樣西高東低的地勢,難免會造成交通等各種不便。
  • 在中國古代,河西走廊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這些做法可以有效保證漢朝對河西走廊的實際控制。不過,漢朝做這些事情,其實有更深的戰略意義。這要從河西走廊更大範圍的地理位置來考慮。從整個大陸的位置看,河西走廊是連通中國與歐洲的主要連接站點。如果沒有將河西走廊納入管轄中,中原王朝跟西域的交往就會收到阻扼,反之則是興盛的貿易往來,陸上絲綢之路也是由此而生。
  • 河西走廊對中國有多大影響,為什麼那麼重要?真是沒想到!
    在古時候河西走廊是一條很重要的道路,在那個時候的人們以駱駝為交通運輸工具,走的是西安,中衛,景泰過河到威武向西域路線,這是最重要的運輸通道,中國從國外購買的石油都是要經過這條河西走廊的,一直以來河西走廊都是塊風水寶地,遭遇了很多人的爭搶,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 若是沒有了河西走廊和張掖,中國將不再是我們認識的中國
    可見,河西走廊對匈奴十分的重要。 同時,它對於漢朝乃至中國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人就說,若是沒有了河西走廊和張掖,中國將不再是我們認識的中國,這句話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緣由? 若是當年霍去病沒有打下河西走廊,那西漢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軍力來鞏固西邊防禦。
  • 絲綢之路之神奇,育河西走廊之富饒,值得你去觀賞!
    在中國的地形圖上,一條雄偉的山脈橫亙在甘肅省和青海省之間,俯瞰河西走廊,這就是古代被匈奴稱為「天山」的祁連山,千百年來,由於特殊的地形和氣候,祁連山自古以來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山脈,發源於祁連山的河流滋養著河西走廊的綠洲,孕育著河西走廊乃至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可以說,祁連山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巔峰
  • 河西走廊之地,對中原意味著什麼,為何漢武帝不惜代價也要拿下
    河西走廊位於現在的甘肅省,在古代歷史上是由中原腹地通往西域、中亞的必經之路。河西走廊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 這個地方,東周春秋時被西戎所佔據,到了戰國先秦時被月氏人佔領,後被匈奴攻破並建立城池。
  • 橫臥在河西走廊東端的巨龍,守護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烏鞘嶺
    這裡,被稱作「河西走廊」。烏鞘嶺是河西走廊的起點,也是中原進入河西地區的第一道屏障。自古以來,烏鞘嶺為河西走廊的門戶和咽喉,古絲綢之路要衝,系軍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然要在中國地理上矗立起一座豐碑,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 「金張掖,銀武威」河西走廊重要城市,你知道是哪幾座麼
    這就話說明了張掖和武威這兩座城市在歷史上是非常重要和出名的,也是河西走廊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河西走廊位於甘肅省的西北部,大致位置是祁連山以東,合黎山以西,烏鞘嶺以北,甘肅新疆邊界以南,呈帶狀分布。河西走廊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我國內地通往新疆的最主要的通道。
  • 如若沒有河西走廊,中國將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中國
    提到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和交流的途徑,相信不少人最先想到的都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始,中國就一直通過絲綢之路與西方往來。顧名思義,絲綢之路最初輸出的主要產品是絲綢,它以漢朝首都長安為起點,經過西北的河西走廊進入古代所謂的"西域",並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將羅馬作為終點。
  • 「綠洲橋」視野中的河西走廊、歷史中國與區域性世界
    公元前2世紀,原生活於中國境內的古代月氏人在匈奴和烏孫的打擊下,被迫西遷至中亞阿姆河以北的區域,從而引發了張騫出使西域、全線貫通絲綢之路的壯舉。古代月氏西遷中亞是絲綢之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歐亞大陸古代東西方人群和文化的交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1]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外族盛衰之連環性」。
  • 河西走廊狹長地帶為何如此重要?它是接近草原文化還是農耕文化?
    河西走廊狹長地帶為何如此重要?它是接近草原文化還是農耕文化?西漢奪取河西走廊河西歸入漢族中國領土以前,原被劃出黃河河灣原始漢族居住範圍,與秦朝西長城界線以外,而系遊牧民族生活圈,匈奴興起時並為右部領土一部分。
  • 美國網友熱議:中國古代那麼強大,為何沒像歐洲列強開拓殖民地?
    美國某知名問答網站reddit上有人提問:中國古代軍力那麼強大,為何沒像歐洲列強那樣去全世界開拓殖民地?2、除了他說的原因之外,在近代中國國力衰落,已經無力再開拓殖民地了。如果清朝末年,中國像歷史上那麼強大的話,我敢說它一定會與歐洲一起瓜分世界。3、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擁有一切,想想西班牙、葡萄牙人起航時想要得到的東西:香料?我們有了!
  • 看河西走廊的地形,就知道漢武帝為何和匈奴爭奪這裡幾十年了
    為何奪回河西走廊,匈奴也多次進攻西漢。可以說匈奴和漢武帝爭奪這裡幾十年的時間。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耗費這麼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我們知道河西走廊的地圖就知道漢武帝為何要和匈奴在這裡打了這麼久了。河西走廊,位於黃河以西,北面有合黎山,南面有祁連山,呈走廊的形狀,所以叫河西走廊。這條走廊長達1000多公裡。
  • 河西走廊這四座城市,不僅是歷史名城,更是中國夢的起源!
    從河西走廊南望陡峭高大的山峰直插雲霄這就是被古代匈奴稱作「天山」的——祁連山祁連山是一座對河西走廊舉足輕重的山,從祁連山發源的河流滋養著河西走廊的綠洲從祁連山發源的河流,也孕育著河西走廊的綠洲,也孕育出華夏文明和一步步走來的歷史,從漢武帝派出使者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河西走廊」正式進入了中華民族的視野!
  • 為什麼「河西走廊」會成為古代中原與西域溝通聯繫的必經之地?
    如果,我們把目光倒回到一兩千年以前的古代時期,那麼當時的交通運輸方式中是沒有航空和管道運輸方式的,在陸地上的運輸方式也沒有現代的鐵路和公路,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可以分為「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兩大類。祁連山和河西走廊就我國而言,東部季風區特別是氣候溼潤的南方地區,河網密布河湖眾多,利用船隻進行水運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
  • 什麼原因使河西走廊失去了昔日的繁華?
    河西走廊位於黃河以西,夾在祁連山和阿拉善高原之間。它與西部的大沙漠相連。東西長約一千公裡。它包括今天的酒泉,嘉峪關和張掖,金昌和武威市以及蘭州,白銀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全境,以黃河以西的走廊命名。河西走廊不僅是連接中原新疆和中亞的交通隧道,也是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的交匯區。
  • 92年前,面積龐大的甘肅省為何被一分為四?那四部分如今又是哪?
    很多人看到如今的甘肅地圖或許會覺得奇怪,為何甘肅的區域有這麼一塊延長在外的,像一條長長的尾巴?其實那就是古代著名的河西走廊,且實際上甘肅的面積比如今要大許多,是在1928年一分為四後才變成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甘肅區域。
  • 探訪河西走廊的吐蕃建築
    這樣的布局形式,是因早期吐蕃建築遵從古代宇宙觀,有當時建造的大昭、桑耶和託林寺等為證。後期,薩迦政權建立後,強調宇宙性空佛教觀,世事無常,無我無法,放下執著,寺院和宮殿建築布局追求隨意自然,有薩迦、丹薩替、甘丹寺等為證。但是在河西走廊和莫高石窟壁畫中均未看到寺院分散布局,隨意靈活的布局形式。 2、殿堂平面
  • 中國不僅有胳膊還有拳頭:胳膊是甘肅河西走廊,拳頭就是新疆南疆
    正是由於南面有祁連山脈,北面有北山,河西走廊處於兩山夾峙狀態,而西北—東南走向是狹長的平地,形如走廊,所以成為連接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河西走廊這一地理名詞是近現代的概念,古人並不像我們今天把河西稱為河西走廊。春秋戰國時期,河西地區指黃河運城段以西、涇水以東的地區。
  • 西北師大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考察河西走廊並為當地文物保護建言獻策
    研討會由西北師範大學中亞研究院、河西走廊研究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嘉峪關絲路(長城)研究院主辦,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在嘉峪關舉辦。來自西北師範大學、嘉峪關絲路(長城)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3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