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寶寶什麼時間入睡,只要他睡眠的總量夠了就可以。」
睡眠時間充足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在睡眠中,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比平時多3倍。
不過,寶寶的睡眠質量也很重要。
入睡時間不同,深睡眠和淺睡眠所佔的比例就會發生變化。
入睡越晚,淺睡眠所佔的比例越多,深睡眠的比例越少。
而深睡眠和寶寶的生長發育是直接相關的,因為生長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時期分泌的。
而淺睡眠和寶寶記憶力的發育關係更為密切。
所以,儘量讓你的「小夜貓子」早點入睡。
「寶寶的睡眠時間沒有達標,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實際上,雖然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是寶寶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寶寶氣質類型決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原則上,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態好、食慾正常、沒有消化方面的問題、體重增長良好就可以。
但是如果偏離得太多的話,比如新生兒每天需要睡16—18個小時,如果你的寶寶只睡到12個小時,可能需要諮詢一下醫生,進行一下生長發育方面的監測。
「一定要讓寶寶養成睡午覺的好習慣。」
對於3歲以上的寶寶來說,他們白天精力很旺盛,玩和不斷的活動能消耗他的精力,保證他夜間睡得很好。
只要寶寶夜間睡眠時間充足,質量也很好,就能夠滿足他生長發育的需求。
所以,如果寶寶沒有睡午覺的需求,父母也不必強求。
「抱著睡會讓寶寶有一種安全感,可以讓他更快地入睡。」
抱著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獲得一種安全感,但也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
等到寶寶大一點,我們想改變有時會很困難。這種依賴心理還會延長寶寶的入睡時間,容易造成入睡困難。
而且,當寶寶夜間醒來,父母如果不能及時給予相應的安慰,他很難再自己入睡。這對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和形成夜間深睡眠、淺睡眠的自然轉換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建議你從現在開始,慢慢讓寶寶在嬰兒床上睡覺,逐步培養獨立入睡的能力。
「寶寶一有動靜,輕輕地拍拍他,可以幫他繼續入睡。」
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對小嬰兒來說,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佔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
深睡眠時,寶寶處於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
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淺睡眠時期的正常表現。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餵奶,先在床邊觀察一段時間,看寶寶是否能接著睡。
否則,給予過多的幹預,會人為地打斷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出現了哭鬧等更多的表現,我們再去進行處理。
「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
寶寶偶爾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痊癒後,打鼾的症狀就會消失。
但如果寶寶經常打鼾,可能是由於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
這時,在醒著的情況下,有些寶寶也會出現鼻堵、張口呼吸的現象。
時間長了,對寶寶的腦發育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你的寶寶的確有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帶他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孩子小時候,不必強調他的睡眠習慣,等入園前兩三個月調整過來就可以了。」
實際上,0—1歲是寶寶睡眠行為形成的關鍵期,24小時的晝夜節律一般在1歲以內就已經確立了。
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寶寶要上幼兒園了,才想到去調整孩子的睡眠習慣。
寶寶的睡眠習慣一旦形成,再去糾正就有點難了。所以,最好在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良好的睡眠習慣。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語然然語)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