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終生老師。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關注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需要從各方面來監督呵護。孩子的成功,往往也意味著家長的成功。那麼,在成為優秀家長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如果您也想加入優秀家長的行列,那就千萬別錯過以下這些跟孩子的相處之道了。
家長應該經常和孩子溝通,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經常和孩子溝通,溝通是人與人建立聯繫的橋梁,其實對孩子來說,更需要的是父母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個可以傾吐心事的朋友。
孩子很會察顏觀色,如果家長成天繃著臉,孩子會很緊張。要知道在輕鬆快樂的狀態下,做事的效果才會最好。所以家長要學會微笑,同時還要在孩子做對的時候開心地笑,做錯事時從容地笑。
陪伴孩子是家長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沒有一個人是足夠完美的,我們總是在不斷地進步,家長要做孩子的學伴和玩伴,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從而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巨大的上進動力。通過家長的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明是非,知對錯,進而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有原則的,不能無條件順從孩子。堅持的原則就是底線,讓孩子了解家長的底線,不該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沒有商量的餘地,觸犯了就要受到懲罰。
學習不是孩子的專利,家長也必須要學習。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同時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此外,還可以與孩子分享快樂,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家長應該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在能力上幫助孩子,而不是把目光全都放到孩子身上,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 剛者易折,上善若水 ,在一定程度上,越關注孩子,孩子的壓力越大,導致孩子成功機率就越小,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主。家長能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進行選擇。如果孩子選擇錯誤,他肯定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這會讓孩子在下次做選擇時細細權衡,以往所付出的代價會驅使他走向正確的選擇,那時他會綜合考慮,愈發成熟。
在這裡給各位家長一點小建議:教育的角色,就是愛、了解、接納、幫助——而不是脫離兒童內在成長需要的、自大的兒童發展的設計者,一個焦慮的、恐懼孩子未來無法生存的局外人。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家長,必須先了解孩子!
歡迎在評論區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共同探討,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