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奶市場硝煙起,光明牛奶路在何方?

2021-01-09 虎嗅APP

出品 | 虎嗅Pro投研組

作者 | 陳悶雷

8月25日,光明乳業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在期內實現營收121.46億元,同比增長9.52%,實現歸母淨利潤3.08億元,下滑16.09%,前者超預期,後者則有所不及,但總體還是戰勝了疫情。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此前受疫情影響,光明牛奶在一季度營收下滑5.84%,歸母淨利暴跌45.35%。不過公司Q2的整體相當不錯,單季營收超過70億元,同比高增24.36%遠超往期,而歸母淨利潤則實現2.31億元,同比小增2.16%。正是Q2的良好表現抹平了疫情對Q1的業績衝擊,重現了不錯的發展勢頭。

總的來說,光明上半年的增長主要受益於公司產品多元化戰略的成功推進——在液態奶增長進入瓶頸後,如今的多元化乳製品已經是公司營收的核心驅動力。分地區看,紐西蘭新萊特的表現優秀,公司期內在海外市場收入達到31.74億元,同增高達33%。

除了品牌的多元化,光明也在持續進行著全國化擴張,試圖擺脫對華東大本營的高度依賴,目前頻繁的奶源布局就是其逐漸落地的手段。

只是如今鮮奶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以常溫奶起家成為巨頭的蒙牛與伊利均已進入賽道,而各區域性企業均有全國化布局的野心,都在嘗試攻入其他競爭對手的大本營。

面對一個硝煙四起的市場,光明的機會在哪裡?

品牌多元化之路

光明乳業在上半年交出不錯答卷的關鍵正是在於新任董事長濮韶華在2018年上任後啟動的產品多元化戰略。

分產品看,光明的在20H1的態奶收入66.4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他乳製品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25.6%,可以看到目前多元化產品正是公司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正是受益於品類的拓展,才使得光明乳業在疫情大背景之下的增速仍然好於2019年同期,擺脫2015年-2018年間增長極為遲緩,甚至還伴有萎縮的瓶頸期。

實際上光明此前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就和此前拳頭產品「莫斯利安」導致的大單品邏輯有關。

公司在2009年推出莫斯利安並正式開闢了常溫酸奶這一新賽道,而這一款產品也不負眾望的成為彼時光明最強大的增長引擎,在2014年銷售額即達60億元,在總營收佔比高達34%。可此後由於產品創新滯後,加上競品不斷問世,光明的境遇也急轉直下。莫斯利安的零售額從巔峰時期的80億元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51億元,市佔率從2014年的11.7%下降至2019年的3.4%,可謂是被競爭對手打的落花流水。

為了扭轉江河日下的局面,濮韶華上任後便啟動了多元化戰略,加大了對低溫產品投入,即公司口中的「領鮮」戰略,持續推出巴氏奶新品,選擇避開蒙牛與伊利佔據絕對優勢的常溫奶領域,以差異化競爭的策略在市場中求存。

除了低溫鮮奶,光明也在2018年先後收購了牛奶棚66.27%的股權和益民食品一廠100%的股權,前者為烘焙店,後者則是冷飲廠,象徵著公司全方位布局的野心。

特別是益民食品一廠對公司整體的產品矩陣補全作用明顯,帶入了諸如雪糕等季節性暢銷品。在具體產品方面,益民食品一廠聯名光明乳業旗下的「優倍」品牌,推出了優倍冰激凌,而19年推出的大白兔冰激凌實現了一億元的銷售額。

濮韶華還進一步表示,雖然目前冰品佔光明乳業總收入比例還較小,但增長速度很快,預計今年的銷售情況可以比2019年翻倍。

全國布局在路上

除了多元化產品之外,光明目前也在謀劃離開華東大本營,逐漸將業務觸角伸向全國各地。

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布局,這主要是由於低溫奶對技術、供應鏈等要求更高。為了能滿足接下來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提高對市場的滲透率並且能觸達地理位置更遠的區域,光明在奶源方面下了一些功夫。

2019年12月,光明乳業宣布參與競拍輝山乳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及輝山牧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相關資產,並最終以7.5億元的價格中標。建成後的乳業工廠,用地170畝,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設計產能日產500噸、年產18萬噸;建成後的牧場佔地面積近1200畝,牧場存欄4612頭,是長三角區域最大娟姍牛奶源基地。

緊接著,在2020年7月17日,在江蘇輝山資產的基礎上,光明乳業聯手銀寶集團成立的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江蘇銀寶光明牧業牧場(合稱「射陽項目」)在江蘇省射陽縣舉行開工和揭牌儀式。 

濮少華表示,射陽牧場將成為光明乳業旗下高端鮮奶產品娟姍牛奶的重要供應基地。今年4月,光明為該牧場購入480頭娟姍牛,到7月份投產時已增至600頭,而預計將在年底進一步達到800頭,這將是公司在安徽供應鏈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問題在於僅僅從數字看,光明乳業的「走出去」實際上還沒有開始。報告期內,按區域分,上海本地收入提升11.84%至31.59億元,外地收入下降1.2%至57.32億元。只能說儘管新任董事長將戰鼓擂得震天響,但距離收穫勝利果實還十分遙遠。

硝煙漸起的低溫奶市場

儘管光明近兩年動作頻出,戰略調整明顯,但也要儘快適應低溫奶日益血腥的競爭環境。

如今的乳製品市場,常溫奶的增長已經明顯放緩,且來自社會的,對產品營養價值的質疑之聲不斷,因此蒙牛和伊利兩家巨頭也愈發關注增長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低溫奶賽道。而這兩家龍頭所擁有數量更多,分布更廣泛的奶源,有著更強的渠道優勢,顯然對後續布局很有幫助,會對行業內企業造成不小的壓力。

除了龍頭,光明乳業的全國布局也面臨著來自地方壁壘的威脅,

正如上文所說,低溫奶供應鏈必須就近配套牧場、工廠,且距離消費者不能太遠。這些因素導致低溫奶市場呈現明顯的勢力劃分——區域性企業割據四方,而外來者即使有資金優勢,也不容易進入當地市場。

舉例來說,光明垂涎華北市場已久,可三元和君樂寶等北方乳企已經站穩了此處的低溫奶市場,想要攻破這些區域優勢企業的壁壘很不容易。如何開闢自己的「根據地」,建立在目標市場內的供應鏈進而實現逐步獲取市場,這都是公司繞不開的問題。

已經求穩多年的老廠想要轉變當然令人欣慰,只是市場不相信資歷,光明乳業想要「光明」未來,還需多多努力。

更多關於光明乳業基本面分析,可於虎嗅APP-Pro會員頁面-公司價值版塊查看。

#看完別走#虎嗅組建了一個虎山行·價值投資交流群,群內有更多關於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高質量交流討論。如果你是更關注行業、公司質地本身而非單純追漲殺跌的一員,不妨點擊這裡填寫問卷,加入我們~審核嚴格(為群友把關),還請認真填寫。

相關焦點

  • 上海人為什麼這麼愛喝光明牛奶?
    光明失寵了嗎  即便是在常溫奶佔據國內大部分市場的當下,如今的上海人還是習慣於巴氏殺菌的低溫奶,很難一下子接受常溫奶的口感,因此直到現在,低溫奶仍然是上海鮮奶市場的主流所謂用戶粘性是雙向選擇的產物,在常溫奶的攻城略地下,上海人對光明低溫奶的認可是獨一份的。可這種認可也是局限,成也低溫奶,敗也是低溫奶,由於冷鏈運輸的限制以及奶源地距離等問題,光明的低溫奶無法大範圍推行,全國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也並不太買它的帳。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巴氏奶雖然採用低溫滅菌方式,但各企業對殺菌溫度和時間卻有著不同的標準。為確保牛奶中留有更多的活性物質,不斷有乳企開始使用75℃的溫度進行殺菌,未來75℃可能成為低溫行業的趨勢。巴氏奶目前的行業集中度、市場佔有率並不高,隨著消費者對新鮮、品質牛奶的追求越來越高,低溫巴氏奶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 低溫鮮奶市場已經刺刀見血,為什麼光明乳業董事長還要選擇它當...
    濮韶華介紹,他2018年任職光明乳業董事長後,光明乳業在戰略上進行了調整,購置新設備並買入高端娟姍牛,依託射陽項目,光明乳業將進一步在鄰省安徽進行供應鏈布局,"下一步已經布局了在安徽北部,已有一些牧場的項目進入了審批的程序,還會繼續謀劃更多的項目。"  濮韶華介紹,相比國內最常見的荷斯坦牛,娟姍牛產出的牛奶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更高,但目前光明乳業也面臨著娟姍牛養殖未全面鋪開的問題。
  • 低溫巴氏奶將成為大中型乳企標配:繼光明之後 蒙牛和君樂寶入局
    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發展,大力發展鮮奶(低溫巴氏奶),大力推行優質乳工程,不僅是行業的風口,是市場的選擇,更是振興奶業,健康中國的必經之路。據《五穀財經》獲悉,作為光明乳業旗下的核心單品,優倍鮮奶2019年銷售將達20億元,這將是國內銷售最大的鮮奶單品!
  • 光明、三元和新希望把持的低溫奶賽道,伊利蒙牛就是擠不進去?
    文/Kinki來源/熔財經談及中國牛奶,兩家乳業品牌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均從90年代開始起家,兩者「相愛相殺」20餘年,如今都已是千億市值的企業了。目前,中國常溫奶市場當中,「蒙伊」兩企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45%之多,其餘46%是各區域的地產奶品牌,剩下的10%,由光明、君樂寶和新希望三家乳業集團瓜分。
  • 我國低溫奶市場佔比尚不足20% 優質巴氏乳將激發液態奶市場潛力
    究其原因,巴氏殺菌方法比較溫和,較好保存了牛奶的天然風味。」考慮到中國奶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劉亞清提出要以滿足消費的供給為前提,協調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對標國際,在有需求、有條件的情況下,增加巴氏殺菌乳的份額。據了解,目前我國總體具備生產巴氏殺菌奶的基礎和條件。
  • 蒙牛聯姻可口可樂「攪局」低溫奶市場
    營銷專家路勝貞認為,雙方合作可以實現互贏,對可口可樂而言,可以實現碳酸飲料之外的擴展計劃,並打入發展勢頭良好的中國低溫奶市場,對其完成全品類飲料公司的戰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今年1月,可口可樂宣布收購了高端牛奶fairlife公司的剩餘股份。
  • 新希望6億逆勢建西南最大低溫奶生產基地 低溫奶到底哪裡好?
    三元(600429.SH)、光明乳業(600597.SH)、燕塘(002732.SZ)以及新希望乳業等諸多乳企紛紛發力低溫奶。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向記者表示:「低溫奶增長迅速,佔液態奶的比重已經接近三成,由於迎合了消費升級趨勢以及隨著低溫奶產業發展不斷完善,未來低溫奶將持續快速增長。」席剛也表示,未來五年,新希望乳業在低溫奶產量的增速將不低於20%。
  • 網曝奶農誤食牛奶保鮮劑死亡 光明乳業否認
    2月3日,微博用戶王小二爆料,1月8日黑龍江湯原縣38歲奶農高景民,誤食光明奶業認可的牛奶收購商配發的牛奶「保鮮劑」,於1月16日身亡。他還透露一瓶「保鮮劑」能兌兩噸多牛奶。對此,光明乳業發公告否認,稱發布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已經向警方報案。
  • 光明乳業擺脫莫斯利安「依賴症」 低溫鮮奶競爭慘烈
    在2018年上任後,濮韶華一方面啟動產品多元化,特別是重新加大了低溫產品的投入力度,即「領鮮」戰略,推出多款高端巴氏奶新品,以華東市場為核心,逐步向華中、華南、華北加速滲透。據濮韶華介紹,2020年仍將進一步推動低溫產品的市場擴張,目前光明乳業正在進入尚未布局的安徽市場,已在安徽北部開始審批投建牧場,下一步不排除與當地的存量乳企進行合作,搶佔市場。
  • 低溫鮮奶:市場受寵 乳企競逐
    低溫奶領域正在迎來更多的競爭者。過去,受制於奶源、冷鏈、渠道三大門檻,以及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低溫奶市場的布局者並不算多。但去年至今,多個企業宣布進軍低溫市場領域。市場廣闊日前,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表示,經驗證明,發展巴氏殺菌奶是撬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槓桿。「據調查,在奶業發達國家,巴氏殺菌奶的消費量佔了液態奶的80%以上。究其原因,巴氏殺菌方法比較溫和,較好保存了牛奶的天然風味。」
  • 光明乳業第三季度淨利增長28%,機構稱得益於低溫奶!
    對此,國泰君安等證券機構在研報中指出,作為上海老牌乳製品龍頭企業,光明乳業的低溫業務華東品牌優勢明顯,常溫業務調整逐步到位,新品、營銷、渠道配合發力,業績得到改善並將持續。日前,光明乳業董秘沈小燕表示,乳製品行業由於與消費者聯繫緊密,能夠提高知名度和關注度,但在市場危機的時候,也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
  • 光明隨心訂訂奶網——領鮮生活
    &nbsp&nbsp&nbsp&nbsp光明隨心訂新春三連訂活動於12月1號到12月29號(蘇州,常州,南京,南通,無錫,鎮江,蕪湖,杭州,嘉興,寧波,金華)消費者都可以參加新春訂奶三連訂活動。
  • 優倍鮮奶2019年銷售將達20億,光明乳業董事長稱是市場的選擇!
    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發展,大力發展鮮奶(低溫巴氏奶),大力推行優質乳工程,不僅是行業的風口,是市場的選擇,更是振興奶業,健康中國的必經之路。據《五穀財經》獲悉,作為光明乳業旗下的核心單品,優倍鮮奶2019年銷售將達20億元,這將是國內銷售最大的鮮奶單品!
  • 百億市場規模,乳企巨頭紛紛入局,巴氏奶之爭誰是贏家?
    隨著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一時間巴氏奶領域硝煙四起。1、乳企巨頭髮力巴氏奶巴氏奶行業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 低溫乳品「軍備賽」開始,巨頭加入或改寫巴氏奶格局
    6月16日晚,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巨頭布局巴氏奶(鮮奶)市場有助於將品類做大,新希望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此番回應背後,是蒙牛、伊利、光明及恆天然、優諾、明治等國內外巨頭在中國巴氏奶市場的深入布局,蒙牛總裁盧敏放不久前還公開表示,蒙牛的目標是做鮮奶市場「老大」。
  • 新零售下,天貓如何把低溫奶賣爆?
    天貓低溫奶超級品類日創造了類目首個Top1記錄,通過全域營銷和新零售玩法實現了品類銷售大爆發:六大艦長品牌的爆發係數超過40倍,艦長品牌最高銷售爆發近100倍,打造76個新爆款,光明隨心訂旗艦店單天單店銷售突破百萬,品牌全網平臺單天銷售Top1,成功引爆低溫奶市場。低溫奶品類市場爆發在即 四大趨勢引領「新鮮」潮流這樣的銷售成績,絕不是偶然。
  • 鮮奶自由來了:蒙牛光明價格戰,1升奶不到6塊錢,比水還便宜
    在光明2020年半年報的業績會上,光明董事長濮韶華明顯對這一新品的市場表現感到滿意。他說,新鮮牧場幫助光明乳業很好地「阻擊了競品,拓展了銷售半徑」,而且今年第二季度,「新鮮牧場」帶動光明乳業渠道呈現兩位數增長。 光明所推新品看起來是一個進攻之策。但實際上,從切入市場的時機來看,防禦的姿勢更明顯。
  • 「原創」巴氏鮮奶臨全國性競爭格局 光明「華東奶霸」地位或將不保?
    「老師傅」被打倒 常溫奶市場失守光明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常溫產品受到市場競爭影響是導致本期歸母淨利潤完成率低於經營計劃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常溫產品在市場的地位一直頗為重要,據招商證券研報顯示,在我國乳製品行業中,常溫是市場主體,也是產業龍頭的收入主體。
  • 低溫鮮奶開始價格博弈!
    在每日優鮮平臺上,光明新鮮屋鮮奶980ml、三元鮮牛奶250ml、每日優鮮鮮牛奶250ml、君樂寶悅鮮活780ml、三元脫脂鮮牛奶250ml、光明優倍鮮牛奶950ml、光明新鮮牧場950ml、誠實的牛乳200ml均可領5元券購買,其中光明優倍鮮牛奶950ml券後售價為1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