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說上海最早的幾家照相館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在老上海人的記憶中,照相館最有生活的儀式感,走進照相館必定是要記錄某個重要事,那些老照片凝固了一個個歷史瞬間,記錄了歲月痕跡和美好,更是歷史的忠實見證。在這些「忠實」的記憶裡,都有上海照相館的背景。

上海早期有哪些照相館?「四大天王」照相館是指哪四家?老底子照相館裡是怎樣拍照的?一起來了解上海照相的前世故事~~

鴉片戰爭後,上海成為通商口岸,大批西方傳教士、商人、旅行者攜帶問世不久的照相機進入上海。當時照相是奢侈之事,光顧者多為達官顯貴或富豪名伶。據記載,拍全身照需一、二元大洋,拍攝並放大一張24英寸著色照相要12元大洋,約等於400斤大米,非一般人可問津。

▍清末老城廂地區老寶華照相館

上海最早的照相館

1852年,外商赫爾曼·哈斯本德在福州路隆泰洋行經營銀版攝影和肖像著色。稍後,法國人李閣朗在外灘開設照相館,專門拍攝人物肖像,這是上海第一家照相館。

▍清末福州路上的照相館

後來,廣東人羅元祜在上海城內也開設了一家照相館。他技法嫻熟,照片「眉目清晰,無不酷肖,勝於法人李閣朗多矣」,當時很受推崇。

攝影這一新生事物在上海發展很快,至1876年,在從廣東路至南京路一帶有「宜昌」、「蘇三興」、「華興」、「同興」、「日戍」、「恆興」、「時泰」、「公芳」等近十家國人開設的照相館。

▍清末勞合路(今六合路)上麗華照相公司

據《上海新報》刊出的廣告,「宜昌」於1864年5月20日開張,是上海最早的有確切創辦日期的照相館。「蘇三興」原在香港,1870年前後遷至上海漢口路,以拍攝名媛魅影聞名,「凡柳巷嬌娃、梨園妙選,無不請其印成小幅,貽贈所歡」,這種「小幅」類似於現在的肖像名片。

老底子是怎樣拍照的?

早期的攝影師在中國被認為是匠人,照相機的昂貴,很少有照相樓同時擁有兩部相機,因此,攝影師和照相館的文字和圖像資料十分少見。

畫像和攝影並存成為早期中國的照相館一大特色。那時沒有放大技術,沒有彩色技術,市場對大的彩色肖像有巨大的需求。畫師根據照片來畫,收費多少依據畫幅大小來定,學徒畫手和腳,師傅畫面部,流水作業,一般24小時完成畫像和裝框。畫樓的照相館,保留了畫樓的很多業務。

▍老上海照相館拍照情景

▍福州路時報照相館

早期的照相館設施簡陋,在玻璃棚內攝影,不用燈光和其他人造光,全靠透過頂棚的日光。所用底片為碘化銀溼片,感光速度很慢。為保證影像清晰,被攝者須端坐或直立,攝影師一敲木板,打開鏡頭蓋,大聲喊「一、二、三、四……」一般要數到十,有時甚至數到二十,被攝者才可動。長時間的曝光好像經歷了一個世紀,當最後他們聽到敲擊帽子的聲音時,發現照片拍攝拍攝完了。

▍照相館裡的九曲橋布景

照相館為了招徠生意,以新巧布景取悅市民。攝影室一般備有山水風光、亭臺樓閣或西洋油畫、自鳴鐘等布景,陳設茶几花瓶、高腳痰盂,有的還搬上了模型汽車、遊船等,拍出的照片多為道具堆砌,人景不配,造型呆板滑稽。

上海照相業「四大天王」

19世紀末,上海照相館最著名的有「耀華」、「寶記」、「保錩」、「致真」四家,號稱「四大天王」,分別開在南京路、福州路和廣東路上。

「耀華」老闆施德之積極探索光影造型,主張「以黑出白」,所攝人像層次豐富立體感強,並擅長放大巨幅照片。在1900年巴黎博覽會上,「耀華」送展的照片獲得獎憑,成為清末中國唯一在世博會上獲獎的照相館。

▍耀華照相館1900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所獲的獎憑

唯一的女子照相館

隨著照相乾片的使用,感光速度快,加之電燈照明,不受天氣影響,被攝者造型表情較為生動自然。民國初,國外膠片大量進口,拍照價格降低,留影者漸多,上海照相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城內九畝地的「畢肖樓」,經營者和攝影師均為女子,是上海唯一的女子照相館。

▍畢肖樓女子照相館店標

王開照相的故事最傳奇

上世紀二十年代,不少傳統照相館在外商獨資或中外合資、擁有先進設備的同行衝擊下,紛紛改行、歇業,風光不再。

然而還有一家創業歷史達80餘年的老店,依舊盛名不衰、青春常在。不僅「老上海」對它念念不忘,而且外地顧客,乃至海外遊子都留戀著曾在這裡享受過的優質服務,有的老人甚至指定兒孫輩一定要到這裡來拍婚紗照,為的是一個「放心」。這家大名鼎鼎的照相館,就是1920年開設在上海南京路上的「王開」。

▍上世紀20年代上海王開照相館前街景

▍父輩的結婚照

創辦王開照相館的是廣東人王熾開,開始他是在上海照相業「四大天王」中的耀華照相館裡學生意,他心靈手巧,一心鑽研拍照技術,耀華的看家本領是出門外拍,他在此學到一手外出拍照的技術。在耀華滿師後,王熾開又到一家美商所開的照相館就業。

▍王開照相館的創始人王熾開

在此期間,孫中山、宋慶齡曾到這家照相館拍照,王熾開還有幸接待了這對偉人。1918年的時候,王熾開先與一位原來的同事合夥開了一家英明照相館,但不久便拆夥分道揚鑣。到1920年底,王熾開獨自創設了王開照相館,然後再慢慢創出了牌子。

「王開」真正出名,是通過兩件「出奇制勝」的事。

一件事是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舉行了隆重的送葬儀式。王熾開通過關係,派出攝影師前往北京,再跟隨為中山陵選址的人們到達南京,然後再回上海,拍攝了人民群眾送行的歷史性場面。王熾開將這些珍貴照片加上「王開攝影」的落款,洗印多份,分送各地知名人士與中高層軍政人員,影響很大,「王開」一時聲名大振。

另一件事是在1927年,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選拔賽,王熾開不惜代價地投標獲得了賽事的攝影權。「王開」派出了技術最好的攝影師,組成四個攝影小組,還特意使用了當時比較高級的「羅勒發來克斯」快鏡,搶拍了許多精彩的比賽場景,並趕在當天晚上衝洗出來。

▍提供「遠東運動會」新聞照片

當時上海灘各報社大都沒有專職的攝影記者,但老百姓們卻十分關注遠東運動會的情況,尤其是賽場上的實況鏡頭,於是各大報社競相向「王開」購買每天的競賽新聞照片。「王開」的照片價格開得不高,但有附帶條件,就是在刊登的每幅照片下都要註明「上海王開照相館攝」字樣。

由於當時在上海舉行的遠東運動會是這一階段上海大小各報每天必登的頭條新聞,競技的特寫照片更是廣大讀者十分歡迎的內容,而「王開」所拍的照片每天都在上海報紙的顯要位置亮相,連外省市的報紙也紛紛轉載,這使得王開照相館在全國亮出了招牌,信譽和知名度大增,不僅上海、全國各地的顧客都慕名而來。「王開」的招牌成了名牌,生意越來越興隆。

▍今天的王開照相館

讀者話題

老底子拍照都是上照相館,

它曾經帶給您怎樣的年華記憶?

歡迎留言分享哦!

文章來尖:上海檔案信息網《上海早期的照相館》,作者景智宇

配圖來源:上海黃浦和網絡

來源:看懂上海、老友新朋

原標題:《憶說上海最早的幾家照相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憶說上海資格最老的四座公園
    憶說上海資格最老的四座公園 2020-12-22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馬體VS天真藍,誰才是上海最精緻的照相館
    ▍上海有多少「精緻」證件照相館?最美證件照,又被稱為「精緻」證件照,這種功能性人像攝影服務最早從新加坡傳入國內。拍攝之前,照相館一般會根據顧客的相貌和氣質,化不同的妝、設計不同的髮型,還會準備一些服裝供顧客拍照時選用。除了一整套完備的拍前服務,強大而不失自然的修圖技術也是衡量一間精緻證件照相館是否足夠專業的重要標準。
  • 上海人身份證照片終於有救了!122家照相館可拍出美顏身份證
    黃浦區7家    上海蝶蘭攝影有限公司    福建中路382號二樓    58313114    匡麗英    人民攝影公司瑞金店    瑞金二路39號    查清    上海照相館總店    慈谿路215號    62534827 62710524    查清    玉之明攝影有限公司    三泉路427號    56401186
  • 漢口1872年就有了照相館
    先是廣東,繼之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然後轉入內地。大約在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一位廣東人在漢口回龍寺(今江漢區大興路回龍巷附近),創設了武漢最早的一家照相館,名「榮華照相館」。緊接著,一位姓莊的江蘇人來漢,也在回龍寺一帶開設「鴻圖照相館」。不久,又有一位日本人在武昌黃鶴樓開設照相館。這算得是武漢最早的一批照相館了,距今已有130多年。
  • 北平照相館
    上世紀三十年代,北平照相業很紅火,全市有幾百家,單是北新橋十字路口一帶,就有四家之多。民國時流行互相贈送肖像照片,還伴隨著題詞題詩,照相自然是一件大事。有私人相機的很少,凡是親友聚會合影,都去照相館。早先的照相館多在南城,後來發展到了北城,也有走街串巷照相的,但不成氣候。曾祖父為人踏實肯幹。他某個意義上是時代的開創者。
  • 鼓浪嶼曾是中國照相館最密集社區 興盛時期不少於18家
    高振碧收藏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 「鼓浪嶼作為『歷史國際社區』申遺成功,除了自然景觀、人工建築、風雲名流,還有一項高端文化消費的標誌物——照相館(影樓)。」昨日,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會長高振碧透露,1860年至1910年前,鼓浪嶼至少有過S·辛迪照相館、鼓浪嶼照相館、國際照相館、瑞生宜芳寫真樓、美璋照相館、麻生照相館等6家照相館。
  • 中國照相館王府井店開業慶典
    黑龍江省酒店協會會長、黑龍江省飲服集團總經理楊廣林先生的一番講話令我們信心倍增,黑龍江省攝影行業協會秘書長姜春萍女士的精彩致辭令我們深受裨益,中國照相館哈爾濱區總經理王婧女士對中國照相館寄予厚望,中國人像攝影學會常務副主席、中國人像攝影學會專委常務副會長、黑龍江省攝影行業協會會長、哈爾濱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哈爾濱貫日漂亮寶貝集團董事長欒建民先生進行了精彩講話,表達了對中國照相館熱忱的期盼和衷心的祝賀。
  • 憶說武康大樓和電影之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武康大樓與電影之緣但是你們知道嗎?它舊稱東美特公寓,又稱諾曼第公寓,建於1924年,萬國儲蓄會投資建造,克利洋行鄔達克設計,高30米,佔地面積1580平方米,建築面積9755平方米,屬法國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的公寓住宅,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圖|20世紀30年代,武康大樓的影像建築為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依楔狀地形布置,樓身狹長似船。
  • 浦東42家社會照相館可拍身份證照片!
    上海市公安局在原有140家社會化採集居民身份證人像信息攝影門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50家新成員,42家)照相館名稱地址上海正大廣場 浦東新區陸家嘴西路168號正大廣場5樓57a 巴黎時尚婚紗攝影店 浦東新區惠南鎮步行街三八路口巴黎時尚婚紗攝影二樓 上海城市之窗攝影有限公司 浦東新區東方路585號
  • ...一家門的故事在一張照片裡-全家福,上海人,照相館,上海,闔家...
    想想看,全體家庭成員盛裝打扮,齊聚照相館,在攝影師的引導下,互相緊挨著面露微笑,期待留下最溫馨的瞬間。這樣的場面可不經常有。  所以,過去上海人拍全家福,要麼是春節闔家團聚的時候,要麼是有親人即將遠行的時候……總之,每一張照片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我們收集了四個普通上海家庭的全家福。
  • 照相館在購物中心裡火了 據說它們已成為熱門搶手商戶
    從2015年3月在杭州開出第一家門店以來,在全國23座城市,擁有30家門店,成為購物中心有一個爭相引入品牌。   照相館的名字也有意思,海馬體,人類大腦中主管記憶的機能,它的形狀和海馬相似,因此被稱為海馬體。海馬體照相館的理念是要做人們的海馬體,成為記憶的中轉站。
  • 海馬體照相館捐贈150萬元,馳援武漢助力抗擊疫情
    原標題:海馬體照相館捐贈150萬元,馳援武漢助力抗擊疫情鼠年春節,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開始了。從最早被忽略的幾例,到現在的封城、限行,可以說,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比當年的非典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中國式照相館審美:從寫實到「PS」_書評_新京報網(1)
    2 魯迅全家合影:中國人到照相館,都喜歡拍攝合影,這是「魯迅全家合影」。3 影星胡蝶肖像:這是上海滬江照相館拍攝製作的胡蝶肖像明信片,製作時間在1930年前後。胡蝶是當紅影星,她刻意擺出一種迥異於傳統中國審美的正面、端莊的姿勢,呈現出一派現代風情。這也影響了大眾的審美和照片拍攝。
  • 上海社區「幸福照相館」 :用相機定格最美「夕陽紅」
    【解說】11月2日,在上海松江方松街道祥和居委會的「幸福照相館」裡,老人們換上了漂亮的衣服,精神矍鑠地坐著等候拍攝「夕陽照」。在拍照現場,80歲的陳美華和82歲的李道生這對已經攜手走過60多年的老夫妻倆格外高興。
  • 常去的照相館關門了
    齊魯網煙臺12月19日訊(煙臺臺 孫帥帥 張寧)芝罘區大海陽路民航大廈南邊有一家叫「童畫攝影」的照相館,主要給兒童拍攝照片或者是製作寫真,在這裡已經經營兩三年了,有附近的不少市民都在這家照相館給自家的孩子交錢拍照片
  • 攝影品牌中的流量王,海馬體照相館又有新動向!
    至今,海馬體照相館已遍布全國59個城市,直營門店保有量達240餘家,2019年至今新增門店110家。   就在今年10月份,海馬體照相館HIMO TRAVEL店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開業,成為全國首家開在機場航站樓裡的照相館。在這個集合全球一手信息的地標建築內,海馬體照相館以其一以貫之的美學追求,再次掌舵行業。
  • 畢業季來臨 海馬體照相館推出新品畢業照
    往常大多數的學生會選擇和同學在學校裡以寫真的形式合影留念,而今年海馬體照相館結合自身輕快簡的優勢與特色,在畢業季推出新品畢業照,以單人學士服、閨蜜學士服、閨蜜學生裝為主打,用純色的背景、輕薄的妝容、簡約的服飾,拍出不同的畢業照片。
  • 「網紅」海馬體照相館登陸福州
    一個來自杭州西湖的網紅品牌——海馬體照相館(需求面積:120-200平方米)登陸福州,將於2月25日在東二環泰禾廣場正式開業。作為購物中心新晉品牌,海馬體照相館已經成為開發商招商必備,真的是開一家火一家的節奏。
  • 拾憶照相館:你的名字值得更美!
    拾憶照相館,這家以「照相館」為名的攝影機構,凝結了侯一恆對攝影所有的理解。「拾憶照相館是首家聚焦於照片本質意義的照相館,讓攝像體驗回歸記錄本真,讓相片價值回歸追憶與傳承。」 關於拾憶照相館的初衷,大抵需從侯一恆的第一張照片說起,「那時候不像現在隨時隨地可以拍,第一張照片是上幼兒園中班才拍的,還不知道丟哪兒了。」
  • 顛覆傳統攝影模式,海馬體照相館用影像倡導新生活方式
    2015.04,海馬體開發在線預約系統,成為細分行業內首家採用「線上預約+線下體驗」模式的照相館;2015.07,海馬體照相館杭州和達城店開業,同年11月湖濱銀泰in77開業,和達城店的開業讓海馬體成為全國第一家入駐購物中心的照相館;2015.11,縵圖雲端成立,採用雲圖像處理+雲存儲的模式,讓科技結合美學、科技結合攝影;2016.03,海馬體照相館哈爾濱店開業,自此開啟全國連鎖經營模式;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