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直言:有些癌症病人本不該死,是自己「嚇死」的

2020-12-17 快速問醫生

在醫院腫瘤科的走廊,有兩個醫護人員正在進行工作交接:

「某某病床新來的癌症患者,你要看著點,精神狀態不好,有自殺傾向。」

「何必呢?得了癌症又不是絕對會死。」

關於得癌後自殺的新聞,想必大家曾經都看過。對絕大部分國人來說,他們對癌症的看法就是恐怖、疼痛和死亡。甚至有部分癌症患者都認為,癌症就是治不好的疾病,與其花錢續命、繼續承受痛苦,倒不如用自我了解的方式來結束一切!

求生是人的本能,害怕死亡更是人的本能,與癌症患者而言,他們受到心理和病痛的雙重折磨,一直在求生與求死之間徘徊。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的腫瘤專家、教授何裕民就曾指出:有些癌症患者本不該死,但是卻被自己給嚇死了!

癌症為何如此可怕,它到底是如何恐嚇患者的呢?

1、傾家蕩產的治療花費

與大部分經濟條件普通、貧困的癌症家庭來說,癌症治療花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每次檢查花費上千元、手術幾千元到幾萬元、放化療一個療程下來可能是數千到上萬元、靶向藥物使用更是不敢想像的數字,這一筆筆的錢都在摧毀患者的心神、拉垮一個家庭!

你以為這是危言聳聽嗎?有一個調查表明,我國病發率最高的肺癌,治療全程花費大約是60萬左右,而這筆錢就算是花出去,也不過是在博一個不確定的結果而已。

我國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大約有400萬,因癌死亡的約有240萬。這些死亡患者,90%以上都經歷了長期抗癌治療,傾家蕩產、變賣家業,最終也因癌症死亡了。

2、癌痛比死更可怕!

在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張疼痛等級表,妊娠時的疼痛就是最高等級!

如果疼痛真的能夠劃分的話,妊娠疼痛的確是難以忍受,但它的持續時間也不過是短短幾個到十幾個小時左右。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癌痛卻是長期、持續存在、甚至連用藥後都不能緩解的劇烈疼痛,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癌痛的病發率高達了61.1%!

有將近3/4的患者進展到晚期後,都會伴隨劇烈的癌痛。有近70%~90%的癌症患者會在病情進展期出現疼痛。越是發展到晚期之後,疼痛就會越強烈,特別是在發生骨轉移時,劇烈的骨痛就連階梯抗癌痛治療法都不能緩解!

受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部分癌症患者已經開始了不戰而退,甚至是確診後就放棄了治療!另外,在貫穿癌症治療的全過程中,患者悲觀、不配合醫生治療的心理,也會影響整個治療效果,甚至是推動癌症進一步發展。而造成這一切一切的背後,就是我們對癌的無知!

事實上,癌症無非就是一種慢性病,通過早期發現、科學規範治療、生活調理等多個方面,戰勝它也未嘗不可。而且,我國癌症的治癒率,隨著近些年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很多早期癌變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達到了臨床治癒的標準。

而且,即便是晚期癌症治癒難度較大,在科學治療後,部分患者也可能會達到帶瘤生存的境界。就算是無法帶瘤生存,治療也能適當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質量。所以,有時候換個角度想,連死亡都不怕了,對抗癌症又算得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癌症嚇死了多少人?真相令人惋惜
    有一詞估計大家一定不陌生「談癌色變」,癌症會徹底擊垮一個人的心智,讓其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國內外科學家都認為很多癌症病人,百分之八十左右是被自己給「嚇死」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美國科學家有一個研究,人在悲觀、生氣、失望時會分泌一種有害激素,把這種激素注入老鼠體內,老鼠便會在幾分鐘內死亡。
  • 那些用偏方治療癌症的美國病人都怎麼樣了?
    再次聽到她的消息,是她去世的消息,據說半年前她去了別的醫院治療,可惜已經是晚期,醫生也回天無術,最終在幾天前撒手人寰,留下兩個懵懂的孩子。聽到這個消息,不知道該說什麼。意外嗎?不意外;遺憾嗎?很遺憾,因為這不是故事,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不止一個。這一期,我們來看看那些用偏方治療癌症的美國病人都怎樣了。
  • 一直到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
    類似對話老兩口已重複很多遍,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幾個月的長度,也不知道輸液器中快速落下的液體不是消炎藥,而是殺滅癌細胞的化療藥。很多患者和張俊旺一樣,一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兒女小心翼翼瞞著的,理由有「怕患者知道了心態崩了」,還有「想最後的日子開開心心的過」等等,但是從來沒有人會問。
  • 三支嗎啡構築的醫患迷局:醫生給癌症病人使用嗎啡成被告
    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天津腫瘤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昆介紹,「而且嗎啡有鎮痛和鎮靜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痛苦……嗎啡本身只是切斷患者的疼痛感受,不會造成病人死亡。」如今,使用嗎啡緩解呼吸困難,已經被寫入多本國際、國內權威的臨床醫學操作手冊和教科書。「超說明書用藥」也已經是大部分醫院腫瘤科沿用多年的做法。
  • 一個患了癌症的醫院院長總結了5大經驗,讓自己多活了11年
    癌症不可怕,找對方法走天下!徐克成------著名消化科專家和腫瘤治療專家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今年77歲的徐克成,精神矍鑠。2001年,他以61歲高齡創辦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暨南大學附屬醫院,隸屬於廣東省衛計委直管),設立「不收紅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請」的廉醫2006年,66歲時,身為腫瘤醫院院長的他,體檢時卻發現自己患上肝癌。
  • 癌症病人總感覺很累,休息之後仍渾身沒勁,為什麼?癌因性疲乏!
    癌症病人常常覺得自己特別累,沒力氣、不想動,不同於健康人群乏了、累了歇歇就緩過來了,病人不論怎麼休息、睡覺也不能緩解疲乏,怎麼回事呢?這是癌症病人「特有」的疲勞感,稱為癌因性疲乏!大多數癌症病人都可能出現,嚴重幹擾了其生活質量。
  • 癌症病人忌用紅外線治療儀
    一臺原本有紅外線功能的足療儀,店員隨口「減掉」了儀器的這一功能,險些給癌症病人的康復造成難以預測的危害。  漢陽張女士在漢陽鍾家村購物時,被武漢金泰家用電器商店的店員拉進了店,店員稱,看張女士的臉色不好,需要多做足療以促進飲食和睡眠。張女士告訴店員,自己剛做完癌症化療手術,確實吃不香睡不安,但醫生不讓用紅外線類產品。
  • 遠程會診:過度治療猛於虎,1/3癌症病人是被治死的!該如何避免?
    醫學界流傳著一種說法:所有癌症死亡患者中,有1/3是被嚇死的,1/3是被治死的,1/3是真正死於癌症。其中,「治死」是指不恰當的治療,「過度治療」就是其中的典型。  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表示,在癌症治療中,過度治療非常普遍,可能加重患者身心負擔,降低生活質量,貽誤治療時機,甚至因此送命。其帶來的危害甚至可能大於癌症本身。
  • 癌症病人拉肚子怎麼辦?
    癌症病人會拉肚子嗎?癌症病人拉肚子怎麼辦?   病人拉肚子首先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安排,一般認為的拉肚子除了與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以外,就是和飲食有關了。  那麼癌症病人在拉肚子的時候應該怎樣注意自己的飲食呢?
  • 癌症病人不能吃什麼食物
    很多朋友不清楚非惡性腫瘤是不是癌症,經常會胡思亂想,這樣也容易造成腫瘤的惡變。那麼良性腫瘤是癌症嗎,癌症病人不能吃什麼食物,男性容易得什麼癌?良性腫瘤是癌症嗎腫瘤總的來說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兩種。良性腫瘤通常沒有生命危險,而惡性腫瘤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癌症。所以,良性腫瘤和癌症是不一樣的。
  • 睡醒了還累是過勞,千萬不要透支自己!醫生患癌後的忠告句句暖心...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我給癌症病人治療和做手術有20多年了,生死看得多,現在又有了親身經歷。癌症也並不是那麼可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被癌症嚇死的,他們恐懼、害怕。有的病人得知患癌後,精神和意志立即垮了,再高明的醫生、再好的治療方案、再好的藥物,都救不活一個「心死的人」。而我堅持樂觀情緒,這確實更有利治療,也是我戰勝肺癌的一個原因。
  • 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呢?「發物」也能吃?
    忌口問題常常讓癌症病人很擔心,生怕吃得不對會導致腫瘤復發,那麼,癌症病人到底要不要忌口呢?病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不能說不需要忌口,也不能這也忌、那也忌的,要根據病人的病情、營養狀態以及合併症等情況而考慮要忌不忌口?忌口哪些東西?
  • 疫情趨緩,法國醫院騰出手增加手術醫治癌症病人
    受新冠疫情衝擊,法國醫院治療的其他病人數量驟減,尤其許多癌症病人沒能得到及時診治。如今疫情趨緩,一些醫院努力彌補此前的缺失,迅速恢復手術排期。然而,還是有不少醫生擔心此前大批取消類似內窺鏡檢查等早期篩檢手段,可能會導致部分病人錯失救治良機。
  • 為什麼有人得了癌症,治療後沒多久就離世了?醫生講出了實話
    癌症的嚴重性是眾所周知的,不需要再去解釋,每年因為癌症失去生命的患者有很多。但是癌症並不是只有死路一條。如果發現得早,在癌症早期治療,生存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那就要有的人說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那也是可以通過治療,延長几年的壽命的。
  • 醫生:害怕懷疑自己得癌症,做什麼體檢項目比較好?大概要多少錢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恐癌的問題。現在新聞媒體非常發達,特別是手機客戶端新聞和個人自媒體都非常發達,很多人一得癌症特別是名人明星得了癌症所有媒體都會各種炒作一番,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大眾看完這種新聞後都有恐癌心理,加上有些人偶爾有點難受就喜歡自己上網亂查,查完發現自身的難受跟癌症的臨床表現有點像就更加害怕擔心緊張、焦慮,比如聽說胃癌會肚子痛,然後有些人肚子痛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得肺癌了,聽說病毒性肺炎會出現咳嗽
  • 其實,很多癌症病人是可以不死的—一個肺癌晚期患者復健記實
    得了癌症之後,很多人都會非常恐懼,這種心態只能助長病情的惡化。有些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後,有的幾天就死亡了,甚至是當晚就不行了,為什麼會這樣?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就算不得病,這麼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把一個健康人壓垮的。
  • 為什麼癌症患者,經常感到疲勞沒力氣?醫生直言:或會3件事有關
    不少癌症的患者在確診前都很難明確的發現身體上的不適,但確診後就會感到莫名的疲勞沒力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像前兩天剛剛接診的一位王先生,平時動不動就想睡覺,身體其他方面沒有任何的不適,體檢後卻發現已經患有肝癌。臨床上,醫生將確診癌症後的疲勞乏力稱之為:癌性疲勞。
  • 病人隱私HIPAA:為什麼大家不知道李詠死於什麼癌症
    李詠得的是癌症,經過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50歲去世。這就是我們知道的所有信息了。我們不知道他哪一年得的癌症,經過了一些什麼治療,甚至不知道他得的癌症是哪一種癌症。但是對於李詠,網上文章鋪天蓋地,但是,沒有任何文章提到他是由於什麼癌症去世的。記者或者人肉再厲害,如果病人或者病人家屬不願意其他人知道病人的情況,在美國這些信息都是絕對受保護的。
  • 癌症病人能吃魚蝦等「發物」嗎?癌症病人不能吃雞?
    一種是啥都不忌,什麼都可以吃,一種是無根據的要求病人這個是「發物」不能吃,那個是「葷腥」不能吃。本來癌腫病人食慾就不好,體力消耗也大,消瘦、貧血,營養缺乏,一忌口,抵抗力就更低了,反而促使癌腫的發展與惡化。因此,癌腫病人究竟要不要忌口,應吃什麼,忌什麼,下面從中醫角度談談癌腫病人的飲食與營養。中醫認為過度食用肥甘厚味的食品(脂肪)可以助溼生痰,傷損脾胃功能,痰溼凝聚,就形成癌腫。
  • 癌症晚期病人死後可以器官捐贈嗎
    日前,有報導說一名來自廣東河源的病人,生下女兒後不久就被確診為升結腸癌晚期,靠手術和化療維持至今。雖然醫生未明確跟她說最終的結果,但她也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她希望去世後把器官捐獻出去。此報導一出,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在為這位癌症晚期病人的善心感動之餘,不禁會好奇,癌症病人可以進行器官捐贈嗎?受捐贈人接受了她的器官,也會得癌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