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發明新電池可直接編進衣服,0.1平米能讓手機用十小時

2020-12-24 澎湃新聞

復旦發明新電池可直接編進衣服,0.1平米能讓手機用十小時

2018-04-28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為期5天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落下帷幕,期間集中展示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000項發明。復旦大學首次組織課題組參展,參展的四個項目中,2個項目獲得金獎、2個項目獲得銀獎,有一個項目還同時獲得羅馬尼亞技術科學院特別大獎。

▲大會主席 JEAN-LUCVINCENT(左四)與復旦參展團隊合影

在這屆展會上,高分子科學系彭慧勝教授團隊的「柔性織物狀鋰離子電池」項目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肖力敏研究員團隊的「未封閉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項目獲本屆發明展金獎。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文強攜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李馨蕾、徐夢龍的項目「中醫輔診機器人」獲本屆發明展銀獎和羅馬尼亞技術科學院特別大獎。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陳煒教授團隊的「可穿戴式新生兒驚厥監護系統」 項目獲本屆發明展銀獎。

首次參展就能獲得如此佳績,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奇發明? 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柔性織物狀鋰離子電池」項目

高分子科學系彭慧勝教授團隊發明了一類纖維狀鋰離子電池,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系列柔性的新型織物電池系統,具有透氣、導溼、高度集成等性能,並可以直接編進衣服穿在人們身上,有望解決目前可穿戴電子產品對柔性電源的迫切應用要求。電池衣服可以給手機、智能手錶、可穿戴醫療設備等供電,0.1平方米的電池織物可使iphone手機工作10小時。

「未封閉空芯光子晶體光纖」項目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肖力敏研究員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空芯光子晶體光纖,巧妙解決了空芯光纖氣體傳感中無法同時實現高靈敏度和高速響應的問題。該光纖包層是非對稱微結構且保持開放的微通道,傳感特性優異且保持極簡設計理念,保證低製備成本,可實現不同痕量氣體或微流體樣品的快速高靈敏度檢測,在工業可燃有毒氣體、大氣汙染檢測和生物醫療氣體微流體檢測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

▲未封閉空芯光子晶體光纖

(a)截面圖,(b)3D傳感示意圖。

▲該光纖可實現不同痕量氣體或微流體樣品的快速高靈敏度檢測,在工業可燃有毒氣體、大氣汙染檢測和生物醫療氣體微流體檢測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

「中醫輔診機器人」項目

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張文強教授團隊的「中醫輔診機器人」項目將人工智慧和中醫相結合,誕生了中醫輔助診斷機器人「復旦小華」。「中醫輔診機器人」項目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和算法將中醫診斷標準量化,讓機器人也能通過望、聞、問、切實現中醫的面診、舌診、脈診等輔助診斷,並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中西醫保健監測,提供藥膳、按摩、理療、食療等多方面的反饋內容,從飲食、作息等各方面提出綜合的健康保健建議。目前張文強教授團隊研發的智慧機器人已經到了第六代,今後還會繼續推進醫療機器人的遠程診斷和實時輔助功能。

「可穿戴式新生兒驚厥監護系統」 項目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陳煒教授團隊開發的一套全新的新生兒驚厥監控系統,可精準採集新生兒生理和行為信號,並通過信號融合判斷新生兒驚厥發作。適合長期、連續的監測,彌補了現有檢測設備中漏判、誤判、不能長期連續監控的缺陷。同時為新生兒提供更舒適更持久的監控,為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診斷數據,同時也給家長提供更好地了解孩子健康的機會。

賽事簡介 

近年來,中國的發明專利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世界舞臺上。在本次參展會中,中國是參展項目最多的國家。復旦大學作為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成員之一,團隊的四個項目和其他中國的參展項目共同亮相本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展示了極高的科技含量和實用性,體現了中國發明創新的巨大活力。

據悉,日內瓦國際新技術新產品發明博覽會,俗稱日內瓦國際發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創辦於1973年,展會舉辦周期為每年一屆,展館位於日內瓦市萊芒湖西岸的Palexpo。此大型國際展覽由瑞士聯邦政府、日內瓦州政府、日內瓦市政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共同舉辦,是全球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

來       源:科技處、各項目課題組

編       輯:陳莉霞、張永清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31)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研發能貼在衣服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可拉伸可水洗
    日本科學家研發能貼在衣服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可拉伸可水洗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09-19 16:04 來源:
  • 能用7號電池的手機 飛利浦X520試用簡評
    ▲ 嚇死人的 1 個月待機和 8 小時通話,更扯是連 AAA 電池都來了,一顆抵 2.5 小時通話! 1+1雙電機能1 + 1 雙電機能    Philips X520 最大特色,就是設計了備用電池機制,只要放進一顆 AAA 四號電池就可以在
  • 手機也能用AAA電池
    飛利浦和Energizer合作展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在手機內加入一個鹼性電池盒,以便在手機自身的鋰離子電池耗盡後繼續提供能量。這種名為「Xenium NRG」的新手機與其他任何手機一樣,都是採用特定的鋰電池作為主要動力,不過一旦鋰電池沒電了,手機就會自動從標準的AAA電池中汲取能量,而在給鋰電池充電的時候,AAA電池也會同時充電。
  • 筆記本電池怎麼用壽命長_筆記本電池能用幾個小時
    打開APP 筆記本電池怎麼用壽命長_筆記本電池能用幾個小時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26 10:42:10   筆記本電池怎麼用壽命長
  • 以色列科學家發明可重複利用口罩,USB連接手機充電器能消滅病毒
    由於新冠病毒無法在攝氏 40 度以上長期存活,因此這個方案還比較靠譜。就在近日,一組來自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宣稱,他們發明了一種使用方法十分簡單的可重複利用口罩:只需要將口罩連接上 USB 線和手機充電器,就可以在半小時內殺死口罩上的新冠病毒,實現口罩的再生。
  • 唾沫發電 躺吃減肥 2017年華僑華人新發明可了不得
    中國僑網12月26日電 題:唾沫發電 躺吃減肥 2017年華僑華人新發明可了不得  作者:王嘉怡  你是不是有想過電影裡的高科技產品,什麼時候才能在生活中見到?喝水都胖的減肥節奏,什麼時候後才能改變?沒有高配手機的人,什麼時候才能不每天負重一個充電寶?
  • 手機用十天不充電?電池:臣妾真的做不到
    我是分割線電池改變了這個時代,從我們身邊的手機、汽車、筆記本電腦,到生產運營所需的核電廠、大型數據中心、衛星都離不開電池。電池技術的進步讓清潔科技(比如電動汽車和太陽能儲能)得以實現市場化和推動可持續發展。但我們已然被淹沒在各種各樣新奇的名詞中:無負極電池,石墨烯電池,固態電池……很多投資人也常常被這些聽起來科技感十足的新概念所「蒙蔽」。那麼電池技術的未來究竟在哪裡呢?
  • 新發明:可為數位相機充電的太陽能電池背帶
    目前的數位相機使用的仍然是鋰離子電池供電,雖然電池可以反覆充電,但是安裝到相機上之後一旦電量耗盡,相機便無法繼續拍照。
  • 靈魂拷問:天天喊著取消充電口,為什麼不發明可拆卸電池?
    前陣子,差評君看到了一個很好玩的想法:發明一個可拆卸電池,沒電時像換卡一樣的直接換電池就好了 ~害,其實 2010 年之前可拆卸電池才是手機的標配。相信每一個經過那個時候的人,聽到這個詞都會湧現滿滿的回憶。
  • 日本研發出能伸縮能水洗的超薄太陽能電池 可貼在衣服上
    日本研發出能伸縮能水洗的超薄太陽能電池 可貼在衣服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9月19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東京大學的共同研究團隊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具有伸縮性、可水洗的超薄型太陽能電池
  • 湖南大學成功研發鋁離子電池 手機1分鐘可充滿電
    高容量和安全的可充電鋁電池一直是科學界致力於研究的現 有電池的取代品,然而由於鋁電池正極材料容易被腐蝕和不能有效的進行放電等問題,在過去30年中可充電鋁電池始終處於概念階段。  魯兵安副教授等人用石墨作為正極材料,並用一種相當於鹽溶液的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從而解決了鋁電池研究在材料上的瓶頸問題。
  • 手機這樣充電,可以用得更久!愛護你的手機電池!
    「如何讓手機電池更持久」這個問題可說是近年來百談不膩的話題,不管網路上有再多的教學、再多的指示,坊間總是還能聽到不少「錯誤」的手機充電教學
  • 普通廢舊電池不需要集中回收 可直接扔垃圾箱
    你還在為如何處理廢舊電池而煩惱嗎?  很多市民都不知道:在12年前,大多數廢舊電池就已不是危險廢物了  現象  舊電池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椒江的錢先生熱愛環保,上班騎公共自行車,衣服穿純棉的。他家裡有一個塑料箱,專門用來收集淘汰下來的廢舊電池,有廚房油煙機、煤氣灶用過的,有衛生間熱水器用過的,還有兒子遙控汽車、遙控飛機上用過的。  幾年下來,箱子已經裝得滿滿的了,他的煩惱也在加深:「這麼多舊電池,保護環境不能亂扔。不扔吧,放在家裡也不是個辦法。」
  • 電池的詳細介紹
    六、什麼是電池的放電殘餘容量當對可充電電池用大電流(如1C或以上)放電時,由於電流過大使內部擴散速率存在的「瓶頸效應」,致使電池在容量未能完全放出時已到達終點電壓,再用小電流如0.2C還能繼續放電,直至1.0V/支時所放出的容量稱為殘餘容量.
  • 被譽為「無響聲超級發電機」的燃料電池是怎麼發明的?
    撰文/崔金泰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燃料電池,這可是電池家族中的異類,正顛覆著人們對電池的概念。它能把燃料的化學能連續而直接地變為電能,神奇吧?它的發電效率高過火力發電站,還不排放汙染環境的廢氣,也沒有惱人的轟鳴噪音,被譽為「無響聲超級發電機」。
  • 新買的手機,電池沒有用完,能充電嗎?掌握這幾點手機多用好幾年
    新買的手機,電池沒有用完,能充電嗎?掌握這幾點手機多用好幾年目前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很多機友在初次使用新手機的時候,都不太懂得到底手機還剩多少電量時充電效果最好,很多機友還是套用原來老手機的電池充電方法,原來的手機使用的是鎳氫電池,所以首次充電需要把電用完在充,而且一次性要12個小時,反覆幾次,對手機電池有好處,但是目前的鋰離子電池則不需要這樣的操作,按這種老辦法充電反倒對手機不好
  • 復旦大學「零排放」寢室啥模樣?
    「比如洗衣服,用洗衣機洗的碳排放是兩公斤,手洗的碳排放則減少為0.72公斤;養一盆盆栽將減少兩公斤碳排放,回收1公斤紙將節約碳排放0.5公斤……」   小張坦言,一開始有些不習慣,「以前可能飲水機的插頭一整天都不拔掉,電腦也是24小時待機,出門也不一定記得隨手關燈。」但是經過有意識訓練,小張和室友現在基本養成了節電低碳的好習慣。
  • 三星又搞可拆卸手機電池 是歷史倒車還是撥亂反正?
    當然,這款名為三星Galaxy A01 Core的手機也的確夠「復古」,屏幕只有720P,運存只有可憐的1個G,連處理器都是聯發科6739這種已經在「天梯圖」都快要看不見的「弱勢群體」,如今再加上可拆卸電池設計,三星公然開「歷史倒車」的操作未免有些讓人疑惑。但不管怎麼說,關於「可拆卸電池」的話題確實又火了一波。
  • 新材料令手機碎屏可在24小時內自行修復
    在完全碎裂的情況下,它們也可以在24小時內重新聚合併恢復原狀。  該發明的研究人員王超(音)說:「一種自癒合材料在被切割成兩半後可以重新恢復原樣,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就像人的皮膚一樣。」  報導稱,這並不是第一種具有自癒合性能的材料。某些手機的外殼已經採用了類似的技術,例如LG公司的G Flex手機。
  • 又是個黑科技:美國科研團隊發明無需電池的手機
    華盛頓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發明了一部無需電池的手機,由一個能打電話的電路板,麥克風、數字鍵盤和耳機插孔等組成。雖然它看起來不像iPhone那樣有藝術感染力,但你不用擔心它在沒有電之後毫無預警地自動關機。當然,這部手機仍然需要使用電力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