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睡袋嚴重不足,士兵幾乎凍成冰雕!要不要來一場人工降雪?

2020-12-17 騰訊網

孫子曰:"兵貴勝,不貴久",印度居然在邊境地區和擁有強大綜合國力的對手打持久戰,這註定是一場悲劇。據《環球時報》11月28日的報導,因為前線印軍士兵的睡袋嚴重不足,印度不得不將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劣質睡袋,發放給前線印軍使用。報導稱,2006年時,印度從義大利採購了35580個睡袋,結果發現被坑了,士兵們紛紛反映這些睡袋"羽絨填充不均勻",保暖效果不佳。

印度國防部也對這些睡袋進行了評估,發現的確不適合在冰川與高海拔地區部署,一怒之下對義大利的供貨商予以了"重罰",但卻將這3萬多個睡袋保留了下來,供印軍在低海拔地區使用,這樣多少能拿回點成本。今年印度持續在邊境挑釁,在高海拔地區部署了5萬大軍進行長期對峙,前線士兵缺乏睡袋是最大的問題,此前印度已經花費巨資從美國採購了近1.1萬個"擴展型寒冷氣候士兵著裝系統",但仍然不敷使用。

從外媒的報導來看,就在中國邊防部隊吃著火鍋唱著歌的時候,印度前線士兵被凍成了冰雕,其居住環境令人不忍直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愛斯基摩人。焦頭爛額的印度軍方無奈之下,只好從倉庫裡再拿出了這35580件有問題的睡袋,並將其提供給對峙地區的印軍士兵使用,以解燃眉之急。然而正如前文所說的,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睡袋了,其內部填充物很可能已經硬化了,再說當時就認定無法在高海拔地區使用。

因此可以想見,數萬印軍士兵拿到這種睡袋,內心是多麼的崩潰,仿佛5萬隻草泥馬在心裡跑過。此前有報導稱,印軍從美軍手中接過的睡袋也都是二手貨,有的甚至還有嚴重的汗臭味,但好歹這些睡袋的確是標準的高海拔睡袋,保暖效果還是不錯的。看到其他士兵分發的低海拔睡袋,分到美國睡袋的印度士兵,應該瞬間心理平衡了。凜冬將至,印軍後勤保障依然沒有到位,此時若人工增加降雪,一定能讓印度爽到極點。

除了深陷睡袋不足的困境之外,印度近日又遭到另一輪暴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8日的報導,中科院的一個科研小組表示,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印度,並最終經過被汙染的水將其從動物傳染給人類。中科院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論斷絕非是學美國,將新冠疫情"政治化",而是有科學理論作為依據的,報導稱,病毒在複製的的過程中會不斷突變,只要找到突變最少的樣本,就能追溯到病毒的起源。

而根據目前所掌握的病毒複製情況,去氧核糖核酸(DNA)變化最小的新冠病毒來自8個國家,他們分別是美國、義大利、希臘、澳大利亞、印度、孟加拉、捷克、俄羅斯(或塞爾維亞)。研究人員指出,印度和孟加拉都檢測到了突變很小的樣本,"且又是鄰國",因此新冠病毒的第一次傳染"很可能發生在那裡",畢竟2019年5-6月份印度中北部曾經發生"有史以來第二長的熱浪",造成嚴重水資源危機,人與動物爭奪水源。

考慮到印度糟糕的衛生防疫情況,推測在"人與野生動物"爭奪水源的過程中,新冠病毒就通過水源,從動物傳到了人類的身上,並最終蔓延成為了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因此,中國科研人員指稱印度或為新冠發源地的確是有科學根據的,有人可能表示,咋普遍性爆發發生在武漢?這與新冠病毒發源於印度並無衝突,事實上,從外媒的報導來看,早在武漢疫情爆發前,美國、義大利就已經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這就是明證。

前線印軍睡袋不足,常常抱雪而眠;現在又被中國指出是新冠發源地,可謂是慘遭兩輪暴擊,對此印度都拿不出什麼好辦法應對。一方面,中印兩國的綜合國力擺在這裡,印度要和中國進行"持久戰",中國自然樂意奉陪,如果我們再狠點心,製造點人工降雪,給印度的狂妄野心降降溫,印度人的境遇就更慘了。另一方面,中國科研人員的報告有理有據,在科學上無法反駁,事實證明印度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要對全球負責。

相關焦點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17日,原標題為《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印軍士兵在零下50度的大雪中睡雪窩子幾乎凍成了冰雕。
  • 印軍士兵露宿雪坑,只能用劣質睡袋嗎?美軍處理剩餘庫存不保質量
    對印度駐高原部隊來說,真正的難題已經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存了,為了能夠在高原上越冬,印軍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物資來了印軍為保證士兵過冬,特意從美國進口陳年睡袋,原本是美軍在2006年採購的東西,屬於從倉庫中翻出來的陳年舊貨,還不如找我們訂貨,論到生產越冬用的東西,還有誰比我們更專業呢?
  • 邊境氣溫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目前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已經普降暴雪,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境的氣溫也降到了零下50度到60度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各方媒體給出的信息,我們會發現一個鮮明的對比,當印度的士兵在自己的帳篷裡被凍成「冰雕」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卻可以在暖和的營房裡吃火鍋,不過這樣的後勤差距也引發了多方的討論
  • 印度士兵非但沒有變成冰雕,還有席夢思床墊
    綜合各大媒體報導,印度邊境士兵的生活糟糕的一塌糊塗,沒有禦寒物資,只能抱在一起在冰天雪地中站崗,宛如冰雕,然而情況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有軍迷發現,在高原極寒環境中生活的印軍非但沒有受凍,反而還住上了豪華營房,我們都被莫迪給騙了?
  • 濟南市氣象局:今夜降雪將結束 人工降雪對人體無害
    濟南市民終於等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今夜降雪將結束 人工降雪對人體無害  大眾網濟南·海報新聞2月14日訊(記者 謝瑋 王亞男)盼望著盼望著,就在昨天,濟南市民終於等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這場降雪從昨天夜間開始逐漸變大,今天早上整個濟南一是一片銀裝素裹。今天下午記者從濟南市氣象局了解到,本次降雪將於今天夜間結束。同時,濟南市氣象局還對今天在濟南不少市民朋友圈盛傳的「人工降雪含有有毒物質」這一消息進行回應,表示人工降雪作業中含有的碘化銀不會危害人體及環境。
  • 志願軍老兵痛哭:零下40度,潛伏6晝夜,125名戰士凍成冰雕
    提起最美冰雕連的故事,至今讓人心潮澎湃,70年來,這群英雄的故事一直在被代代傳頌著,有人甚至希望能夠將最美冰雕連的故事寫進教材,讓青少年們感受當年先烈們的熱血和精神,最美「冰雕連」的事跡發生在血戰長津湖這場戰爭中,對於這場戰爭很多國人並不陌生,就算放到世界戰爭史上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印軍拿14年前庫存睡袋,給拉達克地區數千士兵保暖,做法很大膽
    印軍拿14年前庫存睡袋,給拉達克地區數千士兵保暖,做法很大膽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半球多地迎來了第一場初雪。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美景何嘗不是一種享受!但是對於印度士兵,特別是高海拔的邊境守軍來說,卻是一個難以煎熬的嚴冬。
  • 一邊是印軍凍成「冰雕」,另一邊是解放軍在吃火鍋,好像哪裡見過
    從印度方面發布的情況看,幾乎是舉國之力,給中印實控線地區的印軍運輸物資。相比印度,中國軍隊向來都比較低調,不過也通過多種渠道展示了自己的高原後勤準備情況。雖然不是飛機、大炮、裝甲車等,但其意義不亞於這些重火力裝備。能讓野戰部隊在邊境長期舒適地駐紮,比短期內將大量新型裝備運上高原,實際意義要大得多。
  • 夜間寒冷印軍前沿戰壕大批士兵凍傷:疑似凍死士兵,被裝進睡袋抬走
    我們可以從動圖看到,印軍士兵從前沿的冰雪戰壕當中,又搬走了1名疑似凍死或者凍傷的印軍士兵。睡袋將凍傷士兵完全包裹住,再集體裝車。運往在列城的印度陸軍醫院。在夜間氣溫更低,在戰壕巡邏的印軍凍傷人數更多。
  • 美國正招募扛凍士兵,要與印度一起亮劍喜馬拉雅?
    原來這個國家還有後招,目前美國正在大量招募抗凍士兵,目標喜馬拉雅山脈,難道美軍要與印度一起亮劍喜馬拉雅山嗎?在這場邊境較量中,美國也要橫插一腳?圖為美軍士兵在極地組織訓練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實力,並且也不缺乏士兵,但為何這個國家如今要重視士兵的耐寒能力呢?
  • 解放軍士兵的福音:新型睡袋問世,重量不足3斤,零下41度還保溫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作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不僅要服從上級的命令,也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這樣才能保家衛國。在部隊中,日常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就連冬天的時候也要出去拉練,有時甚至就睡在野外,這時候保暖工作就要做好,否責生病了可就影響訓練了。最近,我國新研發出來解放軍新型睡袋,簡直就是戰士們的福音,即便在零下41℃的天氣,也能夠很好的保暖。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看到戰士們,有的手持步槍、機槍,有的舉著手榴彈……,但是一個一個無聲無息,六連指戰員已經全部凍死,一個一個成了冰雕。>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我又想起了邱少雲的英雄事跡,再一次被中國士兵表現出來的堅強的戰鬥意志。
  • 為讓邊境士兵度過嚴冬,印軍拿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保暖效果堪憂
    據《印度經濟時報》2020年11月25日報導稱,隨著中國在中印邊境採取「更激進」的軍事行動後,數千名印度士兵被部署到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的新前沿陣地,為保障新部署的邊境守軍度過嚴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中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來幫助士兵禦寒。
  • 山水周口億洲城讓你感受「凍」感,首屆國際冰雕節炫凍開幕!
    7月4日上午,由山水周口億洲城舉辦的「首屆國際冰雕節」炫凍開幕,為周口市民帶來了一場「凍」感盛宴。當天一大早,山水周口億洲城營銷中心大廳裡便迎來了一大批參觀者,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大家在置業顧問的帶領引導下,排隊登記後,依次進入展廳參觀遊玩。
  • 我軍吃著火鍋唱著歌,印度士兵凍死一大片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9日的報導稱,媒體日前公開了我軍駐守高原地區士兵的生活情況,我們不僅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地區修建了新營房,士兵們還可以在溫暖的營房裡吃到熱氣騰騰的火鍋,反觀印軍一側駐守的士兵,他們只能住在帳篷裡面,一些在對峙陣地上執勤的印軍士兵,只能睡在毫無遮擋的壕溝裡面
  • 吃了二手防寒服的虧還不夠,印度又收到劣質睡袋,價格還高出數倍
    自10月份以來,印度政府和軍方為邊境士兵的防寒過冬裝備問題絞盡腦汁,並且屢次吃力不討好,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被媒體口誅筆伐。繼「美制二手防寒服事件」曝光之後,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軍方交付前線士兵的最新批次睡袋,居然是十多年前從義大利進口的「問題劣質睡袋」。
  • 國產新型睡袋送抵前線,印軍談判囂張態度不再,俄:莫迪承認差距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的報導稱,我們國產的新型羽絨睡袋已經裝備到了與印軍對峙的一線陣地上,我軍士兵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新型睡袋。目前,我們士兵有溫暖的睡袋可以使用,而印軍士兵卻還在使用保暖性能極差的睡袋。
  • 印度帳篷不夠用了,前線士兵睡雪坑凍得發抖,只能靠喝烈酒取暖?
    最近,印度的"災難"一波接著一波,不斷侵襲印度前線士兵,在關鍵時刻,印軍冬季帳篷告急,士兵在雪地中靠喝烈酒取暖。印度一直有著謎一樣的自信,總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還敢不自量力與大自然抗衡,不懂得認清現實,最後的結果是不是只有死路一條?
  • 怪不得印度不肯撤軍,有暖爐還有席夢思,離「冰雕」差得還遠
    多家媒體報導,印度在邊境的大批部隊生活環境惡劣,缺衣少食,還可能會被凍成「冰雕」,這是真的嗎?事實並非如此,印度士兵生活環境尚可印度與鄰國的邊境地區,有一部分就處於高原,海拔為4500-5500千米,印度陸軍常年有士兵駐紮。因此其實印度後勤對於冬季補給還是比較熟悉的。位於列城的「XIV軍團」每年都會有冬季補給演習。
  • 印度想靠人數取勝?解放軍穿著外骨骼吃火鍋,印軍翻出多年舊睡袋
    不過,雖然同在中印邊境駐守,中印士兵的待遇可是相差甚遠,不僅有無人機送火鍋,還用上了外骨骼防護服,但是印軍用的卻是十幾年前的舊睡袋。印度三軍齊聚中印邊境,靠人數取勝?根據環球時報的報導,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接到命令將被部署到拉達克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稱他們很快將得到新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