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介紹 Mac 使用技巧的文章,有些是最近這段時間發現的,有些是從網上看資料學習的。
更改屏幕解析度
打開「系統偏好設置 >> 顯示器」,可以更改顯示器的解析度。對於大屏幕的 Mac 電腦,由於文字比較小,一般需要適當地調低解析度來放大文字。將解析度切換到「縮放」,這裡提供了 5 種解析度,中間的選項是默認的解析度,左側「較大文字」對應較小的解析度,右側「更多空間」對應更大的解析度,因而文字更小。為了放大電腦的文字,你可以選擇默認選項左側的兩檔解析度,分別是 2048*1152 和 1600*900。
之前我以為解析度就只有這五檔可供選擇,看了網上的內容,才知道其他解析度選項被隱藏起來了。按住 Option,點擊「縮放」,就可以查看被隱藏的解析度選項,最低解析度為 1280*720,如果你再勾選下方的「顯示低解析度模式」,就會看到,同一種解析度還會分成兩類,一類是正常解析度,另一類是低解析度。切換到低解析度模式下,屏幕會看起來比較模糊,因此不建議使用。
複製 VS 剪切直接拖拽移動是剪切。
按住 Option 鍵拖拽是複製。當你拖拽一個文件,文件右下角出現一個綠色的加號時,代表複製操作。
調整桌面圖標大小在處於桌面的狀態下,點擊「顯示」選項卡,選擇「查看顯示選項」。
在打開的窗口中,就可以看到調整桌面圖標大小的選項,你可以根據電腦屏幕大小選擇合適的圖標大小。此外,勾選下方的「顯示項目簡介」,可以讓你在不打開文件夾或不展開疊放文件的情況下,了解文件夾中或疊放文件包含的
文件數量。
桌面的「查看顯示選項」與文件夾內部的「查看顯示選項」設置是不共享的。如果你想讓文件夾內的圖片或視頻在名稱下方顯示
解析度信息,需要按照前面類似的操作,點擊狀態欄的「顯示 >> 查看顯示選項」,勾選「顯示項目簡介」。
顯示文件夾路徑macOS 不像 Windows 系統,打開文件默認會在左上角顯示文件夾路徑,這對剛用 Mac 的人來說不是很習慣。在打開文件夾的狀態下,點擊狀態欄的「顯示 >> 顯示路徑欄」,快捷鍵為 Option + Command + P,
文件夾底部就會顯示當前文件所在的路徑。雙擊路徑中的某個文件夾名稱,就會跳轉到相應的文件夾中。
快捷鍵Command + Del:快速刪除
Command + 空格:打開聚焦搜索
Command + Shift + G:前往文件夾,輸入路徑即可到達特定的文件夾
管理開機啟動項為了讓電腦開機後迅速進入最適合工作的狀態,我們有時會將一些軟體設置為「開機啟動」。如果你想查看所有設置為開機啟動的軟體,可以打開「系統偏好設置 >> 用戶與群組」,切換到「登錄項」頁面,就可以查看所有開機啟動項。點擊下方的 + 或 - 按鈕,可以添加或刪除不必要的開機啟動項。
此外,切換到「密碼」頁面,將滑鼠移動到用戶名左側的頭像上,會出現「編輯」的按鈕,點擊可以修改開機頁面顯示的用戶頭像。這個用戶頭像與 Apple ID 的頭像是不同的,修改這個頭像並不會影響 Apple ID 的頭像。
改變狀態欄圖標的位置改變狀態欄圖標的位置:按住 Command 鍵,使用滑鼠拖動改變圖標的位置
聚焦搜索查看路徑:在聚焦搜索返回的結果中,選擇任意一項,按住 Commad 鍵,可以查看文件所在的文件夾或應用安裝的路徑打開文件所在的位置:在搜索返回的結果中,按住 Command 鍵雙擊文件,可以打開文件所在的位置神奇的Option鍵查看更多信息:按住 Option 鍵點擊任務欄的圖標,可以查看更多信息,例如點擊 Wifi 圖標,可以查看 Wifi 的更多信息,例如 IP 地址、BSSID 等信息。
點擊音量圖標,面板會增加「輸入」的控制項,在連接藍牙耳機的情況下,你可以將輸入設備由電腦的「麥克風」切換為「藍牙耳機」。
關閉一個軟體的多個窗口:按住 Option 鍵,點擊窗口左上角的關閉按鈕,可以同時關閉一個軟體的多個窗口。
觸發角觸發角是 Mac 屏保附帶的功能,通過為屏幕四個角落設置不同的觸發操作,當你將滑鼠移動到屏幕角落時,它會執行相應的命令,例如讓電腦快速進入屏保程序。打開「系統偏好設置 >> 桌面與屏幕保護程序」,切換到「屏幕保護程序」頁面,點擊右下角的「觸發角」。
打開的窗口會有四個下拉框,分別對應屏幕的四個角落,你可以從下拉框中選擇不同的觸發操作。如下圖,我將屏幕右上角的觸發操作設置為「啟動屏幕保護程序」,當我將滑鼠移動到右上角時,電腦就會運行屏保程序。
如果你覺得單純通過滑鼠移動到屏幕角落觸發命令容易導致
誤操作的話,可以在選擇觸發命令時,同時按住 Option 或 Command 鍵,為觸發操作添加一個額外的按鍵,減少誤操作的情況。如下圖,我在設置觸發操作時按下了 Option,如此一來,當我將滑鼠移動到屏幕右上角,且按下鍵盤的 Option 鍵時,電腦才會進入屏保程序。
自帶輸入法輸入不會讀的字在 Windows 上,當你想輸入你不知道拼音的「犇」字時,可在中文拼音的狀態下,使用 u + niu + niu + niu 的拆字法,來達到間接輸入「犇」的目的。而在 macOS 上,你也可以使用類似的操作來輸入「犇」字:先輸入 niu + niu + niu,接著按
Shift + 空格鍵,自帶的輸入法就會彈出唯一的備選字「犇」。
如此一來,使用蘋果自帶的輸入法輸入一些可以拆解的字,是不是變得 So easy 了呢?以上,就是本次想和你分享的 Mac 使用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關於 Mac 的更多使用技巧,過段時間再見。
以上,就是本次想和你分享的內容。
如果有幫到你,你可以點擊「在看」或轉發分享,這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