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裡原來有一位外國友人,他來中國算是比較早的,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在國內工作了。
他當時和我們說了這樣一件事情,至今記憶猶新:
和很多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一樣,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型的教育機構擔任外教,因為他發音沒有很濃重的口音,於是很快就被重用。
半年之後,這位外國友人向領導提出加薪的請求,在領導的辦公室裡,他先是展示了自己的成績,又說自己遵守制度,沒有任何違紀現象,最後還表達了自己的忠心,說自己短時間內不會換工作。
面對著眼前的耿直老外,領導點了點頭,說了一句:
「嗯......情況都清楚了,我再研究研究。」
老外他一聽這話,那應該就是領導已經了解自己的情況,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但是再研究研究是什麼意思呢?
他覺得可能是領導對於他的工作成績還是不太清楚,於是晚上回去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分門別類,而且還很細緻的進行了解釋說明。
他把這份內容發給到了領導的郵箱,但是遲遲得不到回應,後來才知道,郵箱就是個擺設,領導從來都不去看,於是他列印了一份,再一次給到了領導。
這一次得到的答覆同樣令他費解,領導說的是:「不要著急,已經在研究的過程中了。」
老外就有點懵了,這個「研究研究」應該是和「努力爭取」一個意思吧,就這樣,等了接近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領導給到的回覆是再等三個月,過完年之後給予加薪批准。
然後他就和我們說,對於中國的職場文化確實了解的太少了,鬧出了不少的笑話,而且還總是容易產生誤會。
我們都說,能給你批准已經不錯了,通常來說,領導反覆對你講「研究研究」、「商量商量」、「再看看」等詞彙的時候,基本都表示一個意思:沒戲。
其實領導講的話別說是老外不懂,有些時候我們中國人都未必太明白,不結合語境、場景、前後的很多事情來揣摩的話,十次有八次可能都會弄巧成拙。
這就是中國職場文化非常有意思、同時也是必須要理解的一部分,那就是要聽懂領導的潛臺詞,一般情況下,領導反覆說「研究研究」這類的詞彙時,主要有以下四個意思:
01.領導的緩兵之計,先把漂亮話說出來
中國的職場文化裡,講究的是一個「面子」,不管是做領導的還是做員工的,不管是不是能力範圍所及,總之面子工程肯定是要搞好的。
在職場裡,一件事情能辦成的機率和辦不成的機率其實是一樣的,因為幾乎所有人表面上都會先答應,即便知道自己不能完成,也要把漂亮話說在前面。
因為即便是完不成,回頭也只不過是多說一句「哎呀,真不好意思,這事沒辦成,我交待的那個人還差點兒意思」之類的話就可以了。
領導也是一樣,這種「打太極」的說話方式,是他們常用的緩兵之計,至於事情能不能辦成,怎麼辦,這些都不是眼下要想的問題,只要在「面子」這個層面,讓自己和對方都能過得去就算是任務完成了。
有些稍微有一點點負責任的領導,在答應完對方之後,通常都會問上一句「這件事情你著急不著急呀?」,如果對方回答說「著急」,那麼通常第二天就會收到事情可能辦不成了這樣的答覆。
而對方若是回答「不著急」,那麼這件事就基本等同於,你不去問領導,領導就永遠不會告訴你事情辦沒辦、辦的怎麼樣,即便是你問了,領導也會說一句:
「前兩天我給你問了,還沒來得及告訴你,這件事可能辦不成了......」
02.領導在故意放煙霧彈,需要「打點」一下
現在的職場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
求人辦事不能空手。
意思就是你要求人幫你辦事,不能讓人家搭上財力、物力,這些不僅要算在自己頭上,更重要的是還得讓幫你辦事的人,也能得到一些好處。
這不是什麼負面的東西,要知道,現在大多數人都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你給人家的好處多點不多,少點不少,人家都不如舒舒服服休息來的實在。
而且辦事講究的是一個人情,你求領導是人情,如果領導交給他人,這也是人情,說的難聽一點,錢和東西都好還,這筆人情債其實最容易說不清。
當然了,不是有那麼句話嘛,和明白人辦事怎麼著都好說,就怕有一些「不明白事」的人,這時候就需要語言「點撥」一下了。
我早年剛上班的時候,對於這些事情就不是太懂,求領導辦事的時候,領導就對我說了一句「看看再說吧」,多虧得到了老同事的提醒,才明白是需要送點禮才能辦事。
03.領導在多方面衡量求人辦事者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把領導看的太簡單了。
年前的時候,家裡的表弟想要給領導送點禮,進而讓領導能夠提拔提拔自己,但是表弟這個人平時的工作能力一般,而且多少有那麼點不負責任,不管是出了什麼大事小情,首先把自己的責任摘出去。
當時我就感覺他的這些「禮」要麼是送不出去,要麼就是白送,因為他們公司我是有些了解的,領導層都是一些鐵腕角色,絕對不是送禮就能夠成全的。
結果不出我所料,他拎著多少東西去的,就拎著多少東西回來,而且禮沒有送出去不說,還被領導教育了一番,直接指出了他的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千萬不要覺得領導是「給錢送禮就能幫你辦事」的存在,這就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領導。
我接觸過很多領導,除了極少數有這樣的情況外,大多數領導都是需要多方面的去衡量求人辦事者是個什麼樣的人,值不值得自己去幫他辦事,甚至是幫他辦了事情之後,會不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等等。
所以說,領導說「看看吧」、「再說吧」之類的話時,很可能也是在觀察求人辦事者。
04.領導未必是不辦,而是需要儘可能的去權衡、去確定
除了上述對於領導「給錢就辦事」的誤解之外,其實大多數人對於領導還有一個誤解,那就是「領導從來不辦事」。
確實要承認,不辦事的領導可能的確在職場中佔據了大多數,因此才讓很多職場人都覺得領導不辦事,特別是說「研究研究」這樣的話時,基本意味著不可能。
或許這是大多數領導的做法,但是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一棒子打倒所有領導,很多領導其實還是比較熱心腸的,如果不是什麼太難辦到的事情,可能當場就會答應下來。
可若是一些不太把握,需要動用人際關係以及難度比較大事情時,領導可能就要反覆的去權衡、去確認,畢竟對沒有把握的事情承諾,是個靠譜的人可能都做不到。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職場文化也是繼承了幾千年來的官場文化,這兩種文化交匯在一起,有時候確實很容易讓人搞不清楚領導的用意。
以上的四點,基本涵蓋了領導說出「打太極」似語言的潛臺詞,職場路遠,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們一起成長,希望這四點內容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