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給孩子取名字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會想盡辦法想要給孩子取一個朗朗上口,非常好聽的名字。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姓氏卻使得起名字這件事顯得並沒有沒有那麼容易。譬如「奸」姓。
由於「奸」這個字很容易讓人代入到一些不好的詞語,比如奸詐、漢奸等這些富有貶義詞性的詞語當中,因此這位奸姓爸爸覺得給孩子起名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位奸姓爸爸自己小時候經常因為這個姓氏而感到極度自卑,因為會有同學給他起外號,這讓他很難融入到同齡人當中,不敢與身邊人進行交流。因此他非常擔心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於是這位爸爸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夠隨母姓,但就在這時爺爺卻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子隨父姓是一件既定成文的事情,爺爺堅信就算是姓「奸」也一樣可以取出好聽的名字。於是大筆一揮,就幫孫子取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名字。因為爸爸姓奸,媽媽姓章,於是爺爺給孩子起了一個非常富有意義的名字,叫做章奸磊。這個名字不僅融合了爸爸媽媽的姓氏,而且這個磊字還有光明磊落的含義,爺爺的意思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夠不受姓氏的影響,可以光明磊落。大家一聽覺得這個名字非常不錯,於是就上到了戶口本上,而孩子也沒有因為名字發生任何尷尬的事情。
名字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可能是很多父母意想不到的問題。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孩子在面對別人對自己「起外號」這件事情上面往往都是覺得這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然而在教育學觀念中「起外號」其實是一種「語言霸凌」現象。
那麼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被別人起了外號,父母應該怎麼做?
首先,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內心肯定是委屈的
那麼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聆聽和理解孩子。孩子在向父母吐露心聲的時候,父母應該在旁耐心聽講,並及時安撫孩子。如果父母都不願表示對孩子的理解,那麼孩子之後就會覺得沒有理解自己,便會產生一系列的逆反心理,比如不願和人交流、不願意去學校上學、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其次,及時與孩子溝通並尋求解決方法
孩子之所以願意和父母交流自己所遇到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認為父母能夠幫自己解決這些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對孩子加以引導,告訴孩子自己名字的含義,父母給孩子起這個名字是包含著對孩子的期望的,讓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對他的關愛。
最後,也可以向學校方面反映學生之間「起外號」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學校可以開展以此為主題的「班會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對他人名字的看法,並對「起外號」這一不好現象進行嚴厲教育。同時學校也要對班級當中被人起外號的同學私下進行關心和安慰,安撫學生的心理創傷。這樣既解決了問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也進行了參與,與此同時也拉近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那麼究其根本,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
1.父母和家長可以借鑑古詩詞
古人起名字都講究寓意象徵,那麼新手父母也可以對此進行參考,給孩子取名字的同時也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名字要好聽。
2.儘量不使用生僻字
家長們會覺得給孩子名字裡加生僻字會讓孩子顯得比較特殊,但是孩子由於年紀較小,沒有耐心,會寫的字也不多,再加上自己名字裡的字太過生僻在書寫過程中難免容易喪失耐心,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3.避免諧音
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時也要了解字的意義,有很多同音不同字的詞語表達的意思是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儘量避免名字產生的諧音,而這種情況大多就是「起外號」的由來。
4.注意字的含義
有些字可能換一個偏旁字的意思就會發生改變,所以在起名字時,也可以借鑑字典等工具來確定字意。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給大家的育兒經驗,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