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做工作狂麼?

2020-12-22 鈦媒體APP

作者::賈森·弗裡德和戴維·海涅邁爾·漢森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策劃方:藍獅子圖書出版時間:2020年7月

「問問人們在必須完成工作的時候會去哪兒,你極少能聽到這個答案:辦公室。」

不知《重來3:跳出瘋狂的忙碌》裡的這句話戳到你沒有?

和《重來》系列的前兩本一樣,第三本依然是兩位作者賈森和戴維(及其公司Basecamp)真實工作狀態的總結與分享。

本書的主題是反對工作狂,倡導公司管理者建立更為冷靜、高效的企業文化,減少浪費,減少帶來幹擾和持續壓力的事。

翻開書看了幾頁,我就開始想,這樣的公司是否能在國內生存?而國內什麼時候能有一批這樣的公司?

「快忙瘋了」已經成了很多朋友的日常,大家都在抱怨加班,享受其中的人很少。

確實,我也認識一些「主動的工作狂」,我能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愛,工作成果的正反饋也讓他們真的很開心。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工作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隨之而來的代價是,減少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時間。

換句話說,我認為工作狂是偉大的,他們為了遠方的客戶,犧牲了親近之人。但問題是,大多數人,作為「被動的工作狂」,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並不想這樣。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讓我對工作與生活有了一些新思考。

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會看重財務回報,當然,這必不可少。如果再深想一層,有了財務回報以後,你會拿這些錢來做什麼?認真一點,答案肯定不是「吃喝玩樂」。所以,錢其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麼單純為了獲取錢的工作就更不是人生目的了。

除工作以外,你還有更多的手段去獲得財務回報。例如,用認真和孩子玩耍代替花錢給孩子報興趣班,發展一個興趣愛好並保留獲取副業收入的可能,研究至少30年期限的投資以賺取額外的「睡後收入」……所以,是時候重新審視工作本身的意義,並做出合理規劃了。

那要怎麼做才能讓工作上「忙瘋了」的狀態有所改觀呢?書裡給了一些思路,選幾個有趣的說說。

沒有目標,不想改變世界

書裡反對的是捨本逐末地把完成目標、改變世界當成終極要義,而倡導把精力聚焦在踏實幹活,為客戶創造價值上。我看過太多公司簡化管理,設置雄心勃勃的數字目標,然後為了實現它無所不用其極。

書裡推薦的做法是:沒有目標。大家在一起共事是基於信任、共識,真心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僅此而已。有點阿Q式的自我解壓?好像是,但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反對共享日程表

最近你看過自己的日程表嗎?你自己填上的內容有多少,被其他人填上的又有多少?我把前者叫作「主動時間」,後者叫作「被動時間」。

共享日程,看起來很高效,大大提升了「約個會」的效率,可是,作者認為大多數會議本身就是低效的,它只是讓小部分人「感覺很好」,而浪費了其他大部分人的時間。

取而代之的做法,是設置答疑時段,給每個人都留下足夠多的、整塊的、不被打攪的「主動時間」,把各種需要互動、響應的「被動時間」留在一個特定的時段,真正緊急到需要立刻馬上做的事情,其實沒那麼多。

反對公司的「家文化」

據我的觀察,「家文化」是不少國內企業特別喜歡提倡的。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也許是一個重要因素,「東方情理法,西方法理情」的說法或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和同事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為工作之外的好朋友,合作起來會更加順暢,但如果完全失去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朋友,未免得不償失。

對於公司的「家文化」,我想也有更詳細的劃分。相較於民主平等的「家文化」,封建家長式的文化氛圍顯然更讓員工不舒服。一提到後者,似乎很多事情都不可討論,工作到深夜,或是放棄假期,在這兒就變成了奉獻,甚至連拒絕都變成了不道德。

書裡的觀點是,同事、家人、朋友,都很重要,保持多樣性,要好過混為一談。

不給客戶做承諾

看似不負責任的「不承諾」,其實是一種更負責的做法。畢竟,我們處在「VUCA時代」,很難預知未來,也很難計劃未來,強行設定目標並執著地追求,很可能適得其反,邊走邊調整是一種好辦法。

不做承諾,可以掌握主動權,隨機應變地做出更適合當下的選擇,而不是被動響應,救火隊式地打補丁。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這本書裡說的情況太理想了,在我們這裡不可能做到。我承認,肯定沒法兒照搬,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思考,可以借鑑的有哪些?前提條件是什麼?適用場景是什麼?可以應用到什麼程度?

以下,是我認為的一些助力條件:

第一,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如果整個社會的供給可以越來越豐饒,那人們就會越來越少地「為五鬥米折腰」。很幸運,我們的社會正朝著這個方向繼續發展。

第二,價值觀的多元化。這需要整個社會的寬容,老闆不只是追求把企業做大、做強,員工不只是追求職位越做越高,而是可以選擇「小而美」、選擇留在某個層級,然後去體驗更豐富的人生。

第三,組織成員都是精英。較少的工作時間還能有較好的產出,需要每個人都是專家。這意味著上下級關係的平等,即只是分工不同,而不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關係。

第四,合作關係更加靈活。組織內是精英小團隊,組織間是自由人的自由組合。這樣可以擺脫傳統的甲乙方關係,合作中的各方各有所長,互相賦能。

第五,更具創新性質的任務。比如設計師、律師、音樂人、作家等的工作,這類工作的產出,不是靠堆時間就能做好的。而這樣的專業人才,也並非要拼執行時間,而是需要具備創新能力。

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如寫書、諮詢的工作模式,就和書中所提倡的理想工作狀態比較像。在幾周到幾個月的項目周期內,我和合作夥伴組成虛擬的項目組,大家共同完成一個有價值的任務。

每一天,沒人知道其他人正在做什麼。他們在工作嗎?不知道。在休息嗎?不知道。他們在吃午飯嗎?不知道。在接孩子放學嗎?不知道。而且沒人在乎這些,只要按照約定,完成任務就可以了。

如果你嚮往書中描述的工作狀態,且你是一個打工者,那麼在設計自己職業路線的時候,可以留意上面我說的幾個條件。

如果你是一個老闆,可以開始思考,在當下的中國,如何讓社會越來越多樣化,讓「小而美」、沒那麼多野心的存在成為一種選擇。

不管你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者,希望這本書能給你一些啟發。

本文作者:蘇傑 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

【《重來3》作者介紹:賈森·弗裡德(Jason Fried)和戴維·海涅邁爾·漢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是美國軟體公司 Basecamp的創始人。Basecamp原名37signals,是高效的軟體公司之一,它推出並持續維護著受用戶歡迎的項目管理工具Basecamp。

Basecamp公司始終保持著「小、美、酷」的特徵,維持著小團隊的規模,它的50多個員工在世界各地遠程辦公,是遠程協同工作的典範。賈森和戴維合著的第一本書《重來:更為簡單有效的商業思維》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前列,書中推崇的管理理念在國內商業領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賈森倡導軟體極簡主義,相信簡約之美,他尊重簡單和坦誠,並把這些思想運用到創業過程和產品開發之中,在IT圈擁有一大批粉絲。 戴維是網絡開發框架Ruby on Rails的創始人,並因此在技術圈享有盛名。此框架讓無數程式設計師受益,被稱為程式設計師的「基本開發環境」。】

《重來3》將會納入鈦媒體Pro版書庫,敬請大家關注前沿書庫的上新動態~每位Pro專業用戶一年可以在書庫中任意選擇三本書,由鈦媒體免費贈送哦~點擊連結、登錄,進入「前沿書庫」選書:https://www.tmtpost.com/pro/books

相關焦點

  • 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做工作狂麼?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讓我對工作與生活有了一些新思考。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會看重財務回報,當然,這必不可少。如果再深想一層,有了財務回報以後,你會拿這些錢來做什麼?認真一點,答案肯定不是「吃喝玩樂」。所以,錢其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麼單純為了獲取錢的工作就更不是人生目的了。除工作以外,你還有更多的手段去獲得財務回報。
  • 「網易蝸牛閱讀」和「微信讀書」的寫書評功能分析
    書籍問答專區,你問我答碰撞真知灼見。精品書籍分類,優選新知出版好書。閱讀器個性化設置,用你喜歡的排版認知讀書。特性:「每天送你一小時」國內首款按時間付費的閱讀app,助你養成每日讀書習慣。「海量優質出版書」提供理想國、上海譯文、果麥、磨鐵等優質出版專區好書。
  •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你還會不會離開?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真的很想問一次,你到底有沒有真的愛著我?你愛著我的什麼?我也很好奇,如果重來,你是否還會離開?每次回想起我們的過去,我總是忍不住淚流滿面。那時我還是初中生,看著其他的小情侶們在眼前晃來晃去,就起了談戀愛的心思,我想像她們一樣,做一個人捧在手心裡護著的小公主,憧憬著成為那一杯優樂美——你是我的優樂美,這樣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裡了。一次偶然,我們成為了同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你那一抹笑容,像陽光一樣讓我嚮往,我開始迷戀。
  • 如果可以重來,還會相見嗎?
    如果能重來,我們就別再遇見了希望從現在開始,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沒有結果的相遇,我們都經不起折騰,不是每一場相遇都有結局。但每一場相遇都會有意義,有些人只適合成長有些故事只適合收藏,這輩子能夠遇見你。
  • 捫心|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從事P2P嗎?
    打開問題平臺按鈕,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熟悉的名稱,和信貸暫停發標;鼎有財停業;粵財匯轉型;微貸網經偵介入;積木盒子經偵介入;178網貸網站關閉;銅板街延期兌付......還有這六年來數不清的諮詢、自首電話、求助留言、哭泣的臉,這就是颯姐經歷的網貸生死劫,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捫心自問,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從事網貸行業嗎?
  •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如果能重來,你還會這樣選擇嗎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如果能重來,你還會這樣選擇嗎每個人自從出生開始,便面臨各種選擇。有的人猶豫不決,遲遲無法做出決定而錯過了最佳時機;有的人武斷大意,魯莽選擇後又留下些許的遺憾……假如上帝給你一次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你還會堅定不移的堅持現在的選擇嗎?
  • 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會選擇這個專業嗎?
    渾渾噩噩的上了幾天課,護理系的朋友突然給我發了條簡訊 「我在收拾東西」 瞬間我就來了精神,你在說什麼? 你要幹什麼? 即使我腦中已經有了答案,但我仍然不相信。 這個臨床課都會睡覺的女孩,做了個關乎生命的決定。 她要去湖北。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時光可以倒流,你會做些什麼?
    有些人幻想著,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次,一定會好好學習,然後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然後努力奮鬥,爭取早日買房買車,再也不想受沒有知識、到處碰壁、四處飄零的苦了。總之,林林總總,大家的期望都是人生如果能夠重來,時光真的可以倒流一次,那麼一定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盡最大努力彌補前世的遺憾,讓今生再也沒有悲傷。然而很不幸的是,時光不會倒流,人生也不會重來,我們曾經的過失所造成的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去彌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繼續沉迷在過去的悲傷裡,那麼你今後還會繼續製造出更多的遺憾。
  •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你會改變什麼?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對於一些人來說,你在過去是否有過遺憾,是否有過想改變的事情?其實你做再多事,做事的人始終都是你,改變的只是你的想法,你的想法進而改變了事情的結果。沒有人可以先知先覺,可以預見未來,其實我一直在想,能夠預知未來是不是就相當於改變過去。我們一直都想改變過去的某件事其實是因為你的經歷讓你覺得你以前的某件事如果換種方式處理可能結果會變好。可是你仔細想想,首先如果沒有這些所謂「錯誤的經歷」你還會有改變過去的想法嗎?
  • 話題互動|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現在的生活嗎?
    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上了985、考了公務員,但畢業一年後,他依然適應不了體制內的生活,每天都過得非常壓抑。他總是這樣問自己:「我已經過上了別人期待的生活,為什麼還是不幸福?」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完全憑好惡行事,但是在該承擔責任的那一刻,你就沒資格後退了。「怎麼選都怕錯,我該怎麼辦?」事實上,人時時都活在自我與社會的衝突中。對於一個人來說,面臨許多人生抉擇,迷茫也是一種普遍的感受。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將就麼?
    有的人將就的是工作,有的人將就的是戀愛,有的人將就的是婚姻,有的人將就的是生活……《詩·周頌·訪落》裡有一句解釋:「將予就之,繼猶判渙。」意思是,接受了這個勉強合適的事物,卻仍然在猶豫,這就是將就。而我們生活中的將就無非也是如此。每個人可能都會有將就的時候,出於不同的緣由。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而這類重來的盼望,也是基於希望與好處,而很少有魂魄的思慮與性命的憬悟。假如真以希望之心讓本身的人生真的實現重來,那即使再重來十次、百次,也還會如此次的人生同樣,難以讓你快意。由於,希望蒙蔽人的心智。但假如有魂魄的思慮與性命的憬悟,那末即使不重來,你也會過得異常充分、從容。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結婚嗎」三個真實故事,道出萬千心酸
    所以,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見證了我們的一生如何活過。 雖然人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成為一個個不可逆的事實。 但人們還是會偶爾幻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自己還會選擇結婚嗎?
  • 如果生活可以重來……
    如果生活可以重來如果生活可以重來,我想好好活一次,從頭到尾,徹徹底底,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為自己的夢想、愛情、事業等等自己想要的一切去努力奮鬥!生活可以重來嗎?只不過,有些是自己之前的努力與選擇可以決定,有些無論如何自己也改變不了。比如說,親人的離去!但大多數自己生活的體驗都是自己之前可以選擇的,都是自己可以為了體驗什麼生活而去努力奮鬥的!因為小學沒有努力,所以沒有讀一個好中學。因為中學沒努力,所以沒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因為大學不努力,所以畢業後沒能找一個好工作。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
    人生如果能重來,你是否還會堅持當初的選擇?人生如果能重來,你是否能給自己一個無悔人生?人生如果能重來,是不是一切的故事都將為自己譜寫?人生如果能重來,……當初的選擇有多執著,就說明你有多堅定;當初的你有多信任,就說明你有多義無反顧;當初的決定有多果斷,就說明對未來的期許有多相信;一個人,如果不是把心放進去,誰願意耗費美好青春,陪你度過曾經那個不可理喻的模樣和時光。
  • 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現在的生活方式嗎?答案引人深思!
    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選擇現在的生活方式嗎?這個問題直達靈魂深處,引人無限遐思。那麼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應該同人活著的意義相關,所以必須弄清楚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歸結四個字:「責任」,「層次」。
  • 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一次。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一定好好混,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想珍惜我身邊所有愛我的人,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想我不會現在這樣,如果……這應該就是每個人的心裡反覆問自己的那句話吧,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重來,這個世界上永遠也不可能有後悔藥
  • 如果時光能重來,你還會選擇生二胎嗎?
    很多媽媽都會對自己發出靈魂的叩問,如果時光重來,你還會選擇生二胎嗎?A媽媽:我現在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我家大寶每天和二寶打的昏天黑地,我從來不敢買單數的東西,哪怕是只筆,他倆都能給我掰折了,一人一半。畢竟老大要上學,老二要喝奶,如果自己去上班,放心不下阿姨單獨照顧嗷嗷待哺的孩子不說,也有可能最後發現,自己的工資還不夠付阿姨的月薪。如果你是一個家庭型的媽媽,享受照料孩子照顧家庭的感覺,能夠從全職媽媽中獲得成就感,那就沒有問題。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選擇把生活過成什麼樣子
    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人生,這一次人生你可能過的不是多麼的精彩,也可能過的非常精彩,但是如果設想人生還可以重來一次的話,你會把生活過成什麼樣子呢?但是據我了解,現在生活過的不好的人大多數都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大多數人都說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夠重來的話,他們會做什麼?但是你想一想,如果你的人生真的能夠重來的話,你真的會選擇和現在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嗎?我相信大部分人其實在自己的人生開始之前就已經規划過自己的人生,但是在選擇自己人生的途中,因為種種困難而放棄的人也不少。
  • 如果某段時刻可以重來,你願意回到過去做一些改變嗎?
    有多少人能有機會重來一遍,阿風拼了命的要保護父親不被誤殺,可是一次次的穿越返回三日前,每一次都因事情結局的變化,而產生不一樣的「蝴蝶效應」,父親不死,還會有其他人死,或者其他事情發生。如果命運重來,是否就會有更滿意的人生呢?最發人深省的是其中一段,阿風的同事威sir,其實也在重複穿越,並且上百次之多,只為了多看看老婆幾眼,多陪陪她,因為工作欠家人太多,老婆得了絕症,這點讓他悲痛,無法承受,只有上百次的回去,彌補妻子那三天,對妻子來說只是經歷了三天,對他來說卻是三百天的陪伴與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