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萌芽》雜誌和《聯合文學》雜誌聯合主辦的2019臺北-上海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9月6日在臺北開幕。
在上海市臺辦、上海市作家協會指導下,上海萌芽雜誌社有限公司和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倡議,2015年首屆「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以下簡稱「文學營」)啟動,次年「上海-臺北小說工作坊」(以下簡稱「小說工作坊」)啟動,活動由《萌芽》雜誌、《聯合文學》雜誌在上海、臺北兩地舉辦。
文學營旨在讓海峽兩岸的青年作者交流作品、結識朋友;小說工作坊邀請滬臺兩地文壇優秀的中生代作家、評論家,進行文學創作主題研討。
今年,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在臺北聯合舉辦。
王偉
林載爵
陳芝宇
上海市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王偉、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林載爵、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芝宇出席開幕歡迎會。
金理
何致和
潘向黎
黃平
周嘉寧
高翊峰
陳雪
本次臺北-上海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聚集了20位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文學創作者,他們在臺北共同生活6天;邀請到兩岸8位著名作家、評論家,潘向黎、周嘉寧、黃平、金理、童偉格、高翊峰、陳雪、何致和作為小說工作坊受邀嘉賓,舉辦多場文學主題活動。
9月6日,臺北-上海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舉行了開幕活動。臺灣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強調:「在兩岸的文學交流裡,文學營已經連續舉辦五年,之所以能持續舉辦下來,主要是來自上海市臺辦、上海市作家協會的全力支持。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兩岸的作家,尤其是年輕的寫作者,有交流的機會。」活動上,上海市作協副主席王偉表示:「上海和臺北是非常有緣分的,兩地文化氣質很接近。滬臺兩地共同努力,在兩岸的年輕人間建立起心與心的交流,以這次交流為新起點,把各自的文學創作推進得更好,更有收穫。」
9月7日,文學營營員首先前往位於桃園龍潭的「鍾肇政文學園區」參訪,鍾肇政被譽為「臺灣現代文學之母」,龍潭是她文學起步的地方;隨後,又聆聽了臺灣作家駱以軍的文學講座,駱以軍以「鄉愁」為題,結合自身經歷的動人故事,與營員們分享寫作心得。
當晚7點,在聯經書房舉行了「我和作家有個約會」活動,臺灣作家楊佳嫻擔任主持,由文學營駐營導師主講,導師和營員們開展了本屆文學營第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上海導師潘向黎這樣評價文學營的活動:「在真正和同行分享時,作家可以說出心裡話,不需要擔心大眾的口味和外界的誤解,可以談得比較深入。」緊接著,幾位導師便圍繞「經典閱讀」「翻譯和寫作的關係」等話題進行發言。
之後幾天中,文學營和小說工作坊安排了兩次主題討論、聯合報總部參訪,及文學營學員作品的盲評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