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101大樓,前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又名臺北101、臺北金融大樓,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坐落於臺北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是臺北最顯眼的地標性建築,曾經六年蟬聯「世界第一高樓」稱號。東臨信義廣場,北依信義21號公園,西近富士洋行,南靠臺北捷運信義線。
臺北101大樓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座101層高的辦公塔樓及6層的商業裙樓和5層地下樓面,每8層樓為1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建築面積39.8萬平方米。2011年,臺北101大樓獲得了美國LEED白金級認證綠色建築,101大廈室內觀景臺可透過落地窗俯瞰臺北,是欣賞臺北夜景的最佳地點之一。
建造101大廈最初是的目的是為了配合中華民國政府推出的「亞太營運中心」政策而籌建的金融服務設施,後來轉變成綜合性的商業建築。原本計劃興建五棟建築,後來改為合併成一座摩天大廈,建築高度最終則提升至508米,以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為目標。至於這個名稱,是由林鴻明、李祖原等參與大樓籌建的股東和建築團隊共同構思出來的,除了點出大樓的樓層總數,更有超越頂尖的涵義。1998年開始修建,2003年完工臺北101大樓購物中心正式營業。2005年1月19日,臺北101大樓觀景臺正式對外開放營業。
臺北101大樓佔地面積1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8萬平方米,高508米,包含辦公塔樓101層及高60米的商業裙樓6層和地下樓面5層,每8層樓為1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第101層,面積只有3.3平方米,轉乘2次電梯才能抵達。臺北101大廈在88至92層掛置一個重660噸的風阻尼器,利用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幅。
臺北101大樓是由建築師李祖原與王重平設計的,以數字8作為設計單元,每8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建築面內斜7度,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外觀為多節式結構,達到防災防風效果,每8層形成一組自主構成的空間,化解高層建築引起之氣流對地面造成的風場效應,並用綠化植栽區區隔,牆體為透明隔熱帷幕玻璃。
臺北101大樓基樁由382根鋼筋混凝土構成,外圍由8根鋼筋柱組成,並在大樓內設置調諧質塊阻尼器,以達到防震的效果;外牆燈光會在特殊的節日,會以節慶為主題在外牆以燈光表現特殊的文字或圖形;臺北101大樓煙火表演裝置,配合不同節日主體,進行燃放摩天大樓式煙火秀。
觀景臺配置兩部超高速電梯,由5樓至89樓觀景臺僅需37秒。
臺北101觀景臺擁有世界最大、最重,且唯一外露供參觀的風阻尼球。89層為室內觀景層,91層為室外觀景臺,擁有全方位絕佳的觀景視野。設有紀念證書攝影服務等,南側有7臺40倍的望遠鏡設置於各角落。
臺北101大樓裙樓,為購物中心,共地上6層,地下1層;地下1層為生活美食廣場,有生活商店、各地美食等;1層為101大道,有服飾、配件、彩妝保養等;2層為時尚大道,與世貿中心及紐約購物中心有空橋連接;3層為名人大道,為品牌旗艦店;4層為都會廣場,高40米,佔地500平方米,有露天咖啡、歐式、泰式與中華料理餐廳;5層為金融中心;6層為健身中心,有攀巖牆、拳擊臺等設備。
每年的跨年101都會舉辦「煙火晚會」迎接新年到來,外號「蜘蛛人」的亞倫·羅伯是攀巖和攀樓者。從1994年起,他獨自徒手攀爬高樓,不用任何安全裝備。現在他已攀登了世界上70多幢高樓,是世界上攀樓最多的人。2004年,亞倫·羅伯特在臺北成功完成攀爬臺北101的挑戰。2005年,五月天在101觀景臺舉辦了屬於五月天的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