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上午,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一次特殊的見面 。徐遠靈葉安妮夫婦,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兒子,父親徐遠靈跑上前去一把將兒子摟到懷中,一旁的母親葉安妮泣不成聲,一家人抱在一起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
一瓶醬油,他們綁走老闆三歲小兒,張口要贖金20萬
故事要從2000年12月28日說起。
2000年12月28日傍晚6點多,葉安妮帶著三歲的兒子徐志成像往常一樣在他們家小賣店照看生意。三歲的徐志成是葉安妮夫婦的第一個兒子,在他們的記憶中兒子乖巧懂事,小嘴兒很甜。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男顧客買東西。顧客買完東西之後葉安妮發現,剛剛還在眼皮底下的兒子不見了。
葉安妮手指的方向連著一條馬路,路上車來車往。她立即順著這個方向追趕,但沒發現孩子的身影。
大概半個小時之後,葉安妮的丈夫徐遠靈從外面送貨回來。聽說兒子不見了,他立即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到處尋找。
夫婦倆報了警,警方隨即介入調查,詢問過程中一個細節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葉安妮向偵查人員回憶,孩子當時在和一位常來店裡的小夥子玩,隨後就有一名男子進來買醬油。警方分析認為,買醬油的男顧客和那名跟孩子一起玩耍的小夥子應該是一夥的 。
案發當年,這裡還是一片城中村,周圍並沒有安裝監控探頭,嫌疑人帶著孩子逃到哪裡,一時難以判斷。晚上8點剛過,徐家的電話響了起來。
綁匪要求葉安妮、徐遠靈夫婦拿出20萬交換孩子,不然就要撕票。
警方經過查證,發現綁匪的電話是從深圳布吉公園旁的一個公用電話亭打來的。民警趕到現場的時候,並沒有發現可疑人員。然而,正是這通電話讓葉安妮更加堅信,索要贖金的正是案發當天在小賣店裡跟她孩子玩耍的那個小夥子 。
葉安妮說,這個聲音她永遠都不會忘記,正是那個來店裡玩耍的一個常客的聲音。
一句閒聊,竟然招來如此橫禍,夫妻二人悔不當初
這套臨街的房子是葉安妮、徐遠靈夫婦倆在深圳買下的第一套房子。那時,他們開了一家雜貨店,葉安妮一邊帶著孩子一邊照看商店,徐遠靈則在附近送水送煤氣。
在商店的一角,夫婦倆還擺了一張麻將桌 。葉安妮記得,孩子被綁架前的那段時間,犯罪嫌疑人多次來小賣店打麻將。從那時候起,他就有意跟他們一家人接近。
徐遠靈說,他們並不知道那名犯罪嫌疑人的名字,是哪裡人,只記得他中等個子,有些偏瘦。或許是在雙方閒聊的過程中,夫婦倆無意中透露了家裡的經濟狀況 。當時夫妻倆人已經全款在深圳購買來三套房產,家庭條件非常富裕。對方可能因此就盯上夫妻倆。
2000年12月29日,也就是孩子被綁架後的第二天中午,綁匪再次打來了電話 ,要求葉安妮一個人拿著錢到布吉公園交易。綁匪說,只要給了錢就馬上能見到他們的兒子。
剛開始,綁匪提出讓葉安妮帶著現金來到布吉公園交易,實際上葉安妮與綁匪的這場「交易」都是在警方的密切注視下進行的 。
可是葉安妮來到這裡之後,綁匪改了主意。
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葉安妮無功而返。2000年12月30日凌晨2點多,也就是孩子被綁架後的32小時之後,葉安妮、徐遠靈夫婦倆終於聽到了兒子的聲音。
電話裡的徐遠靈和葉安妮強迫自己保持鎮定,穩住劫匪。掛完電話後,兩人再次抱頭痛哭。
與此同時,警方對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調查也在秘密進行當中。從犯罪嫌疑人經常來小賣店購物以及常來打麻將這點分析,他們應該就住在附近。警方通過地毯式地排查終於找到了兩名犯罪嫌疑人租住的出租屋,可此時已經人去樓空,通過房東提供的嫌疑人身份證複印件顯示,該男子是山東人,警方立即趕赴山東。
可是,情況卻有些出人意料。這兩個人的身份證都是假的,看來這兩人已經蓄謀已久,之前一直都在觀察和等待時機。
後來,偵查人員又根據其中一人說客家話的特點,對犯罪嫌疑人的籍貫進行排查。可是,說客家話的人群分布太廣,因此警方並不能據此進一步鎖定調查範圍。偵查沒有進展,又過了兩天,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綁匪說徐志成開始發燒了,要求徐遠靈夫妻馬上交贖金,不然他們就要把孩子賣掉,讓徐遠靈夫妻永遠也找不到。
從這通電話不難聽出,犯罪嫌疑人似乎有些不耐煩了,他多次催促葉安妮夫婦趕緊交付贖金 。
此時,正是深圳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這一天已經是孩子被綁架的第七天。或許是孩子生了病,嫌疑人感覺照顧起來有些困難,他們做出了讓步,贖金也從最初的20萬降到了5萬元。
徐遠靈說,只要孩子能夠平安回來他願意拿錢出來。可是,綁匪的話究竟能不能相信呢?他心裡也沒有底。也就在這個時候,葉安妮夫婦聽說了一個發生在身邊的案例。葉安妮聽說一個月前附近一戶人家的孩子也被綁架了,綁匪要求贖金200萬,那家人立刻給了綁匪200萬。後來,綁匪改口又要400萬。結果,錢給了,但是孩子也被撕票了。葉安妮覺得,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的方式最為穩妥。
可是到這個時候,綁匪已經失去了耐心。2001年1月5日,也就是孩子被綁後的第八天,綁匪打來了最後一個電話。
綁匪說,錢我不要了。我把孩子扔在了塘廈,你們自己去找吧。
徐遠靈夫婦打聽到在東莞市和惠州市各有一個塘廈鎮,孩子究竟是在哪個塘廈鎮,他們無從得知,更無法確定兒子的位置 。撥打對方的電話,也總是顯示為關機狀態。從此,他們與綁匪失去了聯繫。
為尋子散盡家財,老闆變成打工仔
從孩子丟的那一刻開始,葉安妮夫婦倆再也無心做生意,尋找兒子下落,幾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夫婦倆將印有兒子特徵的廣告到處張貼,並懸賞十萬元徵集有關兒子的線索。
在之後的那幾年,徐遠靈夫婦去過北京、福建、貴州、湖南等地。廣東省內的各個城市更是去了多次。有一次,有人主動聯繫他們說自己就是徐志成,現在在河北省邯鄲市。徐遠靈夫婦聽後欣喜若狂,馬上向警方報告,希望警方能協助自己前去確認。
在河北邯鄲警方的協助下,民警盧保磊找到了這名自稱是「徐志成」的小夥子。可是,接下來調查的情況卻讓大家倍感失望。原來,那個人只是想騙點電話費才謊稱自己是徐志成。
電話裡的徐遠靈泣不成聲,他說又是一次失望,又是一次打擊。
這些年裡,類似的情況並不止一次。這期間,他們遭遇過無數心酸,也經過無數次希望與失望。
為了找回孩子,這些年徐遠靈夫婦一直沒有換手機號碼。每隔一段時間,葉安妮就會到這個小賣店的位置坐坐,她希望兒子還能記得這個地方,根據記憶找回來,儘管這個店鋪早就賣給了別人。
出事之前,徐家全款在深圳買了三套房子。但是後來為了找兒子,他們將其中的兩套大一點的房子都賣掉了,只剩下現在這套不到五十平米的房子作為棲身之所 。賣掉房子的錢款一部分用在尋子的路費上,還有一些就被人騙走了。徐遠靈只能一邊打工,一邊繼續找尋兒子徐志成。為了方便尋找兒子,徐遠靈在社區幹起了網格員。
後來,深圳市公安局成立了打拐辦公室。民警也上門採集了徐遠靈、葉安妮夫婦的血樣進入全國打拐資料庫進行比對。每次一有疑似線索,民警就會採集血樣進行比對。
人臉比對新科技,僅憑一張照片,找到當年被綁架的孩子
暑往寒來,時間來到2019年。這一年,深圳警方告訴徐遠靈、葉安妮夫婦一個好消息,深圳市公安局打拐辦採用了一項新的尋親技術,這個技術有可能幫他們找回兒子。
這是一項全新的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通過人臉模擬算法模擬人臉成長變化,幫助失蹤多年的家庭生成小孩成年後的照片,再通過高準確率的人臉識別技術與人臉資料庫進行比對,在海量數據中大大節省人力成本,從而更有效的尋親。這項技術在運用到打拐尋親中後已經成功比對多人。深圳警方將徐志成三歲時的照片送入實驗室。
接著 ,經過DNA比對民警確定,名叫何鑫(化名)的小夥子正是徐遠靈夫婦找了19年的兒子徐志成。
2019年6月19日,警方安排他們一家人相見。19年後,一家三口終於又抱在一起,泣不成聲。
認親之後,徐遠靈夫婦帶著兒子回到了汕尾老家祭了祖廟。在他們看來,19年前被拐的兒子算是正式回歸家庭了。
然而,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何鑫感覺有些意外。
何鑫告訴我們,在警方找到他之前,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來高中畢業之後,就來到深圳打工 。
那麼,何鑫是如何來到養父母家中的?他的養父母跟當年的綁架案有沒有關係呢?警方隨即展開了調查。
調查顯示,何鑫的養父母都是當地的農民。2003年4月間,他們從當地的社會福利院收養了一直在福利院裡生活的何鑫。這時,何鑫在社會福利院已經生活了兩年多。那麼,何鑫又是如何進入社會福利院的呢?
根據調查的情況民警判斷,很可能是當年的綁匪因為沒有拿到贖金,將三歲的徐志成丟在路邊被轄區民警發現。
當年,惠州警方也曾經在當地電視臺刊登過尋人啟事,但因為沒人認領就按照程序將孩子送到了社會福利院,進而何鑫就這樣被養父母收養。
從那時候起,何鑫做了這戶人家的兒子,他並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他的親生父母正在苦苦找尋著他的下落。
認親以後,何鑫安排自己的親生父母和養父母見了面,想到當年被綁架的經歷,改寫了他的人生際遇,何鑫百感交集。他緊緊擁抱著自己歷經滄桑的親生父母,對民警說出了自己的心願:希望早日找到當年的綁匪,將他們繩之以法。
20年前的這起綁架案,徹底改寫了徐家的走向,讓這個家庭不僅承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也承載了尋子路上經歷的種種辛酸。好在19年後,這家人能夠再次團聚。
從建立起失散兒童DNA資料庫,到如今的「AI人工智慧技術」,科技強警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科技讓失散多年的孩子們找到了回家的路,讓許多破碎的家庭終於骨肉團聚。
來源:廣東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