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左撇子,我在人生中一直和這個右撇子的世界抗爭。
如果我不小心,寫字的時候我的手總會把紙弄花,而且我寫字的姿勢很奇怪,手肘在空中亂畫,手指也隨著晃動。因此,我從沒用過鋼筆寫字,也沒用過所有同齡人都有的自動鉛筆,因為鉛筆的字跡很容易花。
最讓我的同學討厭的一點是,每次考試,因為我的姿勢和他們相反,我的手都會遮住我的試卷,讓他們沒有辦法和我對答案。更別說對於一個左撇子而言,用右手開罐頭或者拿剪刀是多麼困難了——這些物件都是為右撇子設計的。還有在吃西餐時,我不得不用不習慣的姿勢拿起刀叉,還經常因為和別人動作相反而頻頻撞到鄰座的人。
或許是這種類似的小事太常見,因此對許多人而言,習慣性地使用左手是人生的一個汙點,是一種病。所以,很多父母試圖從小就糾正小孩的左撇子行為,想要通過後天的努力把他們變成右撇子。
綜藝《媽媽是超人》片段
但是,我們作為左撇子,一直在努力地同這個右撇子的社會和諧共處——我們改變自己,克服各種障礙。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達爾文的那句名言:「存活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而是最能夠適應環境並且做出改變的。」
在歷史長河中,左撇子也有屬於自己的光輝年代——那時,左撇子是創造性和天才的象徵。至少,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以下這些人都和我們一樣是左撇子: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瑪麗蓮·夢露、貝拉克·歐巴馬、居裡夫人和吉米·亨德裡克斯(吉米·亨德裡克斯:美國吉他手、歌手、作曲人。)其中,吉米甚至把給右撇子設計的吉他反過來彈奏,這個畫面被無數粉絲尊為傳奇。
美國歌手、「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
當然了,除他們之外還有很多左撇子,大概佔全世界人口總數的10%~15%。現在,每年的8月13日還是「國際左撇子日」。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左撇子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個謎,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給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
以前,大家通常認為左右手的使用習慣和胎兒期大腦的左右腦活躍程度有直接關聯。然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左撇子行為和大腦的發育沒有太大關係,反而和脊髓的發育有關。懷孕八周時,已經能夠檢測出決定左右手使用習慣的不同基因表達了,這個基因片段屬於脊髓基因組,而脊髓決定了軀幹和肢體的運動方式。所以說,如果你曾經以為你的左撇子或者右撇子習慣是小學時候某個老師強迫你形成的,那就不對了,因為很顯然,這事早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胎兒如果在母親的子宮內含在嘴裡的手指是左手的話,那麼等他出生後,就很可能是左撇子;相反,如果含的是右手手指,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是右撇子。實際上,科學調查顯示:在胚胎時期,含右手手指的嬰兒長大後100%都是右撇子,而那些含左手手指的嬰兒有67%的概率變成左撇子。這個過程不僅僅由基因來決定,還有一些基因無法控制的因素也會影響我們的具體行為。例如:在人體內發生的所有生化反應都可能對DNA(脫氧核糖核酸)的表達產生影響,導致我們的外在表現與基因表達內容有不一致的地方。這種現象屬於表觀遺傳學的範疇。
大腦以一種交叉的模式控制著身體的行為。左腦控制著右側身體的行為,同時也掌控負責語言、書寫、數學和邏輯系統的部分,但是左撇子的情況比較複雜,包含很多不同的情況。有一半的左撇子,即「純左撇子」,他們的左手行為是完全被右腦控制的。
右腦具備的功能大體上和左腦一樣,但是處理轉換信息的方式和左腦略有不同;右腦不會採用常見模式來分析人的想法,是一個集合處理器,負責處理視覺和空間信息,處理行為信息的能力較弱,主要負責感知情感情緒、方言語調之類的語言信息及同視聽效果相關的音樂藝術等。同樣地,右腦偏向於接收和分析一個整體意義上的想法或其中的整體策略,而不會非常注重片段和細節。
但是,我剛剛提到的複雜情況在於,還有另外一半的左撇子,即「部分左撇子」,展現出一種對稱偏側的特性——雖然他們的行為是由右腦控制的,但是不完全是這樣,右腦只控制了他們行為的很少一部分。例如:雖然我幾乎在任何事情上都習慣用左手,但是我不習慣用左腳去踢球,所以我在踢球時,左腿只能起支撐作用。我的左腿動作很快,可就算我有意識地使用左腿,右腿的協調性還是更好,尤其是躲避球的時候。在意識到這件事之前,我已經當了多年的後衛,卻一直沒發覺有什麼不對勁的。
通過上述內容,我想說的是關於左右手習慣的問題還存在著很多先入為主的誤解,這些誤解正在一步一步地被科學研究糾正。事實上,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左撇子會更聰明能幹。相反,位於麻薩諸塞州的梅裡馬克學院聯合其他高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左撇子和雙利手(左右手都可以用來工作)的人會更情緒化、更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如恐懼或壓力之中。他們通常會更容易害羞,在爭論中更敏感。畢竟,他們一直生活在一個並不考慮他們需求的社會中,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關於左撇子還有一些別的有趣發現。比如說,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左撇子花錢更少。這個結果基於對他們控制情緒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的數據統計,由於左撇子們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在情緒控制上,所以他們更難在學業或事業上發展得很好(老天!)。並且,研究還補充了一點,認為左撇子的下一代有同樣痛苦經歷的概率會低很多,因為他們會更習慣於這種現象。
另一方面,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左撇子會更容易喝多,因為他們發現,左撇子和酒精攝入概率之間有著強烈的關聯。但是這一點並不能夠直接證明左撇子的大腦總是傾向於過度攝入酒精,我認為這個研究結果純屬偶然現象的概率可能更大。
雖說如此,左撇子還是有些優點的。在大洋洲的一些古老部落中,有很多左撇子的人存在。根據一些人類學家的推測,這種現象可能源於幾個世紀以來,這些部落裡的人都是戰場上的佼佼者,而他們的敵人都是和右撇子一起訓練,所以這些部落中的左撇子在戰場上更容易活下來,而右撇子都被打敗了。
同理,在運動賽事中,左撇子也有相同的優勢,因為我們可以在對手無法習慣的另一側展開活動。我自己練了很多年的柔道,每當試圖躲避對手的攻擊,或者從他們的左邊入手破壞他們的平衡時,對方臉上的表情就會變得一言難盡。相信那些拳擊手、網球運動員都有相同的感受……你不相信的話可以去隨便問問和著名的左撇子網球運動員納達爾打比賽是什麼感受,他可是我的偶像之一。奇特的是,納達爾只有打網球時用左手,這是因為他的叔叔兼教練託尼·納達爾在他10歲那年發現他用左手能夠發出更大的力量,給對手帶來更大的衝擊。正如西班牙作家班傑明·普拉多小說中寫的那樣:「永遠別對一個左撇子槍手伸出你的手。」可能在剛剛破曉的黎明,當你向左撇子槍手伸出右手時,他會用左手朝你開槍。
西班牙著名網球運動員 拉菲爾·納達爾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左撇子的數量這麼少。美國華盛頓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團隊在2010年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解釋:左撇子的人數同合作與競爭之間的不平衡有關。
阿布拉罕和帕納吉奧這兩位右撇子科學家搜集了最頂尖運動員的身體數據,並得出如下結論:左撇子的人數取決於社會中的合作程度。如果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完全依賴合作的社會,那麼我們所有人都會是右撇子。既然現在還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左撇子,就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現在還沒有達到百分百協同合作的水平。
很有意思,對吧?其實,我們對於左撇子這個現象了解得遠遠不夠。我很好奇的是,將來會是一個左撇子還是右撇子來揭開這個關於左撇子的真相?我想,應該是左撇子吧……
我把「為什麼英國人靠道路左邊開車?」這個問題發表在了各大社交網站上。
這裡有一些充滿智慧的評論:
Instagram——
@cintado_tkd: 因為他們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收到罰單。
@bb8_3: 為了反抗拿破崙。
Facebook——
@Sergio Calle: 因為英國人都是左撇子嗎?哈哈!
本文節選自
《那些聽過卻從未搞明白的問題》
作者: 大衛·加耶
譯者:姜寧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酷威文化
出版年: 2020-3
編輯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原標題:《作為左撇子,我一直在和這個右撇子的世界抗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