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路艱難,是回是留?留學生們的真心建議!

2020-12-15 騰訊網

近幾天來,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的新增病例數量都繼續猛漲,以至於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上周將歐洲描述為新冠疫情的「震央」。而加拿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每天確診的數字不斷飆升,魁省所有學校都停課,甚至有可能要到秋季才能複課……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中國赴歐美地區的留學生紛紛購買機票回國,往返自加拿大和中國的航線一票難求,有麥吉爾大學的同學表示,她好不容易買到回國的機票,雖然要轉好幾次飛機,票價1萬多元人民幣,總比多倫多直飛上海的機票暴漲至3萬元人民幣好多了。也有同學表示他能買到本周的回國機票(並在日內起飛)已經很好了,他有同學的機票都被取消了。

這個特殊的時期,留學生到底是該「回」還是該「留」?假如回國,那又是怎麼個情況?

在此,小編整理了一些留學生和家長們的親身經歷,已經他們的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留法學生的回國全程經歷

回國兩天了,說說路上的見聞,順便給海外回國黨們一些中肯的建議。

先聲明下,我在法國留學,中國國籍,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目前在隔離酒店。

我承認是個普通人,只想保命要緊,眼看歐洲疫情蔓延,我一個人很害怕。3月4號和父母通完電話,就準備回國事宜。

我這邊買機票,爸媽那邊給當地報備。我終於買到了3月16號的票直飛北京。登機前發現同行有不少中國人,一個個測量體溫後才登機,其中高過37.3℃的都被勸返了。

大家都坐上飛機後,起飛前又要測量一邊,前面兩排有又兩個38度的,又被趕下飛機,我嚇死了,趕緊把消毒片拿出來擦,身上、座位,恨不得泡在消毒液裡。

這裡就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登機前拼命吃藥降溫,因為要測量好幾次,發熱的人是不能登機的。這裡還想說的是,被趕走的人,在機場鬧了很久,其中就有一個同胞,耽誤了不少時間。

終於起飛了,第一次那麼想回國。飛機上的那幾個小時,體溫測量了四五次,怕被傳染,帶著口罩,擦著消毒片,沒吃,沒喝,沒上廁所。

終於到了北京,下飛機、拿行李、測體溫、填各種表,然後去隔離點,交隔離費用,按天交。在隔離點,等待轉機的消息。實在餓得不行,買了份泡麵,在沒人的地方匆匆扒了兩口,湯都喝完了。

一名抵達北京機場的旅客,由防疫人員陪同前 往隔離區。(法新社)

在北京呆了一晚上,第二天轉機回家,下機場,被送到現在的隔離酒店,當然也是費用自理。這趟回國,總算告一段落。

這個途中,看到過有人因為發熱不能登機大哭大鬧的,也有同行害怕崩潰的,更有登記信息磨磨唧唧的,真是人間百態。

所以,想給那些準備回國的海外黨一些真誠的建議:

1、提前讓家人在國內報備,這個非常重要,沒手續的到了國內要臨時報備,浪費工作人員時間和精力。

2、出發前最好列印一個基礎表格,表格裡個人信息、行程安排,只要你能想到的,全寫上,這樣在登記時會快很多。

3、路上多帶點兒口罩和消毒用品,能大大降低被感染的概率,這比食物重要得太多。

3、到了國內,配合工作人員的各種安排,我們是來避難的,不是科學家榮歸故裡。

最後,感謝祖國,感謝工作人員,他們真的很累。如果大家都能積極配合。每個人節省5分鐘,那麼大家就不會滯留機場,造成潛在的感染風險了。(網友投稿)

留意學生回國用了45個小時

義大利作為歐洲率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僅三周多的時間,確診病例就從不到20例直線上升突破了3萬例。疫情加劇、實行「封城」措施、醫療資源吃緊,這些狀況讓不少在義大利的華人、留學生擔憂,選擇回國。各國減少義大利航班和加強入境限制措施,導致留學生回國行程充滿了不確定性。

空蕩蕩的義大利機場(受訪者提供圖片)

01

為了回家,先去了趟非洲

一名在都靈讀書姓張的學生,原本計劃2月底就回重慶,但考慮到3月13日要續居留按手印,就耽擱了下來。「家人很擔心,一直刷新疫情的消息,催促我回國。」3月9日,她先買了16日泰國航空中轉曼谷回國的機票,後來原航班義大利段被取消,無奈只得重新預訂。

義大利機場,多數航班被取消。(受訪者提供圖片)

越來越多航班被取消,衣索比亞航空成了為數不多的中轉選擇。在了解了當地情況和入境政策後,她準備訂機票時發現,都靈中轉衣索比亞回廣州的機票在半個小時內從五千多元漲到一萬多元。「我搜埃航飛北京的航班票價是七千多塊,趕快買了,再晚幾個小時票價就變成1萬多塊了。」

14日,張同學乘坐埃航降落到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這是她第一次來非洲。「航班有很多中國人,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旅客乘坐埃航轉機,機場爆滿。雖然有檢疫措施,但沒辦法做到人均一米的隔離。」

衣索比亞博萊國際機場人滿為患。(受訪者提供圖片)

她的航班轉機時間有17個小時,衣索比亞航空安排旅客們到酒店休息。「我在酒店休息了10個小時,因為害怕一直沒出門。」

從3月14日都靈時間11:05登機,到北京時間3月16日15:30落地,張同學回家用了45個小時。

像她一樣的義大利留學生還有很多。

02

多變的航班和政策

飛漲的票價、隨時可能被取消的航班、不斷變化著的入境和轉機政策讓留學生們繃緊了神經。

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周,美國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均價上漲136.8%,歐洲各地返回國內的機票價格上漲173.5%。不僅如此,在未來的一周內,歐美主要城市飛往北京、上海的直飛航班已經售罄。

中轉方面,未來一周,由倫敦飛往北京的中轉航班含稅最低近14000元。相對來說,倫敦至上海價格會便宜些,3月24日,倫敦至上海最低3371元,但是需要斯德哥爾摩、曼谷、深圳中轉3次,總共歷時39.5個小時。

「我很擔心能不能飛,每天都打電話給機場確認。」另一位義大利留學生小趙說。像她一樣的留學生很多,有人甚至表示「每天刷新一百遍航班狀態」。航班管家的數據顯示,隨著疫情發展,義大利每日出港航班量正迅速縮減。為了應對航班取消的情況,不少留學生選擇買兩份不同路線的回程機票保底。

全球多家航空公司暫時停飛中國 (Mark Ralston/AFP via Getty Images)

隨著多個國家和地區逐步封關和停航,可以選擇轉地點也越來越少。如:

加拿大大部分航空公司宣布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步停止它們的國際航空服務。加航表示在3月底前逐步停止大部分國際包括到美國的航班,蒙特婁旅遊及包機公司(Transat AT)也逐步停止旗下加拿大越洋航空(Air Transat)的航班直至4月30日,多倫多Porter航空公司則表示停止所有班機直至6月。

新加坡要求從3月18日起,過去14天有中國大陸、伊朗、韓國、義大利等國旅行或轉機史的乘客,暫不允許入境或在新加坡抓轉機;

阿聯將於3月19日起暫停對各國公民的免籤、落地籤政策;

德國方面正實施管制邊境,丹麥、法國、奧地利、瑞士和盧森堡邊境關閉。

英國機場運營協會表示,由於新冠肺炎流行,如果沒有政府支持,英國機場將在幾周之內關閉。

由於航空公司和機場發布政策渠道並不順暢,不少留學生到機場才發現無法登機的情況。

此前,有義大利華人準備乘坐俄航回國時,臨時被航空公司以「俄航在羅馬機場的最新政策是只允許歐亞經濟聯盟五個國家的公民入境」為理由拒絕登機,造成50餘名旅客滯留機場。

03

長途旅行的感染風險

即使訂到機票,坐上航班,也可能意味著才邁出艱難行程的第一步。

首先,全副武裝防護坐飛機,是所有人前所未有的經歷。有義大利華人撰文記錄了疫情下的義大利機場:3月12日,機場電子屏滿屏的大紅色「cancellato」,明顯空蕩了許多的check-in大廳裡,只有我這趟航班排著長隊,隊伍裡九成以上都是中國面孔,九成以上戴著一次性手套,全部戴了至少一層口罩,偶爾能看到一兩個防護服。等到登機的時候,更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更多人穿上了防護服,恍惚間我們像是要坐飛船去外太空的太空人。

實際上,機場、航班上都屬於人員密集場所、具有感染危險,選擇長途跋涉回國也面臨一定的風險。

在18日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會上,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就表示,真誠提示境外留學生,堅持非必要,不旅行的原則。如非十分必要,應暫停回國或赴有疫情國家、地區的出行安排,減少長途旅行導致的感染風險。

作為主要入境口岸的北京機場,每天都有輸入型病例增加。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僅3月16日一天,北京就報告了9例輸入性病例,涉及6個航班,其中俄航SU204有3例,國航CA908有2例,阿航EY888有1例,國航CA962、864、988各1例。

「EY888,我就是那個航班的乘客。」看到疫情通報後,留學生小李非常擔心,「在飛機上見到有人主動申請到後三排的隔離區就座,在飛機上也有感染風險。」據小李回憶,EY888是波音777大飛機執飛,飛機上座率很高,搭載了近500名乘客。中轉加上時差,小李的行程總計40個小時,因為太渴了,她在飛機上還喝了點水。

到北京後,經過咽拭子測試後,她被允許搭乘飛機從北京飛往重慶,航班上,她和其他十幾名國際航班乘客被安排到飛機後三排隔離區就座。在重慶接受集中隔離的三天裡,她又接受了三次咽拭子檢測,目前均為陰性。

一名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在做咽拭子取樣(劉坤維/健康時報)

3月16日下午三點,張同學落地北京,由於體溫測試37度,在經歷了6個小時的測試和等待後,她和其他名有疑似症狀的國際航班旅客被送往北京地壇醫院進行檢測。經歷了一宿的隔離,白天進行完核酸、CT、血常規及抗體的檢測沒有問題後,她被送到在北京的臨時隔離點,這時她已經30多個小時沒睡覺了。

「雖然我們在從下飛機一直到醫院約30小時沒睡覺沒休息,但是看到在崗位上工作的那幾個醫生、護士、工作人員,他們真的也很辛苦,做事都能特別耐心,一直不休息,有點心疼。」

「這幾天一直沒休息好,一天一頓飯都吃不上或者只吃上一頓,到下午人就很疲倦,有時體溫會到37度。」張同學說,回來之前她很放心,自己在義大利並沒有密切接觸者,但擔心在機場和醫院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支持加大回國人員的篩查隔離,但希望不要所有人長時間集中在一起。」

按照要求,從重點地區回國,目的地是北京的入境人員將被轉送至北京市的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目的地在上海的,如通過檢疫和體溫篩查,可以居家隔離14天。但即使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留學生也擔心傳染家裡人。有留學生表示,計劃讓家人在機場把車和房鑰匙交接,自己單獨居住,避免和家人接觸。

留英學生:敗在量體溫,兩同學上不了機

3月17日上午,方圓(化名)坐在從廣州白雲機場開往珠海的大巴上,吞下兩個已經冷了的雞蛋,「打了個嗝」。這是他回國後的第一餐。

當天上午,他剛剛乘坐南方航空的包機從英國倫敦飛抵白雲機場。

方圓是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系的研究生。按照原本的假期計劃,方圓現在應該跟女友在東歐旅遊,並乘坐24日的航班回國。但突入其來的疫情讓他們的旅遊計劃泡了湯,上周眼看著疫情發展迅速,他開始尋思把回國的機票改籤到17日。

10日晚,方圓的母親突然打電話告訴他,家長群裡有人建議組織一班從倫敦回廣州的包機,她也參與響應了。第二天,方圓就收到母親的信息,說包機已經成行確定,幫他報好了名,讓他取消原本定好的國泰航空航班,跟包機回國。

據方圓透露,他乘坐的包機整機價格約為200萬元,平攤給每個人約1.6萬元人民幣,跟網上流傳的天價機票相去甚遠。他說,在機票價格變化上,3月12日是一個重要節點。

英國首相詹森3月18日宣布,全國學校由周五起停課直至另行通知,也不排除倫敦封城(法新社)

那一天,英國首相詹森宣布了一個「佛系」抗疫計劃,還有官員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按照這樣的策略,如果英國有三分之二的人感染新冠肺炎,並在康復後獲得免疫,就能徹底切斷病毒傳播,英國人將全部安全。詹森還提出,出現輕微症狀的患者只需居家隔離一周,無需接受病毒檢測。

消息一出,英國一下炸開了鍋。

「從3月12日晚上開始,各種網上的討論和解讀就鋪天蓋地出來了,大家一下就慌了。我們這個航班交錢確認是在11日,當時並沒有很多留學生在考慮回國的問題,很多學校也還沒正式停課。我11日跟同學說我要包機回去的時候,他們還覺得太貴,幾天後他們買的機票幾乎全都比我貴了。」方圓說。

和方圓乘坐同一班包機回國的基本都是留學生。目前他身邊的同學也基本都已回國。但他乘坐的包機不接受外國公民。方圓提到,有一個英籍華人家庭原本定了票,後來也被通知退票。

廣州白雲機場對入境人士進行檢疫。(網際網路)

3月16日上午,方圓來到了倫敦希思羅機場準備出發,上飛機前所有人都量了兩次體溫。「很嚴,有兩個同學就沒能上到飛機。」

有組織包機的家長買好了手套、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防護用品,但沒有強制使用。「口罩肯定是每個人都有戴,其他的就看個人了。護目鏡我就沒戴,我覺得我已經戴了眼鏡,沒必要。」方圓說。

在飛機上的十幾個小時裡,除了吃飯喝水,方圓沒摘下過口罩。雖然隔得遠,大家也都不太說話交流,但機上的整體氣氛還是輕鬆平靜的。「大家都是隔開坐的,沒有人挨人的那種侷促感,其實也沒有感覺很危險。」

方圓說,他們這次乘坐的是波音787機型,原本有約300個座位,但他們只坐了100多個人。飛機上,每兩個人之間至少會隔一個座位。

飛行過程中,每個人又量了三次體溫。

嚴防疫情輸入,廣州白雲機場入境旅客實行「四色分流」(陳驥旻/中新網)

在白雲機場落地之後,所有人被集中帶下飛機,過海關、取行李都有人帶,不允許單獨行動,隨後按照不同目的地分開。方圓被帶上開往珠海的大巴車,到了集中隔離的酒店。他還要在這裡住滿14天。

對於接下來的打算,方圓也有些不確定。學校已經把第三學期的所有課程和考試改為線上進行,但女友因為工作留在了倫敦,有些擔心的他還是希望能在4月底就回英國。但疫情前景未明,他也沒法打算太多。

分割兩地,家長與留學生的抗疫經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月18日建議,留學生「非必要不旅行」,減少長途旅途導致的感染風險。很多家長也為留學生防護支招,他們認為,居家隔離比長途回國更安全。

怎樣陪伴?

視頻聊天教女兒抗疫

家住密雲區新城子鎮花園村的王婭娘是一名鄉村醫生,女兒麗麗2019年11月至義大利錫耶納留學。自當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王婭娘幾乎每天都要熬到夜裡12時,陪伴麗麗及其同學夏沐允、安倪視頻聊天,傳授她們「囤足糧草」、「嚴密防護」、「相互陪伴」抗疫三部曲。

「囤裡有糧,心裡不慌」,這是她教給3名女生的第一招。疫情開始,她就叮囑她們多囤吃的。3名女生囤了蘿蔔、土豆、洋蔥、雞蛋、西葫蘆等10餘種耐儲藏蔬菜及米麵,「我告訴她們,只要家裡還有口粥喝,就堅決不能出門。」

為防止斷電,3名女生甚至還備足了蠟燭、手電及電池等,「我們3個人能堅持不回國。」麗麗說。學校已經停課,3名女生就窩在家裡上網課、寫作業,並學做美食。王婭娘說,炸油餅、燉牛腩、糖醋裡脊、滷肉飯……通過她的視頻指導,3名女生一個個成長為美食小能手。

就3名女生的安全防護,有全科醫療知識的王婭娘指導起來毫不含糊。「必須要出門的話,一定戴好口罩,不要亂摸,進門先消毒、洗手。」 由於口罩難以補足,王婭娘就告訴3人如何正確、節省地使用口罩。3名留學生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王婭娘的每日陪伴,成了她們團結一致抗疫的強大動力。「疫情看來不會很快結束,我們都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我告訴她們3個,一定互相照應,不能有矛盾、摩擦。」王婭娘說,其實她本人也很焦慮,有時成宿睡不著,但現在的孩子很敏感,家長的焦慮一旦被孩子看出來,她們就更焦慮、恐慌。所以,不管白天自己多累,她都會堅持熬到夜裡12點,和孩子們視頻通話。「錫耶納比北京晚7個小時,那時她們正做晚飯,邊做飯邊聊天。我跟她們說,如果這次她們能堅持、淡定、冷靜地躲過這次疫情,以後碰到什麼事兒那都不叫事兒了。」

為何不擔心?

宅在家比長途回國安全

韓紅是北京一知名醫院急診科醫生,其兒子在美國留學,今年大學三年級。談及是否擔心兒子,她明確表示「不擔心」,也同時表態,「不想讓兒子回國。他回來又能做什麼?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宿舍,這比回國途中安全得多。」

麻薩諸塞州內高校已通知停課一周,目前韓紅兒子同其他4名同學都宅在家裡抗疫。前幾天,他們花70餘美金從網上買了20個口罩,「誰開車去超市採購,就得要求他們戴。他們宿舍裡一共5個人,如果都窩在屋裡不出來,也就不用戴口罩。」

周圍親友責備韓紅「心大」,但她則認為,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是「人傳人」,「在機場、機艙、火車、公交車等密閉空間裡,病毒傳播得有狹窄空間,得有人才能傳。一個宿舍裡住著5名留學生,只要不出去亂跑,非必要不出門,沒有口對口、面對面的呼吸,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接觸,就沒有問題。」她說,自己是一名醫生,不會恐慌。很多家長或是留學生恐慌,是因為擔心國外醫療跟不上,「既然居家隔離是最安全的一種疫情防護,為何還要回國呢?」

假如真要回國,那麼請注意:

01

飛機上的自我保護

計劃回國的學生最擔心的想必就是在飛機上呆的十多個小時所潛在的風險了,畢竟你永遠都不清楚同個航班的其他乘客是否存在問題。對於有條件的人,最好是選擇人少的航班,同時選擇的位置儘量要遠離衛生間以及走廊位置,最大程度上減少與其他乘客接觸的可能。

無論航班人多或人少,必須要引起十二分注意的是,一定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時減少座位桌板以及飛機上毯子、靠枕等物品的使用,儘可能避免接觸使用飛機上所經常使用的物品。

另外,由於目前處於疫情的特殊時期,不少人會攜帶口罩、防護工具、消毒液、體溫計等物品,中國民航局也針對個人防疫物品攜帶乘機做出了要求,具體如下:

02

如實填寫健康卡

回國的學生必須要注意一點,一定要如實填寫健康申明卡,千萬不能有所隱瞞,這事關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大家有兩種方式可以進行填報,一種是向海關衛生防疫人員提交填寫好的紙質《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另外一種是使用微信的「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進行健康申報。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要及時向機場工作人員求助,根據機場人員的指引進行操作,配合評估和檢查,一定不要對行程有任何隱瞞,否則出了事情只會害人害己。

03

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強制隔離

如果是回到國內再進行轉機回自己城市的同學,不用擔心會因為疫情防控而被強制隔離14天。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對於轉機旅客都會給予相應的通道和措施,不會影響轉機事宜。具體情況根據機場指引,如有疑問可以諮詢機場工作人員進行處理,不必慌亂。

另外,由於疫情防控,對於回國的人員各大城市均有相關的落地隔離政策,通常會對所有人或者是針對來自或去過具有疫情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員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具體情況按各大城市政策為準,積極配合即可。

官方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館怎麼說?

面對新冠疫情在魁北克省均呈上升態勢,駐蒙特婁總領館提醒廣大留學人員立足當地、科學防護。同時,「兒行千裡母擔憂」,建議大家經常向國內親人報平安。他們在惦念你。

本文匯總梳理了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為大家集中解答。

01

鑑於學校停課,加疫情擴散,是否應考慮儘早回國?

根據國內防疫實踐經驗和醫學專家的意見,疫情期間應盡力避免旅行,減少乘坐飛機等密閉式交通工具,防範發生交叉感染。面對疫情,不流動是最大的安全。而且加拿大聯邦政府近日已宣布對所有非加籍或非在加長期居留人士關閉邊境,下步發展尚待觀察,建議大家也需統籌考慮疫情過後返加繼續學業問題。

如確有需要回國,請大家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配合登機前的體溫檢測,填報個人信息,並提前了解國內有關地方入境檢疫舉措,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妥善安排行程,入境時嚴格遵守相關疫情防控規定。

總領館將根據形勢發展採取相應措施,為大家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

02

有疑似症狀可以回國嗎?回國之後要被隔離嗎?

如啟程前已出現疑似病徵,請及時就診或居家隔離觀察,不建議倉促出行,避免增加疫情擴散風險。

旅行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中國已全面加強入境健康管理,海關、邊檢對入境人員進行嚴格檢查,北京等口岸依法嚴格落實隔離觀察措施。請在入境時配合防疫檢查並如實申報健康申明卡,如出現不如實填報或故意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居史、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史和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將被嚴肅追責,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03

如身邊有人咳嗽發燒、卻不願就醫,該怎麼辦?

根據加拿大疾控中心建議,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特別是過去14天內曾赴有關疫情嚴重地區旅行或與相關人員密切接觸,應先撥打811或1-877-644-4545(魁省),明確告知自身旅行史和症狀,遵從專業醫護人員指導處置。

如你身邊有同學、室友等出現相應症狀,建議你一方面向其介紹有關官方指導意見,促請其及時就醫或協助聯繫醫生,遵從專業醫護人員指導處置,另一方面自主採取防護措施或主動避開,注意避免過度恐慌或因交流不暢、文化差異等原因發生不必要的矛盾衝突。

04

疫情期間《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怎麼辦理?疫情會影響我辦理領事證件嗎,比如因續籤學習籤證需要換發護照?

為減少感染風險,近期申辦《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時請大家通過郵寄,不要直接來總領館送取。該證明回國後也可以補辦。

目前,總領館領事證件業務可正常預約辦理。同時,建議:

1.如非必要,儘量推遲來館辦理護照、旅行證、公證認證等業務。因疫情原因導致護照、旅行證過期,不影響今後正常辦理。

2.是如您身體不適或14天內曾出國旅行,請您暫緩到總領館辦證。

3.請辦證人員接受健康問詢和體溫檢測。如體溫超過37.3度或者有咳嗽等症狀,請暫勿來館辦證。

4.建議申請人選擇回郵服務。請提前準備一個已填妥回郵地址且已付費的快遞信封,以及一張用於支付申請費的現金匯票(Money Order)。匯票抬頭請寫:ChineseConsulate。

5.建議大家通過總領館館微信公眾號、郵箱、諮詢電話提前了解證件業務辦理須知,提前備齊所有申請材料,以減少在大廳等候時間。

如今後因疫情發展調整有關安排,將另行通知。

05

如果自己被確診怎麼辦?

當前當地政府正在不斷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建議大家不必過度擔心,做好科學防護,重視而不恐慌。如出現確診情況,請根據醫生診斷和治療方案,配合醫院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隔離措施。同時,請學生本人或者家屬聯繫學聯、總領館報備信息,及時通報病情。總領館將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06

新冠肺炎病患治療費用如何解決?

據蒙特婁總領館了解,持有魁省醫保卡的患者進行所有檢測和治療均為免費。由於加拿大規定,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醫院不得拒收致其流落在外造成傳染風險,因此無論何種身份的病人,醫院都會收治。

對於無當地保險的短期訪客,須個人墊付費用,其中檢測為免費,治療費用需根據病人接受的醫療服務項目而定。魁省對不需住院的病人及接觸者均要求居家隔離,不存在醫護費用。

07

最近聽說總領館在做留學人員登記,請問是真的麼?

為更好服務領區中國留學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採取應急措施,中國駐蒙特婁總領館特向在魁北克省、新不倫瑞克省相關院校就讀的中國留學人員統計聯繫信息。信息登記表地址連結:

https://forms.gle/5Ua6B3XySNzJH18t5(可掃描下方二維碼

如安卓系統手機無法直接打開連結,請通過瀏覽器打開)。收集到的信息將僅用於總領館開展相關服務使用,請放心填寫。

總領館任何時候都不會要求提供銀行帳戶等個人信息,也不會提出轉帳、匯款等要求,亦請大家警惕不法分子借疫情之機混水摸魚。

如果中國公民遇到困難,需要領事保護與協助,請及時同總領館聯繫:

1.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在國內請撥打010-12308或010-59913991;在加拿大請撥打01186-10-12308或01186-10-59913991。

2. 駐蒙特婁總領館緊急求助值班電話:001-514-9338891。

本文整理自:中國駐蒙特婁總領館、界面新聞、北京晚報、微信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們的海外求學路格外艱難
    疫情之下,中國留學生們的海外求學路格外艱難。秋季學期已經開始一個多月,許多留學生沒能去海外的校園報到,他們選擇留在國內上網課,克服溝通受限、時差問題等困難,在「雲端」繼續學業。時差裡的留學生活凌晨兩點半,王志超起床洗漱,為將在半小時後開始的網課做準備。自9月份開學以來,這樣的夜間課程他每周都要上兩次。
  • 為什麼不建議留學生回國?西班牙回國女確診,系被鄰座男子感染
    如果不遏制住境外輸入病例的無序增長,必然會影響我國艱難取得的疫情阻擊戰階段性勝利成果。這段時間來,關於留學生回國的問題一直是熱點話題。除了個別回國留學生鬧出的「巨嬰」事件外,仍然滯留在國外的留學生是否要回國、如何回國,更是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特別是在英小留學生家長要求國家包機接回的消息發酵後,網上的爭議愈發激烈。
  • 海外抗疫來信丨回不回國?留英學生的艱難選擇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海外抗疫來信|回不回國?留英學生的艱難選擇張文揚/文 倫敦時間3月18日下午18點,來自BBC的直播視頻顯示,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Boris Johnson)宣布英國學校將從周五(3月20日)開始停課,以應對冠狀病毒的流行。
  • 留美學生籤證又「變臉」!中國留學生求學路多艱難?
    愛荷華州立大學博士生克裡希南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題為「我要被美國踢出去了」的視頻,並稱:「我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我的教育,而現在你卻把它從我身邊奪走了。」 25歲的愛爾蘭女生茜奧班在紐約市一所大學讀生物化學專業,原本在今年秋季學期全選了網課,不料突然遭遇美國政府出的難題。
  • 8名留學生的艱難回國路:機票價格飛漲,我們真的是逃回來的
    疫情嚴重國家的留學生,要不要回國避險?有聲音批評他們「千裡投毒」,也有人認為,疫情之下,不能夠拒絕他們回國。而身處漩渦中心的留學生們,一直在去和留的抉擇之間徘徊。 留下? 學校宣布停課,甚至部分關閉了學生宿舍,學業被迫暫停。
  • 外交部最新消息,留英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網友:費用自理嗎?
    前段時間,188名留英小留學生的家長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包機回國,此事件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昨日,小留學生們再次受到了極大關注,這一次他們等來了特大好消息。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介紹,外交部正在積極協調各部門,將於2日增加臨時航班赴英國,為海外學子歸國提供便利。4月2日,國家派出了第一架從上海飛往倫敦的商業飛機,接留英小留學生們回家。
  • 包機起航,第一批小留學生即將回國!留美小留學生也回國有望
    在留英小留學生的消息沉默了幾天之後,事情迎來了轉機,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大使館將安排航班接送小留學生回國,一時間引起人們關注。今日,國家已經派出一架商業飛機,從上海起飛直達倫敦,第一批小留學生將回國!
  • 留學生,你為什麼回國?
    資料圖:中國留學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7日報導,2016年中國大陸留美「海歸」人數創歷史新高,但其中80%卻是「裸歸」──留美後僅拿到畢業文憑,未獲在當地實習、就業機會,且許多「海歸族」回來就業後呈現
  • 今年暑假是留在美國,還是回中國?留學生應該考慮的三大問題
    暑期即將來臨,在美留學生面臨暑假如何安排的問題。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要不要回中國過暑假、和親友團聚,還是留在美國過暑假?如果是正常年份,一些在美國過暑假的留學生都會安排多種暑期活動,比如到其他國家或在美國境內旅遊、留在學校上暑課拿學分。在當前疫情之下是否回國過暑假,建議考慮以下問題:旅途的安全。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艱難求職路:矽谷"碼農"一職難求
    (原標題:疫情下在美留學生艱難求職路:矽谷「碼農」一職難求)
  • 回國還是留下,海外中國留學生當前面臨的艱難抉擇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 回國還是留下,成為在歐美國家中國留學生當前面臨的一個艱難抉擇。正在英國攻讀博士四年級的劉哲決定不回國,他對《環球時報》表示,不想給國家添麻煩。這句話乍聽起來有些像口號,記者追問了好幾遍,發現這是劉哲對新冠疫情做出充分研判的結果。
  • 回國,還是繼續留在海外?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
    有人嘆曰,這場戰疫,中國打上半場,其他國家打下半場,留學生家長打滿全場。三月下旬,隨著歐、美國家的學校陸續關閉校園,有些留學生輾轉回國,還有不少學生因各種不同的原因滯留海外。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留在海外的他們可還安好?
  • 講座回顧 | 疫情下留學生是回國還是留?
    回國,意味著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回國旅途中的感染風險,以及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甚至是在美課業受到影響的後果、因為個別「巨嬰」而不得不背起的黑鍋...  而留美,則面對的是父母的牽腸掛肚、夜不能寐,美國舍友依舊不戴口罩的「自由樂觀」,還有因為川普那句「Chinese Virus」愈發嚴重的種族歧視...
  • 前有英國留學生請求包機回國,現有澳洲留學生請願:我想回澳洲
    隨著疫情的反彈,現如今在外國的留學生心裡只怕只有這個想法:回國難,回國難!每年都有不少學生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排在前列的幾個國家包括英國、澳大利亞等,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相信不少學生選擇這些國家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隨著疫情的不斷影響,使得不少留學生不得不回國,甚至國家還派過專機接回了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
  • 留學生回不回國?回國後怎麼辦?不回國怎麼辦?這篇全有
    >現在,擺在海外留學生們面前的難題就是:「我要不要回國?」但目前疫情肆虐為了防範疫情在校園裡傳播,從三月初開始就陸續有美國高校開始關閉校園、停止面授課程,國際學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們該如何處理留學生的合法身份呢?
  • 發愁:留學生回不回國?怎麼回?回了再去怎麼辦?
    就留學生群體來說,從2月初的大批對華停航、封關。相信不少留學生就去留問題糾結了不久,回來了的無法返程,在國外的又無法回來。在面對繁重學業的同時,還為國內的親友們擔憂,承受著各種社會壓力。近日,隨著國外疫情日益嚴峻,不少留學生又再陷入是否回國的兩難中。這幾天,儘管川普對自己的「措施」非常滿意,官方也不建議學校停課,但哈佛大學坐不住了,首先下出「清人」的決定。
  • 荷蘭留學生的忐忑回國路回國路
    飛行之前嚴格檢測體溫。這是他3月26日啟程回國後落地上海的第三個日子。在上海一家酒店隔離,經過3天「倒時差」,小弋已逐漸適應國內的節奏。  隔離14天後,才能飛成都,那時候,才算真正回到家中。不過,從心懷忐忑到內心掙扎最終輾轉回國,這段時間對留學生小弋來說無疑是特別煎熬的。  而「全面控制國際航班入境」的消息,讓小弋暗暗慶幸。
  • 留學生對回國心生「恐懼」 難適應職場環境
    畢業在即 不少留學生對「是否歸國」很糾結  記者調查發現本地留學生——  從本月開始,美國、英國等留學生即將畢業,記者發現留學生們討論最熱門的話題是「是否回國」,不少留學生網友表示在感情上都比較「糾結」,很多「非牛人」海歸感嘆,想留留不下,回國又擔心自己適應不了。
  • 美國留學籤證收緊 留學生只有回國一條路了嗎?
    近期,美國留學籤證政策吸引著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際留學生的高度關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政策的具體情況和留學生的應對之策。政策要點總結:1.身在美國境內的國際留學生,不能全部選擇上網課;2.身在美國境外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在當地選擇上網課;3.沒有回美國返校,但仍上網課的學生,學生身份仍然有效,只需要在SEVIS(學生及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中保持激活狀態
  • 包機回國的留學生們,現在怎麼樣了?
    國內學生對開學喜出望外,而回國留學生們,卻相當尷尬。 此時的留學生們,進退兩難:要麼留在國內,花著昂貴的學費上網課; 要麼留在國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學校。無論是哪一個選擇,留學生們都在竭盡全力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