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聶梅生
金泰中心獲頒國宅大獎
耿養謀
嘉賓共同啟動發布儀式
文/本報記者 顧 爽
10月21日,2011青城人居發展高峰論壇暨金泰中心「國宅」品鑑會在喜來登大酒店盛大舉行,一場關於西部人居、內蒙古人居以及青城人居的頂級「論劍」讓與會人士受益匪淺,也讓「國宅」概念首次映入呼和浩特市民的視野。
論壇聚齊業內精英
本次論壇由北京京煤集團和《中國房地產報》主辦,北京金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太偉控股集團協辦,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工商聯主席李嶽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生導師、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與建築生態設計研究所所長慄德祥、著名評論家及文化學者張頤武、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及前紐約市規劃局局長饒及人、中國房地產報副社長時昶、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秘書長趙雲偉等業內專家學者參與了論壇,並對論壇主題——西部脊梁的崛起以及立足於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為核心沿黃河交通幹線經濟重點發展的「西部經濟區」,呼和浩特「3年時間打造一個人居城市」的戰略目標及發展規劃做出了廣泛深刻的探討。
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中國房地產網、地產中國網、搜房網、新浪樂居、搜狐焦點網、網易房產網、和訊網、騰訊房產網以及《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旅遊報》、21世紀經濟報導、《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全國媒體都參與報導了本次論壇。
聶梅生:建築也是一種文化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對「國宅」的概念表示了很高的認可,她說:「『國宅』是把當代的建築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活動,其實,從中國和世界的歷史上來說,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來都是互為依託互為基礎,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天這活動剛好是非常適時的活動,因為剛剛閉幕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當中就恰恰提到了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而且把文化產業列為今後的一個支柱性產業,我們從來都是非常驕傲地認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一次提出來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房地產可能在支持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的時候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聶梅生還說:「我們各種的建築都到了一個水平,但支撐它的文化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有一個缺失。比如CBD大家都熟悉。但多少CBD有中國文化元素?金融凝聚的中心更應該有它的文化內涵。」
耿養謀:以建築回報城市
京煤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耿養謀作為主辦方代表,也在論壇上做了發言,他說:「非常榮幸本次論壇能為內蒙古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作出貢獻,我們堅信城市發展的高度,一定是以CBD區域規劃為標高,城市物業的發展,城市生活的方式,一定是以CBD區域高端物業的打造為標杆,正是處於這個原因,京煤集團旗下金泰集團與太偉控股集團,全力打造青城CBD稀缺景觀帶的內蒙古金泰中心。這是我們在內蒙古開發的第一個地標級城市高端綜合體項目,我們希望通過合理規劃,精心建設,以內蒙古金泰中心完美的產品為青城,為首府的發展,為廣大客戶貢獻我們的力量。」
他表示,在不同的時代,建築一定是有其特定的形式,但中國人產生的人文思想是可以繼承的,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融合到當代的建築當中。金泰中心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通過了美國的LED認證,也符合中國傳統風水理念的設計,戶型設計從200~800平方米,通過多樣化的戶型組合使居住者能夠有足夠的空間調整生活節奏,中華民族和其他民族在文化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對節奏的重視,做事的節奏,衣食住行的節奏,生活起居的節奏,這讓我們賦予建築生命,而今天建築將回報城市以活力。」
李嶽清:城市發展會帶給
房地產更強大的生命力
在本次論壇上,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嶽清把呼和浩特近年來的發展和具備的潛力向嘉賓們做了簡單的介紹,他說:「中國在全世界大的經濟體中增速第一,除了一些小的經濟體增速超過中國,但是在大的經濟體中,中國增速排第一。其中,內蒙古連續8年增速第一。隨著我們經濟的高成長,呼和浩特市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呼和浩特市過去城市小,經濟總量也很小,聶會長最早來的時候是八九十萬,不到100萬的城市,但現在我們的城市規模這六七年增長了1倍,城市人口已經達到了268萬。呼和浩特市如意區寫字樓租價比住宅高1倍,經濟活力,特別是白領形成一個重要的指標,按照我們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想法,現在已經按照300萬的市區人口進行規劃,另外也規劃了幾個衛星城,和林縣將規劃成和林區,現在有一條快速路已經建成通車。內蒙古所有成長的要素都是全國最缺的。比如說我們的煤,我們的一些有色金屬,天然氣,油等。這些東西離內地很近,運距很短,11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地勢大部分比較平坦,而且對環境的承載能力很強,所以說只要這個不變的情況下,呼和浩特市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要打造成中國全國性的區域性城市。GDP可能有水分,財政收入可能有水分,但相對最硬的指標是銀行存款,呼和浩特市這3年的銀行存款在全國42個大中城市和27個省會城市中增速第一,每年有30%的增速。所以呼和浩特市還是一個非常有成長力,非常有後勁,非常有潛力的城市,只要這個前提存在,房地產就會依附在這個城市上,有強大的生命力。」
饒及人:呼和浩特的人情味
是人居城市的標誌
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前紐約市規劃局局長饒及人作為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兩級政府的規劃顧問,對呼和浩特的城市發展有著獨特的看法。
他說:「1993年是聶梅生會長一手引導我回中國的,當時聶會長希望我們的房子能夠超過日本和新加坡的小康住宅,這幾年聶會長做的生態建築、房地產金融,我都是跟著她一步一步走。我到呼和浩特來最大的恩人是李嶽清主任,當時冒了很大的風險搞伊斯蘭風情街,李主任是呼和浩特發展的活字典,他的報告非常好聽,很有內容。後來我們花了46天全部蓋好,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難得,方案30天,全部工程從零到蓋好46天,花了不到6000萬,而且如期完工沒有任何的失誤,現在被評為中國的十大特色街之一,而且現在來呼和浩特的人都會去看,我也歡迎第一次來呼和浩特的人都去那裡看看。」
談到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設,他表示:「我覺得這個地方發展的非常好,更重要的是這裡的人非常有人情味,所以呼和浩特是一個從人文上很親切,非常值得來的地方。人居城市在中國很多包括老百姓都不太理解,他們覺得很複雜,其實人居城市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即LIBELE,牛津字典裡翻譯的是適於居住的城市,人的居住就是要求環境好,方便。現在市場不好反而要品質取勝。這種時候,經濟越是不好的越看本事,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看本領。」
專家解析國宅概念
在關於國宅文化的議題中,各位專家也紛紛發言,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生導師、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與建築生態設計研究所所長慄德祥說:「中國人的層次很豐富,因此國宅層次也很豐富。金泰中心是一個城市綜合體,具備辦公、住宿、購物等三種功能以上組合在一起才能夠成為綜合體。綜合體是規模化發展,緊湊性發展,多功能發展,因此就能夠成為我們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之一。
我們的建築應該有什麼樣的特徵,一個是尺度,目前我們城市當中的主要問題是尺度不對,還有缺乏秩序感,缺乏節奏感。二是簡約,我們做出來的建築,應該是從簡單到複雜,又提升到簡約,不是簡單,這樣的話才是典雅,大氣的,有文化含量的。第三是生態,低碳是建設生態城市或者綠色建築的抓手,抓了低碳就可以把其他的都帶起來,因此在我們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抓住。第四就是文化,我們特別強調地方性,強調鄉土性,中國不可能是一種文化,肯定是多樣化的,要有地方特色。第五就是精緻,目前地產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粗製濫造的現象比較多,因此我們要抓細部,房子能白天看,能近看。」
著名學者張頤武表示,中國的國宅有三種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那時候拼命的蓋樓,到現在大家情緒低了,見山不是山了,見水不是水了,這正是我們提升境界的好機會。將來的第三個境界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大發展時機。到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時候,有文化境界的東西推出來越是恰逢其時,我覺得現在正是這個時機。
金泰地產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馬強則表示,國有企業做國宅有優勢,金泰在外地主要是根據區域的特點做品質住宅,不管是做品質住宅還是做保障房都有一個核心價值觀,那就是追求客戶價值最大化,努力做區域價值的挖掘專家。金泰中心做國宅,地標性是第一位的屬性,這個項目體現了做國宅的兩個訴求,第一是尊重地宜,人對土地思考,土地一定給人回報。第二個方面,居住一定要環境舒適,金泰中心不管是從院落還是空間,從封閉性都充分給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