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位址是網絡層的地址,用於主機以主機之間的通信。
IP位址有32位標識,如上圖所示分貝由4個10進位數表示,IP位址需要和子網掩碼(mask)一起設置,所以我們也把這32位標識分成子網ID與主機ID兩部分。
其中子網ID是由掩碼中的1所表示的連續區域位,而主機ID為子網掩碼中0所表示的連續區域位。如下圖所示:
子網ID主要是用於網段的標記,而主機ID用於標識同一網段下的主機。
注意事項:
1)子網ID不同,表示網段不同,不能直接相互通信,需要路由器轉發。
2)主機ID全為0的IP位址,屬於網段地址;全為1的表示該網段廣播地址,且這兩個IP位址在每個網段中是不能分配給主機的,因為廣播地址當有向該IP發送數據,該網段下的所有主機都會受到該數據。
32位的IP畢竟是有限的,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好IP位址,就像我們平時自己搭建的區域網路只要IP唯一標識基本都是OK的,下面首先看一下A、B、C、D、E類地址的劃分:
通過A類地址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同一網段可以分配2^24次方-2臺主機(-2表示一個廣播地址和一個網段地址無法分配)。
其中D類地址不能分配給主機,每個地址對應一個組用於數據廣播。
而E類地址主要用於實驗和科研。
同時有一部分IP被註冊使用,可以連結到網際網路上的叫公有IP,而家庭或者學校組建網絡使用的IP都為私有IP,說白了私有IP位址就是在A、B、C三類IP位址中保留下來為企業內部網絡分配地址時所使用的。
這裡小哥就分享了一下網絡中的mac地址和IP位址,希望本文能夠對你有幫助!-- END --後臺回復『通信』『科普知識』閱讀更多相關文章。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回復「加群」按規則加入技術交流群,回復「1024」查看更多內容。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分享,歡迎點分享、收藏、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