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血液檢測中心日前發現一例世界上最稀少的血型——「孟買血」。據介紹,這是廣東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例,首例發現在2001年。不幸的是,本例血型主人是一個年僅19個月大的女童。因患肝母細胞瘤需做切除手術,目前急需「孟買血」備血,亟待相同血型者施以援手。
女童血型極為罕見
血型為「孟買血」的女童小珈,生於2008年8月,廣州人。今年1月,奶奶在給小珈按摩時,發現她的肚子有隆起肉塊。到廣州市兒童醫院檢查發現,小珈肝臟上長了「拳頭大」的肝母細胞瘤,並於1月下旬做了首次介入手術。
小珈的媽媽黃女士說:「第一次介入手術還沒發現什麼,可到第二次介入手術才發現她的血不是普通的O型血。」廣州血液中心11日證實,小珈的血型為「孟買血」。
網絡上,眾網友將「孟買血」定為「世界上最稀少的血型」。據廣州血液中心臨床輸血研究所副所長羅廣平介紹,這種血型很純粹,比「類孟買血」更罕見,全國目前大約也就五六例。目前廣東已發現較多例「類孟買血」,但「孟買血」屬第二例。首例發現在2001年,主人是來自新興縣的一青年男子。
兩次手術後嚴重貧血
做完兩次介入手術後,小珈體內的瘤已變小。不過,因屬惡性瘤,需及時做切除手術。小珈的媽媽黃女士說,手術初步定在今年4月或5月。手術需要備血,但她的血型實在太罕見了。小珈的媽媽為B型血,爸爸為O型血。
小珈的媽媽說,經過兩次手術,小珈的身體已經變得很虛弱,「原來已經會自己走路了,現在要牽著才能走」,小珈已嚴重貧血。
血液中心急尋「孟買血」
12日,已有幾位O型血的熱心人士欲獻血給小珈,但經檢測均非「孟買血」。「這種血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意識去找也是大海撈針。」羅所長說,小珈之所以為「孟買血」,有兩個可能:一是同時遺傳了父母的隱性基因,二是基因突變。「孟買血」在常規的血型檢測中表面顯現為「O型血」,這種血型的發現,往往都是要輸血了,配血時才發現異常。
羅所長說,2001年在新興一男子身上發現首例「孟買血」,目前,血液中心已聯繫新興縣,嘗試尋找當年的那名男子。像小珈這種病人,要解決輸血問題,本可以自身輸血,可她年齡太小了,自身輸血並不適合。
■名詞解釋
孟買血
「孟買血」因1952年在印度孟買市首次發現而得名。「孟買血」在常規的血型檢測中表面顯現為「O型血」,該血型的紅細胞上無A、B、H抗原,唾液中缺乏A、B和H血型物質,血清中除有抗A和抗B抗體外,尚有抗H抗體。由於孟買型血清中存有抗H抗體,因而給該血型患者臨床輸血帶來很大的困難,如需輸血,多主張同型輸血或自身輸血。
[責任編輯:tumi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