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若智是從成語大智若愚演化而來,表達的卻是和前者完全相反的意思。
大智若愚在《詞源》裡的解釋是這樣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至都是一個意思,只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極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外智者,工於計巧,慣於矯飾,常好張揚,事事計較,精明幹練,吃不得半點虧。內智者,外為糊塗之狀,上善斤斤計較,事事算大不算小,達觀,大度,不拘小節。智愚之別,實力內外之別,虛實之分。
大智若愚在生活當中的表現: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對於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度,有著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強者求己的心態,從來沒有太多的抱怨,能夠真心實在的踏實做事,對於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很多時候大智若愚伴隨的還有大器晚成,畢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斷積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斷積累一樣,多年的積累所鑄就的往往是絕代珍品,出世的時候由於體積太大而需要精雕細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樣幾下子就可以雕琢出來馬上能夠拿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因而大器晚成之後往往都是無價之寶。
大愚若智巧妙的改變了原詞中四個字的順序,卻表達出了完全相反的意思。大智若愚說明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理,大愚若智則正好相反,就像民諺中說的半壺水響叮噹一樣,這種人未必有真才實學,卻喜歡炫耀賣弄,其實只是個半吊子的水平罷了。這樣的人乍一看好像很聰明,其實是可笑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還有這樣一種人,好出小風頭,愛佔小便宜,無時無刻不在展示著自身智商上所謂的優越感,見鄙者則藐之,見強者則附之,這樣的人是真正的聰明嗎?不是的,因為他們的小聰明固然可以佔著一時的便宜,卻在別人心裡輸了形象,他們趨炎附勢,卻不會被正真清醒的權貴看中,不過是做其爪牙也。這樣的人也是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卻是不明智的。
(來源:華夏高氏家族)
高氏家族微信群,歡迎宗親進群交流
關於我們
高氏家族公眾平臺核心宗旨:
一.幫助高氏宗親尋根,追尋家族的源流及資料。
二.發展高氏公益事業,幫助有困難的高氏宗親。
三.聯絡各地高氏宗親,作為聯誼和交流的橋梁。
論壇網址:http://vzan.cc/f/s-62836
投稿郵箱:9508250@qq.com
平臺管理:高連社 QQ9508250
電話/微信:15956651600
團結世界高氏宗親 凝聚中華高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