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疫情接近尾聲,全國各地密集開學的時候,卻聽到不少關於青少年負面報導消息,如因與父母產生衝突一言不合就吵架或離家出走,還有更極端的如跳樓自殺事例在全國屢有發生。這些令人心痛的慘劇在網絡公布時,我感到很痛心,生命不可重來,這對一個家庭是多大的不幸!
同時值得我們重視和反思的是:同樣是開學,為何有的孩子心態陽光,開心快樂,而有的孩子卻在花季般的年華上演不可挽回的悲劇?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出這等極端事?而父母又該如何引導,幫助孩子渡過青春敏感期呢?
孩子跳樓自殺的誘因很多,但主觀上說,其根源還在於跟孩子們的逆商有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情商和智商這二個概念,而逆商又是什麼呢?
逆商:就是面對逆境時的商數。
當我們面對逆境和生活困難打壓的時候,我們能否以堅強的意志力去面對、超越困難,即不迴避也不退縮,以積極心態解決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
如上所述,跳樓孩子的極端做法誘因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逆商太低,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導致的極端行為。
關於青少年逆商的培養,這不是從課程中學來的,主要還是來自於成長的環境和父母的關鍵正確引導。
當家庭環境及親子教育出現問題時,孩子面對挫折、困難與困境時擺脫和超越的能力就會差,這就是逆商的商數指數差。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提到一個觀點表明:一切心理問題的原因,背後都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但家庭中起最關鍵因素的主要有二大關係:
在一個家庭,如果父母關係恩愛,孩子在父母所建立起的愛的信念中被滋養,他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之間的愛,也就能感受到這世界的美好,那他的成長曆程是幸福、快樂的,內心也能夠獲得寧靜和力量,並充滿自信。那他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也就擁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他的逆商指數就會高。
反之,如果父母關係不和諧,經常吵架甚至打架,在這樣的氛圍長大,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可靠,情緒也並不穩定,甚至出現焦慮情緒和不願與人進行情感交流,並以冷漠迴避態度待之這世界,同樣,他的心理也更容易敏感脆弱,他的逆商指數也會很低。包括孩子長大成人再組建家庭、找依戀關係的對象結婚時,也會模仿父母早期的婚姻模型。
2.1父母無條件地愛護接納孩子,更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當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關懷與愛時,他的生命狀態是充盈滿足的。同樣在精神層面,他獲得來自父母的支持、鼓勵和信心,內心充滿自信和力量感時,也就更具有安全感和價值感,他的心理和性格也很健全。當他的自我價值感被認可,他的抗壓能力就更強,自然,他的逆商能力也會高。
2.2有條件的愛
(1)孩子成敗與否,取決於父母一張嘴:
很多家長愛說的口頭禪都是:「我都是為了你好,你需要怎麼樣才對得起我」;「我這全都是為了你,你怎麼能夠這樣不顧及我的感受,不聽我的話呢」;或「我已為你付出一切….」等等以愛的名義示弱來「綁架」孩子,但是,這份來自父母沉重的愛,會使我們的孩子感受到束縛的枷鎖壓力,令他自責,負罪和沒有自由呼吸感。
同樣,當家長總是數落自已的孩子不如人,如「很笨,無知,蠢材,沒用」等言語虐待時,這些負面言語就會內化到孩子內心,他自然不自然就把自已批判的體無完膚,也使孩子失去內在要表現好的動力。
要相信:信念是自我實現的預言,當你相信你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成為什麼樣。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出息時,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他講正面的積極話語;如果父母想讓他孩子沒出息時,就儘可能去說一些負面的語言。所以,當父母的要管住自已的嘴,由父母口中說出使孩子不自信的負面言語時,你就別怪他各種能力和素質不如人,一旦建立這種信念,也別指望他能擁有良好的逆商能力去應對這個世界。
(2)控制強迫孩子
控制型的父母以制定規則、規矩、和不可違抗的人倫道理來控制孩子,並將孩子緊緊與這些枷鎖連在一起,便於使孩子順服。
而在這種壓迫氛圍中成長,孩子的情緒往往是內縮而不是外放的,他被壓制時的精神大腦是沒有活力與張力的,孩子要麼會因為怕你而麻木順服,變得極其刻板而不自信,且活的壓抑而自卑;而另一種表現就是孩子會變得極其叛逆,他會想反抗這種壓制,長大甚至會以暴制暴。因此,當你想操控使孩子時,他心理營養是不足或情緒不穩定的,並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靈傷害,家長知道嗎?
我們要知道,孩子他不是你的財產,他們是你的延升,孩子心態不健全,即使以強迫手段使孩子獲得成功,但他面對困境時的逆商指數依然很低,不能很好的應對挫折。
(3)不在場的父母
當父母一方缺席或如喪偶式的家庭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來自媽媽的陪伴會讓他感受到人世間最純真、最溫暖,也最無私和溫馨的愛,媽媽的愛也讓孩子學會去關愛這個世界;同樣,在成長過程中,來自父親的陪伴會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強大,更有力量和安全感,當孩子跟爸爸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後,再跟父親學會面臨困難時該如何克服,他的逆商指數自然強大。
而如果孩子內心缺少關懷引導,他就會覺得自己沒存在感也沒價值,而當他被迫獨立面對世界時,他便會覺得自已像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始終活在自我懷疑憂鬱中,面對逆境時便想逃避,而這都是因為一方缺席使孩子缺愛和被疏忽的心理需求沒有得以滿足導致。所以,孩子逆商培養的源頭首先是從一個家庭環境開始。
只有父母無條件的關愛和陪伴,才能讓孩子內心充盈滿足,只有父母用愛的行動滋養孩子,才能讓他感受到積極,正面的反饋,他才擁有健康的情感與心態,也只有在愛的世界裡,當孩子遇到挫折、困難與困境時,家庭環境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逆商指數會幫助孩子積極去應對這世界的磕磕絆絆,擁有擺脫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對於我們想要得到已受傷孩子的心,那就選擇重新去修復親密的親子關係,多走入孩子內心,進行深入的心流對接,讓他重新獲得來自父母背後強大的信心和心理素質,用新的視角重新與這個家產生新的連結,以積極的心態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