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蘇州八校聯盟高三第一次適應性檢測試卷及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電影《少年的你》熱映,引發了觀眾關於原著小說抄襲與否的熱烈討論,「融梗」一詞也隨之進入大眾視野。所謂「融梗」,通常是指網絡文學創作過程中匯集各方創意,在作品人物設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為。有的創作者傾向於用「借鑑」來解釋這種行為,有的批評者則指責其實質為抄襲。「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襲?是否應該受到法律懲戒?這些疑問集中凸顯網絡文學生產傳播過程中有關原創與模仿的界定難題。「原創」是著作權制度的核心概念,和這一概念相連的是現代意義上的作家形象:基於靈感和生命體驗,從無到有地進行創作,通過消耗自己的智力勞動,創造獨一無二的精神產品。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關於「作家」和「原創」的認識,在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類型文學寫作時受到挑戰。網絡文學生產從發展之初就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這種現象不能簡單理解為法律保護不夠到位,在更深層面上是與網絡類型文學生產機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比如,類型的決定作用。類型套路是網絡文學的典型特徵,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內的幾十種大類型,不計其數的小類型,是網絡文學20年發展的重要收穫。類型絕大多數並非由單個作者獨立創造,而是由初始設定出發,經由大量寫作者前後相繼,才得以陸續展開。再如,讀者前所未有的參與性。網絡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思」,而是歸屬於一個複雜的交流網絡。作者和讀者之間存在大量互動,讀者反饋至關重要,讀者對創作的參與性也大大增強,作者和讀者共同匯聚創意,實現類型的創造、更新和進化。在這樣一種創作機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覆使用常難以避免。對於類型化的網絡文學創作,「融梗」只是關於寫作資源使用的經驗式描述,本身並不具備道德或法律上的貶義,但這不意味著,抄襲是可以容忍的。《少年的你》和其他網絡文學影視改編作品所引發的抄襲與否的討論,恰恰提醒我們,網絡文學絕不是著作權的法外之地,必須找到一條既能保護寫作者合法權益又能保持網絡文學創作活力的道路。(摘編自儲卉娟《網絡文學:既要秩序也要活力》)材料二:網絡小說的類型化現象日益受到關注,人們經常把它歸結為資本驅動下的商業性產物,或是通俗流行文化的一種表徵,而網絡小說呈現類型化形態的根本緣由、網絡小說的創造性則被漠視。類型化的網絡小說,在大眾讀者的熱情推動下不斷成型,其發生發展的根本緣由在於人類對各種生命情感的內在需求。類型小說對人類的情感需求做出分門別類的回應與安置。讀者缺少或嚮往某種情感體驗,就會去欣賞能提供某種情感體驗的「類型小說」或「類型電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體驗,以達到心理的補償、平衡與滿足,產生愉悅感,恢復積極的心態。有些小說類型中的情感體驗似乎與快感體驗相對立,比如驚悚、恐怖小說,它們通向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體驗。這些負面情緒,人皆厭惡,但驚悚、恐怖小說卻很流行,它不僅說明人們對每一種情感體驗的頑固尋求,更能體現小說類型發生發展的原因。太平歲月,人對危險的警覺水平下降,所以會本能地從文藝作品中尋找恐怖刺激的情景,尋求緊張體驗,得到生存經驗的補償,這些緊張感、焦慮感、恐懼感獲得釋放之後,讀者會為自己現實的安全處境感到鬆弛愉悅,這種心理需要就刺激了相關類型小說、電影的發展。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小說的類型不斷被發明、擴展、更新,以創造人類情感體驗的新天地,比如科幻、偵探、推理、懸疑等都是晚近的發明,而有數百年發展史的武俠、歷史、玄幻則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每種小說類型,都聚集著大量為之著迷的讀者。我們必須強調,優秀的網絡小說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於其類型定勢之後,總是呈現出的作者個人的獨創性。人類對於新鮮事物的需求具有與生俱來、永難滿足的本能,而情感體驗的情景、方法卻永遠在求新求變。玄幻小說是網絡小說中成績最為顯著的部分,這種類型的興起受到了西方玄幻小說、好菜塢電影的啟示,並且在尋求「想像的本土化」這一動機支配下,連結了中國古代神話、歷史文化典籍、明清小說等資源。在作者與讀者求新求變的欲望推動下,玄幻小說呈現出強烈的個性化面貌,既有《惡魔法則》《傭兵天下》等創造性地運用西方玄幻小說的魔法、龍、精靈、天使與魔鬼等元素,也有《盤龍》《神墓》等混合了東方神魔小說與西方玄幻小說諸種神力元素,更有《間客》打通了玄幻小說與科幻小說的類型界線,另開小說類型的局面。這些小說,創造了獨特的生命、社會文明與宇宙景觀,具有文本價值的獨一性,豐富了人類的想像力,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關於原著小說抄襲與否的討論,但從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襲,不應該受到法律懲戒。B. 網絡小說的創作過程離不開作者和讀者的交流互動,網絡小說類型化的產生發展也離不開大眾讀者的熱情推動。C. 人類對包括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在內的各種生命情感的內在需求,是網絡小說呈現類型化形態的根本原因。D. 網絡小說類型不是固定不變的,既有與人類新的情感體驗相適應的晚近的發明,又有在原有類型基礎上的創新。2.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網絡小說難以避免反覆使用「套路」和「梗」,這導致網絡小說創新性不足,網絡文學創作活力逐漸喪失。B. 人們如果不缺少某種類型的生命情感體驗,就不會通過閱讀某種類型化的網絡小說來獲得類似的情感體驗。C. 玄幻小說的成就啟示作者,網絡小說創作既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求資源,又要從西方文學作品中獲得借鑑。D. 網絡小說類型化雖然能滿足讀者對各種生命情感的內在需求,但也阻礙著網絡小說獨創性作品的產生。3. 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3分)A. 「懸念巧妙設置,故事環環相扣,情節緊張曲折,主人公充滿個性魅力,是網絡小說吸引讀者的常用方式。」B. 「現實生活中缺失獲取情感體驗的機會,生命體就驅動人們創造或進入藝術情境,在想像中形成情感經驗。」C. 「大多讀者不關心網絡文學作品是否完成從無到有的創造,而是聚焦於作者是否完成既有類型的接續和延展。」D. 「必須正視網絡文學特殊的生產機制和閱讀機制,探索一種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從而保護和激發創造性。」5. 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說明如何實現網絡小說寫作的創新。(6分) 豫北內黃縣六村鄉千口村,有一處聞名遐邇的古棗園——千口千年古棗園。千口千年古棗園,北靠晉豫魯鐵路幹線,西傍顓頊、帝嚳二帝陵,南鄰梁莊鎮,東接硝河坡。古棗園佔地一千餘畝,棗樹萬餘棵,其中中心區一百零二畝,現存古棗樹一千兩百餘棵,許多樹齡在千年以上,樹圍在一百七十釐米左右。被林業部門鑑定命名的「千年棗樹王」,樹齡約一千五百多年。步入園內,一望無垠的古棗樹縱橫交錯,蒼勁茂盛。棵棵樹幹表面滄桑斑駁,色如火山石,狀若鱷魚皮。樹冠八方張開,虯髯盤旋,氣宇軒昂,新枝綠葉間串串瑪瑙似的棗隨風搖曳。置身於樹下,仰首可摘棗,俯身能刨花生,既賞美景,又飽口福,愜意無比。五十多年前,孩提時代的我,每年秋天都跟著大人們來這兒拾紅棗、刨花生,那時覺得這裡不過就是個棗園而已。然而,今天我駐足園內,卻有不一樣的感受。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劉,八十五歲,性情耿直,看管古棗園已有半個多世紀。他饒有興致地給我講起了古棗園的歷史,以及與古棗園有關的故事——內黃,因黃河而得名。漢代以前,古黃河曾流經這塊土地的南面,故稱內黃。早在秦漢時期,這裡的先民就在黃河故道栽種棗樹。漫漫黃河故道,成就了內黃紅棗的美名。自2002年以來,縣裡多年舉辦紅棗節,吸引了數十萬名海內外遊客。千口,地處內黃縣南端,也因黃河而得名。這裡曾是古黃河上的一個渡口,因舊時黃河常年決口,先民頻頻搬遷,故名「遷口」。後人為了書寫方便,逐漸變為「千口」。精神矍鑠的劉老漢凝望著碩果纍纍的古棗園,在鋤把上磕磕菸斗,告訴我,他小時候棗園就是這個樣子。祖輩們都說,這兒自古以來就是塊好地,沙質細軟,棗樹長得好。先輩們從試種酸棗開始,經過一代代人的反覆試驗,終於培育出耐旱、耐鹽鹼、耐瘠薄,盛花期長、果實肉厚、香甜可口的優良品種——扁核酸。扁核酸,因核狀扁、味酸甜而得名。其鮮果酥脆多汁,酸甜可口;乾果皮薄肉厚,香甜纏綿。古棗樹上結的果,經過專業測定,果酸含量為其他品種的五倍,不僅是滋補營養之佳餚,還是中藥的藥引子。蜜蜂在古棗樹上採集的棗花蜜,晶瑩剔透,味正醇厚,潤肺明目,被譽為蜜中上品。曾經,這裡的先民靠一行行棗樹防風固沙;遭自然災害,靠紅棗充飢救急;遇兵匪戰亂,靠棗林天然屏障護身保命。作為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的據點,千口村古棗林一帶培養和保護了許多地下共產黨員、遊擊隊員。新中國成立後,千口古棗園重煥生機。上世紀六十年代,村裡對園內棗樹進行逐棵登記。棗樹總數達十萬餘棵。國家修建湯濮地方鐵路時,專門在千口村設站。縣裡專門在千口車站建起了紅棗系列產品收購門市部。這裡流傳著一首民謠:「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動杆,九月十五棗下箔,十月十五撈不著。」每年棗熟季節,棗園內,道路旁,一排排用高梁稈編織成的棗箔上,厚厚的紅棗,在陽光照射下鮮豔奪目,宛若一方方紅色的地毯;土產門市部,門前車水馬龍,前來收購紅棗、棗蜜的商賈絡繹不絕;院內小山一樣的棗垛,源源不斷地裝上小火車車廂,運往全國各地。「棗兒香,棗兒甜,三分種,七分管;剪枝砍皮防棗鏽,滅蟲翻土疙瘩山。」這是當地棗農對棗樹管理的精闢總結。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這裡每家每戶都有了自己承包的土地和棗園。老棗農如魚得水,將畢生經驗全部傾注在棗樹管理上。且不說每年至少五次修剪荒枝嫩條,光是棗樹滅蟲就是一場重頭戲。為保證果品綠色無公害,棗農們常常用榔頭擊打樹枝上的棗尺蠖。男人們在前面搶著木桿擊打,婦女和小孩兒跟在後面,用指將打落在樹根下的尺蠖一一消滅。有的尺蠖在強震下應聲落地,而大部分則吐絲垂吊,緩緩墜地。待覆活後又爬上樹幹。智慧的棗農把每棵樹根下的土封成陡坡,並用木板將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來的則是集中就擒。三年前的一個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經營者看中了這裡的古棗樹,千裡迢迢趕來,並託人向劉老漢說情,表示想出巨資挖走園中幾棵最大的棗樹。愛樹如命的劉老漢聽說後火冒三丈:「無論給多少錢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給俺們留下的無價之寶啊!他們要挖走的不單是樹,而是全村人的命根……」對方最後只好悻悻離開。2018年底,村兩委牽頭,動員了十二名具有豐富棗樹管理經驗、勤奮好學的青壯年,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將古棗園中心區一百零二畝土地,從原先三十多個承包戶手中流轉出來,成立了古棗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並投資修建起古樸典雅的千年古棗園大門牌坊,拉起透景籬笆牆,硬化了古棗園門前道路和停車場。千年古棗園而今更風光。為了古棗園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區人民,他們有古棗樹一樣鐵骨錚錚的品格,讓人看到了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6. 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千口古棗園古棗樹數量多、樹齡長、樹圍粗,縱橫交錯,蒼勁茂盛,古棗園久經歲月變遷仍充滿活力。B. 內黃、千口皆因黃河而得名,這裡沙質細軟。適合棗樹生長。先輩們代代試驗,終於培育出優良棗樹品種。C. 棗農們用榔頭擊打樹技上的棗尺蠖,把每棵樹根下的土封成陡坡,體現出當地農業技術的原始落後。D. 文章寫了古棗園傳承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歷史,讚美了為了古棗園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區人民。7. 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色如火山石,狀若鱷魚皮」「虯髯盤旋,氣宇軒昂」,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古棗樹滄桑而道勁。B. 「七月十五棗紅圈……」「棗兒香,棗兒甜……」等民謠寫出了棗農對古棗樹的深厚感情,既體現了鄉土文化特色,又富有語言韻味。C. 文章寫劉老漢聽說有富商想出巨資挖走古棗樹後「火冒三丈」,嚴辭拒絕,表現出劉老漢不為利益所動的耿直性格,人物形象鮮明。D. 文章採用定點觀察的方式,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描繪了古棗園的美麗風光,敘述了古棗園的歷史和相關的故事。8. 文章後半部分用不少筆墨寫棗農管理棗樹,對此你如何理解?(4分)9. 「今天我駐足園內,卻有不一樣的感受」,請結合文本談談作者有哪些「不一樣的感受」。(6分)韋世康,京兆杜陵人也,有器度。年十歲,州闢主簿。在魏,弱冠為直寢①,封漢安縣公,尚魏文帝女襄樂公主,授儀同三司。後仕周,自典祠下大夫歷沔、硤二州刺史。從武帝平齊,授司州總管長史。於時東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綏撫之,士民胥悅。尉遲迥之作亂也,高祖憂之,謂世康曰:「汾、絳舊是周、齊分界,因此亂階,恐生搖動。今以委公,善為吾守。」因授絳州刺史,以雅望鎮之,闔境清肅。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喪幹懷。在州嘗慨然有止足之志,與子弟書曰:「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況娘春秋已高,溫清宜奉,晨昏有闕,罪在我躬。意欲上聞,乞遵養禮,未訪汝等,故遣此及。興言遠慕,感咽難勝。」諸弟報以事恐難遂,於是乃止。在任數年,有惠政,奏課連最,擢為禮部尚書。世康寡嗜欲,不慕貴勢,未嘗以位望矜物。聞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顯人過咎,以求名譽。尋進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戶,其年轉吏部尚書,餘官如故。四年,丁憂去職。未期,起令視事。世康固請,乞終私制,上不準。世康之在吏部,選用平允,請託不行。開皇七年,將事江南,議重方鎮,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幾,授安州總管,尋遷為信州總管。十三年,入朝,復拜吏部尚書。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廷稱為廉平。嘗因休暇,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②,伏奉尊命。」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曰:「臣無尺寸之功,位亞臺鉉③。今犬馬齒濆,不益明時,恐先朝露,無以塞責。願乞骸骨,退避賢能。」上曰:「朕夙夜庶幾,求賢若渴,冀與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請,深乖本望,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於是出拜荊州總管。時天下唯置四大總管,並、揚、益三州,並親王臨統,唯荊州委於世康,時論以為美。世康為政簡靜,百姓愛悅,合境無訟。十七年,卒於州,時年六十七。上聞而痛惜之,贈賻甚厚。贈大將軍,諡曰文。[注]①直寢:在皇宮值班。②二疏:指漢朝兩位主動辭官的權侄疏廣與疏受。③臺鉉:宰輔重臣。10.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丁憂,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長的喪事,官員必須停職守喪的制度。B. 坐,連坐,定罪。連坐是指人犯法,其家屬親友鄰裡等連帶受處罰的制度。C. 耳順,六十歲,意指個人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也稱「花甲」。D. 諡,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為表彰其生平功業所給予的稱號。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韋世康德隆望重,性情恬淡。尉遲迥興兵作亂,世康受任絳州刺史,憑著素來的德望使全境安寧整肅:他崇尚古人質樸之風,不因得失擾亂心志。B. 韋世康自幼慧敏,謙進平和。世康從小沉穩敏捷,年紀輕輕就被官府任用。任吏部尚書後也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視別人,仍像原先一樣對待其他官員。C. 韋世康為官公平,廉潔正直。世康兩次吏部任職,薦舉提拔官員甚多,都能做到選拔任用公正,得到朝廷的高度評價。D. 韋世康愛民惠民,治理有方。東夏剛剛平定,世康便安撫士人百姓。任職荊州,施政簡素清靜,百姓愛戴,全境沒有爭論官司。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世康寡嗜欲,不慕貴勢,未嘗以位望矜物。(4分)(2)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戒,先哲所重。(4分)14. 文中韋世康三次請辭的原因是什麼?請簡要說明。(3分)【注】①指陸遊在巴蜀結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15.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首聯回憶當年,緊扣詩題,其中第二句的「談舌如雲氣吐虹」寫出詩人年輕時儒雅謙恭的人格追求。B. 頷聯在形式上對仗工整,體現了律詩典型的音韻之美;在內容上對比鮮明,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C. 尾聯使用反問的手法,表達了內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故友形象。D. 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形象相關。16. 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徵?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1)王維《山居秋暝》中「 , 」兩句,描繪了翠竹青蓮之中勤勞的人們幸福美好的生活圖景。(2))屈原《離騷》中表現出強烈的道德覺醒意識,願意一馬當先作為引路人的句子是:「 ,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 」兩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山水之形。於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覺到了。她沒有像我們都市中的大藝術家們那樣搜出枯腸去變形變態,刻意製造出各種怪頭怪臉設法「驚世駭俗」。她的藝術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質的,也是不可思議的。這生命的神奇來自於她的天性。剪花娘子們不想在市場上創造價格奇蹟,更不懂得利用媒體。千古以來,一直都是把這些隨手又隨心剪出的活脫脫的形象貼在炕邊的牆壁或窯洞的牆上,自娛或娛人,沒有市場霸權制約的藝術才是真正自由的藝術,這不就是民間藝術的魅力嗎?她們不就是真正的藝術天才嗎?然而,這些天才散布並埋沒在大地山川之間,就像契訶夫在《草原》中所寫的那些無名的野草野花,它們天天創造著生命的奇蹟和無盡的美,卻不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長、開放與消亡。那麼,到了農耕文明在歷史大舞臺上的演出接近尾聲時,我們只是等待著大幕垂落嗎?在我們對她們一無所知時就忘卻她們?我的車子漸漸離開這草原深處,離開這些真正默默無聞的人間天才,我心裡的決定卻愈來愈堅決:為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畫冊,讓更多人看到她們,知道她們,一定!17. 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佔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B. 「戴車匠」在我們不但是一個人,一間小店,還是一個地名。C. 我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D. 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4分)20. 文中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一定要為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畫冊,讓更多人看到她們,知道她們。」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麼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21. 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並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①崇尚學術的環境有助於加強學者的學術毅力。②不能排除個別人雖然在年輕時取得舉世矚目的學術研究成果,③但多數學術大家的高水平學術成果是年過半百才取得的。④能否幾十年堅持不懈地從事學術研究,對學術人才成長具有重要意義。⑤崇尚學術的環境也有助於學者去除心中雜念、專心學術研究,⑥願意將時間和精力用於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⑦而這種不計名利的學術投入,⑧正是當今時代學術人才成長的必要條件之一。22. 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導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5分)交通運輸部今天表示,為探索交通強國建設的有效模式和路徑,我國目前已確定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將圍繞設施、技術、管理、服務4大領域,分地區、分主題、分批次開展22項試點任務。試點省市將通過培育若干在交通強國建設中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試點項目,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出臺一批政策規劃、標準規範,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領域實現率先突破。(1)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人食指)(2) 我們在談論未來的時候,未來已來,當我們討論將至的可能性時,將至已至。面對席捲而來的未來浪潮,我們只有以變革的姿態迎接未來,決勝未來。(教育家袁振國)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感悟?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或思考,就此寫成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下載無水印電子版試題及參考答案請點擊文末原文瀏覽或訪問:
http://www.xiyuwen.com/Article/6713(建議複製到電腦端訪問)
習語文(Www.XiYuWen.Com)註冊送積分,資料免費下!
歡迎將您的專題講座、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等與大家分享,
來稿請發至郵箱gzyw@txl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