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原著作者須一瓜:人心都有趨光性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劉佳佳)近日,作家須一瓜的最新小說《雙眼颱風》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法治新聞記者出身的須一瓜,再一次選擇了她最熟悉的「涉案」題材。

    2015年,一部由須一瓜長篇小說作品《太陽黑子》改編的電影《烈日灼心》,因為高票房與不錯的口碑受到公眾關注。這一次,她取材生活,創作了一部圍繞一起陳年舊案的追查過程,而展開對於人性探索與思考的作品。

    「雙眼颱風」暗示了兩種勢力的對抗。「這書名是我同事起的,他是個專欄作家。雙眼颱風就是超強颱風,有我想要的:搖晃、摧毀、衝刷、滌蕩、重建。」須一瓜這樣解釋這本書名字的由來。

    須一瓜

    小說是作家自己的真實

    不同於許多作家在任何場合都可以侃侃而談,僅是在線上做訪問,須一瓜一開始仍然表現了她的羞澀和不適應,她說自己「怕生」「怕擺場子」。但隨著記者問題的不斷深入,她也慢慢進入了狀態,放鬆地聊起了她的寫作生活。

    多年的政法記者身份給須一瓜的另一個身份——「作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雖然有很多親歷的精彩素材我早已忘記。但可以確定的是,我一定得到了不僅僅是那些物質性的、滑鼠點擊可取的新聞肉身。」須一瓜說。

    因為接觸過許多案件,她看見過不同類型的判決書,在她眼中「每個判決書都是人生的剪影」。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她深刻地認識到:當人們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越深,就會越感覺到判決書的那種法律線條的簡單。它沒有辦法去描述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是片段。但在文學作品、在小說裡,思想的空間就大了。雖然在記者工作中也會經常寫一些深度報導,但是「新聞是外界的真實,而小說,是作家自己的真實」。

    人心都有趨光性

    在《雙眼颱風》中,須一瓜創作了一個執著追求公平正義,眼裡容不下一點沙子的「執拗」的警察形象——傅裡安。而這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一個原型。

    因為職業的原因,須一瓜對警察比一般人更多了一些信任感,很多警察都曾給她不少善的瞬間。須一瓜認為,像「傅裡安」這樣的人,誰和他相遇,誰就會獲得對社會的多一點的信任感。在這個作品中,她把人心至善的綠燈排成了行,不管是很好的人,和不太好的人,或者其實有點差的人,最終都在大是大非面前,選擇了為善行亮起綠燈。這部作品融入了她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須一瓜說:「人心就跟小昆蟲一樣,都有趨光性。不要忽略我們心目中的惡,也不要低估我們心中的善。」

    文學與影視應保持各自的藝品尊嚴

    近些年來,劉震雲、嚴歌苓等作家不但小說作品屢被改編搬上銀幕,甚至親自擔綱編劇、出演角色,越來越多的作家開始頻頻「觸電」影視圈。而須一瓜雖然已經有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她依然表達了自己對於這個圈子的陌生感。

    因為平時看的電影比較少,須一瓜對於電影明星也知之甚少。經常被問到自己創作的某個人物希望誰來出演,須一瓜都無法回答。在她看來,演員好不好、像不像、對不對,都不是作者能操心的事,她只能更關注自己領域範疇內的。而作家「觸電」影視圈, 那個「電」網則很像粘蒼蠅的紙,很多作家在那裡飛過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美味停下來,或許就再也飛不動了。但也有一些作家,超低空飛過,經過以後繼續飛往更遠的目標。須一瓜說:「這樣的觸電,你不能簡單說它是好或是壞,就看各自的緣分吧。影視與小說,保持各自的藝品尊嚴就好。」

    寫作是「靠天吃飯」 很多寫作都是路過

    屢次被問到下一個作品計劃,須一瓜都表達了自己對於作家這個身份的「宿命感」。她認為寫作是「靠天吃飯」,作家一輩子會寫幾本書應該是註定的。

    新作《雙眼颱風》其實是個計劃外的產物,一次與朋友聚會的閒聊成就了這個作品。原本只打算寫個中篇小說,卻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一不小心就投入了兩年多的時間。許多讀者評價這部作品情節緊湊、筆鋒利落,一口氣就讀完了。雖然好評不斷,須一瓜仍舊不認為這是她最滿意的作品:「寫作這麼多年了,我最滿意的作品,總是正在進行的那一部。而所有的作品一旦發表,或者一段時間後,往往我已經不能再回首,甚至有點難堪。」

    在須一瓜看來,一部又一部作品都只是為了遠方的一個目標不停地路過。正如她在書中《後記》裡寫到的:很多寫作都是路過,所有路過都是為了最後的抵達。

相關焦點

  • 《雙眼颱風》:都有一種趨光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實習生王梅竹    看過須一瓜作品的朋友都知道她是罪案題材小說的高手,她喜歡用尾條的新聞,寫頭條的小說。    她是電影《烈日灼心》的小說原著《太陽黑子》的作者,她是《淡綠色的月亮》《老閨蜜》等小說名篇的作者。
  • 《烈日灼心》:一部特立獨行的國產警匪片
    暑期檔尾聲,曹保平就帶著他的第四部劇情長片《烈日灼心》交了一份漂亮答卷,電影摒棄了警匪片中常走打打殺殺的路線,更關注人性議題。而《烈日灼心》也延續了曹保平在《光榮的憤怒》和《李米的猜想》那類敘事,生活中的逗比超哥還是奉獻了他少有的正經,在表演張力上,段奕宏依是塑造最成功的一個。
  • 《烈日灼心》今日公映 103城千場點映刷新紀錄
    曹保平導演對劇本的文學性要求相當高,比較「折磨」演員在業內也是都有耳聞,因而造就了這一部優秀的影片。資深影評人焦雄屏對《烈日灼心》的評價甚高:「這應該是中國電影近年來一部重要的代表作。我們都習於看港式警匪片,但是,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再怎麼樣深陷危險,觀眾情感上仍有基本安全的距離。我們不會不安,不會灼心,但曹保平好傢夥,一上來就給你觸目驚心的東西,讓你一路提心弔膽,惴惴不安。
  • 烈日灼心劇情詳解是什麼
    三個男人,烈日灼心,終等到,末日判。曹保平善於講故事,寫劇本出身的人心思大多細膩,一如這齣《烈日灼心》,所以也許冗長,但一定不荒蕪。這個故事要從頭講起。七年之前,西隴水庫,一樁滅門慘案。兇手逃之夭夭,案件一沉多年。逃出去的是小豐、阿道和老陳,但逃出不代表升天,有些事對於有些人,活著未必就比死亡更幸福。對於那一家沉冤於黃泉的屍首,小豐他們錯了。
  • 觀後感|李娟:救贖靈魂——觀影片《烈日灼心》有感
    救贖靈魂——觀影片《烈日灼心》有感文/李娟最近這幾年看過的電影,以喜劇和動畫片為主。早聽說《烈日灼心》這部懸疑劇很精彩,一直沒敢看,主要怕太過燒腦自己智商不足看不懂。今日一口氣在手機上看完,確實震撼人心,深度解讀剖析了人性的善與惡。
  • 烈日灼心,一個協警只付了五分之一的警察,打我們淚點
    然而對於那些看過原著小說朋友們的人來說,這個缺陷並不重要,因為小說中地主的角色比電影中的上下文要多得多,如果我們真的想讓房東小配角的人物形象更豐滿一點,那麼這部電影的敘事和情節現在可能就不一樣了。沒關係,因為《烈日灼心》已經足夠好了,還有幾個類似的小瑕疵,比如伊警察的師傅角色,這並不能反映出他作為一個好警察部門的專業素質,比如警官在上樓追捕逃犯時的專業素質和犧牲過程過於魯莽等。這些小之的小問題,我們不去關注,我們只需要看到《烈日灼心》帶給我們的思考和震撼內容,他們非常紮實而深遠,擊中了我們淚點。
  • 《風平浪靜》,距離《烈日灼心》,中間差了十個《無名之輩》
    作者:李嘯天感謝百家號觀影團,給機會提前觀看了《風平浪靜》。不過,怎麼說呢?《風平浪靜》並不怎麼樣,遠不如《無名之輩》那麼驚豔。這裡的章宇,飾演的角色叫宋浩,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他將自己所有的擰巴與憋悶還有愁苦,都直接寫在了自己的臉上,刻意使自己臉譜化,這樣的塑造,使得這個形象一下就站住了。
  • 烈日灼心煉青春——南陽市第六完全學校高中部2020年軍訓紀實
    烈日灼心煉青春南陽市第六完全學校高級中學2020年軍訓紀實2020級高一萌新們,跨進六完的大門,心中是不是非常的激動呢?是不是迫不及待進入高中學習生活中去呢?都別急!軍訓,才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每一個動作,教官都親自分解示範與指導,從擺臂到踢腿,從握拳到繃腳,都要通過教官嚴格把關,從最初的不標準到最後的堪稱完美,他們將這些最簡單的動作,在訓練場上無數次地重複著。9月的炎炎烈日擊垮不了他們的意志,揮灑的汗水淹沒不了他們心中的信念,身體的疲憊擊敗不了他們心中的鬥志,六完的校園裡,同學們盡情地揮灑汗水向青春致敬。
  • 《烈日灼心》真相或許會遲到,但黑暗在陽光下無法掩藏
    電影由一段老舊評書開場,說的是這七年前,福建西隴的一起慘烈殺人案,案子裡一家五口同時被殺害,七年過去,嫌疑人楊自道,辛小豐,陳比覺卻依然逍遙法外,但隨著警長伊谷春的到來,這案件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辛小豐是個協警,鄧超飾演的辛小豐一角沉默敏銳,謹慎陰鬱,如果不熟悉鄧超的人,會全身心沉浸到鄧超這一場可以說發揮震撼的演技中
  • 烈日灼身,黨性灼心!
    一踏入飛紅村,映入眼帘的是滿滿的「紅色」元素,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造福工程,美麗的村莊讓大伙兒眼前一亮。但村莊不僅建設得美,群眾滿意度也不能落下,該村黨支部班子積極籌謀,發展了養蜂業,為村集體財政又增添了一筆收入。
  • 評論:提高心理「趨光性」
    來源:寧波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劉豔   生物普遍有一種趨光性,即對光刺激的趨向性趨光性是生物自發產生的本能反應,因為光是生物的生命之源,離開光,生物就無法存在。人的心理同樣也需要「趨光性」。因為,陰暗心理會害人害己,把人引向死亡之谷;陽光心理則會給人帶來光明溫暖,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擁有陰暗心理的人卻屢見不鮮,他們不僅在折磨自己,汙穢自己的心田,而且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常常「以陰暗之心度光明之腹」,褻瀆、醜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
  • 昏迷2年後,那位「鐵血戰警」走了,曾是電影《烈日灼心》故事原型……
    直到下午6時許,各項應急勤務都準備就緒,陳海陽才在同事們的勸說下返回家中休息。 陳海陽的病情牽動許多警民的心,當時許多民警、市民都為陳海陽加油、祈福,希望他能渡過難關,早日醒來。
  • 高溫「烤」驗 中國北方夏至烈日炎炎熱浪灼人
    為避烈日,許多市民把消費時間調至晚上,旺聚人氣的後海酒吧街、簋街餐飲店近日把打烊時間紛紛延後。  氣象專家提醒,高溫天氣下,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處於易發階段,體弱及年長者應儘量避免外出。據氣象臺發布預報顯示,本周四後,北京氣溫將因雷雨頻訪而大幅降低。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 網友:謝謝你帶來的經典
    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其家鄉阿拉巴馬州州長凱•艾維(KayIvey)在推特上發布了有關格魯姆逝世的消息,稱他是該州「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 有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向著太陽一直飛?
    昆蟲大都有趨光性,不過有的是正趨光性,有的是負趨光性,簡單的說正趨光性就是一些昆蟲會主動地靠近光源,而負趨光性則恰恰相反。關於正、負趨光性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晚上路燈的四周會聚集大量的飛蟲,而這些飛蟲都是正趨光性的,而我們常見的蝸牛、西瓜蟲等動物則是負趨光性的。對於正趨光性的昆蟲來說,光是最能吸引它們的,那麼為什麼它們不一直奔向太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