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認為石油生意基本上穩賺不賠。全世界最大最值錢的公司是沙特阿美,這家公司富可敵國。中國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每年也賺得豐厚的利潤。
可是你知道嗎?2018年被中國的「第四桶油」的光匯石油,幾乎走到了破產的境地,2019年光匯石油的創始人薛光林也被香港法院裁定個人破產。
中國作為一個大量進口石油的國家,為什麼光匯石油會瀕臨破產呢?
這不得不從光匯石油的創始人薛光林說起。光匯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民營石油集團,被稱為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這中國「三桶油」之外的「第四桶油」,而薛光林本人,也是中國公認的民營石油大王。
1967年,薛光林出生於安徽天長,從小順風順水,26歲,成績優異的他從南京大學哲學系順利畢業並拿到博士學位,走出校園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薛光林,毅然放棄了高薪又輕鬆的工作,懷揣2000元和一個創業的夢想南下深圳。
薛光林最早在深圳從事貿易行業。並賺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3年,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劇增,開始向國外進口,頭腦聰明,眼光敏銳毒辣的薛光林,抓住商機,進軍石油行業,開始做起了石油貿易業務,憑藉卓越的經商頭腦,他很快就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個大型的儲油基地。
薛光林後來還幸運地憑藉這個儲油基地躲過了國家的「洗牌」。
幾年之後,石油的進出口和生產經營逐漸被國家完全掌控,私營石油企業全部關門停運。而薛光林因為有這個儲油基地,幸運地成為了中石油的經銷商和中轉站。
2004年,收回了精煉油的經營權的薛光林將目光轉向了海上石油供應業務。
那時候,國內的兩家國有石油企業對海上供應業務都不重視,導致有很多海上船隻在中國港口加油困難,所以薛光林認為,這是一項發展空間和利潤都極大的業務。
而開展這項業務,薛光林首先面臨的是沒有客戶來源的窘迫,當時,大部分船隻都不習慣在中國的港口加油,而薛光林只得絞盡腦汁,出去跑業務,拓展客戶。功夫不負有心人,薛光林終於殺出了海上石油供應業務的一條血路。
2008年,石油價格迎來一波飛漲,乘勝追擊的薛光林藉助這個機會,讓光匯石油成功上市,股票價格連翻幾倍。
2014年,光匯石油業務遍及開採和倉儲運輸等一系列產業,市值飆升,突破200億,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民營石油集團。薛光林帶領光匯集團,勵精圖治,短短幾年,光匯集團就成為了擁有近1000億總資產的中國最大民營石油公司,並且榮獲「中國第四通石油」之稱。
但是,一路順風順水的薛光林,卻沒能躲過極盛轉衰的命運。
2019年,香港高等法院一紙判決書,判定薛光林破產,原因是,薛光林沒能償還3000多萬的債務。
根據光匯石油公司的規定,撤銷了薛光林包括董事會主席在內的一切職務,中國最顯赫最富有的民營石油大王,就這樣一夜之間跌下了神壇。
薛光林個人破產之後,光匯集團的經營狀況同樣每況愈下。自2015年石油價格走低之後,光匯集團完成的幾筆大規模收購迅速貶值,就這樣,光匯集團的業績出現大規模下滑,甚至出現了嚴重虧損。
業績嚴重虧損,雪上加霜的是光匯集團的負債金額卻反而在上升。每年的數據都觸目驚心。
2016年,光匯集團高達218億港幣。為償還債務,光匯集團不得不拋售旗下股票,中海油還戰略性融資7億美元,然而仍舊無人能填滿這個無底洞。
2016年,光匯石油負債高達218億港元,人民幣187億元。2017年10月,光匯石油停止交易。2019年1月,光匯石油負債總額仍舊高達127億人民幣,而且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光匯集團收入為34.21億港元,年內虧損為25.54億港元。
由此,光匯石油不得不選擇重組,跟各個債權人商議處理方案。
不久前,光匯石油公告完成了債務重組,這代表著,作為中國的「第四桶油」,光匯石油逃脫了破產的命運,逐漸通過債務重組逐漸走上了正軌。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薛光林創辦的「光匯雲油」打造石油產業鏈+網際網路」能源電子商務平臺,可以便宜加油,已經實現了超過30億成交額,光匯雲油平臺目前價值已上億,薛光林作為創始人,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