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高校封閉管理措施上熱搜!學生請假離校需家長手寫保證書?!

2020-12-12 騰訊網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在日前的新聞連線中曾表示:

各個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回歸到正常的生活次序

國慶假期結束之後

部分學校確實已經慢慢調整管理制度

有的甚至不再封閉

但仍然有一些學校

依舊採取較為嚴格的管理方式

這也讓學生頗有微詞

近日,有廣東白雲學院的學生稱

請假需家長手寫保證書

下載APP申請,上傳附件

在企業微信請假每次都被駁回

▲圖源:微博網友

高校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手寫保證書這件事

好像是小學初中時候才會有的事情

也導致請假要求引起了很多學生的吐槽和討論

甚至直接登上了微博同城熱搜

據了解

廣東白雲學院自開學以來

一直處於封閉管理狀態

然而學校教職工、飯堂阿姨卻進出自如

學生想請假離校卻需要——

家長親筆同意書

拍家長身份證

企業微信上請假還經常被駁回

廣東白雲學院的同學們表示

大學城的學校也沒有封校

咱們學校那麼偏僻

還搞封校和禁止外賣

實在是難以接受

更有網友戲稱說

讀了個「廣東白雲高中」

此外

還有學生表示

學校二期工地深夜施工

學生的日常生活、睡眠都受到影響

近來青島疫情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學校依舊執行嚴格的管理方式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也應考慮學生正常的生活學習需要

不管是學校工地施工也好

還是請假制度上的問題

是否該多站在學生角度上思考一下

這樣的方式是否妥當?

*來源:廣州高校資訊綜合自微博同城榜、微博@大學聲bot、網友評論、在廣州讀大學

相關焦點

  • 廣東白雲學院封閉管理,校內施工,請假難,踩外賣!
    疫情還沒過去,青島有新增病例,境外輸入仍然存在,使得不少人已經放下的心有提了起來,許多本打算取消封閉式管理的學校也繼續採取封閉式管理這一措施以防萬一。近日,有廣東白雲學院的學生稱,學校實行封閉管理,教職工自由出入,學生不能外出,校內施工,影響部分學生的正常休息。
  • 離校在濟不超一天不用請假,又倆高校簡化學生離校手續
    9月22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和山東師範大學也相繼調整簡化了校園管理相關流程。上述高校均規定,學生在駐地城市活動,且離校不超過一天的,無需請假,只需備案或抄送輔導員;前往外地或離校一天以上的則要履行相應請假手續。
  • 部分高校宣布解除封閉管理!你支持嗎?
    近日,各高校都已經陸續開學,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實行「封閉管理」。 關於高校封閉管理的討論,也是鋪天蓋地式的。其中中國新聞周刊發起的「高校應該封閉管理嗎」就衝上微博熱搜。
  • 雲南民族大學師生出入區別對待 高校封閉管理如何做到人性化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近日,又有一所高校因封閉管理引發關注。有雲南民族大學的學生表示,本學期學校實行封閉管理,學生無事不能出校,出校請假流程複雜,但教職工幾乎可以自由進出,甚至有學生與保安發生矛盾衝突。
  • 江蘇各高校陸續解除封閉式管理
    對於眾多高校採取長期封閉管理的情況,教育廳部再次明確,要求進一步做好高校校園管理工作,高校切忌一刀切封閉管理。 在校學生離校1天以上或離開南京,須事先按照要求請假報備去向及起止時間,經同意後方可離校,並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針對即將來臨的中秋、國慶假期,南工大的這則通知也進行了補充要求: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全體師生員工減少不必要外出,確需離開南京的,須提前向所在單位請假報備去向及起止時間,經同意後方可離校。出行師生須慎重選擇出行方式,避免人群集聚,確保安全。
  • 多所高校陸續解封封閉管理!你支持嗎?
    近日,各高校都已經陸續開學,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實行「封閉管理」。關於高校封閉管理的討論,也是鋪天蓋地式的。其中中國新聞周刊發起的「高校應該封閉管理嗎」就衝上微博熱搜。其實學生並不反對高校採取的相關防疫措施,只是在現有封閉管理下,很多時候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聚集。
  • 家長學生必看!廣東一地推遲開學,多所高校開學後封閉管理
    多所高校開學後封閉管理多所高校發布最新返校通知!開學後封閉管理!秋季新學期即將開始,廣東各大高校陸續公布返校時間。有學校明確開學後實行常閉管理,無特殊情況不離開校園。此前,已有多所學校公布了返校方案,點此回顧:開學後封閉管理!廣東多所高校發布最新返校通知!近日又有一批廣東高校發布了返校安排,你的學校要封閉管理嗎?
  • 部分高校封閉管理,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回應……
    教育部:近3億師生將集中大規模流動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學校全面開學複課,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學習、生活,學校將成為人員高度密集場所,守住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底線,校園防控措施要比社會其他群體更「嚴」。
  • 繼西安音樂學院後,又一高校封閉管理登熱搜遭吐槽
    微博討論西安音樂學院封校昨日微博熱搜西安同城榜第一的西安音樂學院封校事件官方尚未給出回應,今日(16日),「陝西職業技術學院封閉管理」也登上熱搜,引發學生吐槽的是學校封閉管理期間教職工自由出入、校內物價上漲、飲用熱水供應不足、食堂飯菜衛生等相關問題。
  • 廣東這所高校無封閉式管理!教育部反對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
    8月27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對部分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進行回應: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二學生非必要不外出。「這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準出來。同時,高校教職工要與學生同等管理,一視同仁。
  • 這些高校開學後,實行封閉管理!
    「封閉管理 」 有調整京外大學生返校需做核酸檢測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8月15日到20日,93所在京高校中已有13所啟動秋季學期學生集中返校工作。6天時間,累計返校學生達到27144人。
  • 湖北一地高三年級將實行封閉管理,無故不得離校回家!
    5月1日,從孝感市教育局獲悉,孝感市高三年級2020年春季復學將實行封閉管理。強化宣傳動員全市高三年級復學後,原則上全體師生實行寄宿制全封閉管理,各學校要從實行封閉管理的好處和校外生活住宿的風險等方面,動員師生在校內學習和生活,減少與外界不必要的接觸,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安全的學習環境。要提前與家長充分溝通,爭取家長支持,做到學生能住盡住。
  • 清華、南大等高校陸續解除封閉管理!「柵欄式生活」有所緩解嗎
    盼望著,盼望著,高校第一波解封進程終於來了!對於眾多高校採取長期封閉管理的情況,教育廳此前也回應:「教育部反對高校一刀切封閉管理,以及高校教職工要與學生同等管理,一視同仁。」隨之而來的是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高校陸續解封的消息!學校改為通過出示健康碼、讀取學生證、登記報告行動軌跡等手段進行記錄,恢復了學生正常出入校園的權利。
  • 高校迎來「解封潮」,你的學校還封閉管理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近期,隨著全國範圍內高校陸續開學,一些學生對於校園封閉管理政策表示不滿,紛紛在網絡上吐槽。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已經有不少高校集體迎來了「解封潮」,允許學生在一定條件下自由出入校園。
  • 馬雲母校上熱搜,只因高校封閉管理,大學生上演「肖申克的救贖」
    正解是杭州師範學院一名學生數日前幹了一件事,上了熱搜,被網友稱之為「杭師大版肖申克的救贖」,有人說「果然是培養出了馬雲的大學。」到底是什麼事,竟然上了熱搜,被冠以「杭師大版肖申克的救贖」之名呢?原來,5月10日,杭師大一名學生在學校封閉式管理期間,從未設圍牆的護城河遊泳出去了。
  • 只有學生無法正常出入,高校封閉管理措施引爭議
    【文/觀察者網 郭肖】在全國多所高校陸續開學後,其「封閉管理」的模式受到諸多爭議:為了防控疫情,封閉管理可以理解,但部分學校只封閉學生,而對教職工不管不顧的做法是否讓該措施過於形式化呢?8月底,教育部曾提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高等院校秋季學期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有兩方面明確要求:一是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二是學生非必要不外出,「教職工與學生是同樣的要求。
  • 個別高校封閉管理引關注,中秋、國慶假期能否離校?針對熱點問題...
    原標題:個別高校封閉管理引關注,中秋、國慶假期能否離校?針對熱點問題—— 教育部:高校要嚴格校門管控,廣大師生非必要不外出個別高校封閉管理引關注,中秋、國慶假期能否離校?針對熱點問題——教育部:高校要嚴格校門管控,廣大師生非必要不外出最近網絡上大學生對個別高校封閉管理有些議論,中秋、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
  • 這些高校,開學後封閉管理!
    秋季新學期即將開始,廣東各大高校陸續公布返校時間。8月15日,華師發布通知,明確秋季學期的返校時間為8月20日。同時明確,疫情期間,學校實行常閉管理。學生返校後,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校園,不得組織和參與聚集性活動。
  • 高校封閉管理引爭議?北京市教委:相對封閉管理仍非常必要
    秋季開學後大批學生已經返校,各地高校採取的封閉管理措施引發關注。北京市教委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的背景下,開學後的高校管理和防疫工作無疑面臨巨大壓力,堅持校園相對封閉管理等措施仍然非常有必要。
  • 這些高校開學後,實行校園封閉管理
    來源:中國青年報最近,各高校陸續公布了秋季學期返校時間。一些學校繼續實行校園封閉管理。那麼,開學後外賣快遞怎麼送?師生可以出校門嗎?武漢大學開學後將繼續強化校園封閉管理,師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員非預約不進校。保衛部將把好校門關,落實好返校學生校園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