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的最常見邏輯謬誤列表

2021-02-16 氪書

翻譯:Kr

原文:The Most Common Logical Fallacies

作者:湯姆·特雷克(Tom Drake)

1. 訴諸人身 Ad Hominem

這可以翻譯成「對人」。指的是對提出論點的人的任何攻擊,而不是對證據或邏輯的有效性的攻擊。說我不同意你是一回事,但說我不喜歡你是另一回事,你錯了是因為我不喜歡你;惡人常作有效主張,善人常作無效主張,故將主張與人分開。就像情感訴求一樣,一個論點的有效性與提出論點的人的性格完全無關。Ad hominem 是政治運動的主要內容,但這是因為我們實際上在辯論投票給誰。然而,一旦投票結果出來,那我們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邏輯和證據上,而不是那些說論點的人。

謬論:

「薩達姆不可能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為布希說他有,而且他是個騙子。」

「薩達姆肯定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為聯合國找不到它們。」

「誰在乎法國是否反對入侵伊拉克;他們幾個世紀以來都沒有贏得過戰爭!」

2. 肯定後件 Affirming the Consequent

這是一個相當難以理解或發現的謬論。它在本質上是範疇化的,實質上意味著顛倒論點,或將推車放在馬的前面(本末倒置),意味著將一般類別與特定/子類別顛倒或混淆。注意在這個謬論中 前提/理由實際正確或有效; 錯誤 介於 前提和結論之間。通常,出現錯誤是因為我們錯誤地假設前提是充分條件,而實際上它只是證明結論所必需的一個必要條件(許多條件之一)。

謬論:

前提:鴨子是鳥類。前提:鴨子在水裡遊泳。前提:雞是鳥類。

錯誤結論:雞在水裡遊泳.

(肯定後件謬誤:不是所有的鳥都在水裡遊泳,遊泳既不是成為"鳥"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

謬論:

前提:你愛 《黑客帝國》。前提:基努·裡維斯在 《黑客帝國》。前提:基努·裡維斯在 《生死速度》。

結論:你一定很喜歡《生死速度》。

(肯定後件謬誤:你可能會喜歡《黑客帝國》,即使你不喜歡基努·裡維斯,儘管他事實上就在裡面出鏡。或者,也許你喜歡他在裡面,但討厭任何其它地方的他,等等。)

謬論:

前提:歐巴馬想要國有化醫療。前提:納粹已經將醫療保健國有化。

結論:國有化醫療會讓我們都變成納粹!

(肯定後件謬誤:「國有化醫療保健」並不足以成為界定納粹主義範疇的充分理由,正如「水中遊泳」不足以界定「鳥類」一樣。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每個曾經反抗納粹的國家現在已經將醫療保健國有化了。)

編者按:事實上,歐巴馬並不希望將醫療「國有化」。

3. 訴諸權威 Argument From Authority

這是訴諸人身的另一面。在這種情況下,論點之所以進步,是因為那些推動它的人。但是來自權威的爭論沒有什麼分量: 人類的歷史在一個事實上是一致的: 人為犯錯的頻率。

有時來自權威的謬論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們是來自錯誤的權威。那些推銷化妝品的超級名模,推銷房屋貸款甚至運動器材的職業運動員,很可能是虛假權威:首先,我們根本不知道超級名模或運動員是不是在用那個產品(機率不大),其次我們 可以假設 超模沒有用產品很美;職業運動員_在沒有用設備的情況下 …_也很成功。而且那些百萬富翁運動員可能不需要你那樣的住房貸款。

神創論和進化論的爭論尤其充斥著像 Kent Hovind 這樣的虛假權威。他們以不符的文憑和證書,自由地公開演講授課。大多數陰謀論的爭論也是如此,比如甘迺迪遇刺、大腳怪、阿波羅登月騙局等等。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最好區分「權威」的不同定義。權威既可以指權力,也可以指知識。就知識而言,我們常常發現我們必須相信那些幫助我們理解圍繞某個議題大量複雜的一系列知識的人。比如,在法庭審訊中,我們最好諮詢心理學家和法醫等。或者,當辯論全球變暖時,諮詢訓練有素的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等等。但是,我們應該把這些人看作是理解邏輯和證據的來源,而不是關於議題的最終結論。

謬論:

「政府肯定知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位置,否則他們不會派遣美國軍隊去搜尋。」(注意,這也是一個不合邏輯的推論。)

「薩達姆肯定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總統不會對我們撒謊。」(注意,這也是一個「非此即彼」謬論;並非所有不正確的斷言都是謊言。)

「發生這種情況的並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分散的地區。我們知道他們在哪裡。他們在提克裡特和巴格達附近,東西南北的某處。」——拉姆斯菲爾德,03 年 5 月 30 號

4. 無知或者不可檢驗假說論證  Argument From Ignorance or Non-Testable Hypothesis

這是一種謬論,認為那些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必須或很可能是真的。通常運用於未被充分檢驗或者超越了證明範疇的概念。我們的法律系統在無罪推定原則指導下使我們免於這種謬誤——「被證明有罪之前是無辜的」。

宗教信仰是建立在這個「謬誤」上的,但是請記住:根據定義,宗教是基於信仰,而不是經驗證明或者數理邏輯。這就是「信仰之躍」(leap of faith)所指。

5. 樂隊花車 Band Wagon

民主的基本謬誤:大眾思想必然是正確的。

當然,在像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民眾的確在確定「正確」方面發揮了某種程度的作用。所以,值得牢記在心的是,美國和大多數西方民主國家都是憲政民主國家。這意味著,政治體系有意檢查和平衡基於編纂原則(codified principles,如個人自由和平等)的暴民統治(mob rule)。曾經流行的道德和法律立場顯例包括基於種族的奴隸制,合法古柯鹼,1920 年之前美國女性沒有投票權,禁酒令(1920 - 1933)等。

謬論:

「來吧,夥計,每個人都這麼做。」

6. 乞求問題或循環論證 Begging the Question or Circular Argument

基本上就是重複主張,從不為前提提供支持,換句話說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論證。通常情況下,教條主義的思想家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謬誤。

謬論:

「同性婚姻完全是錯誤的。」

「毒品就是很糟糕。」

「我不敢相信人們會吃狗肉。真是太噁心了。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它是一隻狗。怎麼會有人吃狗呢?」

「顯然,伐木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科學家就能看到這一點。只要出去看一個清晰的切口(a clear cut),就會發現:沒有樹。」

7. 教條主義 Dogmatism

不願意考慮對手的論點。假定只有你可以是對的,即使,有許多甚至成千上萬其他人持相反觀點。這個和「非此即彼」謬誤密切相關。因為它基於一個通常是錯誤的假設,即相互競爭的理論或想法不能共存於單一系統。假設那些不同意你的人是「有偏見的」,而你卻是「客觀的」。

更廣泛地說,以討論事實議題,在手的具體發病率和證據為代價,過度地應用一個理論。一個人的立場如此正確,以至於人們甚至不應該檢查相反的證據。例如,假設資本主義的經濟理論解釋了道德選擇;假設社會主義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即使你參加了公立大學;假設福利是錯誤的,所有參與者都是懶惰的,即使你接受的是聯邦財政援助,或者在發生災難性事故或者受傷時接受政府援助。毒品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癮君子都應該被關起來,甚至處決,儘管你喝酒喝咖啡,服用利他林,你奶奶用抗抑鬱藥物,你慶幸你酗酒的叔叔是通過戒酒會治好的。假定所有動物應該被人道地對待,雖然你尊重以海豹肉為生的土著文化;假定所有伐木都是道德錯誤的,因為自然是神聖的;假定民主共和國是所有人的最好政府形式。如此種種……

8. 非此即彼或非黑即白,假兩難推理,或排除中間謬誤 Either/Or or Black/White, False Dilemma, or Excluded Middle Fallacy

這個謬誤只是將一個問題簡單描繪成兩個極端,沒有中間立場空間或是細微差別、妥協。它與稻草人謬誤密切相關,基本上只描繪一面,而不是兩者,因為如此極端,不能苟同。

謬論:

「你要麼支持布希,要麼支持恐怖分子。」

「你要麼支持我,要麼反對我。」

「她愛我,她不愛我。」

「你是一個德國基督徒?希特勒也是。你一定恨猶太人。」

「你不支持以色列對巴基斯坦的佔領?你一定是個反猶分子。」

「你支持以色列國家的存在?你一定支持對巴勒斯坦的佔領。」

9. 情感訴求 Emotional Appeals

當涉及到確定陳述的有效性或真實性時,任何試圖通過情感去動搖一個論證,而不是邏輯或證據的質量,視為一種謬誤。

在一些但不是所有的情況下,這種謬論來自不良後果或者「恐嚇策略」;壞事將會降臨,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論述。然而,如果一個人在論述糟糕事情是否會發生時,那這就不再是一個謬論。

10. 排除謬誤 Fallacy of Exclusion

這與輕率概化(Hasty Generalization)有關,指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組人的行為上並假設這種行為是這個群體獨有的。然而,事實上,該行為普遍存在於許多群體。

我見過最好的例子在幾年前萬聖節後的一個星期,給 Argonaut 編輯的一封信裡。這封信的作者抱怨說,兄弟會的壞名聲是他們應得的,因為他在萬聖節晚上,在希臘街頭遊蕩時看到了三個不同的「兄弟會男孩」(frat boys)嘔吐。然而,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他在萬聖節的時候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聚集的任何地方晃蕩,會看到同樣數量的嘔吐物。

我的一個真實朋友,出於對一件登上報紙發生在納什維爾(Nashville)的酒駕致命故事的回應。寫下這些。在本案中,醉駕司機是非法移民,受害者是美國公民。「哦,我的上帝,這必須停止!多少才算太多?為什麼允許這些人(非法移民)在我們國家生活?」起初我同意:是的,致命的醉駕司機應該自我處死!然後,我意識到他指向的是所有非法移民,好像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或者是許多造成了酒駕致命事件。

謬論:

我從來沒有住在紐約,這太危險了!(確實,城市裡有許多謀殺,似乎有很高的謀殺率(人均謀殺人數)。然而,紐約市有許多人,所以事實上紐約市的謀殺率比許多小城鎮要低。)

女人不會開車!(如果你研究女性的駕駛習慣,你會發現女性不擅長駕駛。然而,如果你去研究女人和男人的駕駛習慣,你會發現男人更容易發生事故。)

11. 錯誤類比 Faulty Analogy

我們的語言功能通過比較來實現,通過比較來說明一個點的有效性是常見和有用的,但是通常比較表明相似而不是相等。

謬論:

「如果我們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下一步我們將使男人和他們的寵物合法化。」

「伊拉克是另一個泥潭,就像越南一樣。」

「女權主義者。」

「肉是謀殺。」

12. 輕率概化,誤解統計或非代表性樣本 Hasty Generalization, Misunderstanding Statistics or Non-Representative Sample

這通常涉及將一個小的發生率誤認為是一個更大的趨勢。

種族主義是最明顯的例子,特別是當媒體過濾對其他種族或群體的曝光時。所以,你只看到了很小比例的實際群體,你所看到的是精心選擇的,而不是隨機選擇的。

謬論:

如果你在愛達荷州長大,只在電視上看到黑人,你可能會認為大多數黑人都是運動員、匪幫說唱歌手或喜劇演員。

釣魚和打獵也經常會使我們陷入這種謬誤;你在第一次表現中獲得了成功,並且假定你已經找到了完美的地點和理想的誘餌,只是坐在那裡,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不停受挫。

大多數人抱怨女人開車糟糕。而如果我們檢查一下女性的駕駛習慣,就會發現她們確實經歷很多意外。但是,她們發生的事故還是比男人少。

假定你如果訪問紐約,很可能會被槍擊。事實上,在紐約,人均被謀殺的人數比大多數美國鄉村小鎮要少。

你在想你的高中老朋友 Biff,電話響了,那頭就是他。你得出結論你倆神奇地連在一起了。

奧卡姆剃刀:隨機巧合。你已經消磨了數千小時想你數百個朋友,卻沒有一個電話給你。

13. 道德對等 Moral Equivalency

兩個道德問題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或者本質上是相似的。

謬論:

將動物待遇等同於人的待遇。

將戰爭行為等同於謀殺。

將同性戀婚姻等同於戀童癖合法化。

將一切戰爭行為與恐怖主義等同起來。

14. 由無關的證據得出結論 Non Sequitur

Non Sequitur 可以理解為「它不跟隨」,意思是結論不跟隨前提(通常是因為一個錯誤的隱含理由/假設/授權)。換句話說,Non Sequitur 意味著,前提、證據和結論之前有一個邏輯缺口(gap)。Non Sequitur 是一個廣泛的分類詞。因此,有許多不同類型的 Non Sequitur 謬誤,包括事後歸因(post hoc),輕率概化(Hasty Generalization),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肯定後件(Affirming the Consequent),以及簡單錯誤假設或授權( simply faulty assumption _or warrant_)。

謬論:

「如果你愛我,你會給我買這輛車。」

「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和我上床。」

「我不敢相信你不喜歡《生死時速》;你喜歡《黑客帝國》,而基努·裡維斯在《生死時速》裡。」(這並不意味著《黑客帝國》的所有愛好者都喜歡《生死時速》;錯誤在於,不管基努·裡維斯在不在《黑客帝國》,一個人都可能喜歡這部電影。這是一個肯定後件謬誤。)

滑坡論證是非續集(Non Sequitur)。因為合理化一件事(同性婚姻,藥用大麻)並不必然、一定或可能導致合理化其他事(一夫多妻制,或休閒吸食大麻)。

15. 事後歸因或錯誤歸因,或相關 vs 因果 Post Hoc or Faulty Causality, or Correlation vs. Causation

事後歸因(Post Hoc)是時序性因果謬誤(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的縮短版。可以理解為:在這之後,因為由於這個。換句話說,這種謬誤混淆了相關和因果,或者錯誤地聲稱一件事導致了另一件事的發生,因為它們是按順序發生的。

相關性只是指同時發生的兩件事,或者一件在另一件事發生之前發生的事情;換句話說,一件事發生的頻率和另一件事發生的頻率相對應。因果當然意味著發生的一件事導致了另一件事的發生。事後歸因是指錯誤的相關因果關係。這種論證的缺陷在於,通常存在第三個原因,這會導致兩者頻繁發生,或者更簡單地就是兩者通常不相干。

關於這種謬誤,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理解:

首先,這種謬誤只有在兩件事(理由、前提)都真實發生時才會發生;因此,這種謬誤不適用於未來,也不適用於爭論一件事是否真的發生。例如,為了宣稱溫室氣體 - 全球變暖這個論證是事後歸因,你必須首先同意:a) 溫室氣體增加,和 b) 全球變暖正在發生。

其次,這種謬誤最常發生的是,第三個元素導致了其它兩個元素的產生。所以,尋找「第三個原因」。

第三,正當懷疑揭示了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謬誤。無論是在每日論證還是非常正式,有影響力,廣泛授信的場合,甚至在科學論證中也很常見。比如,大多數人的感冒在吃了感冒藥幾天之後會康復。但是,非常當然的,無論吃不吃藥大多數人也會康復。很多人祈禱擁有財富而變得有錢。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祈禱也變得富有了。還有很多人即使祈禱但變窮了。還有,很多像其他神祈禱而變得富有的呢?

危險在於懷疑的程度;過度懷疑會導致所有的論證變成馬後炮(post hoc)。而事實上,對大多數辯護律師來說,這是個標準論證。對很多傳統工業也一樣。比如香菸和肺癌,在汽車裡的安全玻璃、安全帶、氣囊,空氣汙染的原因,汙染對健康的影響等等。通常科學家在合理的懷疑內證明原因比公眾和事後停止哭泣的責任人要早幾十年。目前,事後歸因在持續爭論中,包括了無論是信仰(進化論,愛滋病),工業(全球變暖),還是經濟利益相關的所有論證。

謬論:

酒鬼比不喝酒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表明喝酒導致肺癌。(這證明飲酒和生肺癌有強烈相關性,事後歸因謬誤表明飲酒導致肺癌;但真實的原因是喝酒的人傾向於抽菸,或者比不喝酒的人抽得多。)

許多人聲稱大麻是一種誘導性毒品(gateway drug,字面解釋為「入門毒品」),因為那些吸食過大麻的人比那些不吸食其它毒品(drug)的人更有可能吸食大麻。事後謬誤(drug)會斷言大麻的使用會增加其它藥物(drug)的使用;更合乎邏輯的解釋是,那些願意嘗試一種藥物的人顯然也願意嘗試其它藥物:原因——嘗試或者使用毒品的意願——必然存在於嘗試吸食大麻之前;否則,你一開始就不會嘗試。

16. 紅鯡魚 Red Herring

這通常是在辯論過程中改變主題,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討論一個切題而不是真正的或者原始的問題。

謬論:

我們開始討論支持變暖的證據,但是你卻提出一個事實,相信這個理論是令人沮喪的。

我們開始討論支持變暖的證據,但是你卻提出一個事實,相信這個理論是令人沮喪的……或者戈爾(AL Gore)有一個大房子,經常坐噴氣式飛機。(阿爾·戈爾,美國政治家,曾於 1993 - 2001 柯林頓執政時期擔任美國副總統,後因在環保方面的貢獻,被授予諾貝兒和平獎。參與製作和演出過一部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迴響巨大,並獲得第 79 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電影歌曲獎。)

17. 語義論或者含糊其辭(亦,鑽牛角尖,玩文字遊戲,或者拘於法條) Semantics or Equivocation (also, Splitting Hairs, Playing With Words, or Using Legalisms)

利用語言固有的模糊性來轉移對實際主意或問題的注意力,或者故意錯誤改述對立論點,然後處理解決那個改述。

**謬論:**沒有一個女人出生的男人可以殺死麥克白。(麥克達夫,這個殺死麥克白的人,是破腹產的。// 麥克達夫勳爵(Lord Macduff)是《麥克白》(Macbeth)中的一個角色。他懷疑麥克白弒君,在最終一幕殺死了麥克白。)

比爾·柯林頓試圖利用這種謬誤(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否認和莫妮卡·萊溫斯基發生「性關係「。他的辯護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法律和韋氏詞典對「性」的定義非常有限。

吉姆·萊勒:你和這個年輕女人沒有發生性關係?//吉姆·萊勒((Jim Leher)),美國記者和小說家,1934 -?

柯林頓總統:沒有性關係。這是準確的。1998 年 1 月 21 日

「但是我想對美國人們說一件事。我要你聽我說。我要再說一遍。我沒有和那個女人發生性關係,萊溫斯基小姐。我從來沒有讓任何人撒謊,一次也沒有,從來沒有。」——比爾·柯林頓,1998 年 1 月 26 日

「我從來沒有和莫妮卡·萊溫斯基發生過性關係。」——比爾·柯林頓,聯邦證詞

問:你和萊溫斯基女士發生性關係了嘛?

答:我從來沒有和那個女人(萊溫斯基女士)發生過性關係。——比爾·柯林頓

18. 滑坡謬誤 Slippery Slope

一個變化必然會導致另一個變化。

謬論:

「如果我們把同性婚姻合法化,那麼接下來人們也會把一夫多妻制合法化。「(這個同時也是錯誤的類比)

「為什麼一小時 7.25 美元?為什麼不把最低工資提高到 15 或 20 美元一小時?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強制規定房價呢?如果我們認為國會有權提高最低工資,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比爾 · 薩利,Argonaut, 2/13/07

「手槍管制的必然結果是政府沒收所有槍枝。」

「我們在薩爾瓦多看到的是,有人試圖破壞整個地區的穩定,並最終將混亂和無政府狀態推向美國邊境。」隆納·雷根,1984 年 5 月 9 日

」死亡樣本組「 為應對醫療改革的白宮法案, Rep. John Boehner 說:」由於有三個州將醫生協助自殺合法化,這一規定可能為安樂死、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創造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因為它並沒有明確排除對自殺的所謂好處的諮詢。「

」死亡樣本組「

民主黨承諾,政府醫療體系將降低醫療成本,但正如經濟學家 Thomas Sowell 所指出的,政府醫療不會降低成本;它將拒絕支付這些費用。當他們分配照顧的時候,誰會遭受最大的痛苦?當然,還有病人、老人和殘疾人。我所熟悉和熱愛的美國,並不是我父母或我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寶寶必須站在歐巴馬的「死亡小組」前面,這樣他的官僚們就可以根據對他們「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主觀判斷來決定他們是否值得醫療。這樣的系統是徹頭徹尾的邪惡。

醫療保健的定義涉及生死決定。人權和人的尊嚴必須是任何衛生保健討論的中心。[ 莎拉 · 佩林在 Facebook 上的帖子,8/7/09]

19. 稻草人 Straw Man

論點的一個方面被認為是如此極端以至於沒有人會同意它。通常,這是通過引用異常而不是規則來完成的,並推斷出異常就是規則。

謬誤例如:「我們要麼現在就走,要麼永遠都去不了。」「所有 PETA 支持者都支持轟炸或摧毀實驗室。」「如果你放棄自由,恐怖分子就已經贏了。你不會想那樣吧?」「你知道,希特勒支持槍枝管制。」

20. 狡猾的詞語或閃光的概括性 Weasel Words or Glittering Generality

這是如此寬泛定義的用詞——例如「愛」或「自由」或「權利」或「愛國主義」等等——成為本質上無意義;沒有人,我的意思是,在這個星球上,沒有人不重視愛、自由或權利,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或那樣的愛國者。正是這些詞語的「一種或另一種」性質使得它們本質上毫無意義:它們對每個人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因此它們在爭論中的使用常常毫無意義。例如,「愛」既是指性的激情,也是指上帝或神聖美德的本性。

從技術上講,它們的使用可能不是謬論,但它們的使用往往會引起無謂的爭論。同時激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因此,它們在修辭上有用,在邏輯上令人分心。

當前的閃光的概括性是「恐怖主義」或「恐怖」,因為它首先清楚地提到大多數人憎惡的東西,其次,它被廣泛使用,實際上適用於任何戰爭行為。這使那些參與「反恐戰爭」的人(本身用詞不當)成為「恐怖分子」。然而,在這個詞的情況下,謬誤很可能是模稜兩可的;這個詞經常被誤用,使其在語義上變得毫無用處。

目前其他的閃光的概括性包括「保護婚姻」和「職業選擇」或「職業生活」。

21. 奧卡姆剃刀故障 Failing Occam's Razor

奧卡姆剃刀理論的科學原理是,任何假設中最簡單的可能就是正確的。

謬論:

你沒有堅持寫作業。你在作業到期前開始寫一篇論文。當它返回給你,它有一個 C 級。你的結論是,成績反映了老師對你的無知或個人厭惡。

奧卡姆剃刀:論文寫得很糟糕。

謬論:

你在酒吧裡遇見並帶回家的每個男人都會利用你一個晚上然後甩了你。你認為所有人都是失敗者。

奧卡姆剃刀:男人們認為,任何女人都有可能從酒吧裡把他們帶回家。

謬論:

你喝了 5 杯啤酒,然後爬上你父親的福特探險者的方向盤。當你從路上滑下來滾開的時候,你責備他沒有告訴你輪胎磨損的地方,讓你開一輛輕便的 SUV,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你可以拿著你的啤酒。

奧卡姆剃刀:你喝醉了,白痴。

謬論:

當電話鈴響時,你想到了你最好的朋友魯弗斯!你斷定你們倆有神奇的聯繫。

奧卡姆剃刀:隨機重合。你一天想你最好的朋友幾十次,甚至幾百次;他一天給你打幾次電話。他每天至少給你打一兩次電話的機率是相當大的。

謬論:

你在想你的高中老朋友,Biff,電話鈴響了,是 Biff!你斷定你們倆有神奇的聯繫。

奧卡姆剃刀:隨機重合。當沒有一個朋友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已經完全忘記了成百上千個小時了。

謬論:

你開車去市區吃早餐。你開始想你最好的朋友,Skipper。你停車,然後步行去早餐俱樂部。Skipper 來了!你的結論是你們倆是不可思議地聯繫在一起的!

奧卡姆剃刀:駕駛行為需要我們處理無限數量的(主要是視覺)信息,同時注意到行為的其他要素,所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看到的比我們意識到的多得多。你可能從眼角的余光中看到了 Skipper,而且,朋友們也傾向於去同樣的地方。還有,你還會去哪裡去莫斯科吃早餐?

(完)

相關焦點

  • 常見思維誤區及邏輯謬誤
    常見邏輯謬誤舉例及解決之道註:文中選取的例子只為解釋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2、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3、她知道你有錢。4、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 03 假性因果 兩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是虛假的,只不過是時間上先後發生。常見於歸因時帶有偏見。
  • 英文寫作中有哪些常見的邏輯謬誤?
    對此,我們可以學習邏輯學知識,同時了解英文寫作中的一些常見邏輯謬誤,避免在寫作中出現相同的問題。具體來講,英文寫作中的邏輯謬誤主要有循環論證、因果謬誤、滑坡謬誤、概念不當、合成謬誤以及分割謬誤等,這裡做一些說明:(1)循環論證循環論證(circular argument)是指用來證明論題的論據本身的真實性要依靠論題來證明的邏輯錯誤,也就是說,在循環論證中,論證的前提就是論證的結論。
  • 常見的邏輯謬誤對你意味著什麼?
    社會學家和教育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們最常犯的、自己覺察不到的錯誤是決策過程中帶有邏輯謬誤的慣性思維定勢所誤導的錯誤決策進而導致人生失敗。
  • 李先焜: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語文教師每天都在跟邏輯打交道,解釋語詞時下定義,分析課文篇章結構,批改學生作文時看語句是否通順、結構是否嚴謹、論述是否有說服力,等等,處理這些問題大都要運用邏輯知識和邏輯方法。李先焜先生的《邏輯基本知識》一書,曾收入葉蒼岑主編的「語文基本知識叢書」,是專門為面向語文教師普及邏輯專業知識而撰寫。2020年8月,商務印書館推出本書修訂版。
  • 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3 訴諸情感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一個邏輯嚴謹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
  • 15個常見邏輯謬誤匯總(上)
    紐約每日新聞提供了唐納德.川普的侮辱列表:「短指保加利亞」、「憤怒的奶昔桔」、「法西斯派對的拉客者」、「蠢貨von Clownstick」、「解體的南瓜燈」、「薩達姆海珊帆船俱樂部主席、「種族主義柑橘」、「有意識的大寫鎖定按鈕」、「Cheeto Jesus」、「橘色龍捲風」,最有創意或文學性的也許是,「被燒成人形的羅馬」。針對人身通常意味著分歧已變成「鬥爭」。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 現在讀書會
    李先焜先生的《邏輯基本知識》一書,曾收入葉蒼岑主編的「語文基本知識叢書」,是專門為面向語文教師普及邏輯專業知識而撰寫。2020年8月,商務印書館推出本書修訂版。本文節選自《邏輯基本知識》的第七章《謬誤》,以饗讀者。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稻草人謬誤
    本期主要講24個經典邏輯謬誤中的第一個謬誤——「稻草人謬誤」。
  • 常見邏輯謬誤的破解之道,果斷收藏吧!
    常見邏輯謬誤舉例及解決之道註:文中選取的例子只為解釋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滑坡謬誤」
    上期我們講了「從論證到結論」,本期主要講第五個邏輯謬誤——「滑坡謬誤」。
  • 【我愛學邏輯】邏輯謬誤2--稻草人謬誤和滑坡謬誤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兩個謬誤的知識,這種邏輯謬誤往往以定義、平行結構的形式考查。稻草人謬誤:在論辯中有意或無意地歪曲理解論敵的立場以便能夠更容易地攻擊論敵,或者迴避論敵較強的論證而攻擊其較弱的論證。
  • 總結24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
    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03訴諸情感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一個邏輯嚴謹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
  • 常見邏輯謬誤舉例及解決之道(建議收藏)
    「推不出」的邏輯謬誤往往發生在結論過於寬泛或者過於絕對之時,因此,如果所提主張較大,則應特別小心仔細。三、事後歸因(亦稱「假性因果」)這一謬誤的名稱來自拉丁語「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意為「後此,故因此」。
  •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深度醒腦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理中客」是怎樣消解真理的: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由於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輕視,日常經驗、風俗習慣、心理聯想、情緒意向、利害關係……都在妨害我們對是非真相的判斷為此,小編總結了12種最常犯的邏輯謬誤,看看我們的思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01賭徒謬誤:強行聯繫獨立的隨機事件賭徒時常有一種心態:我一直這麼倒黴,下次該轉運了吧?他一直這麼好運,總得倒黴。事實上,每一輪賭局都是獨立的隨機事件,相互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
  • 最常見的5大經濟謬誤
    當許多廣為認知的觀念接受事實與邏輯的檢驗,你會發現有的觀念像紙牌屋一樣不堪一擊;有的觀念看似真理,卻只是一些思維謬誤的產物。 經濟政策中的謬誤層出不窮,而且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國際貿易,都是如此。
  • "馬雲再談 996" 裡的邏輯謬誤
    下面為微博長文:學習下這幾段話裡的邏輯謬誤:關於「996對不對」,法律自有規定擺在那裡,這個問題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認真思考過自己的選擇了沒有,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奮鬥的方向在哪裡。紅鯡魚謬誤:為了混淆視聽,故意將一個不相關的話題強行插入原本議題的邏輯謬誤,從而把讀者或者聽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996 的正確性早已經由勞動法規定,和個人選擇、人生意義沒有關係,請勿混淆二者關係和轉移話題。但是這世界確實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
  • 認清邏輯謬誤,行測多拿幾分不是夢
    在邏輯判斷裡有一種稱為平行結構的題目,一直困擾了不少小夥伴。因為這類題目經常會涉及到一些邏輯謬誤,而這些邏輯謬誤也恰恰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犯的錯誤,所以小夥伴們識別出這些邏輯錯誤就會有些困難。那麼,今天小圖就帶領大家一起認識幾種邏輯謬誤,為以後做平行結構題做好積累和準備。
  • 作為學生記者,我給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作為學生記者的我們,需要具有一定邏輯判斷能力,小團為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供大家學習!第一條:稻草人謬誤(訴諸人身攻擊謬誤)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自己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