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用教育燦爛生命、多元評價成長 「幸福教育...

2020-12-18 舜網教育

  在剛剛過去的夏天,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又收穫了滿滿的碩果,2020屆畢業生中考平均高達421.83分,所有初三畢業生中考成績均超過高中提檔線,他們帶著在伯樂沉澱的愛與希望,奔向各自的青春和未來。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該校秉承「教育燦爛生命,為學生和民族的未來而來」的教育理念,以創建「BOLE幸福大教室」統領教育教學發展。

  建校4年,「幸福伯樂」品牌逐漸彰顯,學校用愛與責任詮釋「幸福教育」密碼。

  1【成績優異】學生中考喜獲佳績老師的耐心感動家長

  2020年中考,伯樂實驗學校2020屆初三畢業生崔熙恩取得了465分的好成績,雖說成績一直較穩定,但崔熙恩的媽媽李芳認為,是學校為學生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讓孩子能取得了這樣的成績。李芳說,每次模擬考試後,校長劉志英都會親自帶領老師分析學生成績和問題,各科老師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學生的學習成長中,他們的負責和細心讓家長感動。

  今年畢業典禮上,畢業班英語老師劉麗娟為學生製作了短視頻。「劉老師帶了這些孩子3年,他們軍訓時的樣子,課間找老師背題的情景,很多細節學生已經不記得了,老師卻用照片和視頻記錄了下來。」李芳說。

  畢業生王慶智的媽媽張興玲在查到孩子的中考成績時,更多的是驚喜,「孩子平時挺調皮,我曾一度覺得他可能考不上高中了,沒想到中考成績高於高中提檔線60分,我們全家都特別滿意,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伯樂的老師們。」

  今年上半年居家學習期間,老師也從沒降低對學生作業的要求,學生有問題隨時問老師,哪怕是晚上10點多,老師也會打過電話來講解。孩子自律性不強,班主任劉娟會經常督促,即便是放假期間,每天的作業也必須當天完成。「成績出來後,我真的對老師們很服氣,感覺老師都是『超人』。」張興玲說。

  家長口中的「超人」們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變成一件樂事,會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很多巧思。例如,劉娟在習題課上會以學生講為主,讓他們動起來,避免老師「滿堂灌」。居家學習期間,她的每節課都是直播課,隨時點名學生回答問題,避免學生「開小差」。正如家長張興玲所說,劉娟秉承「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學生每天交的作業,她當晚就能反饋,隨時解決問題。

  劉麗娟則注重學生日常的點滴積累,她讓學生不斷積累閱讀和寫作素材,每周都要寫英語隨筆,並為他們指導修改。久而久之,學生在每個常見主題下都能有較為像樣的作文,面對中考英語作文也不再慌張。「分數只是學習的附加品,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成績也就水到渠成了。」劉麗娟說。

  2【多元評價】全面評價學生發展構建生命成長共同體

  伯樂實驗學校的成績遠不止學生中考成績這一個指標,這裡的每項工作,都在為伯樂品牌的樹立添磚加瓦。2017年起,該校推行評價改革實驗,以「伯樂幸福大教室」創建為平臺,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注重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幸福大教室」是什麼?它可以是具體的教室、圖書館、功能場所,但又不局限於此。這裡涵蓋了學校的各項制度和體系,囊括了各種人際關係,是由師生和家長構成的緊密聯繫的「生命成長共同體」,每個人都是「幸福大教室」的主人,都能從中獲得成長的力量。

  「幸福大教室」如何構建?這裡有一套具有個性化特徵的「價值系統」。「共同體」成員要一同制定「班級公約」,設計班名,繪製班徽,老師通過項目「打包」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承擔項目。

  創建「幸福大教室」,「評價」是個關鍵詞。在評價手段上,學校豐富了評價工具的多樣性;在評價體系上,將片面的認知評價變為全面的發展評價。

  「伯樂幣」的問世就是評價工具「進化」的一個縮影,是榮譽的象徵和知識的財富。例如,學期末的跳蚤市場上,學生可憑日常攢下的「伯樂幣」購買「商品」。相比於低年級學生偏向物質性的評價工具,初中生的評價工具則更具精神性,「表現突出者可以獲得展示的機會,可以得到老師的禮物」。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榮耀,也成了一種新風尚。

  「幸福大教室」對學生的評價不囿於單純的學業成績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行為習慣、意志品質、使命感、責任感、自信心、進取心等都是評價內容。通過項目式、專題式的評價路徑,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也給他們提供了展示特長的舞臺。同時,該校的評價不只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學生、家長都可成為評價主體,提升學生對事物的全面認知能力。

  3【課程體系】打造生命浸潤課程學生不斷走向「新知」

  打造「幸福大教室」,讓師生「擁有幸福的心態、優秀的習慣,擔當的精神」,不但要有外在,更要有內涵,課程建設就是深化幸福內涵的重要抓手,「生命浸潤課程」則是這一抓手的具體體現。這一課程體系分為「博悅課程」「日悅課程」「品悅課程」3個序列,分別對應基礎課程校本化、拓展課程序列化和實踐應用課程特色化。

  如何讓國家課程富有伯樂校本色彩,該校在「博悅課程」中確定了3種落地形式,包括「切問近思」「溫故知新」和「因材施教」。其中,「因材施教」課程還包括「固本強基」和「止於至善」兩方面,幫基礎薄弱的學生夯實基礎,幫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知識外延。

  常規和養成等教育貫穿於伯樂學生生活的每個環節,在每天的「日悅課程」表中,早晨入校時的「名曲欣賞」「經典誦讀」、午間的「食育課程」「伯樂故事」、放學前的「暮省時分」「愛校課程」都有所規劃,學校各項活動也包含在內。這一課程序列不僅管得了在校生活,還能輻射到家庭教育,參照該校編寫的伯樂成長書——《成長的智慧》,家長可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記錄《成長手冊》反饋表現。

  「品悅課程」則側重於實踐應用,包括社團、項目式學習、實踐探究課程、尋根研學等特色內容,採用「梯次進階」的方式,分成基礎、提高、特長3個梯次,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找到位置。學校還開發了一系列校本課程,開設「明湖書院」「STEM書院」「博雅書院」「奧體書院」四大書院,包含40個項目,深受學生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伯樂課程體系中,多元評價同樣貫穿始終。在課堂的「學思評」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形成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氛圍,教師在新舊知識間搭建橋梁,讓學生不斷走向「新知」,獲得學習知識的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

  4【幸福密碼】教師修煉「相馬」本領家長學生滿意度均100%

  在伯樂實驗學校的文化大廳,一條條粗壯的繩子盤曲交錯,一株古木橫臥其中,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多肉植物挨挨擠擠,這是學校師生合作完成的作品,取名「生機」,象徵著追求「幸福教育」的伯樂人讓每個生命都綻放光彩的初心。

  類似「生機」的校園文化在該校比比皆是,正如校名體現的,伯樂實驗學校將「千裡馬」作為文化圖騰,形態各異的「千裡馬」用作牆壁裝飾,激勵學生像「千裡馬」一樣朝著夢想奔騰。要想具備「相馬」的本領,老師們就要修煉出伯樂一樣的眼光。作為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實驗學校,該校坐擁北師大基礎教育專家資源,與之開展「訂單式需求」合作,北師大相關專家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科教研指導,通過組內磨課、專家聽課、同課異構等多種方式來提升教研質量。

  學校還採取「課題引領,『領頭羊』示範」雙管齊下,組建課題研究共同體,由名師先行研究示範,其他教師有法可循。通過專家指導、團隊教研帶動教師個人成長,為培養「千裡馬」打下基礎。

  伯樂實驗學校建校時間雖然不長,但已形成了鮮明特色,學校成為濟南初中學校中唯一的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人工智慧試點校和山東省「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STEAM項目培育校,校園橄欖球、校園地板冰球、跳繩等項目在省內外多個賽事中獲獎,已成為學校特色項目。經過全校的不懈努力,學校家長滿意度和學生滿意度均達100%,連續兩年成為高新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教學先進學校、家長滿意學校,一所「質量+特色」的伯樂實驗學校正不斷彰顯品牌效應。(新時報記者曹莫)

相關焦點

  • 「凝心聚力 追求卓越」 高新區音樂教研活動在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為進一步提高濟南高新區音樂教師的教學技能水平,加強教師間的交流,11月25日上午在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開展了音樂教研活動。教研活動分為兩大項,分別是成績分析、合唱訓練。
  • 《中國教育報》點讚濟南市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辦好特色教育 用教育點亮生命之光
    如何應對特殊時期的教育要求,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落實教育進度,成為考驗一所學校核心能力的重要標準。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憑藉生命教育、生態教育、生長教育、生機教育四大教學模式,在一眾學校中脫穎而出,交出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 伯樂實驗學校請來重量級教育專家進行教學工作指導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王娟)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斷從外部汲取新能量,12月30,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邀請到了來自北京市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主任陶禮光,為全體教師送上了一場題為「聚焦核心素養,開發特色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教學質量」的報告
  • 高新區又添教育配套 三鑫實驗學校今年9月開學
    座落於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情侶北路前環的新型民校——珠海高新區三鑫實驗學校,將於今年9月開學。學校預設小學66個班,中學54個班,為附近片區內中小學生帶來擇校福音。據悉,珠海高新區三鑫實驗學校隸屬於三鑫永成教育集團。該集團建於2000年,在北京、河北、華南等地投資多所學校,具有十六年成熟集團辦學經驗,為華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基礎教育品牌。
  • 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多元教育全面發展,打造學生成才之路
    2020年高考成績發布後,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高中部的老師們收到了一條又一條報喜的消息,第二屆高三畢業生高考喜獲佳績。一段線過線率達70.09%。相比剛入校,不少學生的高考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作為一所12年一貫制的寄宿制學校,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在辦學理念中採取導師育人制,在教學中藉助與名校合作辦學,共享教育資源的優勢,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課程,幫助學生多元化發展,多渠道成才。
  • 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家長進課堂講述兒童的人際交往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高廣萍)10月18日下午,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一年級一班迎來了一位「家長老師」,她叫侯燕萍。這位「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社交課程。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有效地利用了家長的資源,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還讓家長融入到學校生活,零距離、全方位地了解課堂教學,讓家長成為學校穩固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展現家校之間的教育互動。課後,侯燕萍表示:該活動圓了兒時夢想,過了一把教師癮。
  • 倡導「光碟」行動 營造文明餐桌——探訪伯樂實驗學校新「食」尚
    張貼「光碟行動」宣傳標語、實行按需取餐制度、創新開發「食育」課程、開展「小手拉大手·抵制餐飲浪費」系列活動……近日,記者在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看到,「光碟行動」已經成為校園常態,從老師到學生個個爭當「光碟族」,合理消費、文明用餐的氛圍十分濃厚,節約糧食逐漸成為校園新「食」尚。
  • 濟南高新區成立首批三大教育集團 多所學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2日訊( 通訊員 孫婷婷) 8月22日上午,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高新區海川中學教育集團揭牌成立,覆蓋9所中小學。這是該區首批教育集團,也標誌著高新區集團化辦學工作正式啟動,集團內將實施與總校一致的標準化辦學管理,推動高新區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 寧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校長徐建達:多元評價,讓每個孩子...
    教育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關注,它承載著諸多期盼和重託影響巨大而深遠。因此,我們要探索出一套新的評價體系,拋棄以「優秀」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價值,從各個方面去審視學生的行為價值,立體式地還原作為「人」的價值存在,達到挖掘學生潛在能力的目的,讓評價成為學生發展的推動器。這些年來,寧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在教育評價改革領域成為了一個探路者。
  • 探索中學德育教育新模式,「生涯德育」在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落地...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5月12日下午,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召開了「生涯德育課程一體化」課題研究會。本次課題研究會,主要是就課題結題有關事宜進行研討,對課題結題準備情況進行匯報,聘請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李教授進行點評指導。
  • 濟南高新區同時成立三大教育集團 9所學校同享優質資源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8月22日上午,濟南高新區正式揭牌成立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高新區海川中學三大教育集團,涉及區內多所學校。各教育集團內將實施與總校一致的標準化辦學管理,從而推動區內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記者從高新區社會事務局了解到,三大教育集團覆蓋學區範圍較廣。
  • 教育回到常識,從看見兒童開始——兒童幸福成長,從生命教育開始
    (《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生命教育,讓每個兒童幸福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開幕式上用視頻作《生命教育,讓每個兒童幸福成長》主旨報告。首先熱烈祝賀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深圳市教育局支持,寶安區教育局和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共同承辦的生命教育論壇成功召開。本應前來參加會議,也訂好了到深圳的機票,但是因為工作衝突,無法前來參加,躬逢其盛。只能夠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和交流我的教育思考。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生命教育十年回顧023
    第三次創業——2009年至今,2009年學校接管原花家地西裡中學,2016年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併入我校。2007年,學校實現轉制,由原來的體制改革試點校轉制為公辦學校,取消高中,現為一校三址,擁有300多名教師,2500多名學生的朝陽區優質資源校。
  • 深圳市羅湖外語實驗學校 以美的教育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每個生命都有光華和潛能,顯示著「各美其美」;教育的要旨在於激發學生的光華和潛能,達致「美人之美」。羅湖外語實驗學校八個字的辦學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不僅僅是一張名片,更彰顯著學校的教育魅力。以實踐「美的教育」為主線,近年來,羅湖外語實驗學校以激揚生命、揚長發展、師生共生、綻放生命之花為核心,打造「美」的師資隊伍,開發「美」的特色課程,構建「美」的課堂,磨勵體驗式德育,培育高雅學校文化,強調個性彰顯與和諧發展的融合,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 濟南高新區黃金谷學校:別樣教育在「呼吸」
    為了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幫助學生探索科學奧秘,掌握防疫知識,12月14日下午,濟南高新區黃金谷學校二到六年級學生迎來了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 珍愛生命 幸福成長 碭山縣繼續推進「生命教育月」活動
    12月24日,碭山縣召開全縣「珍愛生命,幸福成長」生命教育月活動推進會,各學區校長、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部分心理健康學科教師、年級組長和班主任代表共6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在碭山師範附屬小學舉行,教育局局長王欽東主持了會議。
  • 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評選「校園之星」
    2月2日升旗儀式上,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 「校園之星」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評選活動由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團委聯合教導處、政教處主辦,對本學期的激情教育進行階段性總結,也為其進一步推動充分造勢。  啟動儀式上,濟南高新區實驗中學團委負責人代表學校宣讀了評選通知,要求各年級、各班級認真總結半年來激情教育開展情況,寫出書面材料上報政教處,參評「十大激情班集體」,政教處整合學校各班量化數據,結合該材料予以確定;全體同學分別就自己參加學校活動和學習情況,寫出個人申請,在班級推薦的基礎上,參加學校「十大風行少年」、「十佳激情女孩」、「希望之星」、「進步之星」、「勤奮之星」、「挑戰之星」
  • 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 用生命教育喚醒生命的意義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經歷一種特殊的生命階段。人們面臨著關於生命教育的艱難考卷: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和死亡?很早以前,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下稱「新中一實」)就在思考這一問題,積極開展生命教育,開設生命教育專設課程,通過家校合作,引導廣大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成就人生。
  • 高新區實驗小學校長戰麗娜: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大眾網煙臺5月26日訊 (見習記者 邢晨) 她,27年如一日,在教育戰線上書寫著人生的春華秋實;她,用9855個日夜的堅守,讓學習成為孩子熱愛的沃土;她,今年已經46歲,卻又一次架起風帆,為一所嶄新的學校領航。她叫戰麗娜,一位山東省教學能手、一位齊魯名師、一位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好老師。
  • 濟南高新區,成立三大教育集!東城逸家、第一實驗、海川中學……
    作為濟南東部經濟發展的高地,高新區正在努力彌補基礎教育領域的短板。昨天,濟南高新區正式揭牌成立了三大教育集團,分別是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東城逸家小學以及海川中學。濟南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以第一實驗學校為集團總校,賢文校區、開拓路校區等為集團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