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雅麗
通訊員 劉再麗 廖鶴松
【人物檔案】
龔光輝,漣源市楓坪鎮天柱山禽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湖南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2009年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財經大學碩士畢業後,放棄國企高薪職位,回鄉發展養雞產業,輻射當地8000餘農戶、9400餘貧困人口和53個村集體。履職期間,他提出「建立土地流轉獎勵(補助)資金」「逐年增加適度規模經營補貼資金」「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等多個建議。
【履職故事】
12月21日一大早,龔光輝來到育雛舍,查看全自動「溫室暖房」裡雞苗生長情況。「這批雞苗大多免費發給殘疾人及貧困戶,我得盯緊點。」他說。
今年39歲的龔光輝是一名海歸碩士,學成歸國,他沒有接受眾多跨國企業拋來的「橄欖枝」,反而放下「留洋碩士」的光環,回家接過父親龔雪東辛勤經營30餘年的「養土雞大業」。
「洋」碩士變身「雞司令」。龔光輝頂住他人質疑與壓力,2010年成立天柱山禽業合作社,查資料、看文獻、鑽研養殖技術,一改傳統土雞養殖模式,引進國外自動化養雞設備,打造高科技、現代化的蛋雞養殖場,走出一條「科技養雞」新路子。
短短幾年,天柱山禽業逐漸成為漣源市家禽養殖業的新標杆。為了帶動更多人脫貧,2017年,龔光輝主動與漣源市扶貧辦對接,為貧困戶量體裁衣,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利益聯結模式,讓貧困戶入股分紅。有條件的村還組織貧困戶成立合作社,組建扶貧養殖基地,由天柱山禽業統一發放雞苗、飼料、疫苗,並提供技術,再由公司保底回收「成年雞」,輻射帶動更多的鄉親脫貧致富。據統計,2017年,龔光輝累計在楓坪、古塘等10多個鄉鎮發放雞苗100萬羽,聯結貧困戶1500多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我的養雞技術就是跟隨龔總務工學來的。」漣源市荷塘鎮崇木村脫貧戶肖龍澍說,「他還免費給我發雞苗,幫我解決養雞難題,這兩年養的雞賣了一個好價錢。」
授人以雞,不如授人以技。龔光輝發現有些村民的雞苗養不活,是因為養雞「土法子」不對。於是公司專門派技術人員上門,向村民傳授養雞訣竅。「龔伢子的雞好喂,還幫我賣,真要謝謝他!」荷塘鎮文新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逢人就說。
「我們可以把貧困戶的一些資源,包括政府給他們的資源,整合到我們的產業裡來,資源共享、抱團發展。」龔光輝說。
目前,天柱山禽業有「委託幫扶+金融扶貧」「委託幫扶+合作社」「直接幫扶+自主經營」「務工+技能培訓」4種利益聯結模式,累計聯結當地農戶8000多戶,與貧困人口9400多人、53個村集體籤訂幫扶合同,共為貧困戶及殘疾人發放愛心雞苗200萬羽。
「我一人富沒什麼了不起,讓鄉親們都富起來才是真本事。」龔光輝說。通過幫扶,貧困戶慢慢成為養雞的「行家裡手」,有些能人還成為規模養殖戶,大家互幫互助,共同促進養雞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