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上海中考壓力指數全分析

2021-02-13 奧孚培優升學指導

2018上海中考,各區壓力指數如何?今天老師通過2017/2018中考數據數據一一分析:18年各區考生人數分析,各區高中數量對比,18年各區推優、零志願招生計劃,各區進市重點、四校哪家強?


上海普通高中錄取率約為65%,如果只算市重點,錄取率則更低。

上海中考是市統考,區統招,市重點高中有一部分自招權,總體來說升學範圍主要在區內。由於上海各區的學生人數、高中數量不同,整體招生計劃不同,所以各區的中考壓力並不相同。

今年中考,各區壓力指數如何?一起看看!

轉發本文到家長群/朋友圈,截圖給劉老師微信,即可免費獲贈:【2018上海中考衝刺禮包一份】(押題卷、複習資料)

2018年上海各區中考考生人數

*圖中數據來源於18年各區一模人數,最終中考人數應該會略低一些。

據統計,2018年符合上海市中招報名條件的學生約有7.1萬人。從中考人數來說,第一人口大區浦東新區考生數量最多,約有1.7萬人;其次是閔行區和寶山區。

再來對比看一下各區的高中學校數量。


上海目前總共有248所普通高中學校,其中市重點68所,區重點87所(含4所市特色普通高中),普通高中96所。

各區市重點、區重點、普高數量


從學校總數來看,浦東新區最多,共有49所,其次是閔行區和靜安區。


各區市重點數量對比

從市重點學校數量來說,黃浦區最多,有9所,其次是浦東新區和靜安區,奉賢區和崇明區最少,都只有1所市重點。

從市重點學校佔比來說,黃浦區最高,超過半數是市重點;其次是青浦區和虹口區。

綜合中考人數和本區高中學校數量來看,黃浦區、虹口區、靜安區、楊浦區這些區是最佔優的;而奉賢區、松江區、浦東新區、青浦區、嘉定區、寶山區整體壓力則要大一些。

轉發本文到家長群/朋友圈,截圖給劉老師微信,即可免費獲贈:【2018上海中考衝刺禮包一份】(押題卷、複習資料)

這裡重點分析推優和零志願(能走上的都是牛娃!都是學霸!)

先來看看提前批。市重點提前招生錄取,分為推薦生(推優)和自薦生(自薦)兩類,由於自薦的名額不分配到各區,由各學校自主招生錄取,與本期主題無關,所以在這裡不做重點分析。

今年市重點自薦招生計劃共計4537個名額,按照中考人數7.1萬人來計算,自薦成功率約為6.4%。從往年的數據來說,像上中、華二、復旦附中、交大附中這些學校,預錄取還是比較偏愛自己的「嫡系」學校,比如華育、上寶、蘭生、進華、閔行華二、復旦二附中等。

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各區的推優零志願情況。

推優名額、推優率

上海中考每年平均約有6%的考生被推優進市重點。

從市重點推優名額來看,浦東新區名額最多,崇明區最少。

從推優比例上來說,黃浦區推優率最高,壓力最小;崇明區最低,壓力最大;浦東新區的比例也比較低,中考人數又是全市最多的,壓力也很大。

2018年四校在各區的推薦生招生計劃

從四校推優來看,浦東新區名額最多,但是比例不高。 

四校推優率最高的是楊浦區,其次是靜安區和徐匯區,這三個區的推優名額也僅次於浦東新區,對於尖子生來說,這三個區算是必爭之地;推優率最低的是崇明區、奉賢區和青浦區,基本要在本區的前三才有被推薦的資格。


總結:

2018年中考,

市重點推薦壓力最大的區為崇明區、奉賢區、浦東新區、寶山區、嘉定區;

四校推薦壓力最大的區為崇明區、奉賢區、青浦區、金山區、松江區;

市重點推薦壓力最小的區為黃浦區、青浦區、虹口區、楊浦區、長寧區;

四校推薦壓力最小的區為楊浦區、靜安區、徐匯區、虹口區、長寧區。

轉發本文到家長群/朋友圈,截圖給劉老師微信,即可免費獲贈:【2018上海中考衝刺禮包一份】(押題卷、複習資料)

2017年四校零志願投檔線

從2017年四校零志願投檔線來看,上中和華二在楊浦區的投檔線最高,復旦附中在嘉定區的投檔線最高,交大附中在閔行區的投檔線最高;

上中在黃浦區的投檔線最低,華二在普陀區的投檔線最低,復旦附中在寶山區的投檔線最低,交大附中在金山區的投檔線最低。

綜合四校零志願計劃和投檔線來看,雖然楊浦區的名額和比率都很高,但是分數線也比較高,尖子生比較多,競爭比較激烈;

黃浦區的名額和比率都不低,但是分數卻相對不高,還是比較輕鬆的。

從零志願來說,同樣是浦東新區的名額最多,比率也不算低,包括從2017年四校的投檔線來看,在浦東走零志願是不錯的選擇。

從比率來看,各區相差不是很大,比率最高的是虹口區,其次是楊浦區;比率最低的還是崇明區和奉賢區。

2018年四校零志願計劃

單從四校的零志願來說,依然是浦東新區的名額最多,比例也不算低,不過由於考生人數很多,還是比較困難的。

比率最高的是徐匯區和楊浦區,畢竟上中和復旦附中就在這兩個區,二者最親密的「嫡系」學校華育和蘭生,也一直就是榜首的2所學校,所以還是比較有優勢的;人數和比率最低的是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崇明區。

總結:

2018年中考,

市重點零志願壓力最大的區是崇明區、奉賢區、寶山區、金山區、松江區;

四校零志願壓力最大的區是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金山區、松江區;

市重點零志願壓力最小的區是虹口區、楊浦區、徐匯區、黃浦區;

四校零志願壓力最小的區是徐匯區和楊浦區,但是結合2017年零志願最終投檔線結果來看,這兩個區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整體來看,通過推薦和零志願進入市重點,還是郊區更為困難。

中考壓力相對較小靜安區、黃浦區、普陀區、寶山區、嘉定區、長寧區。

相對壓力較大浦東新區、閔行區、金山區、奉賢區、青浦區、崇明區、松江區、楊浦區、虹口區、徐匯區。

浦東新區的中考學生人數是16區中最多的,雖然區內高中數量不少,但是市重點的數量相對學生人數而言還是比較少,而且區內名牌民辦初中學校數量較多,因此好學校的入學難度比較大。

閔行區是上海中考人數第二多的區,雖然區內高中數量也不少,居全市第二,但是一方面好學校少,區內5所市重點中真正的本校只有七寶和閔中,區重點高中數量又比較少;另一方面,閔行區內有上寶、文來、文綺、上師初級等優秀民辦初中名校,所以區內好學校的入學難度也就更高。

金山區、奉賢區、青浦區、崇明區、松江區這五個區的高中總數都比較少,市重點則更少,但是除了崇明區考生人數相對少一些以外,其他區的中考考生人數都不少,要爭奪市重點高中有限的名額,難度很大。

楊浦區、虹口區、徐匯區這三個區的整體中考壓力不算大,進入高中相對容易一些,但是這三個區的民辦初中又多又強,要進入市重點難度很大。

轉發本文到家長群/朋友圈,截圖給劉老師微信,即可免費獲贈:【2018上海中考衝刺禮包一份】(押題卷、複習資料)


(以上內容獨家編排,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來奧孚做學霸!

名師帶你玩轉中高考!

點擊文尾左下角

閱讀原文

 預約報名課程 

新校區開課,優惠不斷!

✨ 💯

轉發本文到家長群/朋友圈,截圖給劉老師微信,即可免費獲贈:

【2018上海中考衝刺禮包一份】(押題卷、複習資料)

添加下方劉老師微信加群{上海中考市重點交流群}

點擊這裡諮詢暑期課程噢↓↓↓

相關焦點

  • 2013年南雅中學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長沙奧數網8月2日:南雅中學近幾年了除了中考的升學率鶴立雞群外,高考的升學率也是相當的傲人。為此,與麓山一起獲得了長沙「六大名校」的美譽。那麼,如果您的孩子高中願景是「南雅中學」在小升初的擇校過程中要制定怎樣有「戰略性」的升學計劃,才能在眾多的孩子中異軍突起呢?相信通過2013年南雅中學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你會找到答案!
  • 提前關注:上海各區中考競爭壓力排行
    因為大家都有聽說雖然上海中考是全市統一試卷,但中考錄取卻是分區的。上海不同區,中考競爭壓力是大不同的  所以,今天青檸就從各區考生人數、高中資源以及錄取分數線三個方面,帶大家了解上海中考各區的競爭壓力!僅供參考~
  • 重磅:2018年自然指數出爐!丨醫麥精品匯
    作為2014年新推出的一項科研評價指數,自然指數對於評價科研機構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期青塔小編整理了中國內地高校2018自然指數排行榜前200名和四大學科中國內地高校的入選情況,結果供大家參考。2014年11月,自然出版集團首次以全新的「加權分值計數法」(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指數方式發布了全球「自然指數」。
  • 2018年營商環境指數排名:深圳第一 上海第二
    來源:上證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3日發布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顯示,深圳位列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一,上海第二,廣州、北京、重慶緊隨其後。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別是成都、南京、杭州、長沙、武漢。2018年深圳營商環境指數位居全國第一報告顯示,2018年深圳位居35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第一名。深圳取得該成績,與多項指標表現良好有關。根據測算,深圳2018年軟環境指數排名第一、市場環境指數全國第三, 基礎設施指數排名第五,生態環境指數排名第六。
  • 數據分析:上海哪個區中考競爭壓力大?上海私立高中招生條件
    在擇校時,他們開始考慮中考競爭的壓力。畢竟,小學升初中只是一個階段。今後,中考和高考才是最有競爭的必要。選擇一個高中資源豐富、中考競爭壓力小的地區,對孩子的入學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就用數據說話,帶大家看看各個地區的競爭壓力!
  • 上海16個區,哪個區中考升學壓力最大?!
    民辦不能面談全搖號,義務教育階段不能有考試排名&分班考,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和重拳出擊各學科證書下,第一波升學壓力都集中在中考!深謀遠慮,看的長遠的家長,在擇校時,不僅僅考察學校,也會考慮本區的中考競爭壓力。
  • 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清華大學薪酬指數最高
    又是一年畢業季,高考結束,中考落幕,對於大學生來說出來工作,薪酬方面是最重要的。那麼,哪個學校的畢業生薪酬高呢?關於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了!根據排行榜顯示,清華大學薪酬指數最高的,畢業生平均工資是10818元。
  • 上海外服發布《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
    上海2019年9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上海外服發布了《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基於上海外服健康管理中心2014年-2018年325113份白領體檢的數據和1032份白領健康調研問卷,對上海白領群體的健康狀況、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進行了全面分析。
  • 上海各區升學壓力大比拼,這些區似乎是天然的贏家
    今天,口袋君就通過上海16區中考的升學數據,來分析一下各區的中考壓力,快看看戶口落在哪個區是最具優勢的~通常情況下,一個區的中考壓力程度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①本區人口競爭壓力(這裡可以參考一模及中考人數)②本區高中、重點高中資源優勢
  • 上海交大發布2018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報告—新聞—科學網
    由上海市軟科學基地「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製的《2018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於10月29日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
  • 上海高中學校排名,上海哪個區中考競爭壓力大?
    數十年來上海的雞血教育使得上海家長過度關心學校,忽略學習,把責任推卸給學校,而沒有重視孩子學習的問題。數十年來,上海的義務教育階段烏煙瘴氣,學生日夜學習痛不欲生,德智體美勞只強調智力,忽略了德育,美育,急功近利的教育嚴重損害了教育規律,破壞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給青少年的心理帶來嚴重的傷害。
  • 重磅‖2018年杭州6所初中中考成績單匯總,內附數據分析!
    2杭州建蘭中學2018年中考成績單今年建蘭中學參加中考人數380人(參加中考人數比2017屆少52人),保送生71人,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外知名高中錄取20人,被外地高中創新班錄取5人,被上海等外地的國際學校錄取12人;被美院附中、浙音附、上海藝校等錄取5人,直升職業學校19人。
  • 2018中國職場生存壓力報告:職場壓力關鍵詞為「慌」
    7月28日,國內最大的職業成長平臺脈脈,今日宣布在業內打造首個「職場解壓日」,並發布《職場人別慌——中國職場生存壓力詳解2018》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職場壓力關鍵詞為「慌」,迷茫成為職場人壓力最為重要的源頭,由此引發出一系列長期困擾職場人士的壓力問題。
  • 解題策略全分析,收藏好
    解題策略全分析,收藏好什麼是「最值問題」?通常根據定義來說,最值問題就是與最大最小、最長最短等相關的應用類問題,一般最值問題都是中考數學當中的高頻考點,跟幾何、函數等內容都會一起考察,所以這也是不少同學最困擾的一點。考察的公式定理繁多,且題型難度較大,同時還必須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因此在面對最值問題的時候,很多同學往往分數都不能得全。
  • 解題策略全分析,值得收藏
    解題策略全分析,值得收藏什麼是「最值問題」?通常根據定義來說,最值問題就是以最大最小、最長最短等相關的應用類問題,一般最值問題都是中考數學當中的高頻考點,跟幾何、函數等內容都會一起考察,所以這也是不少同學最困擾的一點。考察的公式定理繁多,且題型難度較大,同時還必須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因此在面對最值問題的時候,很多同學往往分數都不能得全。
  • 雅禮中學2012年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對比2013年的升學情況請點擊>>2013年雅禮中學初升高錄取情況最全分析   下圖,是長沙奧數網編輯對雅禮中學2012年總錄取情況的一個數據分析。由下圖可以清晰的看出。雅禮中學2012年錄取的總人數是1032人。
  • 重磅!4000億指數樣本大調整來了 這些個股將受益(名單)
    原標題:重磅!4000億指數樣本大調整來了,這些個股將受益(名單) 摘要 【重磅!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除法法則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整式的除法法則》,僅供參考!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整式運算的法則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整式運算的法則》,僅供參考!
  • 各省份中考錄取數據對比,中考的競爭壓力其實比高考還要大!
    人們一直以為高考的競爭壓力非常大,但是隨著現在政策的改變,各省份的高考錄取率大都達到了80%以上,而根據各省份中考的錄取數據對比,原來中考的競爭壓力其實比高考還要大!中考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結,幼升小,小升初都沒有升學壓力,但是中考卻需要學生憑藉自身努力,才能夠脫穎而出,更上一層樓。由於大部分省份或地區並沒有公布中考相關數據。